|

楼主 |
发表于 2016-8-4 21: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魔能乱道,秽食喂人,难免蛇报。’合掌谢恩后,令众僧把包子埋了。过了数年,郗后崩逝,武帝思念不已,每日诵经超度她。有一天,武帝坐在侧殿中,忽然听到梁上有声音传来,一看原来是条大蟒蛇,作人声说道:‘我就是郗后,因为生前以不净食物,破坏僧戒,所以被罚,堕落为蟒蛇,日日居在粪窖中,受无量的痛苦。以前又曾鞭杀宫女多人,她们全在阴间索命,每逢三、六、九日我要受鞭一百,疼痛难忍,求升下援救。’武帝回答:‘我早已命僧侣为你超度,难道全无效吗?’郗后说:‘他们都是凡僧,不能感应,如陛下肯援救,延请智慧道德兼备之高僧超度,方才有效。’说罢就不见了。武帝就拜托宝志公编修经文三卷,就是当今的梁皇宝忏。观看郗后因一时之迷惑,就堕入恶道,可见用不净食物供僧食用,此事怎可忽视呢?
2 {* j4 t" l! C: o- V& N8 } ◎“作为无益”全如玉是渤海人,虽然家贫,却时常行善做好事;见他人做善事,必奖励鼓舞赞许,自始至终从不倦怠。有闲就勤力抄录有益世道人心的书,以广流传,化导世人,使人心趋于完美。有知己朋友见他劳苦,就劝他稍加休息,何必辛苦?全如玉答道:‘我之所以要劝人为善,并非想求得功劳虚名;只是如此做,我衷心方能愉快,假若我稍存偷懒怠惰,就会于心不安,既决定做,就应尽力做好才是。’有一天全如玉在海上泛舟游玩,忽然起大风,将船吹至一山边,全如玉就顺著山路攀登至山顶,远望海天一色心中十分畅快,忽然有一和尚穿僧袍、棕鞋、古貌长须,从树林内走出,对全如玉说道:‘世人皆崇尚虚伪,而佛菩萨却喜真实,你生平劝人行善,写录善书,皆是真心从事,而不期望旁人知道,你的功积最伟大了。’全如玉谦虚应对不敢承当,和尚又说:‘一般儒者,读圣贤书,有聪明才智,却不用在阐扬圣贤义理上,而把精力放在编造淫书词、艳曲上;使天下万世长受其害,此等人将堕入地狱中,受无穷痛苦,永无出头之日;我带你去看,你就明白他们的罪孽无限,而你功劳的伟大了。’于是牵著如玉的手,行于云雾中,不多时,见一城,榜曰酆都,守门的军役外貌奇形怪状,他们见了和尚都伏地叩头。继续前行,到一大厅,两旁侍卫林立,也恭敬的行礼叩头,大厅门首题著:‘森罗宝殿’,两旁大柱上有一对联写著:‘尔既如斯、任尔奸、任尔诈、任尔作恶、少不得庭前勘问。我诚无奈尽我法、尽我理、尽我奉公、又何须堂下哀求。’正朗读间,一位王者,头带冠冕身穿朝服,从门内出迎,态度十分恭敬有礼。和尚道:‘淫词、艳曲,最易使人身心受其害,而作此邪说者,依然犯此错误,可派人带全先生前往看个明白,以便回去晓喻世人,转淫心而回正道、这就是最大的功德了。’随即有二役带引全君,见有数人正受刀砍之苦,或负犁耕地,或受碓臼,或受油煎等罪,惩罚结束,个个很快都恢复原形。全君问:‘这些是什么人?’二役回答说:‘这是作金瓶梅、浪史、肉蒲团、浓情快史,等淫书艳曲作者。’全又问道:‘他们的罪有解脱的时候吗?’卒役回答:‘作邪说害人,罪大恶极,将历万代也不可能解脱得救,想转生投胎为蛆虫,也不可得。’全君赌物见人,心中恐惧,想要回去,不想再看,二役就带回到大厅,和尚指著王者对全君说:‘此王是明朝杨忠愍公也,在世时忠贞正直,上书揭发严嵩的五奸十罪,佛菩萨嘉许他的义行,特授与今日的尊位。你回到世间也要宣扬,使世人知道上天赏罚善恶,公正无私,毫厘不差。’全君告辞王者。和尚又牵著全君的手,回到山顶,此时风平浪静,全如玉即告别和尚,扬帆返家,从此逢人就诉说他的所见所闻,殷勤劝勉世人行善去恶。无奈人心迷惑,非但不相信,反而有人笑他说鬼话,全如玉也只是沉默而不与人争辩。
n+ r+ m9 W# k4 ~2 W$ Z: s" b ◎“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从前有个张申,因生病而到阴间,见到阎王升堂问案,有个戴著枷锁的人,跪在阶下受审问,仔细观看,竟是乡绅李某人。阎王查阅记录,过了很久才说:‘你的寿命应该是八十四岁,有三个儿子,一个做太守,一个当县官,一个中翰林,孙子们都能继承书香世业,只因某年某事,不该接受某人的钱,虽不是逼迫勒索,实在是违法,因此要减寿。又某年某事,一时逞怒把某人当场处死,因此夺你十二岁。你做官五年,有时因接受赃银,有时因此任性作恶,大小不一,都照你所犯的罪行,减除你的寿数。现在虽然你已死了,但还有余灾,应该加在你儿孙身上。’李某伏在地上,苦苦求饶,阎王说:‘这里赏功、定罪,都按照天律,没有一点差错,不比你在世间做官,是非曲直,可以随你的意思。’即命鬼卒道:‘押到罚恶司收管,剩下的罪孽,由他的子孙填补,并把张申放回。’张申醒后,自念道:‘李绅士乃是乡人所敬重的君子,阴间已扣除他的寿限,还要报应到他的子孙,可见上天的法律是多么森严。’就把此事深藏在心中,暗自观察不敢告诉别人。过了三年,李绅士的几个儿子,穷得无立锥之地,两个孙子,都瞎眼残废,田地房产都卖光了,全家住在坟场堂屋里,终身乞食过日。可见人生在世,须要深自反省,做到无过,才可以无愧对于冥王。要是表面上取得乡人的赞美,而其隐蔽深处,却多有不可告人之事,等到子孙不发达时,就会抱怨‘天道无知’。天道真的无知吗?观看这个故事,就可以恍然大悟了。, J, h% q: B; }% r; G4 q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许大年是个很懂得非法赚钱的人,拥有肥沃田地,以及华丽住宅,家财将近十万,只是已到中年,还没有子嗣,常引以为忧。到了四十三岁,妻子终于生下一子,这时许大年高兴异常,觉得已足,可是后悔平生所为多不合天理,于是决定回头行善;一切家产由抵当来的,就加倍偿还;用计谋获得的,允许赎回。凡助人的事,没有不踊跃乐意去做的。然而在他五十岁时,儿子竟然夭折了,又遭遇恶运,家道也败落了,许不禁埋怨道:‘天道无知。’每天只是仰天叹气。一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