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7 11: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上有一个本尊……其实这些都是凡夫分别念的产物,念修这种仪轨没有任何意义。不过现在很多人就是这么怪,整天都是凭分别念乱搞,说穿了这些都是邪观。; }1 r1 ~* r* U7 w
诸佛菩萨在经论中是怎样宣说的,我们就应该原原本本去观想,这样才会有功德。当然,不同经论中的观法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修哪个法就要按哪个法的要求去观想。比如这次学习《观经》,那《观经》中是怎么讲的,我们就怎样观想,这就叫做正观。否则,如果增加其他的观想或者减少本有的观想,这都属于邪观。
" i6 U1 }3 @* l; g0 S+ P8 ? 实际上,第一观就是令自心缘于西方。成就此观的根本是令心专注,也就是净土宗强调的一心不乱。当然,所谓的一心不乱是有层次的:刚开始,其他分别念逐渐减少,这是低层次的一心不乱;中间,其他分别念都不起,心专注于极乐世界或者阿弥陀佛,这是较高层次的一心不乱;最后,远离任何执著作意,这是最高层次的一心不乱,如《大方广三戒经》云:“若不得心,是名一心。”
% r0 q3 C) o2 U+ K 8 v0 O" ~: C9 {' W& q. n* u
二、水观# ~1 [+ |0 ^: E/ a' P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初观成已,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l, b; A' v d- Q: U7 f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初观成就后接着作水观,观想西方一切都是大水,见到大水澄清透明,也要见得了了分明,无有外散的分别念。见到水以后应当观想水变成冰,见到透明映彻的冰后再观想冰变成琉璃,这种观想成功以后见到琉璃地内外透明映彻。
: T' a$ B# d4 [2 f8 z9 n* R 在生起次第中有“变化观想法”:先观想种子咒,然后种子咒变成本尊。此处的观想方法比较类似:首先观想水,然后观想水变成冰,最后观想冰变成琉璃。整个观想的过程比较复杂,对于喜欢广修的人来说,这种修法是比较适合的。
6 d$ `! A/ W3 \+ O, O; b2 L, d ) V8 {8 a/ h' \0 s/ {" X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 U2 { E* b* A2 M5 j
下面有金刚七宝幢撑着琉璃地,这些宝幢具足八面和八棱,每一面以百种珍宝所成,每一珍宝有千种光明,每一光明有八万四千种颜色,这些光色映照琉璃地发出耀眼的光明,这些光明犹如千亿个太阳一样无法详细辨别。8 F5 s' l- D7 E+ d
不仅是极乐世界,在人间的一些大城市,夜晚的灯光也耀眼夺目,人们的肉眼也没办法分辨,尤其在香港和美国的一些城市,到了晚上这种感觉特别强烈。1 s0 j4 [; a! `) t* J$ M: j) k. f
# _# j9 d0 x& q$ |) b. O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
, s9 v, c6 C i$ k, \' R! h6 O- T$ Y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侧间错,这些琉璃地以七宝为边界,划分得整齐分明,每一宝中有五百种颜色的光,这些光像鲜花,又像星星月亮,悬在虚空中成为光明台。1 N5 }9 z4 g0 I0 X9 e
对于一般人来说,极乐世界的光明就像鲜花、星星、月亮一样,并且悬在虚空中形成光明台,这种景象是很难想象的。但实际上这就是净土的真实状况。现在人们放烟花时,烟花的光明都可以在夜空中呈现各种形状,所以,极乐世界宝珠的光明在虚空中形成光明台当然也是可以的。
! [2 `+ ~* `2 v) Q2 r1 [4 s
: \$ h2 H( r7 H 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 C+ m1 {+ W, |- `2 @ 有成千上万座百宝所成的楼阁,在光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和无量乐器作为庄严,从光明中出现八种清风,清风鼓动乐器发出苦空无我无常之音。这就是水想,叫做第二观。$ `8 `2 t# u0 G [* Q. o
汉地很多古德都造有水观的偈颂,各个大德宣说的重点不一:有些大德对所有的内容进行赞颂,有些大德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赞颂。我们观想的时候,应该按照经文中所说的完整地观想,所有的内容都要观想到位,这样才比较好。, D0 z$ {, g' V' w0 U' P
有些人可能有疑问:既然第二观的内容很丰富,不仅限于水,那为什么叫水观呢?这是因为观想琉璃地、光明台等都源于观想水,所以便统称为水观。
; P4 F. Q+ E' x9 I! W 看了这段经文,我们可以想像极乐世界有多么殊胜:大地以琉璃为主体、七宝为严饰15,而且随时传出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听到这些法音后会生起出世间的智慧。而人间的声音虽然体性是苦、空、无常、无我,但听到很多声音后不仅不能引生出离心,反而会刺激人们的感官,让人们产生各种烦恼。
( Q' Z$ X) n( a. R4 e1 s
' [6 p7 `6 D7 M* ]& [; P+ _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7 T0 `: R; z' b7 v4 ^$ k* o 这种观想成功时,要一一观想令其了了分明,不管睁眼闭眼都不散失,除了吃饭以外恒时这样忆念。这样观想叫做正观,如果以其他方式观想则叫做邪观。
; n/ M! ?* K. `% t* {# F 此处的观想有两个要点:
$ v0 a9 R" a. M k5 u5 c; I# W3 \ 1.一一观想。刚开始观想水,然后观想冰,然后观想琉璃地,然后观想琉璃地下的金刚幢,然后观想琉璃放光形成光明台,之后观想楼阁、清风、法音。
+ A' A' Y9 J( W5 P 2.反复观想。即除了吃饭睡觉以外,什么时候都要观想。刚开始,要做到这样比较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到了一定时候,不管跟人聊天还是做其他事情,自己都能处于观想的境界中。' f: K& {& c" W& |5 O. @
3 z4 G, H, t3 K: {8 n0 E
三、地观, ^& k/ N+ P, q* L* K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 [# F# ^! P% P+ a: ]* }8 }+ ~# ?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水想成就以后名叫粗见极乐国地,如果进一步得到三昧,就能见到彼国大地,这些景象能见得了了分明,其广大庄严之相无法用语言具体宣说。这就是地想,叫做第三观。
+ i% K/ s" p# O. f4 [2 b; E) J4 z 第三观是在水观的基础上继续观想,直到极乐世界的大地清清楚楚现在眼前,这样观想的功德非常大。2 }$ u, Y3 V, u% T- S1 R" ~0 u
* O3 R7 u( e4 [# D6 E6 S' C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2 W, ~7 U6 L3 Q" J3 d, g 佛告诉阿难:你要受持佛的语言,为未来世一切想离开轮回痛苦的人宣说观地法,如果有人做这样的地观,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弃今世的身体之后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自己对此心无疑惑。这样观想就叫做正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