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黄念祖居士净宗心要》, n( T! d2 I9 c8 J6 k5 o+ _0 a% j/ `+ a
3 C* u; S! ?- @, {摘自《黄念祖居士净宗心要》6 X0 Y, b J, w7 s; A# P7 D8 c t6 r
上面所说顺理菩提心比较深刻。现在我们净宗初机行人怎么做?引用昙鸾大师《论注》(注5)中的话,他说:‘无上菩提心即是愿做佛心。’不求声闻缘觉,不是想生天,想有个好死,来生富贵,这都不行了。要发愿做佛的心。‘愿做佛心即是度众生心。’不是我自己要成佛,佛教的伟大就是不为我。为什么要成佛?要度众生。怎么度众生?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摄受众生到有佛的国土去的心。《大乘起信论》上说:‘众生如弱鸟缠枝。’小鸟刚会飞离开树枝不行。没有成就的人,离开佛不行。怎么度众生,让众生生到有佛的地方去,‘是故愿生彼安乐国土要发无上菩提心。’‘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为乐故愿生,必当不得生也。’不是为了普度一切,为了利他,只是自己能够幸福,学法但求一切吉祥,没有苦恼,不但今生这辈子要好,我死了下辈子还要好,整个是个人打算,就不是大乘心。极乐世界往生的都是大乘,其中称为声闻缘觉者,是指断惑的程度,若论发心,都是发了大乘心。《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二乘种性的声闻缘觉不能往生。所以净土大法,不要把他看浅了。
3 O" Z+ I1 ?9 R! D
' K* u8 a% V! R' b; p8 \ 大经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即释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阿弥陀如来在因地上,发了种种大愿,多少劫的修行成了佛,他这是无量种种功德的果实。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劫来多少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名号是功德的果实,所以名号中自然含有无量的一切功德。现在把佛的这样一个果地觉悟的果实,作为我们缚地凡夫,生死苦海中众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初心。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具有万德,我念阿弥陀佛,我的心就是这句阿弥陀佛,这句就有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成了我的心了,所以我的心召来了阿弥陀如来的万德。直接了当不可思议。净宗妙用可从蕅益《要解》中摘录两句:‘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事持人人能行,从这里开始,渐渐垢净功纯,暗合道妙,达于理持。这是凡心已在不知不觉超凡成圣,成了佛心。咱们开始就这么一句句念去,所以很多老太太老修行得到往生。福建有一个八十多岁老太太,她几十年吃素念佛,临终一直八天不吃饭,端坐念佛,死后还是端坐,搭扣都不乱,还很庄严。八十多岁了。她从事持不知不觉地暗合道妙趋向理持。你念时,世间事都不贪恋,万缘就放下了。心中只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念单提。事持若能一切放下,就无所住。《金刚经》宗要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这一句佛号明明朗朗,不断不灭就是生心。这无住生心本是登地菩萨才做得到的事,但是凡夫老实念佛,不知不觉,暗合道妙,不住万缘,生心不息,你就等于地上菩萨了。所以你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持咒也如此)。从事持到理持,于是这个事持的凡夫之心,就当下成为佛心。即凡心成佛心,即心成佛,直接了当。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再有《观佛三昧经》打个殊胜譬喻,一个穷人偷了王子的金瓶子,这是宝贝。大家就追他,他就上了树。追赶者把树弄倒了,穷人掉下来。可是这个时候,他把金瓶这个宝贝吞下去,他终于摔死了,后来身体都坏了,可是那个瓶子还在放光,那些毒蛇都吓跑了。这是个佛说的譬喻。佛又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你住于念佛的人,他的心印不坏。就跟这穷人吃这宝贝之后,都摔死了,四肢都坏烂了,这宝贝金瓶还在心中放光,还把蛇都吓跑了。所以你这念佛者应知心中老有这句佛号就是心印不坏。心印者,佛就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以心为印,印证万法。传法,传的是什么?传的是心。怎么给你印证?是拿心来印证。印就是印鉴,你这印鉴对了,人家银行就付款。印鉴不对,你本人的钱从银行取不出来。‘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是《观佛三昧经》的经文。不坏就是常照,就是放光。禅、密、净土有很多相通之处。
1 `$ c' D: L& f$ A: o% v& k
?7 c& v7 h% v% v- w (四)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C7 R+ n6 Z) h: ^
# o8 F8 D/ v: e! R$ h, ?3 C7 N/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