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5|回复: 8

大正藏第15册No.0639月灯三昧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3 1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0 O, w& |& I  W' e3 `

8 h0 Y, g$ V5 S/ H* ]" a. H0 z4 J' u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 w$ O4 g5 f1 Q7 N( j0 r; o5 I
0 U. c" i& U" y. c1 R+ {0 T" E+ y' s8 g+ c. K
  No. 639
9 F3 e9 D$ l% H7 J1 y# y6 H" G3 W8 p: V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2 H  R- ~  V4 {+ k! B. W

4 [6 ]# n% \5 M" l# x' O  ^, w+ o# ]7 s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T& A0 _! O6 \0 [- @
0 t& d2 n, x' L' ?8 v. H' d: `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余增上福德诸天。增上威势阿修罗王。龙王夜叉。乾闼婆紧陀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前后围绕瞻仰如来。时此众中有菩萨。名月光童子。已于过去供养诸佛。殖众善根自识宿命。信乐大乘安住大乘大悲相应。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于佛欲有所问。惟愿听许除我疑结。佛言。童子随汝所乐。于彼彼问当为汝说令得欢喜。我一切智一切知见。于一切法有力无畏而得自在。与无障碍解脱知见相应。童子。如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证无不选择。觉知无量无边世界。童子。诸佛世尊。于彼彼问悉能随答皆令心喜。尔时童子以偈问曰。! |# E' `  H6 ~0 ?! ]

7 `5 Q+ Y7 w  x2 c: U: c! o 诸佛行于何等行  能为世亲作光明
3 d* |% {- E8 _ 能得不可思议智  惟愿救护解说之0 v" o" i: ^% Y
 何行得斯说法上  人中牛王天敬奉
9 v# x/ C" r0 }9 }- {8 m- E 不可称量最上智  惟愿为我善分别
) }3 I7 o9 \& C+ R, \1 h 我以深信故咨问  真实无有谄曲心
7 X9 s& d# A2 Q( @2 m. W" j 余更无能证知我  唯是人尊所照见0 m; p1 ?' z3 ~' b8 V) ^
 我有广大胜乐心  释种师子知我行. q! k  k! T( [+ [
 我心不为语言故  唯愿为我说助道
6 F& H9 x  }1 ?6 ]( Q 何法能将诸佛来  而得增长无边智
0 g1 Q$ I* I" |, k) L. E 于一切法到彼者  唯愿为我善宣说+ U! ?+ |4 i- L$ B
 愿说长养我行法  令得修成明利智
- C  j# x- c0 H7 k7 ` 深心持戒不毁犯  远离一切诸怖畏
% \* D/ Q  F$ M# A+ Q 云何于戒而不弃  云何于慧而不减
: h: G& q9 h+ R: O9 j& e1 n8 _ 云何安住阿兰若  云何而得增智慧
+ M% j8 m: X* @: l7 y9 [. q( ? 云何能入胜妙法  乐护禁戒无悔恨
& V7 o, W5 p2 \/ E 云何于戒而不缺  云何能知有为性' S0 ~& M; }, i
 云何得斯三业净  无染秽心趣佛道* U  O4 p( ^) `% t
 云何能得身业净  云何能除口意恶0 y7 ?5 F. `, b7 l: W
 云何得离杂染心  唯愿世尊随问说
% `) S4 a! s) S* u5 z  V( k) ?
8 S1 S3 |2 h9 q( C; A9 e  尔时佛告月光童子。菩萨摩诃萨若与一法相应。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诸法悉皆克获。云何一法。若菩萨摩诃萨于众生所。起平等心。救护心。无碍心。无毒心。是为一法相应。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获如是功德之利。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 B0 |- f$ Z8 v1 H, b" x1 X  K
0 \( [. E# B; m4 O& Q& m  s4 p 若有受持是一法  能顺菩萨正修行
9 V! u& t# z, ^2 a+ c! ?$ ^8 c 因此一法功德故  速得成于无上道% C: J$ r9 @# F) R4 I
 于一切处心无碍  勇猛菩萨所能行2 v& v3 K2 B3 |9 |$ c  N
 初不起于憎爱想  如是则获妙功德
: _" N: G3 ]9 Q7 I 若能如是修等心  则得证于平等果
$ \, P/ N2 T' B7 T" w& B 如是法行俱平等  则得足下安平相! T, X3 d2 \& _7 Z2 n
 修于平等离瞋心  能除一切烦恼覆# t) p: s( ~! m" E
 以是因缘足下平  故获足下莲花色
7 i8 |1 @1 o: _4 s0 r( j 彼能独显于十方  福德光明遍佛土
" R+ l  A0 w7 }, t& R6 o/ \ 既得登于寂灭地  调伏无量诸众生. e, T- n( r( O: a8 [

( G2 O7 {7 ^4 j3 c6 Y" S4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J6 {- S" F" K( I( p0 `% \; V) j

( g' w) O. k2 L  K: b摘自《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1 L5 V0 b! M8 V4 A8 ^, w& j: [  童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救护心。无碍心。无毒心。为世间眼。证得三昧。名为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从彼三昧成就十法。何者为十。一身戒。二口戒。三意戒。四业清净。五渡诸因缘。六悟解诸阴。七得界平等。八除诸入相。九断灭诸爱。十证于无生。复有十法。一入诸法性。二显示诸因。三不坏于果。四现见诸法。五修集于道。六与佛俱生。七智慧明利。八入诸众生乐欲之智。九得于法智。十入无碍辩智。复有十法。一善知文字智。二已渡诸事。三得音声智。四于界平等。五得界平等心生踊悦。六得于喜分。七得不曲心。八威仪调伏。九得质直心。十色无瞋变。复有十法。一面常怡悦。二言词和雅。三恒先慰问。四常不懈怠。五恭敬尊长。六供养尊长。七生处知足。八修善无厌。九邪命清净。十安住阿兰若。复有十法。一地地安住智。二正念不忘。三得阴方便智。四界方便智。五入方便智。六证诸神通。七灭诸烦恼。八断除习气。九心常勇猛。十住不净观。复有十法。一知犯方便。二灭诸有流。三断诸结使。四已渡诸有。五善识宿命。六于业果无疑。七于法思惟。八求于多闻。九得于利智。十得调伏地。复有十法。一不恃持戒。二不妄想分别。三无有轻躁。四住不退相。五出生善法。六厌离恶法。七不行烦恼。八不舍于学。九分别诸禅。十得一切众生乐欲之智。复有十法。一善分别生处。二得于尽智。三善知语言智。四弃舍俗缘。五厌离三界。六不起下心。七不着诸法。八摄受正法。九守护正法。十知律方便。复有十法。一灭诸诤。二不相违。三不斗讼。四忍平等。五得忍地。六自摄于忍。七善择诸法。八心乐具戒。九决定方便善于问答。十善分别句义智。复有十法。一于法出生方便智。二善知义非义出生智。三前际智。四后际智。五现在智。六三世平等智。七善解三轮智。八心安住。九身安住。十善护威仪。复有十法。一不坏威仪。二分别威仪。三威仪端雅。四善解说谊。五得世智。六好施不悭。七恒舒施手。八常施不绝。九无物不施。十有惭。复有十法。一有愧。二弃舍恶心。三不舍头陀。四于信无爽。五常行喜行。六舍所坐处施诸尊长。七舍于憍慢。八善摄于心。九善知心相应。十善知心起。复有十法。一善知义智。二善知法智。三远离无智。四善入微细心。五识心自性。六善知法去来方便。七善知一切语言智。八善得词无碍差别。九得义决定方便智。十弃舍非义。复有十法。一亲近善人。二与之同事。三听受其教。四远离恶人。五修禅起通。六不着禅味。七游戏神通。八得于世智。九远离施设假名。十不厌有为。复有十法。一得利不忻。二逢衰不戚。三称而不悦。四讥而不忧。五誉之不增。六毁之不减。七不苦。八不乐。九不亲在家。十不在僧众。复有十法。一舍不恭敬。二行于恭敬。三礼仪具足。四舍无礼仪。五不污俗家。六守护佛法。七宴默少言。八言行不粗。九与彼言谈善能方便。十降伏诸怨。复有十法。一善知时节。二于诸凡夫不可知想。三于诸贫贱不起轻心。四有乞即施。五于诸贫者任乞不障。六于诸破戒不起嫌心。七念欲救彼。八善知所作。九摄受正法。十舍于财食。复有十法。一不营积聚。二赞叹持戒。三诃责犯戒。四敬奉持戒无有谄心。五一切所有悉皆能施。六诚心劝请。七如说而行。八承事智人。九于诸法决定深乐修行。十得譬喻智。复有十法。一于前际方便。二修善为首。三有诸方便。四断除诸相。五弃舍诸想。六善知事相。七能演诸经。八于诸违顺善得方便。九于谛决定。十证于解脱。复有十法。一所言真直。二显自性智。三言说无疑。四系想于空。五修于无相。六知无愿性。七得四无畏。八于戒坚固。九入正具足。十得于智慧。复有十法。一系想一缘。二少结亲知。三不起浊心。四弃舍诸见。五得陀罗尼。六得智。七得明。八安住。九住持。十正勤。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从彼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成就如是诸功德利。童子。如是三昧名为因。名为相应。名为教。名为门。名为作。名为道行。名为无疑。名为师导。名为行顺忍。名为忍地。名为除去不忍。名为智地。名为远离无知。名为建立于智。名为方便地。名为菩萨游行。名为亲近胜丈夫。名为远离恶丈夫。名为如来所说佛地。名为智者随喜。名为愚者所弃。名为声闻难知。名为非外道地。名为如来所摄。名为十力所知。名为诸天供养。名为梵王礼拜。名为帝释随后行。名为龙神曲躬。名为夜叉随喜。名为紧陀罗所赞。名为摩睺罗伽叹美。名为菩萨所修。名为智者所求。名为得无上道物。名为非财食施。名为除诸众生烦恼病药。名为智藏。名为无尽辩才。名为出生诸教。名为除诸痛苦。名为知三界。名为渡筏。名为渡四流船。名为出生名誉。名为赞显如来。名为如来利益。名为光赞十力。名为出生菩萨道德。名为慈灭恚怒。名为悲除恼害。名为欢喜寂静于心。名为舍所悲人。名为稣息大乘人。名为能师子吼。名为佛道。名为一切法印。名为引导一切智。名为菩萨游戏园苑名为散坏魔军。名为善逝衢术。名为成诸吉义。名为防捍仇敌。名为以法降怨。名为真实无畏。名为如实不妄求力。名为十八不共法根本。名为庄严法身。名为诸行威势。名为庄严佛慧。名为弃诸爱着。名为悦佛长子。名为满足佛智。名为非辟支佛地。名为清净心。名为清净身。名为成就解脱。名为无诸杂欲。名为无诸杂恚。名为非愚痴地。名为阿含智。名为能起诸术。名为除诸无明。名为满足解脱。名为踊悦禅人。名为须见者眼。名为游戏神通。名为能现神足。名为闻持陀罗尼。名为念持不忘。名为诸佛所加。名为导师方便。名为微细难知无相应者。名为舍于文字。名为深知义智。名为知见智。名为分别智。名为不可言说智。名为能调非智。名为质直者智。名为少欲者智。名为摄持精进。名为能持不忘。名为能销诸苦。名为诸法无生。名为一言演说能知所有生灭诸趣。是名一切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说是法门时。会中有八十那由他人天得无生法忍。九十二那由他人天得随音声忍。七十六那由他人天得于顺忍。六万人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一千比丘尽诸有漏心得解脱。一百五十比丘尼尽诸有漏心得解脱。五百优婆塞得阿那含果。八百优婆夷得斯陀含果。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踊遍踊等遍踊。起遍起等遍起。吼遍吼等遍吼。震遍震等遍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藏第15册No.0639月灯三昧经

续-《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 |8 m# h  v' w, S# x# {, d( C+ v( v) r6 M. |  v
摘自《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 d: V+ X; z# U$ n觉遍觉等遍觉。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中踊边没。边踊中没。以法力故忽然而起未曾有光。悉能晖照幽冥边远。乃至阿鼻地狱无不大明。是时世界铁围之间。黑闇众生更相瞻睹。咸各惊言。何忽在此有斯人辈。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m6 G+ c9 u. ~! V$ N% C)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藏第15册No.0639月灯三昧经

续-《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2 V# w6 u: m: t. ]
$ X1 Z2 w$ d6 c摘自《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8 t+ F, P) g# p' a4 J
% h7 {, s9 ?2 }$ X' Z 我念往劫六亿佛  本生皆在耆阇山
0 @) @1 B# C0 G 我于过去求道时  从彼诸尊闻斯定
8 z& G* A4 C3 ], c! t8 E2 g  O 时彼六亿最后佛  为世间亲作光明
: a" C/ ^  C4 u0 X 号曰娑罗树王佛  我从彼尊问是定
9 W! B" V- Y4 C$ u 我时生在刹利种  于诸王中最尊胜4 \% n9 _. }8 Q) }3 g
 有子满于五百数  具足一切诸伎能
* S8 X8 q& R4 f2 F$ V 我时为彼无上尊  建立伽蓝满一亿
6 r# S9 v0 L% B/ Z9 ?! z 纯用胜妙大栴檀  糅以金银及众宝8 O8 K4 R) B4 U" D- {
 我时为王人爱乐  号曰毗沙谟达王
* {; V2 O% o) P- T$ {0 u 为佛广设诸供养  满足万八百亿岁
- k. [5 {* N9 _: k* }1 w9 v8 V1 R 彼时最胜两足尊  号曰娑罗树王者3 \4 `7 N& f* G8 R$ [/ o' B' U
 于其七亿六千年  住寿世间弘道化
! V6 F: t$ ]* z6 U; ~# S 有八十亿诸声闻  三明六通常在定
0 n1 c+ J' K1 P1 _6 _7 R/ R 住于漏尽最后身  如是圣众无讥毁) f8 v$ v/ t' K' s* J; v! F4 j
 我备种种胜供具  供养渡诸恶趣者; P* c9 W! N( N4 Y5 p& g; a0 q
 为欲利益诸人天  是以求于此三昧
( ^9 i9 L; ]8 T1 H% ?. R 我与妻子俱出家  持彼佛教无与比
2 O6 S" o6 l+ ~9 i# ` 于千四万亿岁中  我常咨问是三昧+ J: {7 U* |4 P4 N8 K! n0 B' b
 八万那由偈称赞  异异偈颂八亿兆7 K" `4 A6 l* ^! w
 彼佛以此为他说  惟论此定之一品
) y( k. M2 u3 R/ ~/ S 头目手足并妻子  种种珍宝及饮食- n# _- D# B7 V- w. p
 一切财货无不舍  为求如是三昧故
( d9 h" Q: {/ P: y 念昔百亿诸如来  复有恒河沙数佛5 o! _2 m" W. w( b' n* w% m( [
 是等皆住耆阇山  宣说如是胜寂定4 E& F7 V' Z( w
 皆同释迦一名号  佛子同字罗睺罗
; Y2 O+ R3 T/ v* J 给侍同名为欢喜  王城同号迦毗罗# D9 ~+ j  O* g: K$ M; @% _
 最第一只世知者  同名目连舍利弗# l) j7 E% `3 S9 I  f6 c
 世界同名为娑婆  彼佛俱出浊恶世  Y. X2 n; b) @5 L* M) I
 我以诸供奉人尊  为欲行于菩提行
/ B: [% Z/ C5 \& o 诸供养具皆奉上  为欲诵持此定故
1 W' P( Y/ W0 _ 发修胜行得此定  得斯定行无量种9 G; _* }6 _! m" k
 安住一切德行者  得是三昧则不难( H  T5 m6 m% d$ d% X! E
 不着诸味离躁扰  不涉世俗无嫉妒
# W% Y+ H0 c! s 安住大悲离瞋恚  得是三昧则不难/ p+ ~9 K- A5 C: m: c1 a0 \" s
 远俗不怖于世利  邪命清净无烦恼$ @8 z& Q% b4 c9 S1 x3 S4 l! W
 于戒皎然无所畏  得是三昧则不难9 y% C9 y# `+ T; Q
 勇猛精进常不息  爱乐闲寂行头陀
% z" D5 }; c; k  }7 s. T 安住无我妙法忍  得是三昧则不难( }* f8 x: W. W; K& N" ]
 善调伏心无戏论  安住威仪诸行等: r( ?  Z. M1 }  e, M) i- a
 乐行舍施无悭吝  得是三昧则不难' F+ k: Q3 \$ T( Z# a  `6 ~
 如来所有诸相好  及以十八不共法- l; k& k3 j/ ]
 力无畏等得不难  以能受持此定故
; k/ G) Z; E( S- M2 T 佛眼所见诸众生  假使一时俱成佛
" c' R; h) W) i. e 彼佛一一各寿命  千万亿数难思劫
. D1 U4 B  q; l! C. g1 Q 彼佛各有无量头  犹如大海诸沙数/ C/ G7 E! u$ h
 一头各有无量舌  其数亦如大海沙
6 B: S5 |" G1 M1 A3 z 彼一一舌各称扬  持定一偈之功德, i0 y' J2 _4 Q, E3 i( a* n; k
 说其少分不能尽  何况书写及受持# m. ]% y/ ~" P& {: ~% p! n
 若有顺定头陀德  天修罗鬼所爱护2 _9 G  ~! B: l2 o3 i( E
 为诸王等常顺从  受持难见寂定故
$ y4 ^: M& S# L3 x, k 彼有无边无碍辩  宣说无量百千经
+ \6 o) R4 L' N# F" S: y  o. R7 H9 U* b 于一切时常不断  以持此经闻持藏9 z$ l& w: e  @( V6 N
 若欲得见弥陀佛  及彼安乐世界等
5 S- `0 V# o/ |( ] 后大怖畏恶世时  应当闻持是三昧- ^, @$ c. l% `! D
 我今于汝有付嘱  我人中尊自劝汝3 G, n' U  v/ F/ M6 v2 T  z- p
 我涅槃后末世时  应当闻持是三昧
' B( R, s) _) d/ g; W& `: ? 十方所有一切佛  过去世中及现在
2 X: u$ _6 ]6 b4 Q 彼佛皆学是三昧  得到无为佛菩提
# b# I& C/ ~/ n5 j( X" c6 b
" T! X4 h" T5 ~% V8 ]. x  童子。以是义故。若有菩萨摩诃萨欲于如来真实功德开示辩说。义味名号无有穷尽。一切所说为佛所记。汝今应当读诵受持。为他广说如是三昧。童子。何者如来实德名号。若菩萨摩诃萨住阿兰若树下空闲静默独坐。当如是学。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积集如来胜妙功德。修诸善根而不坏失。以大忍力得诸相花及随形好而自庄严。可爱色中最为增上。睹者无厌敬信爱乐。于诸智慧无能夺者。不可坏力化诸众生。为菩萨之父。为贤圣之王。为向涅槃导师。无边智慧无量辩才。梵音清雅言声辩畅。相好希奇有目瞻仰。随所观处欲舍不能。得无比身。不为欲染。不为色染。过无色界。远离诸苦弃舍诸法。解脱诸界非入相应。断除诸结尽诸渴爱。渡于四流满足智慧。安处涅槃住于实际。童子。此显如来真实功德。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彼三昧。能获如来真实功德。开说名义无有穷尽。一切所说诸佛所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 O: H' W" h" W3 S  D  ?1 _7 O5 c! \# T! E
 于无量数千劫中  不能说尽如来德9 }4 \  w' B  q' w+ f: u: ^
 久集一切妙善根  为求如是胜定故
/ o" W" C( Z( @, g/ p 庄严美女姝妙身  最上希奇可乐色
7 L8 n) [5 E, Y" k: x3 ?- v( c% o 我本决施无悔心  为求如是胜定故
5 k3 w/ a+ V0 J( c# {3 d. P8 \ 舍所重财及僮仆  摩尼大宝与金银8 l1 a% y, n, T  y% B' o- ]
 以胜上心而施彼  为求如是三昧故
+ {- o% q% `( Y' E7 R 以摩尼宝珠璎珞  天冠臂印及金绳
2 A7 Y- d5 s6 _* n 昔曾奉施诸尊师  为求如是胜定故
7 K+ L. i% M: S6 [7 H' t' n( i 诸妙香花无量果  皆是犍陀婆师香+ `# P; W) i, o, T
 我以此花散佛塔  增上淳至胜妙心6 D, ?8 p/ ], }- x, K
 我以无量诸法施  欢喜开导诸众生( a5 N  b) f& L9 m
 于诸名闻及利养  我初不起如是心6 c* ?  V* z5 p0 m% [7 ]
 我本集于头陀德  独在树下默无言$ k9 {/ S) @- Z. Z8 _, h# \
 无量慈悲愍众生  为求无上菩提果( \5 R( r$ y& n$ l0 D, |7 U
 共住同戒无违诤  爱语常流润泽音
- P/ [. V) b3 X3 @/ ~5 X 言词柔软人乐闻  一切见之无厌舍! s9 u  v- P1 h" X4 m
 住于他舍离家悭  无量亿生不嫉妒7 j2 w' Z' Q6 G& v, @# [
 欢喜常自行乞食  于诸请召皆弃舍0 D6 T5 h/ ^% P9 P8 G9 i1 i
 若有多闻能受持  于此三昧四句偈9 @" `& e' g  e' Y& ^- M1 z, N! Y
 如是便为供养我  以胜上心而尊敬
8 A/ l9 [* S& x- U 我昔行于种种施  长夜于戒而不犯6 d$ M9 T5 p% M: c
 以无量种供养佛  为求如是寂定故
/ _" S. Q# b( ]8 r. A5 W. n 我于无量世界中  满中摩尼而广施  K9 }  b- m$ P4 b" E) o! ^' A
 闻是三昧持一偈  此福过彼不可量. |0 I- O8 X7 m% w) E4 v; ?
 一切所有种种花  及诸妙香甚希有. l3 P1 x# ?& r
 供养一切诸如来  乐修善根无量劫% \8 k5 }: J8 Q6 S2 g" h5 j
 世间所有诸伎乐  胜妙饮食及宝衣( K: P1 n6 Z- B5 i
 无量劫中增上心  常以供养诸十力
! U" w5 Y: h3 b% f( f# P5 U 若人兴于菩提愿  当获无上大法王1 M/ l9 C- P- G
 若人于此三昧经  闻说一偈福过彼7 F6 U. W8 o3 R, F  P4 @% \7 i
 于恒河中所有沙  尔所劫数说其利1 r3 `7 b4 B1 }5 \% o
 敷演彼德不能尽  以持无量福定故- |; D, q8 l" P1 i2 o
1 z4 D. J0 y4 q
  童子。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于是三昧。应当至心受持读诵。为他演说分别显示。广化众生修是三昧。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m1 J) v7 E4 L2 e% L- e

2 h" e: L, u) R5 N( x' Z2 E 于彼佛所闻如是  无上胜妙之利益& Z- ]' c6 e4 j- M( ~
 是故我今为汝说  诸佛所说胜三昧
& K" {- O' v& u( p; ^ 七亿三千万佛所  我于过去曾供养
* O2 `6 g5 u  F( z 彼诸一切如来等  亦说如是修多罗
8 H4 `: \/ R3 s% m 由此能入大悲心  是故显说此三昧
, X% O; j/ J. L/ A, u. u: w- }! d1 w1 R 若有习学多闻者  得如来智则不难! n6 t& v4 x4 w$ X
 若能于彼末世时  世间导师灭度后' }. F: v; n, h) J' e: F& I
 有诸毁法恶比丘  于彼多闻不悕乐
) {9 U9 B5 Z; [ 虽说戒法而得活  自于戒法不乐行+ D5 {4 M! |, q4 j0 F+ X" V
 虽说禅定而得活  自于禅定不乐行5 q9 y" H" [7 _
 虽说智慧而得活  自于智慧不乐行
" w. E# m5 p, j  h8 r2 E 虽说解脱而得活  自于解脱不乐行' q1 B, n. P* {' }
 虽说知见而得活  自于知见不乐行
- M1 A3 A& w- K% x3 O% n 如人口说栴檀香  于诸香中最为上
) J( N  l' h* ?( S* G" z 有人问彼说香者  汝所说香自有不0 \! f" [6 U0 w, b. J9 C
 答云我实不闻香  但由说香而得活/ Q1 [  _; L% b& N& b( Q
 于佛灭后末恶世  有不应式诸比丘
' H9 y- |# o$ \; A+ J& G( j 虽说戒法而得活  不能自行于戒法- B* C+ n0 D4 Z) L- j$ O7 ]3 R' w8 u
 于佛灭后末恶世  有不应式诸比丘
& O$ L5 Q- e+ ?7 w 虽说定法而得活  不能自行于定法
* ^5 S! x4 Q/ X) x% m 于佛灭后末恶世  有不应式诸比丘3 x! j# I7 u5 k%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藏第15册No.0639月灯三昧经

续-《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 |) Z# i1 [$ X# \& q) F7 T
5 B! e5 B; D- V% \$ i1 U摘自《大正藏第 15 册 No. 0639 月灯三昧经》
1 x# \7 t7 |/ B 虽说慧法而得活  不能自行于慧法
4 [7 m* ]4 y' [5 A 于佛灭后末恶世  有不应式诸比丘9 Q$ \* V& H6 c
 虽说解脱而得活  不能自行解脱法6 s" u/ g3 B5 F+ o. J# R5 w; _
 于佛灭后末恶世  有不应式诸比丘
7 `/ o. Z& A" ^. s. u. P# A 虽说知见而得活  不能自行知见法
) ~- Z) g: I6 l! P: {5 n4 q- O: e 譬如贫贱为他欺  后时富贵人所敬5 ?. X/ h1 k* x
 人天龙鬼鸠槃荼  终不供养无定者
/ d" P! }/ f3 r" A 若得三昧微妙地  智者便得广智藏& X4 K; Q4 V8 M5 x" x, W
 为彼人天之所敬  能以上施施众生2 t, X/ {8 g- N! n1 D$ x
 我闻如是之利益  最为胜上佛所演
( _/ l2 H! h6 a, i  s6 o 亲属资财皆悉舍  为欲闻说是三昧5 |8 R9 y8 d, m& u. J
 月光童子心欢喜  合掌向佛说是言8 B6 F2 z7 y1 V! D
 我于佛仙灭度后  当护持此佛胜法- E! J; E4 L+ n* X7 }% }
 于自身命能弃舍  及诸世间种种乐' y; Q3 b# X. K
 于后恶世怖畏时  当护持是胜妙定
% D% z( d+ P2 o6 J 我见世间无量苦  兴大悲心而欲拔
6 ^& K3 ^) ?" g+ D) W- s2 ? 于彼复起大慈心  而为说此胜三昧
' y0 h( b  K0 ?1 e4 E$ t 众中五百人咸起  亦愿护持是三昧2 L- o+ j, n, X% C+ |  E2 ~
 童子于彼为上首  亦共持此胜三昧
, V$ E6 H# L8 g4 K
7 t7 n9 R. V; q; F2 ^  尔时月光童子白佛言。世尊。所言三昧何者是也。佛言。童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谓一能寂灭于心。二无所起。三无和合智。四弃舍重担。五得如来智。六成佛威力。七治其欲着。八灭除瞋恚。九断离愚痴。十住心相应。十一舍不住心。十二乐欲善法。十三欲夺有为。十四安住正信。十五夜常觉悟。十六不舍禅定。十七增已生善。十八于生不乐。十九不造诸业。二十不计内入。二十一不计外入。二十二不赞自身。二十三不毁他人。二十四不在俗家。二十五戒行淳熟。二十六无能轻欺。二十七有大福德。二十八自知。二十九不轻躁。三十安住威仪。三十一舍粗恶言。三十二无怒恚心。三十三救护于彼。三十四护善知识。三十五护持密语。三十六于诸众生不起害心。三十七不恼持戒。三十八恒柔软语。三十九不依三界。四十于一切智而得顺忍。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4 T0 e0 a$ V7 \0 n$ O6 H
$ @& q! C" G" I. s0 l 我已开于甘露门  我已说诸法自性
  a) t& K2 J' G' p9 L6 D 我已示于生死过  我已开显涅槃利
3 q. C, n3 R) V( C) ~8 ~2 E 我已教离恶知识  常当亲近善知识& h, z3 K% h, Z, t/ ?' S- G5 j
 离诸愦众住寂静  常修慈心而不绝
9 _6 s7 S; Y, x# V- h 于清净戒常护持  欢喜乐于头陀行8 k  n, ~- A# w0 Q( Z/ p
 若能常习于舍慧  得是三昧则不难* y3 k( t$ l8 a! C! {
 此能得于寂灭地  终不堕在声闻地/ _& K; R5 {' V0 d8 f$ p$ }
 必当证于佛智慧  克获诸佛无量德
0 g9 E/ j" W0 P# G6 @( Q9 I 见诸众生有智器  为说佛慧以示之% W% r4 @" `. D. n
 若能发求无上智  得是三昧则不难  D+ u$ M' U. X: D5 W6 q1 g' `. p
 若为食起嫉妒心  当观食已无有净4 ]6 x! `$ w! [, y8 v# Y
 用功无量乃得成  若深观此能得定& ]+ {  r8 }: X1 w! Y
 无物能将此定来  必由净戒之所起0 O# |2 Q7 J  S* T6 S
 诸法体性常寂然  凡夫无智不能会
: j& @1 f2 P; x' c* K: Z 若能心住于寂定  是人一切常有佛
5 ]  h3 m4 b% C 人尊恒见诸众生  常修如是寂灭定
" ^6 G: T; i: M) C5 K7 ?. J- h 念佛相好及德行  能使诸根不乱动$ U# i, _! l" \! A; b
 心无迷惑与法合  得闻得智如大海
" k  ?: Z3 q% ~" ~* {) x" T4 w 智者住于此三昧  摄念行于经行所' p; X+ l( R  ?$ t) Y1 Q- \
 能见千亿诸如来  亦值无量恒沙佛
5 {. ?' e) R: L3 }7 p% W 若人心有迷惑者  于佛法中取限量; ^4 N% T- ?, P% ]. i0 Z
 于无量中无有量  如来诸德不思议, \& A7 j6 T9 G% f
 一切世间无与比  何况而能有过者
8 o9 m4 S0 B. j/ l8 K  ~ 诸智诸德皆相应  于此不疑定成佛  t9 h- |2 S3 v/ v3 U
 得如来身紫金色  一切端妙为世亲
# e8 v9 H9 T: S' C. I 缘于如是心安住  乃名得定之菩萨
# h0 {' K& B) Y* K7 m8 L) d  v 此缘佛相是有作  能除一切有相想
4 w0 t& ^( G8 g* x& f8 c 然后安住于无相  乃能达于诸法空+ H8 S/ L  ~" o. H3 U2 L
 能得安住于法身  知一切有而无有; v- J% ?4 N% B
 无有之相修习已  然后观佛非色身6 w/ X3 w2 @; w) ?, e( k
 我今为汝善说之  彼彼趣于如是处' W7 n- {0 {( v8 y
 所谓觉知诸缘事  无量思量常不断- n5 K0 @6 e. y- V! X& a& ^$ _
 若有能生如是心  念佛相好及智慧; j) d6 _2 [" S+ i2 u) b' Y* }% Z. ?
 彼人能修如是念  一心趣向无退转
8 B8 h9 ?; X% v 若行若坐若经行  于诸佛智无疑惑" H8 M% L# @2 ?- r) ~" Y' k
 得无疑已作是愿  令我得佛三界尊. n1 ?4 d- {4 z5 h3 z0 C+ C0 J
 必当得见诸如来  入佛法中能选择+ C) b/ }% d4 \3 V% F6 `5 e
 于此三昧而起已  稽首礼于十方佛% d* G9 }! W/ i+ L4 N. W
 身口及意皆清净  赞叹诸佛常不断
& e. w0 l! O* J" E( R" B5 X! _. Z$ g 常修如是念佛相  日夜恒见诸如来  y0 K+ M# x: r4 P% r
 若遇垂死最重疾  痛恼逼迫极无聊6 C- P! h9 s& d- k: S- \5 A( A1 T4 H' ]$ U
 念佛三昧常不舍  不令苦切夺此心! d0 d- k1 E) s7 {% ]$ @
 彼人自解是法故  则知一切诸法空
/ T1 h  R( r* t# l2 B8 l( R8 H 以住如是诸教门  于菩萨行不厌恶
1 h. l$ m$ F6 w; n! {2 R 得闻如是利益已  求于如来无等智
, A3 ]( [/ q" ^9 `; v( p 于后不生追悔心  最上菩提难得故
; _2 f9 U. Z5 O! V$ W6 |+ B9 w! c 我今为汝无量说  汝于此法若不行% C2 [9 w$ l" k$ Y. X7 I
 如人虽持良妙药  于自身病不能治, w/ d9 I. }+ F
 是故应当知选择  所谓求于胜三昧. o  o, W* {% p# _7 S6 p% U* N
 戒闻布施常修习  得是三昧则不难, Z4 i+ N* l! I

. }2 g: Y* P. J' u4 I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
% r( C! [) X; u6 T/ R2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2: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8: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5: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12: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5 06:22 , Processed in 0.0974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