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大恩上師索達吉堪布開示:三輩往生》3 L: G. N, C9 V6 f( z% U
下面宣講非常重要的道理--三輩往生。
6 ~ T3 r6 ~. K. Z" D' R* O; @2 E4 d4 E* T- l3 @3 E) d
& D* ]$ `* w- ]大恩上師索達吉堪布開示:三輩往生
/ }9 \1 G' z: d2 h0 u T1 t 一、上輩往生。. ~ C& i. {9 O- q& ~ M9 Z
阿難,若有眾生於他佛剎發菩提心,專念無量壽佛及恆種殖眾多善根,發心回向願生彼國,是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比丘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即隨如來往生彼國得不退轉,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Q# T' V+ [. m+ s% j5 x( o2 o- O
阿難,如果有眾生在他方佛剎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恆時積累眾多善根,並將善根回嚮往生極樂世界,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此人即時就會隨如來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後獲得不退轉,將來必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果位。
; N" X. {$ N/ o8 y& Q9 M 此處提到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
, Y$ E) |6 _) i8 T7 L6 R 一、發菩提心--若有眾生於他佛剎發菩提心;! i! o b+ [) @0 u" D, |
二、明觀福田--專念(此"念"可解釋為觀想憶念)無量壽佛;
' d5 T/ [1 {0 @( s2 \& P 三、積資淨障--恆種殖眾多善根;; ^- [$ g O) l6 |, B6 m" J# V4 s M
四、發清淨願--發心回向願生彼國。& z% m K. y- K6 ^6 X! N4 L7 ~
有些人說,往生四因是藏傳佛教的說法,漢傳佛教沒有這種說法。其實並非如此,大家都能看到,這段經文對往生四因就講得非常清楚。現在有些人特別害怕"藏傳"這兩個字,實際上不用這麼害怕。不管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對你不可能有什麼障礙。如果連相續中的煩惱都不害怕,就更不必害怕藏傳佛教了。其實,如果有些人能來藏地實地瞭解一下,就會明白藏地的佛法非常純正,它的聞思修行完全符合如來的聖教。7 K6 x$ ~! A }
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在三輩往生中,不管哪種都需要發菩提心。在康僧鎧譯本中,對三輩往生是這樣說的:上輩者要捨俗出家,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持廣大功德,這種人臨終時阿彌陀佛親自來接引;中輩者雖然不能出家,但也要發無上菩提心,多多少少修持功德,這種人臨終時阿彌陀佛的化身前來接引;下輩者即使不能作諸善根,但也要發菩提心並念無量壽佛,這種人臨終時夢見阿彌陀佛,之後往生極樂世界。現在有些人說:只要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他任何條件都不需要,就足以往生極樂世界。對利根者來說,當然不排除這種情況,但一般來講,按照佛經的教言,欲往生淨土者必須發菩提心。& O* G9 E x+ O2 _; w
& D$ O. }+ G; R% A7 I 這次能與諸位大學生聚會,共同學習佛法,這個因緣的確很難得。回到各自的學校後,同學們不一定有機會再來喇榮。對很多人來講,這堂淨土課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希望大家利用這堂課掌握往生四因。 c2 T+ w& A- g# g' J
台灣佛光大學的一位法師講過一個比喻: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大學的校長,極樂世界的菩薩是這所學校的教授和學生,淨土教法是極樂大學的招生通知,極樂世界的莊嚴相當於校園的環境,一個人能否進入極樂大學,就看自己具不具足招生條件。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往生極樂世界確實可用出國讀書來比喻。如果一個人要出國讀書,必須具足意樂、錢、護照、目的等條件,否則就不能出國讀書,這些條件就相當於往生四因:首先,意樂相當於願意往生淨土。如果沒有出國的意樂,那不可能把你捆起來裝在飛機裡送出國,這好比如果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那永遠不可能往生。其次,錢相當於資糧。如果一分錢都沒有,那不可能去國外讀書,不要說去國外讀書,甚至到喇榮求學也很困難,這好比如果沒有資糧就不可能往生淨土。第三,護照相當於明觀福田。如果沒有護照也出不了國,這好比沒有明觀福田就無法往生淨土。第四,目的相當於發菩提心。去國外讀書要有目的--將來更好地造福社會,這好比往生極樂世界也要有目的--為了度化一切眾生。很多人以前對淨土法門不太瞭解,在這次的研討會上我們也沒有安排淨土法門,為了讓同學們有個形象的瞭解,所以我用這樣的比喻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4 ~( \4 q6 e" a 念佛當然非常好,這有無量的功德。但要真正往生淨土,關鍵是要具足往生的四種因。如果能具足這四種因,雖然諸位現在身處娑婆世界,但今生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對此我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以前我也曾半信半疑過:像我這樣的凡夫到底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但通過多年的深入研究,最終遣除了這些懷疑。雖然我修得不是很好,但一直在這方面下工夫,平時哪怕磕一個頭都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自己不僅有往生淨土的信心,對弘揚淨土法門也有很大意樂。以前我有這種想法:法王如意寶在人間的時候,我跟著他去過很多地方,可是他老人家往生極樂世界時,為什麼將我拋棄在這個世界?後來我想通了:也許通過我在世間跟眾生結緣,可以將很多有緣的眾生帶到上師身邊。所以,這些年以來我也在盡心盡力地弘揚淨土法門。/ R3 M4 V5 F+ n8 Q
希望同學們不要把這堂課看作世間的課,世間的課聽後也許有收穫,也許沒有收穫,而佛教的課完全不同,即使聽短短一堂課,也會改變生生世世的命運。以今天這堂課作為一個因緣,我希望大家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來世並不是很遙遠。大家想一想:再過二三十年,自己會變成什麼樣?所以每個人都要對未來有所準備,一定要走解脫的光明大道,尤其要依靠阿彌陀佛指引的往生淨土這條捷徑獲得究竟的解脫。往生淨土這條捷徑非常難得,能遇到這樣的捷徑,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剛才經中也講了,如果有人具足往生四因,則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比丘眾圍繞其前,將他迎接到極樂世界,最終獲得不退轉果位。對身處輪迴的眾生來說,這既是一種美好的夢想,也是人生最有意義的目標,所以大家都要為此而努力。" z' B- v3 B4 }( h2 V% U: Q; I) C$ h) w! w
, x6 r& ~/ \7 E- m5 \
回向偈:9 ^6 l4 M0 H8 U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 ~; F# C: W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1 J% }8 c3 e! c5 `2 W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 [' ]& C8 o) K$ K x* D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T2 Z0 n8 m8 H6 y
1 f0 R7 Q8 m x$ n9 H4 U
. w; t/ ^4 }# |9 E5 w2 @; q第二十二課
% n6 D* `& B1 m% o0 J! p* I' j / X2 g' ~& _$ [4 m& ^+ b
思考題/ E' a$ g9 f5 T" ^* _
1.請解釋中輩往生。
( Y: o# R7 k! [, t. L 2.請解釋下輩往生。
1 T, w0 \$ N; [, v5 ^
7 y8 [- p$ v% |) z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 ~& n' Z* g; K! E+ D& T- n, D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 }: I# r4 g8 }8 b1 t& v7 p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0 e! U* Y6 @; w7 R$ D D0 W- p1 R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6 }. m9 _! X0 q# X2 ~' n" |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3 ?6 m+ Y5 m& K0 Y5 A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q$ [- u4 B+ f$ t k/ X: g1 T7 Q& Q2 e
6 Z h4 e1 T9 L( ~9 Q( K9 ^' T
* g5 N) s, B( { N2 N" C) k7 R 下面繼續學習《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據我所知,自從菩提流志翻譯這部經典以來,還沒有人對此譯本做過講解。以前曾經有大德想為此譯本作註釋,但最終沒有成功。因此,如果這次我們學習《無量壽如來會》後整理出一本《講記》,也許會對後人有一定利益。
1 O8 l2 g* A#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