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学佛网文章集锦》* J2 o# K$ o5 ]# R( v: B2 Y
+ s, ?/ a$ S) q
●[居士文章]如何快速的消气?1 ~: h3 l; F4 H
如何快速的消气?
3 ]+ ?4 z' \8 n" N& f
- ^! c8 e5 t' y* Y1 X# x
2 ~1 h6 m3 p2 o; G/ @1 X4 U# }
! n+ ?! u+ T: v 发布:地水火风 [转载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8361.html] 日期:2011-9-23 10:35:00 收藏, {# j) h: n( @3 j/ L1 x
7 h$ r2 K! S5 U$ _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常生气的人,身体都很健壮,其中不乏享有高寿者,而一些很少生气的人,却疾病缠身。原因何在?- d( q& S6 B1 L6 @+ P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强弱,而且,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如何看待人生得失的态度。 一点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遇到不遂心 的事儿,生气难免,只不过有些人生气时情绪波动不显著或过程 十分短暂,别人不易察觉罢了。生气和消气是人类情绪正常的代 谢,每个人都是通过不断地生气和不断地消气来维持心理平衡的 。有涵养的人,不是不生气,而是会自我排遣,迅速消气。前面 提及的那些常生气又不伤身的人,就正是会消气的人。如果不会 消气,气不能及时地发散出去或消散得过慢,将气憋在心里生闷 气,对健康势必造成损害。有鉴于此,心理学家首先告诫人们少 生气,同时劝导大家要学会消气,要学会掌握这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本领。
; T; R3 i, m# u" y& o, p " \" g2 D+ W% I* A5 K6 W
我们应该如何消气呢?$ e' u& X; E" K% G( F
$ I, }9 ]0 S2 B9 g5 y# z
一,生气时,先问问自己“此气该不该生?“有人专门对生气作过研究,结论令人吃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气,大多是不该生的气。以下不妨略举数端:
' `6 P! v8 c* z! E1 L7 ]" Y , p- N7 @( @: o1 R
1、他人无意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冒犯“了你。如在马路上 被撞,公共汽车上挨踩,饭店用餐时服务员失手弄脏了你的衣服 等等……这些都属于不该生的气。$ L/ N, e6 p% R$ h: [
# X6 t3 ^, V" B O9 a8 _5 y 2、非正常人或非正常情况的某些事。如人在患病或心理不健 全时,或酒后,或极度愤怒时,言行容易反常,常会“出言不逊 “损害他人自尊心或做了危害他人的事。
( g% H3 i- g! I2 a; ^8 F
4 e% p: }+ R3 |& X) n! K. j6 \ 3、微不足道,鸡毛蒜皮般的琐事。如买水果少了几两,爱人 烧糊了饭,孩子失手打坏了东西等等,这类事情都不值得生气。如为这些小事生气,你应该平心静气承认自己的缺点:肚量太小 。
s% {9 C! G4 J( f" ?9 z% w , x( J$ g: l7 M2 l
4、流言、传言、小道消息,不必去听它,听到了也不可轻信 ,更不该因之而生气。对传言首先要冷静对待和思考一下,向你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出于何种动机?他与被告发者何种关系?可靠性 有多大?再说,皇帝还有人背后骂三声呢,即使背地被人议论几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为它生气,纯属“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是很傻的,为智者所不为。# z {- t% F# {- Z; }
9 s6 n# B* d+ o# Z1 L! O" G 上述种种都是不该生的气。如果每个人在生气开始时就按以上分类认真地思索一下,一定会发现,绝大多数是不该生的气,这样,气自然会很快消除。 U! P! G. }" Z* n7 f
) L1 e$ k( z! X& Z, [ H5 M8 } 二、消气要越快越好。有人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生气不超 过3分钟。消气越早越快越好。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因为人在生气时,气往上升,心胸变得狭隘,好钻牛角尖儿。 这是消气的主要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可积极主动采取下列方 法。
9 M$ s9 x6 D# ]' P$ S8 w3 W X6 i 3 K2 _" T% _5 [; R# F3 m* R
1、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此谓“躲避法“。/ O! D: c" ? S: b0 }
/ g! t+ g9 L( C
2、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向他(她)诉述自己内心的不平,求得他(她)的安慰、疏导与调节,这就会加速消气的进 程。此谓“宣泄法“。
( O9 l/ j6 ~% o
, v' p) f: r3 I0 v7 M+ k 3、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遛遛,或打开录音机,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或音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心里的 气自然会渐渐的消除。此为“转移法“。
4 J9 R- K* B6 D2 a5 Q- y
\" x# |5 K m 4、干脆立即从事自己心爱的技艺,唱一阵卡拉OK,挥洒一幅书画,拉一曲琴……。此谓“升华法“。& O2 f, `. x3 X; H+ N3 ?5 S
" I" ~3 k6 N& m6 f9 R7 b 三、消气只是使自己内心平复,注意不能损害他人,不要迁怒。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在工作单位受了委屈,回到家里便打孩子,骂老婆,或者在气头上摔东西、毁家俱,这种做法叫“迁 怒“。将心中的怒气向第三者或物品上发泄,这不仅是无能的表 现,也不利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升华,道德修养的提高,反而会使 自己的心境和处境每况愈下,应该绝对避免之。6 ?. `4 U" S' S( Z5 @
$ Z7 t; _% b9 X: ^4 Q! D 因此,消气不仅是种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精神修养。一般 说来,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和平心静气的人都是宽容大度,涵养很深的人,所谓“宰相腹中能撑船“,这肚量是平日注意涵养的结 果。因此,学会消气,首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 才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少生气和快消气的乐天派。 1 i* A; R9 ^& G" T/ ]
+ U4 A1 F- V. h- O
' `- F% c) v2 e2 z1 b) ^$ u; J* e) j" x% T: V
- K" N0 c3 @; z! C* l- |' n% p$ Z' R0 \(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