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4 b2 y* z, |2 i% G7 k [- w戒为甘露道,
% f N( E/ d ]' w放逸为死径,- X0 h; I2 _0 c2 a6 [2 d
不贪则不死,. y' F' s7 U9 m- {
失道为自丧。
. u5 e8 q( z2 x& W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值便能成为永恒。) u9 E, Q5 J. c* K
现代社会流行着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放逸颓废不负责任的观念。
: m# ^2 _( U6 W8 n- ?3 K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药。“戒为甘露道”是说: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会死亡,可以带到永远的未来,持续地成长,直到成佛为止。
r' p9 T3 i, a; E- E. T3 e 不放逸等于持戒,有益于众人的事必须做,有益于众人的话必须说;有害于众人的事不要做,有害于众人的话不要讲,这样的话,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长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荡,行为不检,狂赌、滥嫖、酗酒、日夜狂欢、男女行为不节制、饮食无节度、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损人害已…。这种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横祸,而且可能死得很惨痛。
/ w. b; w8 i9 a# e6 q “贪”是贪得无厌,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快活、物质享受更多些。贪欲之苦,如饮海水止渴,越饮越渴,所以贪的作用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不到就会瞠,贪与瞠是一体的两面,有贪有瞠,便有无尽的烦恼跟着发生,如果没有要贪要瞠的人、事、物,一切烦恼便无从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k8 n; j; L( d2 }8 ~
“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放逸而自掘坟墓,走上死路,另一种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为众人作奉献,永远活在众人的心中,活在文化历史中。就佛法来说,佛教徒藉着佛法的指导,若以无私无我的立场和观点持戒修善行,能够成为福智圆满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报观点,持戒修善行,则能得享安乐的福报。9 J7 @ P" J- u5 L3 O n% d5 ~, X
死或不死,并不单指肉体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们现生健康长寿,也使无形的生命不断延续。相反地,放逸只会使这两种生命提早毁灭而已。
, q* n- {( d0 I9 y, D
- @* z5 r4 K- N: J+ C( d 订阅雅安佛教微刊公众号: yaanfojiao 回复数字: 【1】云峰寺 【2】智灯法师 【3】地藏七法会 【4】短期出家 【5】传统禅修闭关 【6】义工招募 【?】帮助: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zhideng.net www.dafo7.org
X# z$ D6 z5 z6 V7 q6 e5 c& B
$ D+ r# y+ F* }; G" Q&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