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S' y1 @3 A- }: _七十二变正文:
( I0 q$ [$ u9 h0 Z# i一、 大慈大悲 二、 大彻大悟 三、 混世魔王 四、 群魔乱舞 五、 妖魔鬼怪
- @7 w1 J2 ]1 s7 ?$ h2 Z
六、 顶礼膜拜 七、 善男信女 八、 沿门托钵 九、 三生有幸 十、 想入非非
) Z0 u8 M: c, n5 C0 ~
十一、五蕴皆空 十二、邪魔外道 十三、聚沙成塔 十四、一厢情愿 十五、四大皆空
% _4 q c2 z# X十六、生老病死 十七、愁眉苦脸 十八、指点迷津 十九、心心相印 二十、半路出家
3 A# h% s5 x. m) }二一、一尘不染 二二、勇猛精进 二三、香象过河 二四、头头是道 二五、不即不离
6 c$ ^& h/ U, @0 l4 ]' B$ t+ u二六、借花献佛 二七、打成一片 二八、香火因缘 二九、无明业火 三十、一面之缘
' D) G3 v9 g+ [7 B
三一、痴心妄想 三二、一生一世 三三、三生有幸 三四、两世为人 三五、生生世世
( J5 n& X. C7 ^7 Y( ^% d) k& ^( I2 d' z三六、恍如隔世 三七、万劫不复 三八、三灾八难 三九、在劫难逃 四十、生关死劫
/ ]6 U- \) V4 t; P1 c8 s四一、劫后余生 四二、拔舌地狱 四三、人间地狱 四四、牛头马面 四五、牛鬼蛇神
( p' C1 l* `1 A T" M1 @; }四六、笑面夜叉 四七、刀山剑对 四八、刀山火海 四九、报应不爽 五十、因果报应
8 f C' F! J( c W! J9 v五一、云云众生 五二、前因后果 五三、如影随形 五四、大千世界 五五、自作自受
/ i* }) ^9 g- W( i
五六、酣醐灌顶 五七、色即是空 五八、五体投地 五九、象牙之塔 六十、临时报佛脚
" U# ]6 K0 G3 ?9 x1 R六一、解铃还须系铃人 六二、不看僧面看佛面 六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F" E5 i4 }1 B; ]6 c: u8 t: ~六四、无事不登三宝殿 六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六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 m' \6 H% h* J. \六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六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六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i1 Y: r6 z" J. W七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七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_2 }% G$ p! R/ R+ P七二、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 g9 Y* K# B# \- }
- A* [8 C' S& G8 l7 V
七十二变解:
+ F# j3 G3 c0 u1 @0 K9 t8 L" s
1、读法规则:1~10单数,作为单位数,这里不讨论,也不解读。11~72之间的双数,都由1~10的单数拼成的。周易六十四卦每卦有内外卦之分,这里的数字也有内外之分,组合一般是内数为先,外数为后来拼意思的。如七二,二为内数,七为外数,二为大彻大悟,七为善男信女,由二到七,即大彻大悟成为善男信女,即是意味着要开始修行了,所以七二条为: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大抵十得上法船,百年渡彼岸登极乐世界,好比和尚之涅磐。
7 x9 H- u% D( [% q. B9 k 2、十一~七二变解:
8 h5 _7 a k9 W6 r
十一、五蕴皆空
" O" V# W* U# B) g% f- u
解:十一,由一和十组成。一为大慈大悲 ,十为想入非非。
+ y5 Q6 d' w% k$ t9 [. T, I3 } 以大慈大悲为根底,想入非非即是想脱离这个世间发愿要到达极乐世界去了,所以说五蕴皆空。五蕴皆空,也即厌离这尘世间的意思,舍之,布施之,厌离之,所以有出家之行。
% a) q1 y! x/ r
此路诸佛所行善行,一切欲求出离苦难者均当法此。
9 Z. J8 h+ m5 ^% {5 G% r
% j; u* W! K3 R) W2 z十二、邪魔外道
) C$ B9 {, v* p8 P6 t y6 E 解:十二,由二和十组成。二为大彻大悟,十为想入非非。
2 i* Y, p& q8 K! T
大彻大悟之后,当是刻苦修行。
5 i- A& H: y$ F/ [' b 而这里的大彻大悟,悟个什么?想入非非!罪过!罪过!不过是一邪魔外道而已。
, n: r1 x, b4 |8 Z( ~- I
此进道之第一警策,摆在信门后的第一处,足见其重。世间多有此等狂人,参狂禅,自以为觉悟者,害人害己深矣!
% g. i ~7 ~% z9 \# u
3 v0 Z( B% c) a4 X" D" J# b十三、聚沙成塔
7 s' E) P B; A+ h7 a3 `& a 解:十三,由三和十组成。三为混世魔王,十为想入非非。
8 {% r8 f0 h# b7 H2 N2 `
混世魔王,为世间极恶之人。混世魔王想入非非,想什么呢?物极必反,他想的只能是行善,想积点善行,成就善因。
- ~0 x# `; b3 a" ~1 M
这里说聚沙成塔,对他们劝善的勉励再好不过了。一点一点来,必成!一念之差,万里之遥,何乐而不为?!正是放下屠刀,众生皆可成佛之旨。
. _8 [5 s# `) [" T7 l3 H! T
- C) e5 r i% B% V
十四、一厢情愿
6 x T) {# j1 |& `3 A$ h
解:十四,由四和十组成。四为群魔乱舞,十为想入非非。
3 {, A6 D- L4 |: ?5 l4 D& q
群魔乱舞,即处于乱中,谁也不听谁的话。想入非非,是求止乱从正了。
. r: |- h" E: E5 M3 b
于众乱中,发个求静的话,人家谁听你的呢?只能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了。个个争着发言咧。
2 v! v( K* S. X; x6 Z3 X
处于这个时候自个宜冷静自处,乱中求静,保存并发展实力。争取到你的实力一枝独秀的时候,而他们已闹够了,败下阵来,求静了,你就能以这一厢情愿完成这愿望了。
6 n. z% s$ Y& U1 S2 T- I 我们大家,发大愿,成大事,知音有几呢?所以,事实都得承受这份孤独的!由上文‘十三’带来的苦修,面对的正是人们的不理解、误解……,都得承受住!
$ \* e* i5 \# Q- m- x
/ [0 _; M( l5 u
十五、四大皆空
; \* ~! }" U0 D, p5 Y
解:十五,由五和十组成。五为妖魔鬼怪,十为想入非非。
$ L7 i+ v/ @ R( U 妖魔鬼怪,形容走到极邪的境地,多指心地执着。想入非非,在这里是求正了。
1 S+ a9 B3 f$ L8 U
四大皆空,即指舍离、放弃妖魔鬼怪的邪行,入于正觉。
' _! j/ S# [( ?. A
0 t, E$ e. J# e7 z, r+ J6 N% m2 i十六、生老病死
/ S$ r3 q8 \8 N/ g- o' C 解:十六,由六和十组成。六为顶礼膜拜,十为想入非非。
- ?3 X/ M; l) D& O; J 顶礼膜拜,这是来求佛了。想入非非,求什么呢?多是升官发财,也即大多人是妄想多,不切实际。
]- n! S5 X4 d
而这里以生老病死为总括,因为它是人人都要求的,且是逃不掉的。无常,诸佛如是说。
7 n6 m K: _1 J: o- J
用这句话来警示大家,贪心勿求佛。无常迅速,应求佛法,以脱离生死苦恼才对。富贵荣华,一了百了,什么都带不走。
& }/ T" C5 ^" T; e! W3 T
: M. M0 P5 |, k" q4 }, ? I. ?6 W3 O6 Z
十七、愁眉苦脸
/ x- f% t, v+ N7 T- A1 x. x
解:十七,由七和十组成。七为善男信女,十为想入非非。
* u4 c& h' @+ P. d 善男信女存非份之想,会愁眉苦脸,因为他信善行善不会去干坏事,但又不知道怎么来实现,也即处于颠倒幻想之中。
0 o+ L! Z+ i; x$ U
正确的做法,只能用佛法开导他,让他觉悟颠倒幻想非真,知所本末先后,正确格物致知,努力奋斗以求实现愿景。
3 @% {: p# S) e4 `3 _- K- Y' v7 J 此时得救他,让他莫妄入迷途了,不然轻者病患缠身,重者离信近邪。
: g+ I0 V, X U* Q; M
) u) R. x7 u* T, d' r" G+ n- A
十八、指点迷津
* C! n9 v3 W$ L8 M& R
解:十八,由八和十组成。八为沿门托钵,十为想入非非。
T1 E. J+ u8 [
存非份之想的遇到个乞丐,会怎样呢?(后来,和尚也用了这种教化。)
( i( |! U+ F+ H
乞丐也是上古传下来的一种大教化的。看见乞丐,应当打消邪念,谦卑以自处。
5 X% |. N* _+ ]3 r" P
所以,这里门口的乞丐正是指点妄入迷途的人是返归正道的一个高人了。能舍则舍,放弃不该拥有的,最多不过当一名乞丐,总比陷入恶的循环、万劫不复的好!
2 C) k( \8 ^ j! N6 x% e4 d9 N
1 s. ~$ t8 f0 r# z) E十九、心心相印
3 T7 `. q1 z$ R7 @5 s( b5 j( c
解:十九,由九和十组成。九为三生有幸,十为想入非非。
1 c* ?& G4 u0 T3 f" q/ n 他的非份之想,本不可能。问题是他又是个幸运儿,被选中了。
6 b2 g2 Q% T$ `' L6 `* F/ t 正合心心相印之意,即应运而生。
9 o& O! v9 i/ C# S
) B5 `5 G0 {- {3 s二十、半路出家
( O) v2 W N! A! M) z 解:二十,由十和二组成。十为想入非非,二为大彻大悟。
" w3 F. d4 ^1 M 想入非非,在邪路上走。路上,他突然大彻大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不就是半路出家?!
" i4 s) o6 B. \ i) r {3 [
' M6 k: w/ j, N3 j4 m. L二一、一尘不染
9 F/ ^7 Z5 g; I( v2 g 解:二一,由一和二组成。一为大慈大悲,二为大彻大悟。
+ K* ?' I8 o- H% }! _4 Y) E
修行以大慈大悲为本,也即行净行。
5 r7 d D; ~/ n+ B 在大慈大悲的净行中成就大彻大悟,不犯恶行,岂不是一尘不染。
1 C& W9 C: n: m& V2 j 所以,诸佛盛赞之行,正是以大慈大悲为本,求于大彻大悟的。
( b' n. b, P! ^/ m
) a& t5 M, S( z& o; `& P
二二、勇猛精进
( |* d4 h& T& a* P0 m0 k! U& O" i, Y, f4 x 解:二二,由二和二组成。二为大彻大悟。
] B0 K8 `8 e3 Y+ ^3 l( Z 大彻大悟,再大彻大悟。
; l" z7 f5 R4 @3 F: ^7 J/ c ?9 q 契而不舍,连过重重险关,岂非勇猛精进之佛子?!
4 x8 ^+ e+ X* y' D1 h
3 l0 V4 A ~' ?/ E# p二三、香象过河
. ]* z$ v, Y6 k) `- I 解:二三,由三和二组成。三为混世魔王,二为大彻大悟。
( |1 R- g4 J3 \0 d. y; u( {" T 混世魔王大彻大悟了,岂不是要过掉与世人在善与恶的隔阂(河)重新为人。
4 K1 N% ~! A! f0 | 称他为香象,因为混世魔王从善,将会带领一大批恶人向善的,他就是极高榜样(宝相)!
: i- G) Z& F& h/ c
8 g! M3 a' `5 k' N# M二四、头头是道
6 Y1 C+ x8 Z+ ^9 z+ G
解:二四,由四和二组成。四为群魔乱舞,二为大彻大悟。
' d* x/ B2 H K. M% ~1 }4 ?0 O3 C
由乱归正,岂不是头头是道。
$ p0 }1 l$ C3 A: T: q+ j
就好比一间很乱的房子,有一天房主突然间发现很乱,动个手去整理一下,岂不就是头头是道了!(比那些一贯整齐的人的房间还整齐,因为刚整理嘛。)
# Y* l. u( O5 Z! [' a" Z
^& z- `& s0 E3 H5 N% h二五、不即不离
6 i0 w" w6 Q& V
解:二五,由五和二组成。五为妖魔鬼怪,二为大彻大悟。
! ~$ U9 B' P5 L) b$ N# L. @
妖魔鬼怪大彻大悟了,就要修行了,但却成得快。
% X6 e; R7 `& H9 P* M
孔子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只为他念念是善念,处处行善行,故而得取自由自在身。
" s6 M" H, J1 t. [ Y 妖魔鬼怪,亦是随心所欲,不同的是他们到处作恶。彻悟了,弃恶行善,一心向善,离正道不远矣!
% N7 a' e, C' t6 u# p. d/ x 其实,生活中到处看到。那些行邪的,一旦彻悟从善了,入正道之速,常人所不及。
! Z( C* w* i9 {) R& D# Z 所以,这里给它来个不即不离,鼓励之至矣!
( L; j1 r: E& ?6 T/ L, V, V
) \# \8 {# d; }0 ]! a
: d6 O& J+ a3 z1 h5 _" y说明:
- q! Y, K. W( p/ C2 G
今天太晚了,解不完,我就在下面再抽解几个有趣的吧,其余的留给大家自个领悟,恕不一一解出。
7 G; ] e5 ^3 R- d0 ~8 A 这里所解还只是一点点皮毛而已,大家还是得自己努力,好好领悟。悟到极切处,我想可以这么称:佛法轨辄尽于之矣。
3 f8 [' i- r* m$ W7 ]) q2 i8 q 那天我在看这七十二条时,有个和尚经过,留下了一句话,似乎是对他的同修说的。不过依禅修精神来参的话,倒是对我说的,他们也不简单的!两个字“走啊”,嗯、意思是说:你既识佛道,还不赶快走上去,登上法船,还犹豫什么?!
z3 Z+ L! e7 o- j, K4 y
( b- M" C' @% [三二、一生一世
' h# w% o( d# W8 s$ r/ j! I
解:三二,由二和三组成。二为大彻大悟,三为混世魔王。
. v6 [$ [8 x9 r- v4 E$ \
“大彻大悟”者,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正行刻苦修行,一是惑妄邪径混世魔王。
2 P8 A9 ?, E) |' Q, y K# d
刻苦修行,离佛道不远。走入混世魔王的路,难免一死,更且是在劫难逃。这个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如何可以不谨慎呢?!
7 w1 ^: @# o$ k. H! v) X 所以,本条直以示警!
, U* w5 b# j2 A, J' |% Q 大家可参考上述“一二”条,本条是“一二”条惑心不灭的沿续。
5 A7 c0 p B7 J8 h0 o
6 j" ]* \: i+ J, I+ o6 D三七、万劫不复
+ O$ ^- H' q* u
解:三七,由七和三组成。七为善男信女,三为混世魔王。
+ m6 M$ b) c8 | 本是迷人,择求不归路,岂不是万劫不复!
9 J5 R8 A0 @9 Q: R" g k 警之,戒之!
- ~( n4 T! L0 l! T( N/ d# j 可参考上述“十七”条所述,由那里踏入的正是这里。
, s' ~- p# t1 A- L
* f. j) X* s8 w w! X' a7 K五三、如影随形
2 Q4 t! y; h" z( o 解: 三为混世魔王,五为妖魔鬼怪。、
4 I+ r, [: k4 l" a v, h0 g4 e4 R 混世魔王在的地方,妖魔鬼怪多多。岂非如影随形。
' _) g* h* j/ Z) ?; C* T7 ?, [ 混世魔王还不醒来,等他们吃了他不成。
( ]+ {1 x$ f; a+ g7 x
" p) n4 z& ]/ J _3 w五五、自作自受
' }1 w% g% A$ n; b# ~: h- q! D
解:妖魔鬼怪对妖魔鬼怪,岂非自作自受!
' [/ ^* G' C9 h- w" I
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2 C0 x) i- L# K. a( \9 c' t m& Z
/ k& e/ u: q, `: K
五九、象牙之塔
F3 g. X2 k+ F" U: R# X: H 解:妖魔鬼怪遇到了应运而生来度脱他们的人,成就的正是象牙之塔。
5 j: `6 D! f' u K5 ?$ }$ r, g
* @! g0 y/ W" ?5 c
六十、临时报佛脚
1 H" w" X% u: U" |' P& ~ 解:成天想入非非不务实际的人,去顶礼膜拜的求佛,岂非临时报佛脚。
( v9 X: q! @; n8 w, {+ x
4 B* ?. L8 E, Z% Z) E六二、不看僧面看佛面
3 ^' y) Z; l! O
解:大彻大悟后顶礼膜拜,拜谁呀?那些僧人有几个受得住你拜的呢?所以,这个当是诚心拜佛,真心皈依我佛了。
, F, Q8 J! h0 J) q8 x8 F3 n
% Z: j0 f; s+ j8 A8 M$ B5 ]5 J六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 Z( _1 s& z5 X3 _4 j7 Q. `* d) p
解:三生有幸,其实是天应的意思。
7 Y+ F. y: r8 x2 ~
天应了,善者也顶礼,恶者也顶礼,总归惜福与佑罪啦。
' K v/ b. Z: ?; C" V: |% t
: F) b7 h$ P) e, w7 w) j: C七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Y. p6 Y/ T: v A5 A# [$ ` 解:想入非非,不切实际,走入邪道,哪有好结果啊,终究是自作自受,不断受苦咯。
1 P' d& r+ D/ X5 t/ L
后面成为善男信女了。正是回头是岸之应了。
% v- y( _) T. _: j: J% B. R
9 F# u, H' W2 X$ p七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N( Q, W% t5 ^' [' D6 U. J
解:大慈大悲的佛遇着个善男信女,当然要救他一救,让他成就佛道,了脱生死了。
- a9 k* {! J& n 让善男信女成佛,岂非求人一命?!
+ P; {* @* X [
我们造什么都是带不走的,造个佛,却是个处处相帮互助的,岂非胜造七级浮屠。
4 T$ [7 U/ M& p
- U9 }$ ^9 n9 x% v
注:没有检阅,错别字难免,大家将就着看吧。俺回去睡觉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