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8 k; k: z+ \$ z) j- r7 X
. |0 l0 \8 V% G8 B- N

, g$ G w5 s* X0 F/ F4 \$ m 09.5.9晚盛大的纪念佛陀圣诞在北竿巴鲁三宝佛教中心举行了隆重
c/ `# _4 K; \* _ 的点灯、游行庆典
. F* y! N, H& A# t' {0 u
! y6 A; H2 R1 t8 r* t* `, D佛陀的自在无碍、广大慈悲、圆满智慧的形象遍布与法界.
. I+ d, X+ M2 C& d+ C. v ) o3 w3 i1 q8 x# B; ]' l
我们听闻佛法明白该如何救度自己、救度他人、转变世界危机,
, ]3 B4 Q9 M8 d 内心充满光明与希望。
* E! _! e# `; O; d" T1 r" S* |0 S - M/ Z7 j, X; }5 j
心灵当中充满佛陀的慈悲教化、充满了感恩佛光照耀之法喜。 % ]' q9 g$ C2 ?
 $ F) _( |, o) [3 I/ n& k3 ?. |+ K
节日盛典的彩妆展现我们对佛陀的思念、对佛陀境界的向往...... ; W0 c! N: V6 A& l
 4 Y! M1 b, e; V2 [, u
队伍的庞大信众的投入欢喜极致......
5 i5 O! f( D! r% }) G: u# J
1 b6 i' T* Y U7 d天女彩妆绚丽多彩、分外喜庆...... * B. R0 Q9 w6 V# r. A+ `& l

6 l, a t6 @1 L) v 每一位上求佛道之有情众生都得经历菩萨阶段,广行布施、持戒、 - t; j I- y1 q4 g% P+ `6 _% q' O6 z
舍离、智慧、精进、忍辱、诚实、决意、慈爱和圆满的平等。 6 O8 D9 K0 {; y, w! M

) S; F9 K) I& e+ ]! d5 k6 u; P9 { 在一特定的时期内,唯有一尊圆满觉者应世。如同某些植物和树木
" p& Q! q+ R! I% [% g6 G( r" ~ 只开一朵鲜花,唯有一佛于一时应现于整个世界。
4 U3 F; ?. a- r5 `( i( v: W/ E$ `
6 q+ G, N# C4 C3 m( i2 e 佛陀是无与伦比者,百千万劫难遭遇。他的应化世间是出于对众生
( B# w" v, Z7 @/ L1 n5 j: f 的悲悯,为了人天的福祉和利益。 . P$ a8 C# N( w! s8 l

) X* N6 p: D7 v& W5 b9 J9 ^% f8 i 佛陀被尊称为圣德之人;不死法门的给予者;被尊称为两足尊,
( v& R5 b) n! |( K- ~+ D2 A* n- U 因为他是慈悲、如实智和究竟真理的给予者;他也被称为法,因为他
) ]8 e- e- d2 H 就是法王。
( N" q, Y5 l" c. h

3 S% R9 C! P- y# p% ` 正如佛陀自己所说,他是“如来,应供者,正遍知;立未立之道,
. j7 p6 t# Q- p" w6 ~ 建未建之法,言未言之教,觉道者,观道者和识道者。”
, e8 t5 @( I3 U& d8 p - k# }. l/ t9 |2 P6 [/ B3 D2 n
在早期出家阶段,佛陀四处寻访当代著名宗教大师,寻求指导。但 8 s1 ?0 E$ P4 m2 D$ e, G) N
是,佛陀没有在他们的教法中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这就迫使他自己
7 z4 F9 X% Q7 J3 G0 g 悟证和向内探求真理。
# ~7 J" O' L% o% c; u7 n * b# a u, p6 ^+ @" O
佛陀至心思维最深处,悟证了他从来没有听说或知道的究竟真理, 4 F H/ L" K' M. Y$ J# e2 ~6 a
觉悟之光源自内心,照亮了未见之法。
6 M! w! j! D; B' v; H) e B% _
* c- K8 m+ T V3 A' U3 ~ 知一切应知之法,获取了开启所有知识的钥匙,他被称作一切知 . C' v5 t0 j1 C6 @( ~% z. Y
者,此超人的知见来自于他无数生死以来,自我精进不息的勤修苦 ) e$ o; z5 @" T4 o
练。
% q9 n4 c% A. o$ N( f% Y
) D: Q H( D* x2 D R8 j佛陀的意志,智慧,慈悲,奉献,施舍,圆满清净,典范人生。 . o. z; F: w1 @
 4 F. o0 O, u& C& z7 F& r' P
2 q1 E H% i/ r( |

* f0 X9 |& N& }" Q* X吸饮法甘露,寂心于安乐;
! A5 o# u$ D( R! w2 x* d# y智者常喜悦,圣者广说法。 * R' @( w l% x
——《法句经》
) u9 u5 {: V! ]9 u1 B/ r
% G! a% H, _; W Q/ y/ @7 Y诸佛应世乐,演说圣法乐;
2 O7 {( N% `/ u7 M% ?" b
僧伽和合乐,共修持戒乐。 1 }! V/ D7 a/ y U( I
——《法句经》
$ I" s; N7 n* R/ L
 , C! t" M4 K8 r2 N( `1 ?7 P$ K
于已害损,是为易行;
8 l. z1 }) q; l; }% A u/ ^
善益为举,实最难行。
" E f3 F* ~2 p9 L* f( l2 o5 C ——《法句经》
% e1 |; K" F+ ?% T+ n! A# B ; J8 K. b; U6 y$ ~
上传下喜法师主持了这场殊胜的点灯、游行法会 ) f' u; A, v, Y! `

3 P* @. B9 B4 |7 n* O9 Y, I佛陀所证悟境:无明除,智慧生,黑暗消,光明至。 : [ U, T. `. _. u+ z6 |
 % _5 U: d1 k1 q+ X4 R) n: T
“当知识和觉悟生起后,我的解脱无可动摇,此生乃是最后生,今
/ ]* t& O: n& p# y0 Q5 B6 [ 后更无他生。” + v" P+ \4 i0 M: ^& v

& I" b: [- F7 p: k 当佛陀演说此《转法轮经》时,众地神欢呼道:佛陀世尊在波罗按
% D. W' \ q' i: }+ N1 c 斯城附近的鹿养苑宣说了无上妙法,此世间一切苦行僧、出家人、天 * g; Y8 K! M- ^
人、魔王或梵天都无能讲说。
3 O* r7 M, V' q% o1 W $ t; J; c: U7 C# m' i
一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其他天界的天人和梵天大众都同时随喜欢 * w3 A, I9 O! R, W) r( {9 D" z
呼。 突然.一束豪光、远胜于天人的灵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众生带来
6 g7 j1 E0 X$ R4 Y 了无限的安乐和幸福。
9 z" ~0 E- k: b5 O1 V( D% s' T: x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