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02|回复: 0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1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 H4 ]* ]: y2 X# [: \5 S% d Y& D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 l+ r+ L* t$ m7 m4 M, h

  一、欲的体性

& ?! e5 k3 l) X v+ _' r+ L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7 |, Q9 f0 D& [/ ?# o6 z' J: D

  二、欲的作用

& }% E8 n6 I; r; R9 y0 o# K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 _+ f$ e2 R& n# f

  三、欲的分类

% ~+ R9 y, ^- O! _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 T# I) r; c; R/ A1 w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 B& L% c M" Q6 P. `5 h$ Y9 ]0 k0 _

  四、欲为苦本

1 v3 |6 f5 N* J* v% N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1 Z% B2 e9 f- T8 w, P. C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2 @. u; r- c7 H* V, M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3 @& A6 }9 p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 I$ e! M ~6 z5 E! C$ j- ^1 |- s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 {2 u6 {+ y0 d9 v; z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 ^- D) O2 p7 }" r) |! o# G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 n8 Q2 F0 @1 X+ t

 

1 i9 I/ t/ z# I [# X+ x


三界众生皆有平等流转之苦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5 r+ g: Y3 k! N& t7 d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别?

' j' |$ q! A8 H! V' T

  答:譬如,水有咸、淡、香、臭等差别,但又同是湿性,所以差别中有平等,别相中有共相。同样,众生千差万别,但都在生死流转中。

7 F' `% W9 ]5 y6 n6 Z

  蒙古王成吉思汗召集天下方士询问不死之法,答案是没有。帝释天临终五衰相现,眼见要堕入牛胎马腹,同样惊恐万分。所以,三有凡夫不论尊卑、贤劣都在生死铁网中,无一例外。

4 w+ H1 N1 O3 }1 b5 G

  “结生相续”之所以是凡夫的共相,是因为其根源平等,都具有流转之因——我执。

! `4 L' f- a) l: T. [5 Y

  凡夫执著五蕴是我,由我执起惑造业,感受果报;当受报时,又以我执起惑造业。如此循环不已,流转不息。

6 ^: C2 t( g" n& p; U: D

  我们可以看到:芸芸众生不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离我执,可谓人尽皆同。畜生以我执为抢一口食物,而互相撕咬;天人以我富足而志得意满;阿修罗由我执驱使与天人作战。凡夫众生都没有摆脱我执,因此同样具有流转之苦。

& l# G' y/ ~" s0 X2 U9 t7 G9 J; u

  从心上看:众生的分别心刹那不停地转动,因上妄念一个接着一个转,果上自然流转不息。众生无不如此,故应平等悲悯救拔。

0 M3 [- T% w9 I$ P1 R1 S9 n6 D

  事实上,无量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资具缺乏苦、竞争苦、失落苦、堕落苦,都是因为生死流转而有的。只要结生相续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所以,流转苦中包含了所有轮回的苦恼。

2 Q( `4 ~0 H* i

  如此看来,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最初婴儿“哇哇”哭着降生人间,死亡时,被送进焚化炉,即便是位高权重的总统、富可敌国的富豪、光彩照人的明星,最后也化为一把灰,此流转相非常平等。从这一点看,谁不悲惨谁不需救拔呢?岂不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同是生死人!应如是思惟,对三界凡夫平等发起大悲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5 01:49 , Processed in 0.0844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