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临终时的三种爱(执著) 作者:慧净 / X9 m9 w$ R8 E7 j9 _6 |8 a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是执著。 7 D6 G# K* a6 o+ j: s/ L
第一种就是境界爱——对环境的执著。
2 ~( A; T- u+ Q1 m 我们活了一大把年纪,应该看过好多人的死亡。没有学佛的人,他的死亡,最后的执著,第一显现出来的,就是对环境的爱。所谓环境,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亲人,我们所住的地方,还有我们的名呀、利呀、地位呀,这些执著。因为想到“哎呀!我即将离开了”,所以依依不舍,跟亲爱的人依依不舍,跟一生辛劳所建立的家业、名位依依不舍。 % `3 ~. W8 \2 \4 s/ r% _9 t
但是,再怎么执著都非离去不可,到最后这一切全部都要离开,无可奈何。
8 u' l5 M% N w6 l9 s7 k7 B 第二种执著就是自体爱,即爱自己的身体。 : H) y* ~# t7 h1 n2 Q. Z1 ^/ f
或许大陆比较朴素,台湾都讲究种种保身的化妆品。只要是女众,她们的化妆品都很多,有洗澡时用的,有洗澡前用的,有洗澡后用的;头发也一样,皮肤也一样,衣服也一样,琳琅满目。所以在台湾,女人的钱最好赚。电视广告往往都是女人用品,渐渐地,台湾男人也开始这样,也去美容,甚至割眼皮,要他的眼皮像某位男明星一样,这就是自体爱。 ! p" C7 z3 A- ]) a$ \* C6 M( V: ]/ `
在生时,执著这个身体,死时也是执著这个身体。因为他没有学佛,只晓得这个身体是他唯一的、最真实的,而不晓得这个身体也是假的、因缘和合的、一时拥有的、最后非离开不可的,所以第二种就是自体爱。 ! ]6 Y) N, j$ r5 M8 c3 V
最后的执著,就是当生爱,当生就是未来。
5 T& v- p2 j6 i% i1 ^5 q2 K4 R4 e 因为身体也是无可奈何、非离开不可了。好了,离开身体之后,糟糕了,要到哪里去啊?到底有没有死后的世界?是苦,是乐?他最关心的,最后就是这个了。 8 O' r1 y" ^! a
在生时认为人死成灰,好像灯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很顽固。到最后才慌张起来:“糟糕!以前我认为人一死就一了百了,现在不一定是这样,万一有死后世界的话,那将怎么办?那到哪里去?去接受快乐还是去接受痛苦?”那时他才懊悔起来。《无量寿经》讲:
2 b1 J2 @2 n+ Y- a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 C0 _/ Q: T' t5 C, a" L( y 在生时,没想到死后这件事情,将一生的青春奉献在儿女身上,浪费在贪图五欲之上,都没有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来准备、来计划,通通没有,要死了才懊悔起来,所以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内心既懊悔,又惧怕。但懊悔也来不及了,因为不可能回到人间继续过生活啦,一离永离了,跟情深意重的父母、先生(太太)、儿女永别了,所以非常悲伤。 / Q# H" K# X5 O; |1 i
同时,懊悔过去人家劝他学佛,他一口顶回去,说:“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善恶,学什么佛!心好就好了嘛,还学什么佛!”所以这时懊悔了。“悔惧交至”,就是指这种临终人的心态。(《三经一论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