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十四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 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那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 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 N( \* c) L# f# ?   关於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透辟(参考第五讲中所说);若儒书 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於 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於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 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 ,方一味怀疑排斥。( n( W8 E; k/ P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三善道;鬼畜地狱三道,以因 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 ,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向处。一曰刀途,即饿鬼 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二曰血途,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三曰火途,即地狱道, 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5 T! Y+ b  {, V$ Y' i7 G  h8 n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没”;谓整个三界六道, 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那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後 浪随来,又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这就是 吾人的有情环境啊!3 O. `* d6 t4 i4 U
   【注释】8 s- w. @  |" {' @- |
 *.有情:有情识之动物也。即指众生而言。
! j% A" X& b7 m  k# ?4 d# p" p */天道:六道之一,亦名天趣。欲界有六重之天,并色 界无色界之诸天是也。其依处在诸 趣之顶,且身有光明,果报最胜,故谓之天。为有情轮回之道途,故谓之道。趣者所趣向也 。. z! V: Z: |& }' B) Q
 *0人道: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 之道途,曰人道。9 K' O! G7 I  V* W$ {
 *1阿修罗道:六道之一,修罗道也。多由睼、慢、疑之三因而生。
3 ]% x6 d/ [6 R6 R$ p *2阿修罗:又作阿须罗,旧称阿修罗。译曰无端,容貌 丑陋之义。又曰无酒,其果报无酒 之义。新称阿素洛。译曰非天,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之义。为常与帝释战斗之神。六道之一 。八部众之一。是属於鬼神之类。
2 ~* F8 v% Z6 h$ w) @ *3畜生:又曰傍生。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一切之 世人,或为啖食,或者驱使畜养此生。傍生者,言为傍行之生类也。( ~3 R/ Y! S* p; U
 *4傍生:佛家言畜生曰傍生。上自龙兽禽畜,下及水陆 昆虫,皆是业轮恶趣,非人天之正道,故曰傍生。
( T7 X! t) W9 @, R* Y- c *5胎生: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
3 @$ P9 O' Z# \) U) @) r$ K *6卵生:四生之一。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後出生者。/ K/ q  g4 x9 }( Q
   H10湿生:四生之一。又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 气而受形者。
; g$ {: r! Y9 L& k  [$ v$ t   H11化生: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唯依业力而 忽然生起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诸众生皆是也。: ?4 Z; _, e, i8 c) m* h8 `% s
   H12地狱:梵语曰那洛迦、泥犁等。译为不乐、可 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 在地下,因谓之地狱。共有三类:一、根本地狱,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也。二、近边地狱, 十六游地狱也。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
" W: r5 m. _: R/ P 【佛学讲座第七讲】
' f% T. r2 \' W4 a0 @, t   宇宙器界概说) m; H; d5 |0 n: y1 `
   器界,即指有情众生所依持之国土,和所资用之器物而言,或名器世间,或名器世界。
, L1 [# }7 W0 X   不论国土和器物,据实言之,都是有情各自之一切种识之所变所缘。然有情之种类繁多, 且境界悬殊,故所变缘之器界,自是多式多样;例如人类所见之江河,饿鬼则见为猛火粪秽 ,天人则见为金银琉璃,而鱼虾则视同烟雾空气。即就人类一道而言,虽以众同分(同类之 性)故,业果相似,所见略同;而随著时地俗情学说之异,其说法亦多不同。所以,古来讲 佛学者於此每多诤论,亦最易致人生疑。- ], |3 `) u  \5 s
   其实,佛陀说法,旨在令诸有情明了本体之实相,而实相不可诠说,唯随顺各类有情机感 作各种方便导归,故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等。若知佛陀“四悉檀”之施设, 则二千年前在印度之随他意语,与二千年後之俗情学说,有不相符处,自是意料中事,则一 切诤论疑惑,自然冰释。且今日公认之俗情学说,亦非即确立不移之真理;设使佛陀更来示 现,当又是另一番之随他意语。要之,佛陀不论何时何地对何类众生之随他意语,皆为导引 众生悟入实相之方便,此即佛法之微妙殊胜处。* [' _; C4 M0 G2 {: G  Q3 C% M
   然则,学佛者只要一味以“圣言量”作依归,深信不疑,而不妨於今日之俗情学说,作适 当之调整会通,自然於“世界悉檀”得欢喜之益,於“各各为人悉檀”得生善之益,於“对 治悉檀”得破惑之益,於“第一义悉檀”得悟入实相之益,而毋须兴疑经、改经之妄动,造 谤佛、谤法之逆罪也。今乃本此原则,略述佛陀对人间所说之器界。
6 C& ]. d) o' A% e" _3 s& i  甲 器界范围
9 ~# d; a" M1 \. `0 F" T, y0 t% ]   大略言之,约直竖说:一个“世界”*.(指大千系世界),有二十八层 天,如是上下各有 此等世界。约环周言,一个“大千系”世界,为若干小世界所集成,如是环周各有无量“大 千系”世界。
' Z5 r( q1 X4 _. M) Z   例如吾人所居之大千系世界,名曰“娑婆”(或译索诃,是堪忍义,此土众生,堪忍三毒 烦恼,不忍出离故名)。本来方无定位,姑且以人类俗情,依日、地之关系,假设东、西、 南、北之“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四维”,和上、下,共为十方。而如娑婆 世界者,十方各有无量之世界,且一一各有其名。如东方有阿佛世界,西方有阿弥陀佛世 界,南方有宝胜佛世界,北方有成就佛世界等。根据华严经世界品所示:有“世界种”名普 照十方炽然光明:分二十重,其中第十三重最中央之世界即吾人所居之娑婆,即有十三佛刹 尘数世界围绕;而如此二十重佛刹之“世界种”者,十方又各有微尘数世界围绕。 其中一一 世界,或净或秽,或大或小,或优或劣,固非一概;而虚空中之器界无量无边,重重无尽, 则可断言。此由今日天文学之发达,推知“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星群”之无尽, 更可相互发明。若有不同者,则後者大部分尚为依推理所作之假定,而前者乃是佛陀依一切 种智亲证之现量耳。
4 B9 Y. A. ]# I" j   今为进一步明了世界组织之概况,乃就近取譬,即以娑婆世界为例,本诸经论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一 略引。, o# n# V$ O: @4 i; X
  乙 娑婆三界组织略说
% @" W3 z; E  J   先约直竖言:二十八层计分三界:初为“欲界”有六层天,依次为:四 王天、忉利天、夜 摩天(时分天)、兜率天(知足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据经上言,四王天居须弥山腰,忉 利天居须弥山顶,五趣杂居众生则居须弥山下之诸星球上,而总为欲界范围。此界众生,皆 有男女、饮食之欲;世间书上亦云“食色,性也”,故名欲界。中为“色界”,包括四禅 */十八层天,即初禅*0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1三天:少光天、无量光 天、光净天。三禅*2三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四禅*3九天:无云天、福生天 、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范围众生,具诸禅定 ,虽有身器形色,由业果化生,无有男女阴阳性别,但以禅悦滋养身心,已无男女饮食之欲 ,故名色界。顶为“无色界”,包括四层天,曰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 想非非想处天。此范围众生,依四空定,不但无男女饮食之欲,亦无业果所生身器诸形色( 只有空果色),故名无色界。须知,前二界有形器,无色界无形器,无形器者即如虚空,遍 於前二界中,统为娑婆三界。此之三界,即为六道凡夫所居,生死流转,秽恶充满,故法华 经喻为火宅*4,为不安稳处也。
% i- W$ `3 Z0 O+ m   次约环周言:一苏迷卢系,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围绕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四围 有一大铁围山;其中有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并八中洲 *5,数百小洲等集合而成。
6 y: R9 S6 U: O& }& d, G/ A/ j. J   若以今日俗情学说会通,经论所称部洲,实指虚空中之星球而言,而吾人所居之南瞻部 洲,亦即指地球而言。(约地球言,四周是海,中间是陆地,甚符“洲”字之义。)而俱舍论 上所说苏迷卢系,亦如今之所称“太阳系”。而所谓七重金山,似即指星球运转之轨道言( 以地球人,见日星等,皆仰望而见,仰望之中,似从下而至上,轮轨层积,故喻之山);七 重香水海,又似即指轨道与轨道间之空气以太言。而此苏迷卢系,乃为日之光热摄力所及, 亦即为忉利天管辖范围。过此以往,则非日之光热摄力所及,已非地居天,而属空居天矣。
& U; m: I' E: v  {/ J1 {" j  o% W; j# h   由忉利天而外,器界范围乃层层倍高倍广增加;譬如倍高倍广有夜摩天器界,乃至倍高倍 广有初禅天之器界;如是上上倍增,至大梵天遂为“一小世界”之范围。而合一千小世界, 复倍倍高广,上至二禅天,曰“小千世界”。而合一千小千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三禅天 ,名“中千世界”。又合一千中千世界,复倍部高广,上至四禅天,名“大千世界”。因一 大千世界,是积小千、中千、大千等三千而成,故又名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色究竟天之大 自在天之领土,亦为一佛教化之域,故曰一佛土。统计应有百亿太阳,即有百亿苏迷卢系也 。今之娑婆,即释迦牟尼佛教化之世界,而在华藏世界中,仅为一世界种中之一世界,二十 重中,居於第十三重也。
4 y3 X  ?+ g; x  丙 万物归纳六类! [. f0 G" S; [
   上已言有情依持之国土,而在国土之上,又有甚多有情所资用之万物, 以供有情衣、食、住、行、康、乐等用者,亦自属器界范围。
' N/ q: X) o6 {2 t) C   今统收万物,不外六大种类:一者色尘,即眼识所缘之一切形色境界;二者声尘,即耳 识所缘之一切声音境界;三者香尘,即鼻识所缘之一切气味境界;四者味尘,即舌识所缘之 酸、甜、苦、辣等境界;五者触尘,即身识所缘之冷、暖、滑、涩等境界;六者法尘,指意 识所缘之前五识落谢影子等。% y0 q4 v9 {9 @: e
   此六类境界,皆名尘者,尘是染污意,此六种境,能由六根入身染污净心;亦名六妄,指 为凡夫所攀缘之迷妄境界;亦名六贼,即以六根为媒,能劫吾人本性中之功德法财*6也。 盖因“心本不生,因境有”,例如眼之见於色尘,以不知因缘性空,遂执为实我实法,而起 贪睼痴烦恼,此即染污净心,劫功德财也。色尘如此,馀尘可知 。
. q7 h9 P9 y' g# R0 e$ N/ d   呜呼!颠倒之凡夫,因迷惑之识,既自变此国土以居、自变此六尘H10以用,亦复 因此国土六尘而又起惑造业受苦,而犹不自知,俗云:作茧自缚者,宁非吾人之谓耶?
3 x8 C* \! a9 m0 p( g- F- c% e  丁、人生宇宙略结" M9 C$ e4 ?: h& K& n! ~& i
   如上,第四篇讲当前之人生,第五篇讲三际之人生,第六篇讲有情之宇 宙,第七篇讲器界之宇宙。合此即是佛陀描述六道众生之人生观与宇宙观之实况。- H- u% L0 a; Y5 P, X( t6 k  H$ t' _
   然此并非吾人正常之人生,亦非正常之宇宙。实言之,但因吾人有烦恼障故感此痛苦之 人生,因有所知障故感此缠缚之宇宙;而吾人学佛目的,即为另求一极乐正常之人生与一自 在正常之宇宙,此固须投以佛陀之法药,然投药之前,须先知病;上来四讲只是佛陀之说病 ,吾人却不可误会为佛陀故作悲观之谈论也。% B' G& g" }# X3 w. H7 y
   【注解】
# [9 z3 i) J7 Z  l4 ?) n' Y/ V *.世界:世为迁流之义,谓过现未时之迁行也。(又有 破坏,覆真之义)。界谓具东西南北 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国土也。又曰世间。间为间隔之义,世之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 谓之世间。世间大要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
: |6 t3 L! Z+ {  e$ K: j) ?$ Z5 i */禅:禅那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 译曰静虑。属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 。今於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於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 惟修。成就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为一种定心之法。* \* {5 Q: R) ?3 J
 *0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 辅、大梵三天。此 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乐受,与眼耳身三识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 _1 D% O8 A6 T2 O3 C& S# ~
 *1二禅: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 量光、光音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8 T( _1 ~/ i2 J, R; r" ?1 I
 *2三禅: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无 量净、遍净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1 V! ~- B& E$ a) g- i6 o' V
 *3四禅:此天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 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九天。
: w1 n6 B! f7 i8 M0 e! `/ K# d *4三界火宅:三界之生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 曰:“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1 R, F9 \' `# q" B" @9 E7 c  J *5八中洲: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名略之。1 n! d8 }- R* L# t! M. S
 *6法财:法能利润如财,谓之法财。+ u2 E' `+ A! d/ p# ?7 Q7 ^
   H10六尘:尘者染污之意。色、声、香、味、触、 法之六境,由眼等六根入身之染污净心者,故谓之尘。
3 }- t/ `7 a  b& Z 【佛学讲座第八讲】3 a3 G6 V5 F6 j6 A
   内容设施梗概7 C0 a$ W" N  q* s
 此篇讲佛学内容,专指对治众生烦恼的法药言。 佛是医王,为度众生,在这一代时教中, 曾经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後由阿难尊者等诸大弟子结集经典,共三藏十二部,部 帙浩繁,今且寻其设施*.法门的用意,略述梗概*/。
; }* r0 P8 C1 l" W3 j- ?* V, R  甲、佛法总纲) h) L2 o5 _! X  z( h" L$ L
   佛陀法药,广之虽有八万四千,约之则不外三大纲领,曰戒定慧,此名 三无漏学*0;以 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可说是佛法*1的本体,若离此三,则非真 正佛法。
- I1 y9 A; P) P6 [   戒即戒律。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需持佛戒律,这是学佛的根本。因为 持戒,才能防非止恶,清净三业。三藏经典中,律*2藏即属於戒学,故曰“律规三业”, 规范三业,非戒而何。然戒有禁止与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 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z- F, ?- D/ y  M   定*3即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省称,定是梵语“三昧”译名。禅定要义,在於息虑静 缘,内须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这却是入道的枢纽。三藏*4经典中,经*5藏即属於 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盆水,扰动 则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众生的心水亦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O$ P# `0 W( b) b( f9 M' c
   慧即智慧。智是决断,慧是简择。这是学佛最终目的,开发智慧,就能去惑证理,所谓破 诸烦恼,证真实理。三藏经典中,论*6藏即属於慧学,故曰“论辨邪正”,辨析邪正,最 能开发智慧。然智有实智、权智,达真实理是实智,用之权巧摄众是权智,所以慧也包括一 切的权智H10。& B. m: v& \; k# w6 V7 K( U
   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後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5 k$ Y3 R7 T2 l3 V7 P1 w# I
  乙、佛法大意
* S: |/ E+ O) r- n7 P   整个佛陀教法,若要论其大意,则亦可以三句括尽,曰“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却是说佛法的作用。2 o  h5 B/ z3 Q9 d" l
   所谓“诸恶莫作”,是说凡妨害众生,事无大小,皆不可去干;而“众善奉行”,则是说 凡利益众生,事无大小,皆当为之。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戒学中禁止和勒令的旨意。至於 “自净其意”一句,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而禅定正是清净意业的功夫,智慧却是清净意 业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体和作用,恰可互相配合。涅*1经云:“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这是一切诸佛通行的教化。
7 H$ ]' O  e; Q; t2 P   传记中有载:唐白香山居士曾经往参鸟窠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师即答以: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香山笑谓:若此二句,三岁孩童也能道得。师遂喝云:三岁孩童虽能道得,八十老 翁却未必行得。这段公案,对於学佛之人,实在可堪玩味!
1 C' H2 f1 ~9 F3 }4 F  丙、二门并修
5 }% B8 R; |  m* `6 c   至於学佛之人,想要明体而达用(体是戒定慧三学,用是诸恶莫作三句) ,则须讲究 “解行”并进。解是解了教理,行是如理修行;一者如目,一者如足,必须二门互相资助。
: F7 K! ?+ d& v- `   解门有二:(一)是阅藏,广阅三藏教典,此在博学多闻。(二)是研宗,天台、贤首、三论 、唯识,择其一宗,加以研究,此求专精深入。3 }2 `  }" X  m3 q
   行门分四:(一)是律宗,遵照佛制,净除身口意恶业的方法。(二)是禅宗,主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法。(三)是净宗,主张四法念佛,带业往生西方净土的方法。( 四)是密宗,采取手结印、口念咒、意观想三密相应,即身成佛的方法。
/ |2 L8 `. F# ~+ K2 B4 @' d   二门之中,解理不妨广求多闻,行持则必专修一法。故昔有主禅净双修者,古德谓必深了 实相以後方可,否则恐致禅净俱破,初学者又不可不知。3 w+ w! z" k: T5 ]  G9 s% W
   但是,一佛出世,随著道法的讹替,人根的转变,概分正法、像法、末法H11三时 期,而法门修行的机宜,则自不一。根据经典,初正法时期,约五百年(一说千年),佛之法 仪未改,有教有行,亦有证H12果,此时持律堪可成就。次像法时期,约一千年,佛 之法仪不行,而像似之佛法行,虽有教有行而无证者,此时则须加修禅定成就。後末法时期 ,约一万年,佛法衰微,有教而无行,此时唯依净土成就。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 ,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然则,吾人今距佛灭度,已逾二千多年,其末法之时 乎!修净土之机乎!4 d- h6 O$ b- W" }7 g
   【注解】
% j5 i4 X* u" C5 {7 Z *.设施:规画施行也。7 W" ?" R* Q, T' K6 ^
 */梗概:大略也。
( t* P' F: H7 c4 k *0三无漏学:学佛人可通学者有三。一、戒学,戒者禁成 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 。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能使静虑澄心者。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者 。戒学者律藏之所诠。定学者,经藏之所诠。慧学者,论藏之所诠。依戒而资定,依定而发 慧,依慧而证理断惑。因位之修学,过此三者,果上则无学也。/ L, R8 ?$ g1 b8 t2 Z
 *1佛法:佛所说之法。八万四千之法藏是也。又佛所得之 法,法界之真理是也,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诸法及佛法也。
0 Y+ k/ V4 }6 B8 r5 Y" ~* i *2律:梵语优婆罗叉。有二解。一就教论,诠量名律。二 、就行辨调伏名律。9 z/ \, Z8 B  W6 r8 f% U& Z
 *3定:定止心於一境,不使散动曰定。
& `) Y$ S% d( K  @6 S; E *4三藏: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 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 P9 l8 d) V# @! z' N3 x: T: O
 *5经:梵语修多罗之译意,又曰契经。三藏之一。即佛所 说之教法也。契经者契谓契理契 机,经谓贯穿摄化,即契理合机之经。(贯穿谓贯穿诸法,摄化谓摄化众生)。
! F2 H+ E) D: f3 d  y9 J *6论: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也。而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 ,与佛相应者,亦名论。$ c# i# \3 b; Y
   H10权智:达於诸法之实相,为如来之实智,达於其 权法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实 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在於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於权智。% g- z, {* h+ ^
   H11正像末: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正法、 像法、末法之三。一、正法,正 者即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证果者,是为正法时。佛灭度後一千年 间为正法期。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行随而无证 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正法後一千年间为像法期。三、末 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证果时,是为末法时,像法後一万年间为末法 期。过此末法後,即为灭法时。
4 ~# ?- Z5 z$ @2 R, }. u. [, j% n6 X   H12证:无漏之正智,能契合於所缘之真理谓之证。, ^! x& v4 f; j
 【佛学讲座第九讲】" l6 b0 X4 V$ c. @3 G7 B
   方便五乘解脱
0 n/ g5 ~" p5 C   上篇佛法内容,譬世药味;此篇方便五乘,譬世药方 。药味性质,须固定而不变;药方轻 重,则随人而开设。佛陀说法宗旨,总为众生解脱*.生死大事;然归元虽无二路,方便 */却分多门,故今且论五乘*0佛法。: f* J' ?3 H+ C  y) |, j
  甲 契机施度
8 [. H# w! g, R' ~   佛陀教典,称为契经,不但要上契如来之理,而且要下契众生之机。古德云:说法不契机 *1,等於闲言语。故契机与否,尤为要紧。
; ~: [/ w# u. x8 o1 p6 P6 H   众生根机,由宿生栽培之浅深不同,致今生修学之利钝乃异。其钝根者,心思昏昧,有闻 亦多不解;且眼光浅近,只图当前利害;故惟可为说“世间法”,先作方便接引;若与上等 法,将无法接受,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与语上也。其利根者。 心思敏捷,或闻一以知十; 且眼光远大,兼顾过未因果,则须为说“出世间法”,直令究竟度脱;若与下等法,则必不 满其意,所谓中人以上,可与语上也。如是应病与药,契机施度*2,故或种(令种善根)或 熟(令善根成熟)或脱(令究竟解脱),一一皆无空过者也。
1 f& ]$ H4 O1 U& g' g0 y  乙、世间法——人天二乘
- K8 x4 _+ y. l: F- `   世间法*3,包括人天二乘。即对钝钝根*4者,为说人乘;对钝利根*5者,为说天 乘。乘者,本是运载之具,如舟车等,今喻指一切佛法,佛法能运载凡夫到圣地,故亦曰乘 。; [) m# _/ e# k) F6 N
   人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低班,只讲究最基础做人之条件。因彼但知求现世之福报,如 长寿富贵康宁等,故即为说做人道理,教以受持“五戒”*6,站住人格,将来可保不失人 身。: E% j. r( p$ a" U, q
   天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高班,兼论升天之方法。因彼希图胜妙天福,如自然衣食,珍 宝宫殿等,故即为说升天道理,教以实行“十善”,并世间禅定(四禅八定),将来遂可依其 行善禅定之浅深,而趋升高下诸天。
/ ^7 Y3 M; S8 b- x$ t2 e3 ?& V   须知:在三藏教典中,凡说持戒布施禅定(四禅八定)之法,即为人天乘摄, 此乃佛陀权 为钝根者,免堕三途而设,故不出三界,非真正解脱。甚至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寿虽长达八 万大劫,命终仍复轮回。故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著相布施升天福,譬如箭射虚空,势力尽 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故此只是生灭世间之偷安小果,不可误为究竟法门。+ a: x  o9 \, \" h, R9 p/ k" M* \* P! u
 : e, O2 `" c1 \" |: u$ y) ~
   方便五乘解脱0 q9 i( j5 n  i1 _5 L$ M0 l* X
   佛学十四讲1 L' Q. k. N4 ?8 `
  丙 出世间法——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9 c' ^7 z/ L- d9 j   出世间法H10,则指超出三界、永离生死之究竟学问。此又分三 :曰声闻乘、缘觉乘和菩 萨乘。即对小乘根性者,说声闻乘;对中乘根性者,说缘觉乘;对大乘根性者,说菩萨乘。
8 O( ^& c6 c* d! E% R5 s   声闻H11乘者,譬如校制之小学: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道理,修“四谛”法 , 断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见思惑者,三界内生死根本,分见惑与思惑;见 惑 ,又名见所断惑,是迷理(谛理)之惑,以见道时,见真谛理,能断此惑;思惑,又名修所断 惑,是迷事(事境)之惑,须修道位中,重虑缘真,方断此惑。详分见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 十一品;见惑八十八使,是约十使对三界四谛而论;思惑八十一品,是约贪睼痴慢对三界九 地而论(欲知详细品目,可参明伦一三一期天台教观简介文中所列)。今且略释“十使”名义 ,以助心观:(一)身见:五蕴非我,计我我所。(二)边见:於五蕴身,执断执常。(三)戒取 见:无益苦行,非因计因。(四)见取见:外道得益,非果计果。(五)邪见:不信三宝,拨无 因果。此五执见曰五利使,以惑性锐利,遇境辄生分别,且时刻有之,故曰利使。(六)贪: 心於顺境,而生贪著。(七)睼:心於逆境,而生睼恚。(八)痴:诸法事理,心不明了。(九) 慢:恃已本领,轻凌他人。(十)疑:诸法事理,心不决定。後五种名曰五钝使,以惑性较钝 ,由推前利使而生,如於顺己五见上起贪著、於违已五见上起睼恚等 ,故曰钝使。阿罗汉者 ,声闻乘之极果,含有三义:(一)杀贼义,破身口诸恶,杀尽见思烦恼贼;(二)应供义,断 惑道高,堪受人天供养;(三)无生义,永入涅*1,不复分段生死。须 知声闻之人,但期出苦,为自了汉,无化他志,故为小乘。2 a4 @* [6 [( m& K
   缘觉乘者,譬如校制之中学;此人根性稍利,禀佛“十二因缘”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 惑,更侵习气,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辟支佛,即译曰缘觉,已如上所说:又曰独觉 ,以生无佛之世,无从闻法,因宿世修学力故,观飞花落叶,而独自悟道者,故称独觉。习 气者,谓烦恼之习惯气分,如器中臭物,物虽除而臭气尚在。故涅*1 经云:“声闻缘觉有烦 恼习气,谓我衣、我钵”,此即见惑之习气;而大智度论中所引“舍利弗之、毕陵伽之慢 、难陀之贪”,则是思惑之习气。须知,缘觉之人,虽不益物,犹能导利部属,故为中乘。
- F" i% x" _/ T4 ~7 p   菩萨乘者,譬如校制之大学;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修行“六度5 t# z; I/ ]& W% w
   H12万行H13”,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祗劫,证成佛果,故为大乘。菩萨者,具 云菩 提萨*0,译曰觉有情,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也。佛果细分有 四:藏教佛果与通教佛 果,但断见思,与声闻缘觉齐;别教佛果,则兼破尘沙,更除十二品无明,远超声缘之上, 圆教佛果,则尽除四十二品无明,而得究竟H14解脱。# ?7 q) H5 x* d; L
   当知:佛法而曰五乘,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二乘(大乘、小乘),皆是佛陀方便 施设,其实但一佛乘耳,故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皆堪成佛;然以根性不等,不得已曲为说二说三为五,而无非作究竟成佛之梯航。所以释 尊四十九年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番番调停,次次陶铸,待到法华会上,众生机熟,即为开权显实, 会 三归一,然後一一法皆成佛法。吾人研习佛学,固当洞悉佛陀之真实用意,亦须明白佛陀之 方便办法。下面乃依五乘次第,分别详述其修行法门。* x' `$ k" q. o/ ~5 V  D/ ~
   【注释】
# {4 a- }. f7 M  b! G& M% Y *.解说: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 果也。5 K: F8 f$ o7 Y
 */方便: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谓达於真如之智为般 若,谓通於权道之智为方便。权 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为方便。二、对真实而释,谓究竟之 旨归为真实,假设暂废为方便,故又曰善巧,或曰善权,即入於真实能通之法也。利物有 则云方,随时而施曰便。又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契於一切众生之机之方法也。- b" C) o1 t! ]' a- D5 [' N
 *0五乘:乘者乘载之意,以名行法,乘行人使各到其果位 之意。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五 乘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於天上者。三声闻乘 ,乘四谛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 ,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佛果者。此通途之五乘也。; a, c1 ~, J3 `! S, }: O9 {& Q
 *1契机:上契佛理,下合众生之根机。: c% F' S- C' x) }( }* f% I" q) B
 *2度: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之渡。又 梵语波罗密,译曰度,言到彼岸。即度生死海到涅*1岸之义。' T6 a4 J2 H! N' A' Q
 *3世法:世谛之法,世间之法,因缘生之法,可毁之法, 皆云世法。(世谛为世俗人所知之道理。)0 e4 o+ {- B5 z8 ~, i: z
 *4钝根: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
( T5 D& t5 ^1 ^ *5利根:锐利之根机,能速疾成就佛道者。) r0 q8 K0 f# R; V9 A: P0 @
 *6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 y: T7 d) i' J3 }; H
   H10出世:超出世间,入於涅*1,谓之出世。出世间法则为出离有为迷界之法。
, D& U9 h1 E; t0 R9 ?0 V   H11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 谛之理,断见思惑而入於涅*1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
, z& F$ X& ?4 H! _+ h( v$ \   H12六度:六波罗密也。一、布施、二、持戒、三、 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详如十二表)。
+ m% y- S: |2 m) i( R* G   H13万行:一切之修行也。
0 w( M' `+ n2 d/ f* L7 A+ ~6 Q* s$ A   H14究竟:事理之至极也。
, P2 A$ n: i/ y/ W$ T0 X, M& O 【佛学讲座第十讲】
/ i% \3 e+ [0 V: x& D* m0 [7 X4 s   五戒十善
! ~* J5 ?" U- T3 U   五乘佛法,上篇只是总标纲领名称,此篇以下,则为 别明条目内容。人天二乘,虽属世法 ,却为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譬如今日幼教(如上篇喻),固未正式入学,已为所有大中小学 教育的根本,故先为说“五戒”和“十善”。2 \7 {/ P8 u2 I) s/ O% g
  甲、五戒
% k/ f: `9 U! f) X6 U2 \   佛陀制戒,旨在防非止恶。众生业缘,作善则升,造恶乃堕:而一切恶 中,此五为重,是三途因;是故,要保人身,五戒为急。
, }# L6 d( ^8 Y# [: c; I (一)不杀生 生指众生,固非仅限人道一类;凡有情识 ,不论大小贵贱,莫不宝爱自己生 命,故蚊虻蝼蚁,亦皆偷生;杀则夺其生命,毁他正报,其业最重。然佛法根本教义,就在 慈悲二字,慈是与乐,悲是拔苦;既杀物命,慈悲何有?故一切戒中,不杀为首。' P! f' j; _# o
   学佛之人,知一切众生,尘点劫来,往返六道,皆曾互为父母眷属;且知一切众生,皆有 佛性,皆当成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我过去父母,亦是未来诸佛。故不可杀,亦不当杀也 。
5 u& G& P& ?4 ~1 R7 U9 b   世上杀业重者,多由世人贪恣口腹之欲。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 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古德亦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 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是故,学佛之人,思绝杀业根源,都倡戒杀茹素;所谓: 一日不食肉,天下杀业无我分,能不勉哉!/ _1 l7 {- R, e  w1 M* X8 `
   其实,不但佛家主张戒杀,儒家亦然。故孔子讲仁,又曰胜残去杀,礼教启蛰不杀,而诗 称文王德及鸟兽昆虫,此即戒杀之训也。
% R( Q3 t' Z2 m8 W  ?/ v. l (二)不偷盗 偷盗曰不与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有,一毫莫取;若不与而取, 则侵人依报,即为偷盗。是故,学佛之人,必须素位而行,自食其力;居官则守廉洁,不贪 分外之财;经商则讲信实,不取秤两之巧。乃至公家一墨一纸,不挪个人私用;路拾半丝半 缕,尽付官府招领。: X7 E$ Q# b, Q0 i
   然则,佛家戒盗,亦即儒家倡义。义者宜也,分外之财,固非所宜,孔子曰见利思义。其 为戒盗,固毋须言。- b2 J4 F; _# Z$ r, {4 T/ j, F
 (三)不邪淫 男女交媾,谓之淫欲,此是三界轮回生死 根本,故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 淫欲而正性命。若出家众,志在断欲证果,为人天师,其戒则曰不淫,乃一切淫事,皆所不 许。若在家众,则为传续祖宗香烟,夫妇结婚,是人之大伦,固所许也;正式夫妇以外行淫 ,即为邪淫,则所不许。
+ A+ Z- _, k, L, Y6 o) j   须知,行邪淫者,坏乱人伦,即以人身行畜生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必变畜生也。且邪 淫之人,所生儿女,禀其气分,亦必不能贞洁;故淫人妻女者,人亦淫其妻女,因果如此, 宁不戒哉?
2 H+ E9 f/ z8 s  e+ z; A% V- w# E0 T   是故,诗首关睢之篇,且多斥不好德而好美色,而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是儒家 亦戒邪淫也。8 ], G# x( n* R, N. A
 (四)不妄语 以欺诳心,说不实话,谓之妄语,此乃造 一切恶业之前锋。然於有说无,於 无说有,君子尚且不耻;若学佛人,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大妄语,造无间罪,更所不许 。
! v1 x9 r) @- ~' o3 R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又曰:民无信不立。是儒亦戒妄语也。
# a! Z2 x; U8 P. n5 J& K (五)不饮酒 酒能乱性,令人昏醉无智,因而增过造恶 ,譬如昔有一人,独居饮酒,忽见 邻鸡,遂杀而下酒,邻女来找,诳称未见,因起染心,强而奸之。如是四罪并犯,故不许饮 。礼制一饮百拜,孔子曰:饮不至醉。是儒亦戒饮酒也。然则,佛家之五戒,亦即儒家之五 常(仁义礼智信),乃人伦之常道;是故,无论学佛与否,受戒也未,皆当适守也。
+ {  Z6 L; R9 F  x; D  }1 K  i   须知,五戒之中,前四为性戒(性者,定也不改为义)佛未出世,本自有之,无论受与不受 ,犯则有罪,现受王难,死报三途。第五为遮戒(遮者止也制止不作),饮酒之性,固属无罪 ,却能犯馀戒,故佛特遮止之;已受戒者,饮则咽咽是罪,未受者无罪。
2 _) Y/ [4 Z0 P0 Z6 y' s  H   复次,守此五戒,详细又有开、遮、持、犯之不同。开者,许其作也;遮者,禁止去作, 持者,守住不失;犯者,违犯不守。戒律中乃为说明何事当开?(譬如世尊为救商贾而杀生, 因保野兔而妄语)何戒属遮?云何奉持?乃至犯戒轻重、忏悔之法等,可见持戒非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亦不呆 板也。
6 `& W) W' k, K6 j, u3 u4 q0 V& D" s  乙、十善
0 C1 V2 H1 q3 Z' I9 r4 p   十善是十条善业。佛陀教训,无非劝人戒恶修善;而一切善恶诸事,归 纳起来,不外此十 条,这包括身有三、口有四、意有三,犯之则为恶,守之则为善。此与五戒不同者,五戒只 重身口二业,十善则兼重身口意三业也。. k4 s$ K6 I- v0 X
   身三业者,(一)不杀生:杀生指直接或间接杀害一切物命。(二)不偷盗:指检取非本分应 得之财物。(三)不邪淫:凡正式夫妇以外行淫,乃至正式夫妇,而不论时间、不管地处行淫 ,皆为邪淫。但能约身如绳,不犯此三,就能使身业清净;若进而能放生布施,修持梵行, 其功德更大。" m. D8 K9 f/ M0 G" S7 B. j7 V
   口四业者,(一)不妄言:说话虚假,蒙骗众生,即是妄语。(二)不恶口:说话粗暴,咒骂 对方,即是恶口。(三)不两舌:两方挑拨,搬弄是非,即是两舌。(四)不绮语:邪僻秽语, 令心淫荡,即是绮语。但能守口如瓶,不犯此四,就能使口业清净。若进而能以诚实语、柔 软语、和诤语、质直语待人接物,规过劝善,其功德更大。
6 _! [/ H6 z1 x# ^3 V   意三业者,(一)不贪:贪是贪爱五欲,迷恋不舍。(二)不睼:睼是少不随意,便生怨恨。 (三)不痴:痴是迷惑颠倒,不信因果。但能防意如城,不犯此三,自能令意业清净;若进 而观身不净,心生慈悲,解因缘法,其功德更大。
3 w) m& k0 |" t! g2 g- b% s$ V  丙、应辨
4 \# J  [, r) B# g5 P   粗略说来,固然持五戒之因,将来就可得人身之果;修十善之因,将 来就可得升天之果。 详细辨之,因果并不如此简单,盖造因中有真伪(真,是真心戒恶修善。伪,是假装别有企 图)、有纯杂(纯,是纯粹求法。杂,是夹杂名利),有大小(大,是大菩提心,广度众生。小 ,是狭小心量,做自了汉。)乃至互相转变(如先真转伪或由大变小)种种不同;故感果上就 有正报之寿夭美丑智愚贤不肖,依报之贫富贵贱种种享受千差万别。楞严经云:因地不真, 果招纡曲。学佛之人,能不慎哉!
" n- Y4 f* B, H0 s% b   再者,造恶固有罪过,作善则有功德。然功德分有漏*.和无漏两种。若持戒修善,只知著 相*/求福*0,欲图将来人天果报,便是有漏功德;此则享福既尽,仍复轮回,不了生死;若 能三轮观空,离相*1去障*2,则成无漏功德,将来就可断惑证真,究竟解脱。若是学佛之 人,既能严持五戒,策修十善,又知念佛回向往生,则现在即是娑婆之正人君子,将来定是 乐邦之上善菩萨也。/ ^+ s, K6 Z8 g' Q9 X6 L% F
   【注解】
6 L& E6 p, k: }7 l' }3 p& j/ r *.漏:烦恼之异名也。漏为流注漏泄之义,三界之有情, 由眼耳等疮门,日夜流注漏泄 烦恼而不止,故名漏。又烦恼现行,使心连注流散而不绝,故名漏。烦恼如漏器漏舍也。又 漏失之义,烦恼漏失正道,故名。又烦恼使人漏落於生死,故名。1 Q6 n, }7 C# @5 \
 */著相:心情缠绵於事物而不离,谓之著。著相即执著於 相而不离也。( P) z8 B4 V% X2 s# R
 *0福:吉事如富贵寿考统称曰福。
) R; h- I0 i8 R+ q# L7 ?* f *1离相:言离一切有为相也。5 ~8 c; X! w3 ?2 |# k! R2 n
 *2障:烦恼之异名。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 N7 r7 q7 q, F' S1 V
 【佛学讲座第十一讲】# Z# Z3 h0 u2 `0 }; e% |: m% F$ l/ V% P
   四谛十二因缘
" S! x, o3 t4 H* }* H& h2 w2 {" H, T  次说声闻乘的四谛法,和缘觉乘的十二因缘法。
5 |* \) Q4 `1 ^8 X: @  甲、四谛0 M  `0 }) j1 ~7 G. Y- b
   言四谛者,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因这四法,自性不虚,皆悉审 实,故称为 谛。这是圣者所悟的真理,吾人依之而修,可以超凡入圣,故又名四圣谛。下面分别解释:: N/ p5 G& K- J% F6 i) v6 f5 ?+ J
   一、苦谛:苦是逼迫性,痛恼之义,这是指众生的身心 (正报)和国土环境(依报)。三界众生 ,依业受报,虽有不同的身心环境,却都常为种种痛苦所逼恼,故说是苦谛。法华经云:“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详如第四讲,有三苦八苦等;再简单说,缠身的有老病死苦,扰心 的有贪睼痴慢苦,外界有天灾人祸苦,死后有堕落恶趣苦。总言之, 吾人生此五浊恶世中, 其所感受,不论正报依报,都是忧患的、束缚的、逼迫的、苦恼的、无常的,所以说为苦谛 。这是三界生死的果报。8 N# y. i! h2 D7 R: M* i
   二、集谛:集是招感性,招集之义,这是指众生的见思二惑 。因为众生自心所起的见思烦 恼,能驱使妄造一切恶业,而依业受报,自然招集来无尽的生死等苦,所以说为集谛。经云 :“惑*.与业俱,能招生死。”见思二惑,已在第九讲中详明;细分之,见惑有八十八使, 思惑有八十一品。这是三界生死的根源。( I8 ?' G+ ?7 {: `& U
   三、灭谛:灭是可证性,灭无之义,这是指小乘所证的涅*1。因为声闻圣者,只要证到涅 *1的果位,就已灭尽一切烦恼惑业,永无生死的痛苦,所以说为灭谛 。涅*1有两种:一是有 馀依涅*1,指三界惑业,虽已断尽,而寿命未到,尚留报身者。二是 无馀依涅*1,指惑业断尽,又舍报身者。这是了脱生死的圣果。
# x" \% {, S" h+ S$ S3 N& U   四、道谛:道是可修性,能通之义,这是指小乘的正助道法 。因为依此道法,正助双修, 即能从生死凡地通至涅*1圣地,所以说为道谛。正助道法,略则戒定 慧,广则三十七道品。这是了脱生死*/的办法。
/ q, N! K1 i) Z$ b$ j9 p   综观四谛的道理,无非在说明世间的有漏因果和出世间的无漏因果。苦谛是世间生死的苦 果,集谛是世间生死的苦因;灭谛是出世间解脱的乐果,道谛是出世间解脱的乐因。凡夫若 无贪等集因,怎会招来生死的苦果;圣者若非精修道法之因,安得涅*1寂灭之果。果不离因,无因不感果。可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 W# I. L; y* q6 A7 c: L
   如果依照四谛的顺序,应当先因後果,谓之“集苦道灭”,现在却先果後因,说成“苦集 灭 道”,何以如此?原来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为容易化 导起见,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说业因,教他断集;继之,又先示涅*1*0乐相,令彼 欣慕,後教道法,使他修持。目的要使小机的众生,能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已。
: v6 z& |' F( k: t+ ?/ F9 R   根据教史记载,四谛之法,是佛成道後,首先在鹿野苑,对五比丘等所说。当时共说三次 ,称为“三转法轮”;这是表示佛之说法,能以摧毁众生的烦恼,碾平众生的心地,运载众 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喻如车轮之运转,故称转法轮。一为示转:讲“此是苦,逼迫性; 此 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这是佛对上根之人,直接开示四谛的 真相,令其一闻即悟。二为劝转:讲“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 ;此是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灭道二谛为还灭门。7 {' f" Y" O9 k( z4 M0 z' t
 *2还灭门:对於流转而言。灭者涅*1也 。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证涅*1谓之还灭。4 G9 x. ]) Z8 H$ o6 |" ^
 【佛学讲座第十二讲】
+ w: N. X  J# b7 W% a. P   六度万行
' _: `5 F( p) a+ v/ n 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止是世法,不了生死;声缘二乘 ,虽为出世间法,却惟自了,未能度众,仍非究竟;真能上弘下化,广度群生,悲智双运,福慧齐修 ,圆满佛果的,就是菩萨乘——修“六度万行”之法,这也才是佛陀说法之真正本义。9 c5 K# S, y* h- m8 l, u- [
   六度,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法门。度,梵语波罗蜜,新译为到 彼岸,谓行此六法,能令众生,度生死流,到涅*1岸。本来,行菩萨 道,就是志在利益众生 ,圆满佛果,固当统修一切上求下化之法;若略则约为“六度”,广则总摄“万行”。分别 解说如下:
/ a  Y/ g, X! c6 k  甲、六度
  O' R; D/ n" ]; @+ O# p. @. T   一、布施度 梵语檀那,此云布施,谓布己所有,施与 众生。所谓未成佛道,先结法缘;是故,菩萨利益众生,檀那为先。
+ ^8 E6 y  C; Y, ~1 h   略分三种:(一)财物布施,指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乃至妻子身命,一切所有内外之财 ,能施与所需的众生,称为财物布施。譬如释尊往昔投身饲虎、代鸽喂鹰。这可以资助众生 的身命。(二)诸法布施,将自己从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学世出世法,以清净心,为人演 说,是为诸法布施。譬如孔子讲学,释尊说法。这可以资助众生的慧命。法华经云:诸供养 中,法供养最。故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乃 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三)无畏布施,指对遭遇灾难危苦心生恐怖者,能为解除,使得无 畏,是为无畏布施。譬如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故世号为施无畏者。这可以资助众生的心安 。
3 R/ s4 b. l( k; \2 w! Q   约功德言,能行布施,即可除怨,盖行施就是广结善缘,故自然无怨;否则,一家饱暖千 家怨,财聚则民散,不免结恶缘。且行施者,并不致因而缺乏;老子云: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四十二章经云: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 炬如故,福亦如之。2 ~( D7 t; H4 }$ {5 i7 T, A/ @3 \
   约对治烦恼言,则可去除贪悭之障。贪是求其所无,悭是吝己所有,此是烦恼障之根本; 行布施法,能破除之。昔释尊说法,有持花供佛者,佛令放下,其人既置花已,佛仍令放下 ,其人不解,佛言:放下汝之烦恼。世间之人,屡贪著五欲六尘,故缠缚三界;果然看破放 下,自可自在解脱。
# Q& E; V& I1 C+ y( p% g8 R$ Q   凡学佛者,人人皆可随分随力而行布施,有钱者固可出钱,无钱者亦可出力,无力者但见 他行善,出口赞叹,乃至念念发心随喜功德,岂不也是方便布施?8 O1 P- r+ e% m' q4 Y9 _" H
   二、持戒度 梵语尸罗,此翻为戒。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 聚净戒。戒乃正顺解脱之本, 遗教经云:於佛灭後,当尊重波罗提木叉。菩萨之人,既已布施一切,舍欲出家,当受菩萨 戒法,故列在次。
  q( H7 m0 X( K8 l5 I   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律是律法,仪是仪则;所制律法,以防遏过非,因而立身之仪 则,称为律仪。此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之戒律,重在止恶防非。(二)摄善 法戒,指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重在修习善法*.。(三)饶益有情戒,指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 者,重在化度众生。
4 t4 s- m$ ^% ^/ {   约功德言,能持戒者,当下即得清凉(尸罗又翻清凉)将来必获解脱(波罗提木叉即翻解脱) 。世间凡夫,三业多恶,所以身心热恼,生死疲劳;菩萨持戒,三业清净,故得清凉;断烦 恼惑,故获解脱。1 y+ Y3 e- {$ r
   约对治言,则可去除恶业*/之障。经云: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 而戒正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能止身口意三业之恶。0 U8 i. b9 [! o& R0 L: v) o
   佛言:佛在世间,以佛为师。佛不在时,以戒为师。是故,学佛之人,应当尊重严持戒律。昔释迦尊为须陀摩王 时,为持不妄语戒,遂以身殉,故得圆满六度之行。而波罗脂国之二比丘中,其一比丘亦为 持不饮虫水戒,宁愿渴死,因此得生忉利天上,天身具足,先到佛所,而得法眼净。是故经 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闻此,宁毋勉哉!2 T+ _8 Q% g, x, }, u0 y* S5 k
   三、忍辱度 梵语羼提,此云忍辱;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 辱之境,谓内心能以安忍外所 辱境。学佛之人,为护戒法,纵有骂打,亦当默受而不报,故第三修忍辱度。
9 o: X9 k& G+ {' \# E7 Z   亦分三种:(一)耐怨害忍,指对於众生之睼骂打害,种种逆境,能 忍而不生睼恼;乃至对 於众生之恭敬供养,种种顺境,能忍而不生骄逸。此是观人而忍。(二)安受苦忍,指对於世 间之寒热、风雨、饿渴、衰老、病死诸苦,能忍而不退修行。此是观法而忍。(三)谛察法忍 ,指对於佛法之无生深理,谛观诸法,缘生性空,能以安住不动。此是观空而忍。5 V- G8 u1 O% u; a7 @
   约功德言,以能忍故,护戒清净,则无过失;又以忍故,所修善法,通能成就。约去障言 ,可以对治嗔恚之病;睼为三毒之一,经云:一念睼心起,百万障门 开,又云:睼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这是修行大障,修忍辱度,即 可去之。" r& b: m$ V0 Y6 {
   谚云:万事成於忍。书经亦云:必有忍,其乃有济。如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故立大汉勋功 ;而苏秦能忍锥刺之苦,终挂六国相印。求诸世法尚然,何况修出世法?故我释尊,昔为
6 W# ^9 n& A- e! ?6 N( d8 I$ w 六度万行
+ l2 }3 M. n+ M# T& I* m' n   佛学十四讲& C$ `1 {3 N5 |# j& I
   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丝毫不嗔不动,乃能成就大道。
( Y* V8 ], l- F' }: A7 p( \. `   四、精进度) ]  a8 }3 v* o3 @
   梵语毗离耶,此翻为精进。精言精纯,指心无恶杂;进是升进,谓不懈 怠。本来 菩提路远,若是一味忍辱,则嫌消极,故须抖擞精神,勤行修断,使昼夜无亏,速还家乡。: k* N8 G+ R  s
   可分三种:(一)披甲精进:菩萨发心,不怕困苦,勇往直前;譬如战士,而披铠甲,自然 有恃无恐。此重在自行。(二)摄善精进: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俗云:不以善小而不为。大 小诸善,勤行不倦,是谓摄善。此兼重两利。(三)利乐精进:自己未度,先求度人,这是菩 萨本愿;故能利益劝化,不疲不厌,是为利乐。此则专重化他。华严经载普贤菩萨广修行愿 ,一一皆作是言:“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礼敬乃至回向)乃尽;而 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可谓真精进矣!! m6 a  y. c8 {0 B$ a! y
   约所得功德言:能行精进,自然善法日增,速得成就;故释迦尊以精进故,超越九劫,在 弥勒前,先成佛道。又可得不退转,退转为学佛通病,故经上说:初发心菩萨,鱼子庵罗华 ,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昔舍利弗,即以乞眼因缘,一念退心,遂使五百世不闻大乘佛 法。若行精进,则得不退*0。
4 b4 f% s; Z7 a1 z   约对治烦恼言,则可去除懈怠*1之障。懈是身行懈废,怠是心行怠惰。八大人觉经云:懈 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催伏四魔,出阴界狱。
5 D3 E- L2 y5 o; S4 N( g   古来祖师大德,成就皆由精进。例如迦叶尊者,头陀苦行,虽年老而不舍;乃至佛悯之, 劝稍自逸,而尊者苦行如故,佛乃叹曰:汝可为一切众生依止,如我住世无异。又胁尊者八 十出家,人讥其衰老,遂发誓曰:若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终不以胁著席;乃昼习教理, 夜修禅定,果三年有成。若如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则一住普陀,历三十年,从不下山 ,故能阅藏三遍,念佛功深。夫世间俗人为求功名学问,尚有囊萤映雪,挂角负薪等勤行, 况乎为佛弟子欲寻出要,宁不精进?黄昏偈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吾人诵此,岂无省思?' E, B* ^8 ~$ ?4 O; _2 y
   五、禅定度
5 w1 ?: a$ _, T. T8 s8 S2 n+ I; W   梵语禅那,翻为静虑。静指心体寂静,虑是审察思虑:若能心止一境思 维研修,则得三昧 (三昧即是正定),故曰禅定。菩萨讲究福慧庄严,前四度偏修福。后二度偏修慧;而入定乃 发慧前导,故列第五。
4 _2 O  x( n6 |0 e4 @1 c! `7 y$ ?   概分三种:(一)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此为凡夫所行禅。(二)出世间禅,如 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练熏修等,为超出三界之大小乘禅定。(三)出世间上上禅,如自性等 九种大禅,此为佛之大定。若如净土念佛法门,经上称为无上甚深微妙禅。
/ F: o* o; m2 }8 ?: S7 h   约功德言:精修禅定,始则引发静虑,终则开悟见性*2。既入禅定,自可静止不动,不为 妄境所牵;亦可观照分明,不起虚妄分别。昔释迦尊,以入深定,故能不为波旬魔兵所害, 魔女所娆,终得悟道。是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  `: U' y3 ]! A8 P+ D1 \2 j2 D
   约对治言:能去散乱*3之障。凡夫之心,攀缘五欲六尘,如上树猿,似脱疆马,到处流荡 ,刹那不住,是故修行难成;苟入三昧,自然不乱。- Q" t8 c& |' B8 ?: C3 A" l
   学佛之人,纵然示能现证三昧,平时历境练心,亦当须具定力。所谓八风吹不动,或利衰 、或毁誉、或称讥、或苦乐等境现前,还是要一句弥陀,一直念下去。
6 R1 ~: L7 y# x3 I# L2 m2 ?   六、般若度" W. n; \$ f2 I5 A
   梵语般若,或翻智慧。谓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但以智慧轻 薄,不能称合般苦深重,故通常不翻,此名生善不翻。这是修行最终目的,故列在後。1 A* M( |8 w# D# z+ C
   分为三种:(一)实相般若,实相即众生本具真如,离一切虚妄相,为般若之实性。这是所 证理体。(二)观照般苦,指观察照见实相理体之般若。这是能证实智。(三)方便般若,指分 别诸法之一切言教,这是化用权智。
) m  L, J7 Q0 t) w) z/ Z   约功德言:因修般若,以观照而证实智,则得大觉*4悟,究竟成佛;而以实智施用权智, 则能出善巧,广度众生。
0 [1 k- A( n5 R6 h   约对治言:则去愚痴之障。愚痴无明,为一切烦恼根本;而智慧之断愚痴,则如光明能破 黑暗。6 M/ F6 N& k% D
   初学佛者,固然未能即断无明,而待人接物,亦当时用理智,不可感情冲动;二六时中, 办一切事,也要念念在道,毋忘菩提。
8 W8 B- B7 B8 }1 x3 _5 r  乙、万行
" a% o6 i( {3 v! Q   万行是概称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一切善行,细说不胜其繁,统收 不离四大纲要。
! h* G& d6 U( Q# s (一)度无边众生:众生者,狭义限指六道凡夫,广义兼括三乘圣人(声闻、缘觉、菩萨)。 (二)断无尽烦恼:烦恼包括见思惑、尘沙惑,以及根本无明惑。(三)学无量法门:法门有三 十七道品,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四)成无上佛道:佛道且分藏、通、别、圆四类,无上佛道 ,是指断尽四十二品无明之圆教佛,尚非别教佛,何况藏通佛果?9 t( n4 E" |: W- u1 V3 {
   此四大纲要,即名四弘誓愿*5。弘指大心普遍,誓指自制其心,愿则志求满足。这是一切 菩萨想要圆满佛道,必发的通愿。8 @5 A/ e2 P1 ^/ |
   如上所说,菩萨既发广大心,又能普修六度万行,以行山而填愿海,渐渐福德日增,智慧 日长,经三大阿僧癨劫,最後福慧两足,圆满成佛,这就是菩萨乘的 办法。; L/ D3 w+ [+ y: s* S
   【注解】
' ^+ F8 w) a1 } *.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 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 h7 a+ e0 A$ \# r */恶业: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业。即 十恶五逆之所作。+ j, T) m( `# |# d
 *0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  T7 @3 v3 F) u' l& f" |
 *1懈怠:於断惟修善之事不尽力也。+ |, Q6 b: N/ y/ W
 *2见性:彻见自心之佛性也。
$ D' v0 u: ]# P- `; ?4 n" F *3散乱:谓凡夫之心流荡於六尘之境,一刹那亦不止住者 。
6 `( D1 B9 S0 b$ V( o0 h" l *4大觉:佛之觉悟也,即究竟觉也。: Y5 j# |% k5 ?2 r
 *5四弘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 菩萨初发心时必 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 t# P& u, i- [8 ~6 p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是缘集谛而 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量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 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上佛道之愿也。
& R& l. G  O) j- s, D! v( X9 h 【佛学讲座第十三讲】
9 W$ S) S( U/ }! c' W$ }5 J2 I: Q   行门中一特别捷径
; ~5 I4 @! {: N; k 五乘佛法,上面介绍,只限大纲;若细分目,则包无 量;经曰:对治八万四千烦恼,而有 八万四千法门。盖众生根性不齐,致施度法门有差;要之,一一法门,总为解脱生死大事, 而其中或有偏、圆、顿、渐之异,拙、巧、难、易之别而已。今由一切行门中,择一特别捷 径*.之法,以为修行根据。
; a  a- y! G3 @5 ]" h' I' O5 {   言特别者,谓至顿至圆,不同於一切通途教门;言捷径者,乃最巧最易,既能速成且功效 又大。斯法门者何?即净土念佛是也。
. v7 t: _8 o9 @/ n* `  Q5 x% u4 L6 L  甲、学者感想
$ B  P. t8 ]  }8 \. E   夫观察古来学者,对於修学佛法中通途法门,所得感想,不外有二:一 是欣羡其理论,二是畏视其实行。) |' l+ k+ {7 Z& |4 c$ _) m4 \
   其所以欣羡理论*/者,盖三藏经典中,对人生宇宙真相探讨,不但解说周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方法精 细。例如以体、相、用、因、缘、果、事、理诸端,说明各种物理心理现象,可谓里外始终 ,罄无不尽;而天台五玄,贤首十悬,乃至唯识因明等,其中演绎归纳辩正,又远非世间学 术所能及。以故,人人多趋“佛学”,将之作为一般学理之研究。
$ _  X' W& F! P   其所以畏视实行者,盖八万四千法门,若要成就,皆须断惑*0,而断惑则甚难;涅般经云 :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夫断见惑之难,尚且如此,何况更断思惑、尘沙、无明? 又,修行证果,亦非三年五载,短时可成;古人云:数十年才治得一嗔字。约小乘果位,只 断见惑,而证初果,利者亦得三生,钝者必须六十劫;而由初果,至证四果罗汉,尚须人间 天上,七番生死。若是圆满大乘佛果,则须经历三大阿僧癨劫*1之长 时(一阿僧癨,等 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即1047;劫是长时单位,分大、中、小,以小劫说,一 小劫,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其中,小乘又迷隔阴,菩萨犹昏出胎,不免又要进退 蹉跎。以故,人人尝疏“学佛”,概多怕作实际修行之功夫。) q& [4 c! l0 ^7 n; g8 J/ u) L) D5 U
   然而,学佛原则,却须解行并进;若是单解不行,等於说食数宝,亦同纸上谈兵;纵使熟 诵三藏十二部,讲完千七百则公案,将来还是生死,依旧轮回,宁不哀哉?8 M: F+ ?' [1 R8 }$ W
   是故,释尊悯念末代,遂於一切通途教门之馀,特开净土方便;既可免断惑之困,又不必 费多劫长修,但办肯心,当生成就;此乃人人可修,个个能成之大道。所以华严起信,诸大 经论,末後一致指归西方;智者永明,历代祖师,自行化他同趋净土。
# m% g( I0 ^& |* g% V3 g; y" p  乙、门馀大道7 B1 R: l, c4 l3 n- C- s  y# |
   然而,净土法门所以特别捷径,而称门馀大道*2者,其故何哉?良以其 他法门,唯依自力 ,而净土兼仗佛力。依自力固难,仗佛力故易,譬如渡水,行藉船力,须臾即至千里,是以 十住毗婆沙论名念佛为易行道。' k4 _+ r+ y- {: w$ r
   谓佛力者,专指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其力云何?一曰示现佛国:即阿弥陀佛,昔历大 僧癨劫,行菩萨行,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庄严建立西 方极乐净土。其土殊胜 ,最为第一,举要言之:(一)地纯七宝,清净庄严;(二)八德水池,长养诸根;(三)莲华托 生,无诸苦恼;(四)无三恶道,人无坠堕;(五)五尘说法,增道损生;(六)上善聚会,良友 补仁;(七)横超三界,得不退转;(八)横超四土,一生补处。是故,得往生者,处胜境中, 自然永超生死,速圆菩提。二曰宏愿接引:即阿弥陀佛,因中发四十八愿,接引十方念佛众 生,往生彼国。如第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 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须知:十方诸佛,虽亦各 有净土,却无有来接引者;以故,释迦弥勒净土,虽近在娑婆之内,若未断惑,仍复天地悬 隔;惟极乐净土,阿弥接引,虽未断惑,亦能往生,此佛之助力也。
, J+ I0 y: G6 g& a1 d# {4 l3 x% Q   谓自力者,即指众生自己修行之力。其力云何?即不断惑,却须伏惑*3。伏者譬如以石压 草,断者必须连根拔除。须知:众生起惑造业,而随业受报;若是通途法门,三界见思二惑 ,断而未尽,虽只留一品,依旧轮回;而净土法门,即使一品,亦不曾断,但能伏令不起, 临命终时,自然与佛感应,而生极乐;是则名为带业往生。那先经云:如持百枚大石置於船 上,藉船力故,石不没水,若无其船,小石亦没。是故,具惑业者,亦得生同居净也。
( o$ P& K8 \) w1 |. R   虽然,一生同居,即已跳出六道轮回,了脱分段生死*4,此已横超三界;而往者又皆得三 不退转,一生必补佛处*5,此复横超四土。嗟乎!以一法而具二横超,以凡夫而例登补处佛 ,洵千古奇倡极谈;十方佛土,固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故古德云:此为教纲所 不能收,教纲所不能例。然则,其所以称难信之法。宁非在此?
7 M; S5 ]( Z! b7 }3 W4 G  丙、方法略举7 ~! {. b- i& A2 x  }; |: G3 _. w% I+ s
   至於要充自力,而感佛力,俾得生净土,其修行纲宗,则不外“信愿 行”三条要素。非 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行则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譬如登高行远,固须具备 各种资量,始能期达目的;而净土法门,即以信愿行为往生之三资量。  h' i# g- V& D. X! S5 q% Q" v3 v
 (一)信
7 a8 ?( L: M/ z+ P* L% P   信是深信不疑。略而言之,即对净土诸经论,所说极乐阿弥胜事,信其 既为金口亲宣, 是圣言量,真实不虚,更无疑惑。详而明之,尚须分别自、他、因、果、事、理诸端来说:$ r3 r: l0 j0 n4 p
   信自者,谓深信吾人本有心性,清净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无量虚空微尘世界,皆吾心性所现之物,但以无量劫来,迷惑颠倒,遂致枉受轮回诸苦,今 苟能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深信释迦如来必定 不说诳语,弥陀世尊必定不发虚愿,十方诸佛之广长舌必定不至二言;是故随顺诸佛真实教 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其散乱称名,犹 为成佛种子,何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已生净土之清净海众 ,皆从念佛三昧得生;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是故,吾人念 佛,决定功不唐捐,是名信果。信事者,即深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实实在在有极乐 世界,最极清净庄严;实实在在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决定不是寓言权说,是名信事。 信理者,即深信十万亿佛土,并不在吾人心外,以心无外故;又深信心作心是,西方一切依 正主伴,皆吾心之所现;如是我心遍,佛心亦遍,一切众生亦遍,重重交摄,圆融无碍,是 名信理。, G( _4 S( n( c  |  ]" B3 W( }
 (二)愿
% V% u% k* x) f# \5 O   愿是发愿往生。略而言之,好将平生所修功德,专求回向往生西方,不 作他用;且发大菩提心,乘愿再来,广度一切众生。详而明之,须具欣、厌二门:2 `- P# s4 t0 R1 N. [$ P  E8 P  h
   厌是厌离娑婆。以深知娑婆五浊,众恶充满,生死海深,三途劫长;五欲六尘,皆为造业 之钓饵;三苦八难,无非亲遭之现报;是故知苦断集,誓度众生,誓断烦恼;乃於娑婆,深 生厌离,更无贪恋;所谓但求一日之速脱,不欲须臾之暂留,是名厌门。
3 {, ^5 v* Z+ E5 q8 ?9 t$ b6 w   欣则欣求极乐。由深信极乐清净,诸善聚会,长生不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诸快乐;鸟鸣树声,皆是阿弥 化身说法;不退补处多有胜进功果;是故慕灭修道,誓学法门,誓成佛道;遂以极乐,切愿 欣求,更无二志;所谓求生之心已定,虽万牛而莫挽,是名欣门。
) B) O! A" \) n5 D! L- f   须知,厌即舍於秽土,欣则取於净土;此欣厌取舍之方,为十方三世诸佛转凡成圣之通则 。盖若不厌舍,云何转凡;若非欣取,何以成圣?故自凡夫乃至等觉,无不欣厌;至於成佛 ,方无取舍。是以,*,益祖师云: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 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 。而四明尊者亦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无有异辙。若是凡夫初学,就要高谈不取不舍, 即是执理废事,不免堕空落诮也。; d1 \# H% ^; x# k: P7 D4 p
 (三)行; Z& u- m/ }( d, G" N0 i" x
   行是实行念佛。本来净土修行,不只念佛,或修礼拜、或修供养、或修 五悔、或六念 等,无量众行,回向发愿,皆成净土;而净土正行,要以念佛为首,故古德判为径中之径。
, V9 c  `0 q5 S. u4 z5 r   又,念佛一行,亦分多种,大略归纳为四:一者持名,即称念弥陀圣号,此为小本专重, 而大本观经亦说之。二者观像,指观念佛之化身形像,此见於普贤行观记。三者观想,指观 念佛之真身相好,此十六观经专倡之。四者实相,指直念本具真如理性,见於大集经。而四 种念佛中,尤以持名下手最易,虽似曲为中下,仍亦最顿最圆,故得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是故古德又判为径中径又径。今且专约持名念佛言之。
. }) n1 f9 e( ~& i# ?' ]( C; ~   其修行之法,有正功有助功;譬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言正功者,即单持一 句万德洪名,或大声念,或小声念、或金刚持或心默转,总要心里想得清楚,口里念得清 楚,耳里听得清楚,如是相续不断,求得一心不乱,而证念佛三昧。" \# V6 z: d6 n7 E3 x
   持名可分事持理持两种:若深信西方有阿弥陀佛为我所念,我为能念,以未能了达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之理;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是为事持。若能 了达心佛不二之理,深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故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 为系心之境,今不暂忘,是为理持。而一心不乱亦分两种:不论事持理持,若能持至伏住烦 恼,乃至断除见思二惑,皆为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若能持至断除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二 品,皆称理一心。
# t  [. \5 u5 e3 I% {& R   言助功者,不外止恶修善;亦即谨遵五戒十善等,多起好心,多说好话,多做好事。须知 实行助功,无非为辅助正功得一心而已;以一般人难能做到二六时中,一句佛号,相续不断 ,故须助功,补其不足。且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今持佛名, 即多善根;改恶修善,即多福德;是故正助双修,因缘具足,得生极乐。4 N% l8 Z% _* b( [4 z
   如上信愿行三,称净土三资量者,古德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慧行如目,行行如足 ,目足并运,乃抵目的。*,益祖师要解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 有无;品位高下,全由 持名之深浅。”苟能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 ,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 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 、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上品生(四土各分九品,此专约同居九品,上三土例推)。又、 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土;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 方便有馀净土;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信愿持名,持到究 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是知,吾人将来前程如何?只须自己检察, 不必旁问他人也。
6 D3 Z# Z. x: x+ }  丁、事有特别
7 M5 P. O& O# b/ ~& |- V) `/ F   关於净土方便,只要信愿持名,临终自然蒙佛接引,带业横超;而不必 如他宗,须依教道次第断证,竖出三界,事特别,兹设喻明之。
. ^- p% S( x  v* S' m/ A8 s, c   三界凡夫,思脱轮回;譬如竹中有虫,求出限囿。若修他宗,则须自下而上,节节咬破, 然後穿出,故费时而难行。若修净宗,但须从旁破出,故省时而易为。盖他宗须先解而後修 ,净土则先修随分解;一者专仗自力,有如徒步;一者兼仗佛力,譬如乘车:是故,其难易 快慢,大不相同也。
, [$ Y1 [& a0 n9 _" {1 A, V0 }) b   其实,总摄一切佛教行门,不出禅、净、密、律、教五大宗;而密、律、教,又可摄之於 禅,以同属专仗自力,见性成佛故;然则,一切佛法修持之要,不外禅净二门。若比较言之 ,有宋永明寿禅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 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真为生死者,於此不可不加著眼!
# V, ?/ w: V% ~/ C( b 【注解】# z: V' E9 L5 f' c( G# g% T* k, H% m* P
 *.捷径:谓路之迳直而近者。
( `: i0 A3 M9 E5 o! y) W* a */理论:论事物之理也。对实验实行而言。
6 R0 _, S; M( o: q6 H8 x/ Y *0断惑:以真智断妄惑也,断惑则真理自显,谓之证理, 证理者断惑之果也。三乘之见道以上,始断一分之惑,自是以后为圣者,以前为凡夫。
  X* ^4 m6 H; ]8 n2 c7 S, o6 A/ i4 t, C *1阿僧祗劫: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三僧祗劫即三阿僧祗劫 之略。(劫是梵语劫簸之简称 ,有大、中、小之别,译言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 n' N, Z- [& ^1 q. c4 B
 *2门馀大道:在八万四千法门外他力念佛之大道也,念佛为因 果超绝之教,道理以外之法,不可思议之道也,故名。
5 |$ h6 ^" y4 X1 Q  X *3伏惑:伏者制伏。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时不起,谓之伏惑( 断绝惑种而使毕竟不生谓之断惑)。喻:以石压草。
9 V* c) c; C6 f6 @, Y( Z *4分段生死: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 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 b; ~8 w# v1 r
 *5补处: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 成佛之菩萨也,此位名等觉。! d& Q/ X- F8 L% F8 H/ Y: O
   【附注】
4 n& J7 n/ C5 J( e( b   ⒈信:信则信自信他。信自者,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本无边际,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 一念心中所现之物。我虽迷惑颠到,苟一念回心,自心本具极乐,决定得生,更无疑虑,是 名信自。信他者,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 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6 @7 C/ O( v+ m, R" f   ⒉愿:既已生信,即当发愿往生;娑婆之秽即自心所感之秽,理应厌离;极乐之净,即自 心所感之净理应欣求,故於佛前,立深誓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4-29 09:11 , Processed in 0.0905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