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9 u$ i E' x
- [8 w9 W3 s* D5 ^1 l. K) U% C: ^[因果原理]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唐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 N- J2 B7 P/ N4 `
( l* a) W. J' i' D& Z! W6 J
3 l, i9 O9 C: N# E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 P* w/ w* l. c2 p
唐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5 S: {$ T2 L; V凡夫白话译4 N- E6 Z* ?' r5 B) k
述意部第一2 ^! a4 K/ B/ [. M+ s% x9 A
会名部第二
: Z4 m1 {( R" a8 L住处部第三
: w% D% p2 {, U( ]+ B* V. {! S! n9 ?# m3 ?列数部第四
0 T5 u2 {. C- _ |7 x业因部第五
2 ^8 \. l+ ~3 _* U! [( \3 F身量部第六
! d$ i4 j3 [% j! n* R, f寿命部第七
# r% Z8 Q; Q, f1 `2 U2 S好丑部第八( ^8 [7 @) h3 {) i
苦乐部第九
4 W/ C0 B4 k2 {6 b; k( G% Q贵贱部第十
3 P/ c( N' y6 S) i0 v: o) F6 O; c舍宅部第十一
: g3 S. p7 s3 M$ N( F: j* e, e& c鬼神部(此别十一部)
4 x. m0 {6 P1 f2 s- m述意部 会名部 住处部 列数部 业因部 身量部 寿命部 好丑部 苦乐部 贵贱部 舍宅部$ ?+ B# |& e3 g* @3 [0 n
述意部第一
0 S4 r8 b8 z3 V- t$ p" g夫论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处幽严。乍依高陇绝涧深丛之里。荒郊艿野之中。异种音声。特奇形势。摇动凡识。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虚为怪相。或复鸟形鱼质人面兽心。或鼓乐弦歌。鸣桴响铎。如斯之类。悉皆忏悔。+ x7 d$ P1 Y( V t3 m& E
絓是九洲房庙。万国之灵。姑苏大伯。延陵季子。禹川文命。窟泽须注。水若山精。风师雨伯。丰隆列缺。回禄陵侯。或驾竹为龙。飞凫代雁。形依高庙。体附重楼。行雨去来。分风上下。爰及黄头大将。针发鬼。神绣利勒。那槃荼罗刹。三千眷属。五百徒党。悉为忏悔。
+ X m! Y; [/ ]9 s" l复有极重之障。称为饿鬼。眼光如电。咽孔如针。不闻水浆之名。永绝粳粮之味。肢节一时火起。动转五百车声。$ S9 x0 n0 d f% p
今日善根并皆沾被。当愿饥渴之鬼饮食自然。妖媚鬼神无复谀谄。光荣佛法拥护世间。卫像防经长伸供养。疏善记恶永得熏修也。
/ J( @" G5 t5 Q& |0 _) K+ G6 V鬼神部分十一部分来讲5 T& Q. y+ @& f J8 ?6 |( v
一、叙述大意部分
1 Z q# T; |9 s" I! Q1 U鬼神的特性,大多是这样的。他们特别喜欢妖里妖气,邪而不正。在不为人类所知的暗冥隐密的生活里,造作许多的罪过。他们或住在幽隐而寒气袭人之地,或栖息于高山峻岭,深山丛林、绝壁涧水之间,或是在荒郊野外杂草丛生之处。他们会发出各式各样奇怪的声音,现出各种奇形怪状来。以动摇凡夫的意识,以恐怖愚蠢的俗子。他们假造出威神光芒,变幻出怪异的形相。或变为鸟、或变为鱼,或变成人,或变为兽。或发出鼓乐声,或发出弦歌声,或发出鼓槌声,或发出木铎声。像这一类的鬼怪,我通通为他们忏悔。
. t6 n2 F6 k9 l也有器世间的神灵,如周太王长子姑苏的泰伯,春秋时吴国的季札等。还有山河大地的水神、海神、山神、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等。他们骑驾的竹子,可以变成龙,代步的野鸭子有如雁鸟的善飞。他们或许寄居在高大的庙宇内,或者暂住在重重的楼阁中。他们来去时,或者呼风,或者唤雨。甚至那些黄头发的大鬼神,针发鬼,厌魅鬼、罗刹、鬼子母等种种鬼神眷属,我通通都为他们忏悔。
2 P% H2 Z! W, ^$ R& P还有罪障极为深重的饿鬼,他们眼睛如电光,吞饮食的咽喉,如针孔般细小。他们没有听过水浆饮枓的名字,也没有吃过任何的食物,他们从不知饮食的味道。他们的四肢百节总是有火在燃烧,身体只要稍微一转动,就吵得有如五百辆车子走动般。5 E$ l9 P( G, L
希望所有的善根,都能利益到这些鬼神。希望饥渴的鬼能够自然获得饮食。希望作妖作怪媚惑世人的鬼神,不需要再威吓或讨好世人。希望鬼神都能光大荣耀佛法,拥戴护持世间的善人。希望鬼神都能防卫佛经佛像,经常供养三宝。希望鬼神都能记录世人的善恶,永远都能熏闻修习佛法。, A1 C* l( S" ]1 D7 A% q
会名部第二
' q. ?# z& E. {! O问曰。云何名鬼道者。
4 A8 V& I/ ^+ r. B5 g如立世论云。鬼道名闪多。为阎摩罗王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名闪多。复说此道与余往还。善恶相通。故名闪多。: [2 x3 g* Y) W5 G6 }8 v6 G
问。何故彼趣名闭戾多。
& h4 H0 `$ f$ ^* D2 Q q. G答。设施论说。如今时鬼世界王名琰摩。如是劫初时有鬼世界。王名枇多。是故往彼生被诸有情类。皆名闭戾多。即是枇多界中所有义。从是以后皆立此名。& ]: k0 q& p1 ], T5 S5 v) e* `
有说。由造作增长增上。悭贪身语意恶行。往彼生故。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或有腹大如山。咽如针孔。虽遇饮食而不能受。3 P: ~1 ~0 E$ P$ c
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常驱走故。
- O. \/ R& J4 u6 E1 ^+ u4 G1 _$ p& s$ k有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希望多者。无过此故。由此因缘故名鬼趣。
0 R) E, q" y* j, c- m( U又鬼神者。婆沙论中。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名为鬼。
: C. W; I7 V E9 D7 ~, @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故名希求也。
b- m5 a) r% f! Y, L二、名字之由来及意义6 C3 Y" x3 p9 }
问:什么叫鬼道?
/ G) A# t- s& Y9 ?* x) {0 K9 \& q" u答:佛说立世阿毗昙论里说,鬼道也叫做闪多。因为阎罗王的名字叫闪多,而生到鬼道的,和阎罗王同类,所以叫做闪多。也有一个说法是,鬼道和其他道有来往,善恶标准相通,所以叫做闪多。# K1 x3 W& K# w
问:为什么鬼道又叫做闭戾多?
& C3 N, k8 F k1 V7 i3 p' q答:设施论里说,现在鬼世界的王叫阎罗,而劫初时鬼世界的王叫闭多。因此当时生到鬼界的有情众生,通通叫做闭戾多,表示是闭多的所有物之意。所以以后叫鬼界都叫闭戾多。3 l4 p' X2 B3 m: w! R4 v2 ]
也有的说,鬼道是由于在身体、语言及心意上,不停的造作吝啬、贪婪之恶劣行为,因此而生到鬼道去,结果获得饥饿口渴的报应。鬼道的众生,经过千百年都没有听过水的名字,更不用说见过水,或喝过水了。有的鬼肚子大得像座山,咽喉却如针孔般小,因此就算得到饮食,也无福消受。' v% d) _1 @& T7 {- r# r
也有的说,鬼道就是经常被诸天驱遣服役,经常为诸天奔走劳动,所以叫鬼。$ D/ i4 t! R; r( ^- l j6 n3 t, Q* q
也有的说,有所希望所以叫鬼。因为在六道里面,没有其他道的众生,比鬼更有贪求希望的心的。- G( O- z; s- s& J4 W2 C, }
婆沙论里面说,鬼很心虚胆怯,怖畏甚多事物。. ]- o2 ]0 V0 r5 U
饿鬼也叫做希求鬼。因为他们经常向人乞求饮食,用以活命。, ?9 Q* [5 M( ? @! f
住处部第三
1 ^4 R$ L1 x( Z如婆沙论说。饿鬼有二住。一正。二边。第一正住者。证之不定。被论说云。此阎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饿鬼界。被阎罗王领。是其正处。! U$ n" h R9 x+ |
又善生优婆塞经亦同此说。五百由旬之下有阎罗鬼王城。周匝四面七万五千由旬。王领鬼众于中止住。
# H" i0 j6 v" h3 Z( D又如五道苦经说。此之饿鬼。正住彼铁围两山中间。故说偈言
, M( `3 _# J: @; W# x0 H2 Y8 M- X铁围两山间 不睹日月光
; ?6 u8 {& _8 z$ `饿鬼聚其中 偿其宿罪故
" V: c; L1 S' e/ \+ s) x% i. @) n# P第二边住处者。如婆沙论。说亦不定。有其二种。一有威德。二无威德。彼有威德者。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边。皆有宫殿。果报过人。
7 }4 o8 Q$ N3 c1 b7 D彼无威德者。或依不净粪秽而住。或依草木冢墓而止。或依屏厕故区而居。皆无舍宅。果报劣人。
6 j! g9 J% `& Z( V6 d/ E4 `又如论说。四天下中悉有鬼住。东西二方有威德鬼无威德鬼。于北方唯有威德鬼住。无有无威德鬼。以其报胜故如是。乃至忉利天中。亦有威德鬼神住。应彼诸天所驱使故。自上诸天更无住处。
5 [# R+ N) h+ }( u4 W故新翻婆沙论亦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