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9 12: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才叫功德主。自己戒定慧三学都
- S0 @: i8 S6 ^0 H4 [9 {, Y, q9 ~没有成就,你怎么能帮助天上人间这些大众成就戒定慧三学?「人天功德 ?; p* A4 r5 X6 c
主」,我们想一想,最低的水平、标准,也要像《金刚经》上所讲的破四
4 x, Q) F* x1 N: j相,你才有资格做人天功德主。破四见我们不说,至少要破四相。确确实& a- S9 W; N& `. ]% S; `
实无我、无私,确确实实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的享受,彻底断
% p1 ~% E, t6 L) ]& m1 S. A z了贪瞋痴慢疑,你才「堪作人天功德主」!你的德行、智慧、善巧方便不
5 D9 g2 n7 ^( j3 X能达到这个水平,你怎么能做人天功德主?4 z4 `0 z" ?; E6 Q; [
后面这是讲自己德行最重要的,这是人天功德主最基本的一个条件,4 N- v- G$ \3 x2 r* |
『坚持戒行无违』。你就晓得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这样要求落实2 n9 H, h! e9 S
《沙弥律仪》?十条是戒,后面二十四门是行,威仪。其他我们不敢说,
6 b: e( P& X! Z/ b" C- [为什么?比丘戒、菩萨戒太高了。我们做人都不会做,还谈什么?学佛先, t# G; _& w2 s3 e
学做人。印光大师出现在近代了解现代的社会,了解这个社会的演变,伦
$ Y$ L2 h. U: p- E, b( E9 |9 f理道德、圣贤人的教诲全面崩溃,人要遭受大苦难。印光大师不再强调戒
8 P0 _) F" o# E9 d1 I* k行,强调什么?《了凡四训》。《了凡四训》讲的是什么?深信因果。善/ e# B" r3 I9 U8 N5 O$ H
——781——
; f6 G. X& v8 }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了凡四训》内容是讲这个。1 S5 ~ a; R# n/ ]/ @' `6 T
你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你相信了,你才会发心断恶修善,希望自己将来有
' q4 J" D) d) l) Z! Z6 _好的果报。6 m R0 B3 S# O$ C+ L! t* G
于是祖师教我们修《感应篇》,学《文昌帝君阴骘文》,他把《太上
: m1 M8 U7 s7 u* D! y& \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代替戒律。这个好,这不是经典,不是从
4 w1 r ^" S7 X7 H+ Z) ~$ _% F外国传来的,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的,自己写的。所以印祖一生提倡这
# r( d$ ?. K3 |5 N" y: Z! p三样东西,《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安士全书》
6 r/ P* }1 a3 r8 i) F里面有四种,第一种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占全书分量的二分之一。0 K2 {; l7 @; n7 j
后面三篇是「万善先资」戒杀;「欲海回狂」戒淫;最后「西归直指」劝3 J7 f$ p3 R% O1 S" X/ [
念佛。你看看印光大师他老人家用的苦心。从实际上看就是持戒念佛,深$ ]" r9 V- |, g* e/ M
信因果,持戒念佛,他一生到处提倡,真正是挽救当前劫运的不二法门。
. `8 V/ t4 M2 ]( G! x' ?印祖用这个方法落实,「坚持戒行无违」,着重在决定不能违背。8 b' a5 \2 q, _$ w1 u
你要违背,你以后的日子难过,未来不堪设想,未来是三途恶报。三
+ C% Y3 w: o I+ Y途很容易进去,很不容易出来,你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否则的话到时候你
) c1 u6 D$ k# _1 p8 b _) {/ j堕落了,那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所以修行真干在什么时候?我常常勉励6 Q; ]1 h, s! y# d
同学现在就要干,现在开始干,下定决心干已经迟了,不能再迟了。世间
7 J1 ?. i9 ^% c- m4 T) M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M* @( H, s& E2 ]& x; A7 b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只有「深信因果,持戒( J; O0 W& z! m( x
念佛」是真的。为什么?你带得去的,决定是善因善果,好因好报,为什
2 Y! ^. Y8 H( Q么不干?人一生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乐,不离圣贤,怎么样不离圣贤?
; y" k/ y1 T* ~( Z! @7 U) O/ a就是不离圣贤的教诲。
" l5 x; b7 c5 ]# q& t: y. i% o世间书,我们从前在台中接受李老师的教诲,李老师教我们三样东西,/ E9 c! h1 D# y/ b/ e1 e
一个是「四书」,一个是《五种遗规》,另外一个是《古文观止》。《古2 r2 g) i7 t. ^! Z0 M
文观止》是学文字、学文章的,前面两种是德行、是学问的。够了,一生
) Z, U8 k+ D$ A7 `0 J受用不了!佛经也不要多,有这几种一生受用不尽。印光大师讲的这三样5 e) r1 c5 @9 s$ I; V+ t5 w" r2 c
东西,《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我们平常学习的' K: |6 H" b) W; ?( T
这个净宗法门,净宗的「五经一论」,又加上李老师以前教导我们的《十* s' k V6 j9 z W1 z0 V
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X. N$ [! l0 T: c# L" Y8 [0 X6 l
《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够了,不要再搞了!我们一生专1 y; g& z/ g$ j9 o$ w+ J0 W
修专弘,把心定下来了,一门搞通了再学一门。
3 P) p; l$ u! O# V, C——782——. w5 [ j6 g9 `0 ?1 p, l8 ?8 n
一生当中有一门为主,主修一门,其他的都可以学,是补充你主修的# S5 _% b: x" W/ a4 F6 W4 S. Q
这一门,在这一门里面发挥。我们决定不再搞多了。多了消化不了,受不, L. @$ D- p( z! t/ t$ @: {( X
了。能够这样子守住,这也叫戒行。戒是规矩,戒是境界,我只守住这个
; {1 A/ a' Z. y8 e9 N范围,好好的来学习,其他千经万论到极乐世界再学,不迟!到极乐世界,
% t8 h) Q$ T: |# M1 X我们证得了无量寿,有的是寿命,有的是时间,何况那个地方老师好,同( e' P {$ Y7 U) z' G6 `+ `
学好,修学环境好,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不能够贪多,要专精。 I# B( A% I0 C! m6 ? y: Q1 a
用经论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我们的想法、看法不违背经论;我们- x+ M9 N) m) J5 Y; T5 L2 r
的言语、行动不违背戒律。用戒律做标准,修正我们行为;用经论做标准,% Z% f) s! i, ~" S; K- b- p7 S7 I
修正我们思想、见解,我们修行有标准,违背就错了。「坚持」就是决定: f" z. u+ X% m% ?/ B
不违背,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真干!教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违背,这% ~' X7 t' t, S( r9 y* ?& }/ Y1 ^
叫「坚持」。别的人坚不坚持与我不相干,我决定不能看着别人:别人做
0 y, j- L/ l6 K8 D我也做;别人不做,我为什么要做!那你就错了。别人走三途路子,你也
" {. j" t: a# ?* h/ g0 e跟他去!别人堕阿鼻地狱,你也要跟他去!那你就大错特错。别人好的可
! O) p _% i+ a# S; T4 `以学他,自己要有智慧、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辨别邪正因果,你要有, }* o8 F( [9 ]# Q9 P4 Y8 k3 F9 I" n
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跟定老师,没有善知识的时候,你一定要跟定
8 W, q( x# m2 H% k经教,学哪一部经教,一定要遵守经论里面的教诲。
9 i' s* L% L9 X. }# L# d( b现在一般同学都以《无量寿经》为自己修行的标准,很好!《无量寿) Z$ o3 t7 G' Y# g( x& i5 N
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全经自始至终,每一品里面都讲到戒律。讲得最多
' |7 x7 [( m( V' i1 D- J的是三十二到三十七,这个一大段的经文你仔细去观察,里面是详细给我
5 m, j+ C# I" l: U$ p2 L1 T1 ]们说明五戒十善。有正面的学习,有负面的因果,所以我们把它提出来,
1 H9 _+ a3 S0 a做为晚课读诵的经文,目的是希望每天依着经教修忏悔法。读这段经文随) n# A) R, n' @
文入观,一面念一面想想自己,佛教我们做的,做到没有;佛教我们不可
, L" n5 }( P) [& d5 C, M2 ]2 `以做的,我们违反了没有。反省、改过、自新这叫真正修行,这个晚课做, ?. D9 E8 ?. k# `" ]
得就有功德。有口无心那个不行。再看这个赞颂末后两句:! x' @- H; N' d( T( w0 H2 O% Z7 @
【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 j: X2 r- c2 X' ^3 O1 Y0 S9 _* c
『稽首』是顶礼三拜,我在这个地方顶礼三拜。希望你虽然在远方,
7 g6 K7 \5 S! o+ ^. A. T你看到、你也听到,你知道我心里面的意思,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尤其! L4 Y% @( q; K
是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这个境界里面,空间没有,远
7 I; _' D, b! }; k; U近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没有,法身菩萨在这个境界里头,他怎么会不知9 b- s$ l5 q! O7 a: C9 B# ^
道?即使在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这个地方十万亿佛国土,他看我们看得2 m9 `2 m& N$ g4 l; o" E' E
清清楚楚。我们在这个地方小声说悄悄话,他也听得清清楚楚,我们起心" n9 `! E& x& J9 k4 O# C* `$ \7 W
——783——
! C* }; p: d: A& c& U* S h% H' B动念他都知道。《无量寿经》上讲得好,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这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