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57|回复: 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0 1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摘自《净公上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4 @  Y7 J, s* H: i2 e+ Y
' N! f) k- ~) ^' R己、阿难谏颂 一、请佛住世 二、疑谤重罪 三、各罪别报 四、五戒别果 五、疑罪福果 六、世意恶报 七、结劝! A# ]6 m! Q) D: ?3 h( H
1 _2 j0 F8 z, J) R

- A$ @) Q; z' E- j& r. L! v) G# H. M# ^6 o# P% z; C6 J
  一、请佛住世: H$ P4 N  H) B0 v- v" k2 w2 U
0 S  s$ l% W9 r! y+ W1 i$ V- O( l
  阿难因而谏颂曰,这一句说出了阿难说偈动机。‘因而’,就是因前面自庆悯他,觉得末世众生实在是太苦了,因此,阿难不但是代表末世众生请佛住世,而且,还再以诗歌(偈颂)劝导当时以及后世的佛弟子们,要诚信佛言,依教奉行。二十八首偈颂,可分为七个段落:(一)有三首颂请佛住世,(二)有三首颂是重颂疑谤重罪,(三)有四首颂各罪个别的果报,(四)有四首颂五戒的果报,(五)有三首颂疑罪苦果,(六)有六首颂世间意的果报,(七)有五首颂赞佛恩大,劝勉种因。请看经文:第一颂2 G" H$ P4 Z( M3 d% a

1 C* }6 v  g$ _  P, I3 ]$ ~0 U  ‘佛为三界护,恩广普慈大,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
( c! Y2 Y+ Z, [; S
0 x# M+ h9 U$ z0 Z  这一首是阿难为大众求佛住世,在普贤十大愿中,第七愿请佛住世,因此,请佛住世乃是佛弟子的本愿,阿难尊者也可以说是实践他行菩萨道的弘愿。前二句也是说明请佛住世的理由。‘佛为三界护’,佛陀是三界六道的真正护持者,唯有佛陀才能够做我们的保障,为众生的依靠,为一切众生真正的皈依处,所以,‘恩广普慈大’,佛的恩德慈悲,被及九界众生,三根普被,广大无边。后二句是阿难求愿,阿难之心,愿佛慈悯,为了三界一切沉迷受苦、无以自拔的众生故,不可示现入般涅槃,求佛长住在人间。请看第二首颂众生罪障法缘:
# |$ G7 k6 N/ ?
% y/ L# T2 M( F5 K1 m& q3 F4 b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
, g3 y7 M6 @$ \* i- o1 T! j4 m* L1 Y6 s) t- C6 h
  这一首偈是阿难训责众生意,责备实为怜悯,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值法者亦少’,是讲佛法难闻,众生罪障太深故,得遇佛闻法的机缘不多,何以故呢?‘盲盲不别真’,楞严经第六卷说:末劫之时,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又九卷说:魔于末法,在我法中,修道出家,...令真修行,总为魔眷。读此经文,想今时之正知见少,必依戒修定开慧,方为正途。看破、放下、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上上根人,上上智人也,舍此而不入魔者几希。此处经文比喻为心盲眼盲,不能辨别真正佛法。后二句是阿难见众迷倒,而感伤之意。阿难心痛众生罪障深重,自己障碍了法缘,诸佛菩萨虽然常常示现在人间,众生要是没有福,纵然是遇到,也不肯相信。还有一种人,把邪神邪法当作佛法,佛魔莫别,真是可痛极了。何故不识呢?诚为过去罪业重障乃如是耳!请看第三首,颂弘法者少,法渐衰灭。
: e! Z: E6 q0 |1 {0 u+ o: L2 K, @  ~/ P, Q0 ]! @( \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经法稍稍替,当复何恃怙。
7 S. ~) G  n2 `: C
% x$ g* c8 A3 n  这是第一段的最后一首,说明得遇佛法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因此,佛法必然是逐渐衰微。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无人弘,如何能不衰灭呢?‘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是说即使有宿福得遇佛法,为数也不过是亿万分之一二耳。若无宿福,必终身不闻。佛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想我等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无结果,岂不可惜。过去有人问日中一食义,我以贫困答,主要是不求人,传道与人,要人信受,如果处处有求于人,多求于人,则人不信,反招疑谤重罪。所以,为佛弟子,必须吃人不愿吃的苦,作人不肯作的事,必忍辱、必谦让,此非清高,一切为利生著想耳。‘经法稍稍替,当复何恃怙’。佛子若不能弘扬正法,则正法渐渐废灭,佛法废灭,佛子之责任大大亏负了。佛法变质,佛法废灭,在于传而不习,众生的解脱机缘失去了,后来的人依靠什么自拔自救呢?正如婴儿,失去父母,其苦难可想而知矣!这便是阿难要请佛住世之由。今去佛已远,幸得知识、善师、道德之人,我亦如阿难,恳求其住世,利益人天,才不负佛陀、阿难教导之恩耳。
* C, c3 t' b- k. b
4 E9 [& v- M, z/ E+ R* B  请看经文,第二段也有三首,颂对佛法怀疑、谤法,令人对佛法失去信心,失去破迷启悟、离苦得乐的机缘,故结重罪。" j6 }8 ^- N, Z3 I0 I( |
4 [; b: a: {, [) z' e9 g
  二、疑谤重罪5 R( o, `/ Q& v6 L8 `
" a+ _" v5 q3 J8 A( o2 w
  佛恩非不大,罪由众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闻。( f0 E' X  C9 j! P7 N! g
3 g9 u% q6 V% J% {, B
  第一首颂演法不闻,首句讲佛说法度众生,故恩德最大,若不说法与众生则无恩德,可惜的是,众多罪业,由于众生自作故,所谓‘妄想执著’,自划界限,还自束缚,隔离圣人大道,楞严经中之‘认浮沤而弃大海’者也。后二句是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无时无处不说法,法音如鼓,远振三千大千世界,以众生罪业障自本性,所以不闻。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若水有波动则不见月,众生心水亦然,心水清净则闻佛法音,心水浮动则不闻说法。隋时天合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未散,即是明证。故佛经证信常言‘一时’,而不记年月日时,义亦如是。请看下一首:
0 F* [) E9 b5 x) [5 ^% V; ]) p: R8 [6 E) }7 r) W- l# b
  世浊多恶人,还自堕颠倒,谀谄諀訾圣,邪媚毁正真。
) L& p. E8 ?; S0 C+ O+ \
# Z$ U, a$ D* Y6 d  这一首是说恶人自甘堕落,造毁谤佛法之罪。‘世浊’是说五浊世间,多有造作十恶业者,这样的人,一定会自己堕落的。所以经上说:‘还自堕颠倒’,俗话说,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然欲迷心窍,利令智昏,众生八识田中,恶习气的种子特别多,而且是强有力,所以,一遇恶缘,就像水一样,自自然然的向下流去,颠倒错乱,越堕越深。‘谀谄’是指入佛法中破佛者,实为名闻利养,假意奉事佛教者。‘諀訾圣’,諀是恶言,訾是毁谤,指存心有意谤佛法、谤圣贤人。其实,圣贤、佛菩萨心行如同日月,焉能损?无知迷人,欲以不正当的邪法,毁灭正法真理,要知道,正法真理,决定不灭,非是邪法能胜正法,不过一时蔽之,叫人迷惑而已,结果必定还是自作自受。这在末法,时常见到信奉邪教邪见的人,往往比修学正法佛法的人多多,是迷不别真耳!正所谓可怜悯者也。请看经文,末后一偈,颂罪上又加罪:: K$ L. p2 _2 [8 ?0 n9 {8 j

0 r: K/ f5 h8 a  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众罪本。! m2 H, \  T2 ?: U/ E$ |" h
6 O" k  _6 D" U: s+ p0 X6 x2 n
  邪见之人,不信世间有佛;佛是大智大觉之人,说佛法不是大道。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佛经教义,若未涉及,而言佛法非大道者,狂妄之徒也。禅宗六祖示法达禅师云:佛犹觉也,开示悟人觉之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7: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其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由此可知,佛法实自性正法、真法、大法,如何不信呢?不信之人,虽外具人形,其实,已失人格根本。儒家人格为仁义礼智信,佛法人格是五戒十善业。弃五常、废五戒,强不知以为知,固执自己妄想分别,错误的思想邪见,造作出邪恶的言行,自是重罪的根本。‘自作’是讲造因,‘罪本’指三途苦报。由此可见,一切世间罪恶根本,就是因不信佛法而生起的。请看经文,第三段有四首偈,说明各罪别报,愿深思之!
& [1 s5 e4 a- Q9 E8 A8 ~9 M, Y% T- O5 l
4 t0 z/ r" g& z# Q0 t1 K  三、各罪别报2 R  y8 U7 N/ g2 Q
8 A+ q* x5 D9 K
  命尽往无择,刀剑解身形,食鬼好伐杀,镬汤涌其中。
$ \6 p1 m/ t) @5 b8 n4 ?. F6 b! K# Y6 [! z
  这一首是讲地狱总报,意思是说造作上面所说的重罪之人,命尽之后,一定往堕无择;无择就是无间地狱,楞严经及地藏经上都有详细的说明,后三句说地狱中的苦刑,有刀山剑树,‘食鬼’指牛头马面,恶鬼夜叉,性情凶残好杀。‘镬汤’就是油鼎。
& O5 F6 J  R- [3 G8 K, W; T( U( C4 M* H  ~6 D# z& `
  淫泆抱铜柱,大火相烧然。
) ~7 ]  j, W' J* `1 T
+ Q% c! }2 T  W) k; T& o  这二句是讲邪淫的果报,抱柱像其形,火然应其感,故罪报实由自心习气所感召而有的。
9 x5 c8 v$ |  S% G- ^2 D$ Z0 n1 r& ^; j1 C! P3 m
  诽谤清高士,铁钳拔其舌。
# I0 \4 x/ V5 F" A- M
) l, g2 R# Q( q/ U2 h# j  造二句讲诽谤罪报在拔舌地狱,人因不知好歹善恶则造口业,如明善恶因果,必能远邪归正,亲近贤人善人。‘高士’指出家高僧,在家高士,就是善师、道德人也。! x9 s# H6 u% r: n7 W/ H

4 C; |6 P) ?9 `: C  E  乱酒无礼节,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狱中,洋铜沃其口。: z) ~& C% e: x% F! s2 w2 E
2 X/ K# @8 M4 D' ]/ ]* x1 _  i
  这一首是讲乱酒罪报,酒为放逸之门,大圣知其苦本,所以教人远离。食肉是断大慈之种,大圣知其杀因,所以教人蔬食。招慈善、感延年,是为布施无畏者。至于圣教,于此则有权实,权则渐诱,以轻脱重,初开无犯,据其障理,非无其过;约实教则轻重俱禁,始末不犯,是名持戒。佛法五戒,杀盗淫妄四戒,大众都不疑,唯对酒戒,以为软酒并不算什么过失,确实是如此。五戒前四叫做性罪,酒戒叫做遮罪,遮是预防的意思,是预防乱酒以后而破前四戒,所以软酒,尤其是醉酒,列在重戒。经文初句说乱酒失态,二句说失人道,人道就是五戒,破了五戒就是失人道。后二句是讲果报在洋铜地狱。8 w. g3 b" w$ J7 J0 A& I
: K( e% U" W1 K! |
  遭逢众厄难,毒痛不可言,若生还为人,下贱贫穷中。
; W- v5 I. P1 X/ e) C+ x( n7 B, x- Y/ p, u8 Q: y
  这一首是讲总结破五戒的苦报。前二句说三途之苦,言不能尽;后二句说纵然三途罪满,再得人身,因为他的恶报习气尚未断尽,所以感应人中下贱贫穷的报应。感应之理事,昭彰如是,的确可怕。学佛的人必明此理,必知此事,而后才能趋吉避凶。以上我们将破戒的后果讲完了。9 B4 q" s! ~/ v( g1 F7 Y" H) s

* P3 m* X: M7 `  经文第十页第四行第一句‘不杀得长寿’起,有四首是偈颂中第四段,说明守持五戒的福报。, V, ]; t2 b; x7 A" M* D: r3 ^. v

. s5 h0 Q  K, E* U  四、五戒别果- i+ ?: Q+ r! ]' Q0 s6 {& X

' Z. D0 r# p+ x( i. L  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 e% X7 e% A3 N1 C/ G$ S
$ Q4 J3 `/ n, s7 z8 _
  这二句是讲不杀生的殊胜果报。我们都知道,凡是有血气之属,必定有知觉;凡是有知觉的必同礼,楞严经上说: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微命不伤,才是真慈悲,以平等真慈心养生,自然得长寿、康强、无病的果报。佛弟子不但戒杀,更积极的是吃素放生,此乃推己及人,仁民爱物之最善事也。佛弟子也是世间最懂得养生之道的,素食,实在是具足卫生(保卫生理健康)、卫性(保卫性情健康)、卫心(保卫心理健康),其无病、康强、长寿的果报,乃是必然的结果。我们如果希望得到无病、健康、长寿,就应该要培养平等慈心,戒杀、放生、吃长素。
# \7 {: A1 O5 b) y3 u1 ^- d3 u. N# R
  不盗后大富,钱财恒自满。
! q7 l9 Q! D: {  t3 Q7 H2 b
0 O1 v% p$ ^7 y7 E' P  k/ z5 Q2 G  这二句是不盗的善报。学道之人,第一要知足,安贫乐道,以清净智慧广行布施;财布施得大富,法布施得大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戒经上说,他人金银重物,以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若常住公用物、官府物(政府财物)、民众物、一切物,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逃税等等,皆为偷盗。偷盗所得,依然是自己命中故有的,若命中无有,纵使巧诈偷窃,必无所获。故古语说: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真知命之言。所以不盗者能施,其果报必财用不缺。唉!人又何苦见财起盗心呢?5 e$ y3 v; K, O& v" D: C- s
+ D8 y5 S. ]4 z( z
  不淫香清净,身体鲜苾芬,光影常奕奕,上则为大王。
+ ~7 [! Q% \9 s, R& B8 p# d1 W7 W
4 O4 t4 ~9 `2 \. I' m- k  这一首是讲不淫欲的殊胜果报,前二句说明不淫能感得身体香洁鲜明,色香远闻的意思。‘光影常奕奕’,光影就是风度、风采,也就是所谓的神气、精神。‘奕奕’是伟大的意思,此处是形容他的光采神气,别人是比不上的。‘上则为大王’,大王是人间国主,一国至尊,为人爵之中最高最上,这是说不淫的果报,所获得的福德,在人道中也可以感得王侯之尊。佛经中说,断身淫生欲界上三天(兜率天、他乐天、他化自在天),断心淫则生色、无色界,四禅天、四空天,是又可以解作上升天上而为天王的殊胜果报。, M( ~$ D/ `  ?; y. S" u

  O9 t" R: D1 k1 r6 d4 l8 n! E  至诚不欺诈,为众所奉承。
8 ~7 o& R) C; r; C
! }+ I4 X9 ]3 S  这二句是讲不妄语的果报。佛为三界尊,为一切圣贤天人众生所奉事,役有别的,只是诚信耳。至诚心就是真心、真如本性,必深明一真之理,悟入一实相境界,而后能极至诚、不欺诈,就是无缘慈与同体大悲心。所以初学者,一定要从诚信下手,先修心地正大光明,事无不可告人者,此中具足真常法喜。后句意思是说,一个诚信不欺之人,必为大众所拥护,大众既然敬顺承事,则无事不办。佛子若效佛度生,必须先修诚信。
( a7 K4 E" y! N& J. V! r% T* {0 H: y$ H8 s' D' p
  不醉后明了,德慧所尊敬。
8 L9 Z+ ~1 X  P  z# K6 m( Q* O1 p) R6 a6 P7 j- _
  这二句说不饮酒的善报。佛弟子‘愿得智慧真明了’,而不饮酒正是保持身心清净,定慧圆明,度化一切,而为道德、智慧之人,众所尊敬。下一首是讲五福临门的殊胜果报。9 B3 Y% K+ f! c/ k: I# x  o, b! _# ~

, X' ]+ I8 D) B+ _  五福超法出,天人同俦类,所生亿万倍,真谛甚分明。
  j3 R( [+ |) H+ q6 g" E: N7 ~6 S) v2 l1 j( Q9 M( }
  五福就本经来讲(一)是长寿(二)是大富(三)清净,就是心无忧虑,身境安和。(四)是‘众奉’,也就是说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和拥护。(五)是德慧,五福之中,前四是福果,后一道德智慧是造福之因,能所相资,福慧日日增长,以至超出了世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7: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与天人的福德等同类了。在佛法中,五戒是世间法福德的总因,十善业是诸天的福因,修戒善的因,必得福慧之果。‘所生亿万倍’,是说修因得果,生生世世,福寿无量无边。‘真谛’指五戒,戒因福果甚为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面有三首偈是第五段,说明愚恶之人,疑佛所说罪福果报,疑圣教,是自生大障,所以称为根本烦恼之一。9 [* Q) x% A8 D: x9 q0 |

+ D" p7 V1 O3 {* V6 y. `  五、疑罪福果; _: y* o' G% V% l
) \" _' Y" ]8 @6 [) }/ A
  末世多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
9 ~4 {' F8 y; g" T8 G$ B( c7 {4 x1 p2 ~! y1 M3 {
  这一首偈,是讲末法时期一切造作恶业的众生,对于佛菩萨所讲的事理因果,真谛分明,还是狐疑不信,其实,世间十恶之人,不信佛教,不入佛门,情有可谅;若出家为佛弟子,尚且不信因果,诈欺世人,破佛灭法,真是恶人中的大恶人也。在家不信五戒,狐疑因果感应的道理,以巧计偷心,求富贵长寿,岂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真是枉用了心机。出家人不信韦天有护法之力,怀疑佛陀白毫之赐,多求利养,心不在道,又能成就什么呢?‘愚痴不别道’,愚是没有智慧,痴指迷惑不觉,愚痴之人不能明辨真妄、是非、善恶、利害的因果道理,以伪诈机巧心用事,真是罪上加罪,前途愈来愈黑暗了,所以阿难说‘罪深更逮冥’。, e6 U& @8 y5 ]; H3 E6 v% O# \/ c
& o* @# ?+ O' a9 x- ?  V
  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头上戴铁轮。- T) F. L( U% U9 e
/ [3 u4 x# j7 d6 f
  这一首是讲破坏佛教的弘扬,障碍他人修学,所感召的果报。无论是在家出家,四众弟子应当时时检点自己身心,是不是有此心行?有没有蒙蔽自己良心,毁坏了自己的佛知见。关于这一点,确实是修行关键,必须像江味农居士所说,对于教义必求深解、圆解,而后才能悟入佛之知见,不然,如此过失,总是难免的。下三句说果报。$ x6 g2 X- `4 p. @4 O' ~- O6 H" ]2 d

3 ]! |0 x# x- a5 }2 \: W4 c  障蔽圣教,毁灭人天正觉眼目,断他法身慧命,是最极深重罪业,果报在无间地狱。‘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头上戴铁轮。’堕人地狱中的是自己的神识,神识就是世俗说的灵魂,头上还要戴一个火烧燃的大铁轮,这是他所感的果报。佛子应知,幻身无常,不过数十寒暑,何必五欲是求,六尘留恋,造诸罪业,感受无边恶报,智者不为也。佛陀常戒弟子,少欲知足,乐善好施,必以真正解脱大道予人,方尽弘扬普度之事,是决不敢以一己之私欲,而障碍圣教,获如此之重罪恶报也。下一偈是说地狱恶报的苦况。; i* ?/ a' i  S6 o% c6 C$ X4 \" d

7 y/ r  o2 ?* U' j2 n' @7 V  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矛戟相毒刺,躯体恒残截。
) X/ ~3 M- L4 ~/ S, A* ?0 W
" l, x4 p: Q" ^6 x( o" l# |  第一句是指无间地狱中的命无间,二句说身形无间,三句说受苦无间,末后一句说时无间。于此四句偈中,就把地狱里面的苦况都说出来了,诸位如果想详细了解地狱的因缘果报,可以参考地藏本愿经,或楞严经,都有明细的讲解。
0 Q/ {$ c5 t2 y3 I. W1 V2 P) c" U
$ E: ?9 y# e* ^+ o7 _; }  请看经文,下面六首,讲世间意的恶报,佛子不可不知。第一首是:5 l% X8 A' d! l: A7 ?% j+ N

, `* j5 R2 \9 R, `) x  六、世意恶报9 ]8 f. G/ D8 g& u# c% g; ^

6 |2 f: r) |/ `, m8 h' O- U  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问,祭祀伤不仁。, d0 l& y  D' r8 Q( S6 c
8 \# ~, b% N$ k7 X
  这一首是说世间意为诸恶业的原因。‘奈何’,是阿难尊者感叹之辞,为什么这个世间会是这样呢?众生皆违背正觉,邪知邪见,反而迷信鬼神,佛陀告诉我们,鬼神大约可分为四王天及鬼狱三道,皆不出六道轮回,知见不正,能力有限,见解多有错误,只可以加以恭敬,不可以信仰。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2 i- c# s- W+ p
  U& M3 ?+ M5 S! H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也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 E% n4 r( _0 k. X: }  G' R& k1 p$ Q& e4 x6 c1 @6 Y2 `6 Y
  因此,佛弟子之于鬼神,应该像周安士先生,发慈悲心而度化之。后二句,说民间迷信习尚,‘解奏’,是自作罪业,求他赦免,岂知鬼神也没有特赦人罪的权力;如果不忏以往,不修将来,与事终究无益。佛说:罪若起时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忏悔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孔子说:不二过。这样才能消灾免难,拜求鬼神是靠不住的。‘卜问’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想趋吉避凶,妄图儌幸免祸,非分得福,这些都是迷信,如果灾祸能够儌幸免除,福报能够非分得到,那世出世间的因果律就可以推翻了!‘祭祀伤不仁’,是指不是自己应当祭祀的鬼神,而去杀生拜拜,杀生供献邪神之类,你想想,流他之血,害他之命,已经造作极恶之因,怎么会有好报应呢?不但自家造了重罪,就是接受供献的鬼神,也同样的增添罪过,所以血食鬼神命终多数皆堕地狱,如是事理,不可不知。‘不仁’是没有慈悲心。
# |6 s( g7 l: i- I, m' ~
% S7 i6 I  d* g8 I3 d  死堕十八处,经历黑绳狱,八难为界首,得复人身难。) j2 f2 ?4 m, S

- s. Y. u. p" w  这一首是讲为世间意者,造诸恶业所感的地狱苦报。‘十八处’就是‘十八泥犁经’所说的十八重地狱,有刀山、沸沙、沸屎,以及寒冰、铁磨、烊铜等等,皆为根尘识不正之所现。这些还算是罪轻的报应,罪重的在根本无间、八寒、八热等大地狱中。经历黑绳狱,以黑绳量画其身,按量画寸寸刀锯之,就是所谓的凌迟处死的刑法,其惨痛是无法形容的,这是根本地狱刑罚的一种。‘八难为界首’,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的三途八难,意思是说,见佛闻法,有八种障碍,使人得不到见佛闻法的机缘。见佛闻法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良好机会。‘界首’界是差别的意思。全句意思就是讲,八难为种种差别因缘之首,使众生错过了见佛闻法,丧失一生解脱的机会,以致于堕落三途恶道,求出无期。人身之所以最贵者,便是容易解脱;如果一生之中,都遇不到解脱的机会,那又有什么可贵呢?因此,佛法中常叹人身难得,既得人身者,为什么不珍惜呢?
; X9 n( Q; D! |3 B, {( H
! b# a. Q5 t6 v" }$ \5 T  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痴骏无孔窍,跛躄哑不语,朦胧不达事,恶恶相牵拘。
+ o/ e9 m: N( k' P( b  u& {2 ?3 ?5 u6 O
  这六句经文是讲,在地狱中罪报受满了以后,再转生到人道来,虽然是又再得人身,奈何恶习因缘多,所以常逢灾难。佛法中说,六道众生八识田中,善恶种子皆有,投生之时,力量强者先牵。我们一天之中,试问问自己,曾有几个念头作佛、作菩萨?有几念度众生?有几念利国利民、几念是非、几念贪嗔?是佛念强耶?善念强耶?恶念强耶?若一口气不来,往那里去?还不明白吗!习气可畏亦可爱,不可不慎!经文前二句是说,虽得人身,但是投生在文化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7: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开化的边地蛮荒地方,在这种地方生活的人,没有好教育,不明人道义理。后四句说罪报灾难。‘痴騃无孔窍’,痴是愚痴,騃是痴呆,这个字应该是‘騃’字,经文中是‘骏’字,‘痴骏’讲不通,所以‘骏’字是个错字,应该是‘騃’字。‘騃’字是‘马’字边,右面一个语助词的‘矣’字。论语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的矣字。‘无孔窍’是说五官不全,天生残缺,或者解释作痴呆、麻木不仁,于义亦通。一只脚残废了叫做跛,双脚都残废的叫做躄;不能说话的叫哑不语。朦胧是糊涂的意思,迷迷糊糊不能通达一切事理,这样的人,心思迷惑颠倒,当然又会造业受报。所以说,恶恶相牵拘,恶因牵恶果,恶果又作恶因。当知愚痴是根本烦恼三毒之一,痴者必迷,迷者必定乱作妄为,胡作妄为之人,一定不喜欢善言善事,这就是不明是非道理,道理不明就无法劝他为善,他们一举一动,只知自私自利,所以既受恶报,复造恶因,如绳锁牵拘,不能解脱,实在可痛。
3 v* W3 \# z. G4 E" }0 e3 `8 Z' d5 A' N$ q
  以上讲到阿难谏颂中的第六段,为世间意所感召得的恶报。经文有六首偈,分为五节:(一)一首,说明世间意是众恶之因。(二)一首,说明地狱果报种种苦刑。(三)一首半(六句),是说明地狱报满,再转人道,以恶报习气未能除尽,故有先天六根不具,或生边地遭遇种种灾难。(四)一首半(六句),是说地狱报满,生到畜生道受苦之状。(五)有一首,总结三难。
' c' H4 ]6 _" O! P1 |# d5 x
* }3 B. |! e3 e2 v  展转众徒聚,禽兽六畜形,为人所屠割,剥皮视其喉,归偿宿怨对,以肉给还人。
" T" _( d2 @7 F3 @/ b7 [; l1 M( W% \5 |* n, h. t
  这六句颂是讲那些为世间意者,于地狱果报受满之后,又为积习相牵而生到畜类之中。佛陀在一切经中,时常教诫我们:食欲荐饿鬼道的业因,嗔恚嫉妒争斗是地狱业因,愚痴不别善恶是非者畜生前因。的确,为世间意,必是愚痴迷信陋执之人,则畜生之报,机会必多,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是气味相投也。即善不近恶,恶不近善,愚迷习气自然交感畜生众徒聚的恶报。‘禽兽六畜形’,禽兽二字,总指畜道,六畜则单指为人所畜养的家畜,左传所谓的牛、羊、马、犬、鸡、猪为六畜。凡是六畜,必为人充食,而受人屠割。剥皮视其喉,看眷刀之所割处,此句是描述被屠杀时的情况,诘其因果根源,还是要归结到怨仇,或是前生欠债的报偿宿怨对,而以自己的血肉给还人;正是所谓今生吃他八两,来世还他半斤,明眼人见之,所怜悯者也。讲到恩仇报复,有可思议者,有不可思议者,知其恩怨而报复的,是可思可议者;不知其恩怨,但是过去生中,也就是说前世有善恶缘者,彼此有前生之善缘,必定是一见如故;若是前世有怨仇,则见之生厌。此类经验,实人皆有之,不但于人,即使是处所,也有初至若故居者,足证佛说三世因果不虚。但杀业之报,有早有迟,因缘遇会,不问天仙人鬼,总无逃脱。假令末来之世,杀生的人,生在人道中,被杀者生在畜生道中,则有蛇伤、狗咬、虎吃等事;或杀生的人生为良民,被杀者生为官吏,如是则有牢狱、枷锁、枉死诸事,实在不胜枚举。世人迷惑,一遇患难,就怨天尤人,而不知事无大小皆各有其因果在也。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请看下文:总结三难。
6 B# ^# G) Z; }: C7 k' g% T. o& z2 \/ ?" p4 N/ i/ b( D- V
  无道堕恶道,求脱甚为难。人身既难得,佛经难得闻。
( H5 U2 T1 v+ J8 u1 m/ h
9 _* F8 \+ m4 A/ M1 o; P  就中华传统文化而言,伦常八德是为世间大道;在佛法,则五戒十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为人天大道。如果丧失了大道,必定要堕恶道。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一经堕落恶道,求出无期,想脱离恶道,实在是很不容易,此是第一难。‘人身既难得’,佛陀在一切经中,一再告诉我们说:人身难得,曾就神识投胎的机会比喻说;又以数量、时劫等种种比喻来说明此事,人身诚非易得。且六道中以人身最为可贵,其可贵处是在人身容易闻法,容易修道;天道虽好,但是天上乐多苦少,反而不容易接受佛陀教育,以致丧失了破迷开悟的大好机会。因此,佛弟子决不以生天为重。再讲三途生活环境太苦了,积习愚迷陋执,也不能接受佛陀教育。由此可见,人道苦乐参半,且大多是苦多乐少,反而容易觉悟,易修易证。这是人身难得可贵之处。二难也。‘佛经难得闻’,佛经是启发智慧的指引,佛经是悟人至善的指南针,但是不容易遇到,有些人遇到了,却是假的,不是真的。纵然遇到了真正的佛经,若不能理解,不能相信,还是等于不遇。即使能解、能信,若不能依教奉行,不能持之以恒,精进不退,也同不遇。所以,像上面所说,层层淘汰,则知佛经诚难得闻。开经偈说,百千万劫难遭遇,当不为过。是以闻法必悟入一真实相境,才是真闻,是三难也。请看末后一段经文,共有五首,颂结劝。
. U: p3 n4 u5 m* ]8 z; y$ u5 b: ^; S9 j. ]$ N' ]  d- E
  七、结劝8 n# K6 I% I* w, x
4 I: ?8 K: y, \9 d7 J7 G" d6 m
  世尊为众祐,三界皆蒙恩,敷动甘露法,令人普奉行。* l1 q; L, Z; Z, p* X  y

$ E# H/ ?: `/ e% a  这一首是赞叹世尊的恩德。佛陀以教学为一切众生的佑护者,三界六道,一切有情,莫不蒙恩。‘敷动’是展布的意思。‘甘露’是比喻佛陀教学方法的善巧,说法的微妙,能令一切听受者,有如甘露滋润身心,除烦恼热,得自在清凉,福慧增长,是能令人普遍奉持推行,展转教化,恩泽一切耳。请看第二首:
! Q& W0 V/ X# \  R; n. G  c) \" i  E  P4 ]
  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开通示道径,黠者即度苦。: K8 v4 x& ]) ^3 U$ X6 e. j1 O
0 d: Q3 ^6 Z6 M1 P8 u  s
  这首是颂扬依教奉行的人所得的果报。‘哀哉’是叹息之词。‘已得慧’指已经断烦恼、开智慧,明心见性,功德圆满的那些大菩萨们。菩萨自证已圆满,还以无尽的慈悲心,‘愍念群萌故’,怜悯一切众生的缘故,必然要为他们开辟一条通路,指示离苦得乐的康庄大道,什么人能够相信、接受、奉行证果呢?‘黠者即得度’,黠者是指具有深厚善根、智慧福德之人,这些人听了佛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们能接受,能奉行,所以即达度脱生死烦恼苦海的真实利益。/ g& H, V! @7 ?3 u: k0 R

0 M% O3 W* X5 S7 C% N6 [, E  福人在向向,见谛学不生,自归大护田,植种不死地。
9 U( p8 O$ t% _/ s  O% i
4 n4 ]- _  e2 d  这一首是阿难劝我们要认真的求果报,我们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就是真正有福之人。‘向向’,第一个向字指目标,第二个向字指方向。世法中,孔子、孟子是我们师法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7: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伦常八德是我心行的方向;佛法中,释迦、弥陀、观音、普贤是我们师法的目标,五分法身香、四弘、三皈、三德、三身、六度、寂照不二是我们修行的方向。我们的生命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生活是有方向的。‘见谛学不生’,谛是真理,就是一真法界、不二之理,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土的一心不乱,都是见谛悟无生。‘自归大护田’,归是归依,佛为众生真正福田,我们应当在佛菩萨的福田里,‘植种不死地’,唯佛福田,才能使我们获得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离苦得乐之法。
$ \/ F6 B  [# v; k' U( }
1 W, `; ?% E4 V5 ~  恩大莫过佛,世佑转法轮,愿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浆。
' o3 T& \2 G- p, ?3 K
  I5 J6 A+ p% F9 _1 D8 i  此偈所说,意谓世出世间恩德最大的,莫过于佛。五浊恶世,唯佛能救,佛说法利生,常转法轮,说明宇宙人生究竟。明了,则能控制宇宙,不明,则随环境业力流转。所以‘愿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浆’,这是比喻证得无上菩提,成就三身四净德的意思。末后一首,三劝总结:: g) P9 }+ s% ?9 q6 s+ z
7 R- X/ M  ]! s4 S) |# G9 ~* v# V
  慧船到彼岸,法磐引大千,彼我无有二,发愿无上真。2 O6 C$ Y6 o8 @  |& @) U) @" x/ |

* ^4 i; ~7 k1 @  ‘慧船’是比喻佛法,佛法是智慧宝舟,能够载运众生到大涅槃的彼岸,此句说依教自度。‘法磐引大千’句,是讲依教度他,我们要以佛法之磐(代表教学),引导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同登彼岸。第三句是说自他不二,性相一如,平等实相,一真法界之究竟圆满境界。‘发愿无上真’,这一句乃圆具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儒家所谓格物也。法门无量誓愿学,儒家之致知也。佛道无上誓愿成,儒家之诚意、正心也。而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愿我同修,深思笃行,同圆种智,偈颂二十八首,至此全部讲完。- B% X: u) [$ j
$ L9 \1 v2 U9 ~( L( m2 }
  向下有三行经文,是本经最后一大段,‘大众信解第七’,就是本经的流通分。
  ?- u& R, }& W,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4-27 13:25 , Processed in 0.1146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