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5: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不二。下面说:
$ x( L; n: Z, R1 _7 |" B: P# ^' x! I: Y" l7 r! A$ V/ U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9 V& J l/ h2 P7 e" m, w
6 ~; W, ~- Q, B$ C 这个『至』就是至于,讲到修身的事,『修身以俟之』。儒家讲修身,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以修身为根本,为什么以修身为根本?因为这一身跟家、国、天下也是一不是二,一体的,身是正报,家、国、天下是依报,身修好了,家、国、天下自然就正了。儒家讲的道理跟佛法讲的完全一样,依报随着正报转。真正修,只修身就行了,连去治国平天下的这个念头都不必有,你把身真修好了,自然而然治国平天下。所以讲修身以俟之,俟就是等待,这就是随缘、不攀缘,等待什么?等待国治天下平。『乃积德祈天之事』,积德就是讲修身,向上天祈祷,祈祷不是为自己,为了天下苍生得到幸福安乐。佛家心量更广大,为了法界众生离苦得乐,同生净土、同成佛道,不为自己,为了众生来修,这是发菩提心。包括我们求生净土也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往往你可能往生不了,耽误了自己。你没发菩提心,就想自己了脱生死,不想去帮助众生,小乘心理。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批注里讲「二乘种不生」,二乘人,声闻、缘觉没有真正发菩提心,只求自度,不求度人,这种人不能生西方。一定是发大菩提心,「我是为了帮助众生去的」,你就跟阿弥陀佛能感应上。然后你修,全是为了这个目标,儒家讲为治国平天下来修,为明明德于天下来修。明明德就是令天下人显明自己的明德,明德就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第一个明字是显明,就是显发自己的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这是明明德,跟佛家讲的完全是相应的,为这个来修,然后等待有这么一天功德圆满。
; s* R% p) D8 e2 y7 c, k2 y: U, P$ P2 ^8 H7 d. @% q7 Y
所以说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身上有任何的过错、恶习都不能够留,都要对治、都要去除,得下狠功夫。你首先得发现自己身上有什么过恶、有什么毛病,这是第一步。像了凡先生一样,他得先发现自己的过恶,以前还没发现,悠哉游哉的度日,在云谷禅师这个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心定下来,被云谷禅师一点化,才知道自己身上这么多过恶。我们拿《感应篇》一对照也会发现很多过恶,就要对治、要去除这些过恶,这叫修,修理。修行,行为有过恶就把它修正,这叫修行。『曰俟』,这是等待,就是『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这个等待是一种随缘,而不是随便,它是积极的,是精进修行,但是,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一直修下去,毛病习气一直改下去,什么时候修成功,什么时候成佛、成圣人,什么时候能治国平天下,这些都不想,想这些都是妄念。你看这里讲有一毫的觊觎,觊觎就是非分的想法、希望。什么叫非分的希望?现在还没来,你在那想,都叫非分之想。你现在还没成佛,你就想「我什么时候成佛?」这叫非分之想;你现在还没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就想着「我什么时候往生?」你就是非分之想,这叫觊觎。你现在还没有认真去改过,就想着「我将来得什么福报?」那也叫觊觎。想这些都没用,反而污染了你的清净心。将迎是事还没来,你就不要想着去迎接、怎么应付,不必,明天还没到,现在想干什么?到了再说。现在最重要是老实改过、念佛,所以有一毫觊觎、一毫将迎,这些妄念都要斩绝它,斩是斩断,断是断绝,不能让它相续,不给它有落脚处,把它清除得干干净净,这些都是妄念。你的心自然就清净了。
- E8 J p/ _' O; i8 u
$ K- F6 C; t o1 J 只注重当下,我这个念头是不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学净土的同修就是要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在念佛,还是在想别的。怎么观察到?印光大师教我们的方法最好,口念心听,耳朵听自己念佛,用心听,当你听不到自己念佛的时候,你就是在打妄想。你能听得到当下这句佛号,很分明、很清楚,你就没有打妄想,你这个时候就叫修身以俟之,等什么?等阿弥陀佛来。阿弥陀佛会不会来?肯定会来。《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不是讲得很清楚吗?「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看必定两个字多肯定,一点含糊都没有。既然必定见佛,你着什么急?你就耐心等下去,老实念下去。有一段时间我父亲身体有病,他念佛就念得很着急,老是在问,「阿弥陀佛怎么还不来?」自己念得也是很用功,盼着阿弥陀佛来,就是不来,心里很着急,着急就障碍念佛了,着急是个妄念,就不是修身以俟之。所以我就劝他,「你不要着急,老实念就好,阿弥陀佛肯定来,什么时候来?你临命终时候来」。这在《阿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了,「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你看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了,与诸圣众,跟极乐世界诸大菩萨都来了,你能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你要问我什么时候临命终?这你不用管,修身以俟之,等吧,肯定有那么一天你会临命终,你肯定能等到,至于说哪一天你就不用管,要管的就是你现在好好念佛、好好放下,求生净土。所以你看,这些修行的方法完全相通,就是老实,你还想东想西、求速,这叫自欺,这就不老实,老实念佛才能够见佛。
9 U, C- P4 w9 o: _- e" G2 Q+ H
( |4 `' _/ B# ]1 ]3 c9 V$ I+ r2 y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到了这个境界,你真老实了,心里真的妄念不生,直到先天之境。这先天就是宇宙的本来境界,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禅宗经常讲本来面目,那就是我们的自性,也就是你能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到此就是『实学』了,这个实学是真实的学问,见性了,你能成圣人、成佛、成菩萨。你这个命运改造就太殊胜了,原来是凡夫的命运,现在转成佛菩萨命运,不是业力做主宰,是你的愿力在做主宰,转业力身为愿力身,你就叫乘愿再来,从道理上讲就是一念之间,你就乘愿再来。你觉悟了,不再打妄想,只想阿弥陀佛,早日见佛度众生,心里就是一句佛号,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叫实学。你肯修吗,你肯真干吗?你要真干,你就真能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