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4: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就是自己静静的检点,对自己负责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忏悔,最重要的是反省过失、改正过失,不是老对人讲自己有什么过失,又不肯改,那不叫忏悔。用什么来检点自己?最好的就是用《太上感应篇》功过格,要认真,哪怕是纤毫的过失都不放过。这里讲『若不切实锻炼身心,便虚度一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有过失,这正常,凡人不是圣人,一定有过失,贵在能改,要改过,首先要认识自己有什么过错。所以『默检一日所为』就能认识,一天认真的、细细的把《感应篇》一千二百字细细的读、细细的反省,有过错一定要认真的改,第二天不能再犯,切实锻炼身心,身的过错、心上的恶念邪思都要扫除干净,这叫锻炼身心。有过不肯改,这叫自欺,就是连佛菩萨都救不了,他不肯改,肯改的佛菩萨就能救他。
, H# M4 { [& W4 V3 |0 U$ O" w9 ?" t# p, p0 k9 b4 @5 [
像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身上、心中有不善,如果不肯改,你怎么能去西方?你说「我这个过错不是一天、两天能改的」,那没关系,你只要肯改,佛菩萨就可以救你;你要是不肯改,「这过失我改不了,算了」,不去努力、不去切实锻炼身心,换句话说,你不想去西方、不想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说「我改不了」,没有这个话,没有说改不了的,自己不肯改而已。真想改,佛菩萨都会加持你,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到临终时悔悟,发愿求生净土,他也发了真心痛改前非,罪业就忏除了,佛菩萨加持、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他,接引他往生西方,带业往生,他有这个心才行。我们现在当然尽量的把过失都改掉再去西方就更好,品位就更高了。所以自爱、自重者,必定是认真改过,这才不至于虚度一天,一天一天的虚度,这一生也就虚度。多少年轻俊秀的这些人,到老的时候最后一无所成,没有别的,就是因循度日,错过了一生,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所以流光可惧,『流光』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所以叫流光,『可惧』就是我们要生敬畏心,时光一去不复返,把光阴浪费了,再也找不回来,修行愈年轻愈好,年纪愈大愈难修。所以当下明白、当下觉悟,就要当下修行、当下努力,不要等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9 x1 E; }, I# F7 w* l4 o! C8 a7 G; R; \* E
【又曰。所以要惜分阴者。不使邪思妄念。瞬息据我灵府。庶几日就月将。缉熙于光明。】4 B1 e: b5 @; m& N3 l9 p" }
4 q, Q, g. ] r0 ]+ L 这又是一段话,高景逸先生讲,正因为流光可惧,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光阴。这个『分阴』就是寸寸光阴,分分秒秒,这个阴意思就是日影,阴影就是日影。古时候用日影来看时间,所以分阴、光阴都是讲时间,要珍惜。修行有成就的人没有别的,就是能珍惜时间,不空过一天,甚至不空过一小时、一分钟。『不使邪思妄念,瞬息据我灵府』,这是功夫得力,一秒钟的时间都不能让妄念落脚、邪思妄念有它容身之处。邪思是什么?我们师父老人家讲了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就是邪思,佛家里有个术语叫「见思烦恼」,我们师父讲这十六个字讲得很白,大家都能听得懂,这是我们轮回六道的因,就是这些邪思不肯放下。妄念就是起心动念、妄想,心定不下来,这些就好像障蔽太阳的乌云,乌云好比我们的这些邪思妄念,太阳好比是我们的真心、自性。现在太阳被挡住了,自性不能现前,我们要拨云见日,把这些乌云给扫荡干净。乌云本来没有的,太阳本来是当空朗照,现在被挡住了,挡住了太阳也不是没有了,还在,只是不起作用,光透不出来。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努力的把障碍去除,不使邪思妄念瞬息之间占据我的灵府,灵府就是我们的心、心灵。心要空,别放东西,不要装人、装事、装物,刘素云老师讲,心里装人就爱憎多,心里装着事就是非多,心里装着物就贪念多。什么都别装,只装阿弥陀佛多好,心里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念相继,你的心就灵了,邪思妄念就没有落脚之处,念久就得定了,就是念佛三昧;再继续用功就能开悟,就能念到理一心不乱,就能成佛了。就怕你不肯用功夫,虚度每一天。% e, }7 k2 n! H, F# V0 M7 K
5 F3 f1 C% g) G3 g
现在我对这方面就感觉特别明显,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告诫自己,不可再虚度这一天,一定要用功念佛,在待人处事接物我们随缘过,但是心里这句佛号不能让它断。结果晚上检点反省,断的时间还是很多,佛号一断,邪思妄念就很容易进来,很容易占据我的灵府,那怎么办?继续努力,这时候也不能气馁、不能灰心。知道自己业障重、习气重,想念佛就是念不成片,不想打妄想,妄想偏偏打成片,那就做生处做熟、熟处做生的功夫,把佛号念熟、妄想生疏,尽量少说话,尽量不想事,时间久了,心就能定得下来。我们现在紧用功,宽为限,我们预计三年扎根,就扎这个根,让自己的心空灵,只念佛号,那么行为自然就纯善,等到你念佛达三昧,你这三个根就全扎好了,你绝对不会犯过错、不会造恶了,这叫定共戒,得定了,戒律就圆满了。所以,但凡你造恶,但凡你发生过错,全是因为你把佛号给忘了。所以我们既要在身、行上面努力检点改过,同时也要努力念佛,双管齐下、正助双修,你决定成功。我们学《感应篇汇编》也是这样子,正助双修,学《无量寿经》以《感应篇》为戒律,我们就以《感应篇》做为自己修行的标准,持戒念佛。这样庶几日就月将,缉熙于光明,『庶几』是差不多、近似的意思,就是差不多可以说日就月将,缉熙于光明。这是《诗经》上的话,『缉熙』就是光明的意思,『缉熙于光明』意思是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的光明起来,就是一天一天进步了。这个光明我们可以解释成自性光明在显发,天天改过自新、天天念佛,自性光明就一天一天的显发出来。下面:0 U- }% G3 D9 c+ ]
; D. h/ u# l O. h5 Q 【又曰。先儒入敬法。曰整齐严肃。曰常惺惺。曰收敛不容一物。今日我辈胸中。劳劳攘攘。千万物俱容在此。岂止一物。若要免此。须是常惺惺。要惺惺。须是整齐严肃。三法又有次第。】
6 @4 l, o1 G, D6 Y5 s. y
, W' g5 N( o, U6 ]. u/ ^9 N" s9 W4 [ 这是高景逸先生又说了一段,『先儒入敬法』,先儒是儒家的先贤,没有一个不是讲诚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