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4: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有烦恼也不会障碍中道,只是你迷失了而已。中道就是讲我们的真心,喜怒哀乐达不到的那个境界,意思是说妄念达不到,那就是真心境界,这个叫中,《中庸》是这么个讲法,跟佛家讲的心性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我们在喜怒哀乐迷了的时候,当然见不到中道,就迷失了真心。所以发的时候不能迷,发而皆中节就是没有迷,你还是觉悟,觉悟就是自性性德作用,喜怒哀乐无非性德,这叫和,中和是这么讲法。这个讲法是蕅益大师讲的,比儒家讲得更究竟、直接,直指人心、直指我们的心性。所以那个和就是修德,中就是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是讲中和的意思。所以当我们喜怒哀乐未发时,也就是不动念头时,你才能够观到自己的本心。「作何气象?」这话真的有点像禅宗直指人心的话,念头不动时你是什么样的气象?这不就是父母未生时你本来面目,都是一样的意思。这跟参禅道理相同,参禅就是把心定下来了,念头不动的时候你才能大悟,才能够回归本性。『此亦养心之要』,这是养心最重要的关键,养心就是不动念头,念头动了费心神,所以常常动念头、常常思考,神都会伤。中医上讲多思伤神、多欲伤精、多言耗气,这些都要防止,养我们的精、气、神。
" L L; e) C- S& P% `1 ~! W A6 V; c9 u) Y( w& a/ E1 J
【又曰。心须令只在一处。勿有外事参杂。仍须勤勤操守。临事勿暂放宽。人之精神。习久自成。若勤紧收拾。真个提得紧。虽半月见验可也。】 o9 @2 F- n- s
: ^ Y/ Z- h9 M, H) C" z/ ?
朱熹先生又说,心只在一处,这个儒、佛讲的都是一样的,佛也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让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点上,念头集中。『勿有外事参杂』,就不要去想别的事,心要空、要专注,这就是功夫。譬如说你听课的时候,你现在心里会不会打妄想,你能不能专注,你能不能只在一处?所以听课也是练功夫,你能够定定的听两小时,就修两小时定,不打妄想也不昏沉,你这是练功。把这心的能量练出来了,你可以无事不办。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那个心的能量不可思议,为什么?宇宙万物唯心所造,你可以用你的心力、念力转动乾坤,所以无事不办。我们现在什么事都办不了,为什么?心力不集中,心神涣散、妄念纷飞,定不下来。好比那个光,光如果是分散的,隔一张纸它就透不过去,但是,如果这个光现在集中在一点上,就叫激光,激光的能量就很大,连钢板都能穿透。所以我们就要练我们的心力,没有别的,只在一处,勿有外事掺杂,不要让妄念掺杂进来,有了的时候立刻觉照。念佛是最好的养心方法,当我们有妄念的时候,马上提起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打掉所有的妄念,任何的念头都是妄念,系心忆佛、专称名号,你念得功夫得力、妄念不起了,就能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你能成佛,真是无事不办,成佛都行,你还有什么事办不了的?( J( ~' Z" ^, `
- j a$ ~! V R. P# Z( @' X# `, N
『仍须勤勤操守』,这个功夫要在日常去练,很勤恳的来练,操是操练,守是守得住这个念头。修行人真正用功在哪里用?就是在你日常待人处事接物当中练,如果你说你躲到深山老林里面,练不成功的。那只是把你的妄念包藏起来了,没有缘让它发出来,实际上你没有那个功夫,等到你一出来又乱了,所以在境界上练心,练出真功夫来。譬如说人家骂你,你不要生气,这就是练功;人家赞叹你,你不要飘飘然,这也是练功的地方。操持、守住这个念头,不为任何境界所动,八风吹不动,这就是有功夫了。『临事勿暂放宽』,勿就是不要,暂就是短暂的,短暂的时间都不能放宽,就是时时刻刻都得抓紧,操持你的念头,念头不能散、不能松。临事,不管遇到什么事,好事、坏事、急事、闲事,那个心总是提得起来,正念分明。什么叫正念?没有念头就是正念,这是最高的标准,无念就是正念。但是凡夫确实做不到,怎么办?那就单提一念阿弥陀佛,这个就是正念,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这句佛号都能随时提得起来,不迷、不忘,这就是真功夫。『人之精神,习久自成』,你的精神就能得到保养,你的心力就愈来愈集中,能量就愈来愈大,时间久了,功夫成片,得三昧,那真的是自在了,这时候你不用刻意用功,功夫自然得力。刚开始下手功夫不得力,那是比较艰难,那个时候用功确实是要非常的努力,等用功用到很容易、很习惯了,这就是得力,不用刻意,功夫自成,刚开始刻意,后来就不刻意了。
3 D5 ^/ v% V3 U) ?& O A, o* x" J" \, Y1 v4 e, i
『若勤紧收拾,真个提得紧,虽半月见验可也』,这是告诉我们时间不长,如果你真的很勤奋、很抓紧收拾你的念头,在临事、待人接物当中时时观照,不忘失正念,更不起邪念,真个提得紧,你能这样用功,半个月就现效果。时间不长,两个礼拜。见什么效果?你发现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有智慧、有定力了,看事情看得很清楚,待人接物一点不乱,这就是很好的效果,甚至业障消除。什么业障?过去生中乃至今生做了不善业留下的不良的影响,可以得到化解。《了凡四训》上跟我们讲,业障消除有效验,譬如说晚上作梦不再作恶梦了,或者梦到游步太空,在天空中飞,或者梦到夜吐黑物,脏东西吐出来了,甚至大白天你都排出很多毒。有的人刚学了一、二个礼拜,他发现天天上厕所,而且上好多次,排出来的东西又黑又臭,这都是身体里头的污染、业障,排出来就好了,身体都觉得轻松。或者甚至梦到佛菩萨、梦到圣贤,这都是很好的效验。但是有这种效验不要生欢喜心、不要着相,知道这是感应就好了,还要继续努力的去修行,这就对了。否则你要是在这里头着相,甚至还到处跟人讲,高兴得不得了,这就着魔了。下面又说:
$ w4 x1 |" ^+ Z+ ^7 a; o5 |8 h
& Y% d/ L1 R6 ~0 C, A0 ~3 z5 c 【又曰。涵养本源之功。最易间断。然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矣。】
, Y. W* ]: Q9 T: O! o1 k* v" v+ E8 m% j) A* ]$ u
这里又讲到『涵养本源』的功夫,这个本源就是心地,涵养我们的心地,也就是修心。诚意正心最容易间断,这是真的,像我们念佛,念佛就是涵养本源之功,常常间断,就这么四个字你都念不成片,念着念着就打妄想,甚至有的人可能这十句佛号都夹杂妄想,所以功夫间断,成不了片。但是这很自然、很正常,对初学者是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