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3: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人就都死了。这两个连体婴,他说:‘我们不在一起不行,我们都不要做人了。’于是乎就都又跑了。你要给他割开,割开他就不要活著了,这都是爱别离苦所成就的。那么爱别离,这是一个苦。
- b+ d1 T# W1 z8 g8 Z/ a$ K' ]6 e. d4 B% [! A
! ~1 {/ m# o  Z' _6 h/ M, z# n
( t& _4 R* E" n2 Z2 ?
又有怨憎会苦。这个人哪,我很讨厌他,一见著他,不知道为什么从心里头就不高兴,和他没有缘,要离开他。可是很奇怪的,你离开他,他不离开你,你到什么地方,他也追到什么地方。追到什么地方,他一定要和你打招呼,做同事,来共同工作。啊!你讨厌他?他就总是和你在一起,这叫怨憎会苦,躲也躲不开。
6 C& ?3 e& N3 t
7 v; E% U& r) P# P$ V " r' d7 D0 e1 h' s

- [$ ]  c: k! Z又有求不得苦。我们人,想求一件事情,一定要得到。得不到,这个烦恼也来了,晚上也睡不著觉了,吃饭也不香甜了,吃什么也都没有味道,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为什么呢?就因为所求的得不到,所以总是心里头就像用那个油煎似地那么难过,烧得不得了,这求不得苦。
: v7 p7 k% {! |7 ~9 w$ _+ H
# M4 z' O3 C, S+ S8 U) V
  C8 y& M5 e6 B# z$ {4 m, U; q+ b% k  A. x; h! S' L3 X
最厉害就是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我们谁都离不开这五阴,它是势力很大的,把我们这人的佛性都给遮盖住了。可是这五阴虽然是这么厉害,你若是明白了,它根本就没有实体的。你没有明白,色、受、想、行、识,把你压得透不过气来;你一明白了,它就好像那个浮云似的,空去来,就没有了。不明白,你认为它有;你明白了,你照见五蕴皆空了,那就本来是无一物的,何处惹尘埃?所以这叫八苦。5 t  d  Z: C" Z

4 v0 A6 C/ l* l- T7 ?4 o( F9 G0 e6 U ! R7 d' A) k0 x1 I' g+ C6 S

2 q3 L0 f! Q7 W; f这八种苦,我们各人来检讨一下自己,哪一个人没有这八种苦、没有前边那三种苦?说:‘我没有,我也没有三苦,也没有八苦,我连一苦我都不觉得苦。’你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呢!补充一句,这个求不得的苦,也和那个怨憎会、爱别离苦,都是差不多的。尤其求著当官的,求不到,很苦的;求著发财的,求不到,很苦的;求名求不到,很苦的;再说清楚一点,求一个男朋友、女朋友,求不到,这是更苦,苦得简直睡不著觉,吃不下饭。古来就有这种愚痴的人,得了相思病,甚至于同归于尽!你看,这苦不苦?所以这都是人在世界上一种执著,一种颠倒,一种认贼作子,染苦为乐。越求不到的嘛,越觉得是稀奇,觉得是有一点什么在里头;若得到了嘛,以后也没有什么事了,觉得也是这么样子。
+ A0 }7 v  N8 |9 \' ^3 I! i  }1 L) z# l& i1 g
1 _1 w( N, P. y7 u, ~9 `7 k( e

" w2 R, D' @: U0 R- i6 [7 a* }( X青年人听说某种的药,吃了就开悟了,好像二十多年以前,美国这儿很盛行LSD(迷幻药),现在又盛行这个marijuana(大麻)。那么这一些个东西,年轻的人就因为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就想试一试。试一试,有的人就求到了;求到更苦,中了毒了,便有瘾了,这更苦。求不到呢,总是莫名其糊涂,怎么回事啊?是不是真能开悟啊?是不是一抽这个marijuana就变成神仙了?总是有这么一个好奇的思想。所以,一有这种好奇的思想,喜新好异,然后就受害了,自己不知不觉地跑到那个毒里边去,还不知道。以后就甘之如饴了,就觉得一抽上这东西,忽忽悠悠的,啊!比什么都好了,你就给我皇帝,我也不换了。你看!就是这么颠倒,这你说苦不苦?8 h* t( x, }* G3 `
; W! Y8 h, W- E7 y
0 x+ [- P4 _. ^& e
2 w- D$ A* a( D
这个八苦是总起来说的,若是往详细了说,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苦,所以说苦不尽,对谁言呢?对谁去说这么多苦呢?说了人也不相信,佛因为鉴于这种苦,所以第一就说苦谛,说:‘此是苦,逼迫性。’这是对人有一种逼迫的力量,你们各位都要知道。
( V+ i+ T# T8 L; @9 \* O1 f% Y; b' n0 U5 U9 w9 P" z  M$ i/ }0 D. P

* l% t5 o* M. B3 ]. y  U. Z
/ B8 f  E% X5 V; M, m9 k  f8 J$ C那么第二呢?他就说:‘此是集,是招感性。’集,就是集聚到一起了。集聚什么到一起呢?集聚这个烦恼到一起了!因为知道苦了,所以佛就发愿要度众生;那么知道烦恼是集聚而成的,所以佛就发愿要断烦恼: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集聚而成,所以就说‘此是集,是招感性。’自己种因结果,得到这种的果报,这是自己招来的,自己感应来的,所以是招感性。这烦恼也有无量无边那么多,再总括起来说,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我们人,不是就一种烦恼,有八万四千那么多,他说:‘此是集,是招感性。’: z% k# \* w: O$ E7 \: o- X

3 ?' u0 G: P4 R# } 7 }, |+ A# ]8 [; W, J( b

, F& I, @5 b5 y! c% A( ^& X又说:‘此是道,是可修性。’说是这个菩提道,智慧之道,成佛之道,了生脱死的道,离苦得乐的道,这个道是可修性,是你修行就能得到这个道了;你若不修行嘛,就得不到。所以说法门无量就誓愿学,佛道无上就誓愿成。
5 S# Y. _. \$ o0 M/ B/ q+ L( e9 p" y6 D$ M' G
( u, e. j1 \) b8 s
" l  u% g+ H3 G1 K& Y
‘此是灭,可证性’,说这个灭就是寂灭之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就为这半句偈,把生命都不要了,牺牲生命而为法,这叫为法忘躯,为半句偈而舍这个生命。这怎么样呢?就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苦行的时候,遇到一个净居天的天人,就在那儿现一个夜叉鬼的身来考验释迦牟尼,考验看看他是不是有真诚心,是不是能有大牺牲性,能舍得?于是乎他走到老修行面前,就自言自语地就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S5 k# b& {$ ?! ~7 P

$ f1 o% f" N; n* w& N( Z" W
' i) I% W  f. j) k' Z+ }1 |2 @$ |7 t3 Y/ r4 `
咦!这个老修行一听,就想:‘什么?他就这样唱音乐?这不是音乐,这是两句偈颂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啊!有意思。’这越想越有意思。于是乎就说:‘喂!你说什么呢?’
$ P5 ^6 Y6 C$ A7 {2 k- [, y, j, d# p$ z  c
- T9 g# l' Q# N2 G8 i# d9 e3 B! g7 \
) P- S6 e# Z( |# J" w
他说:‘我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 A1 j. i) e( I. }9 ~( F$ K& n; b, y
  c/ p0 }: M. Z+ M

, s3 D8 ?; j6 ^5 b* G+ B! G说:‘你说的这个,还有两句是不是啊?’1 `. x! `9 V! [7 J" [

4 G: E0 `6 }$ ^) S# h- |" J 9 l7 n; f& `' |

* R% r  K3 R; |0 |' ~他说:‘不错!有两句我没有说呢!’% h# U& U2 Y0 {

" [8 B2 z$ j% k7 Y7 Y8 g
$ ]$ \2 y; m' E: N
0 Y) ]6 M  B, f) r* o他说:‘那你告诉我告诉我,我听一听啊!’0 w  d, t% k0 P& w: d* ^7 F/ U

% b5 Z  f6 @" q/ Z
$ _! Y2 H3 B6 f% Y) Q# y# P, Z/ g$ `! \
说:‘告诉你?我现在没吃饭呢,没有气力说那两句了,你要先给我找一点东西吃,我吃饱了才能说呢!’
1 i9 O" M1 M& K: [( A; L' l: K" o" I
! _) ^: ]+ B# Y0 M0 O
4 L; U1 h, b9 r' A/ j, Z  D
2 K% Z$ X/ o' t# J释迦牟尼佛说:‘你想要吃什么?我给你找,供养你,请你吃饱了,把那两句偈颂说给我听啊!’
4 H# v- e0 T: `$ {& o$ K* D9 H) M2 a
1 [# Y" f6 W! j, E3 w* v- o
, V* r! D& W* ~+ b9 I2 v2 _# m+ U( B6 ?
这个罗刹鬼就说:‘哦!你能舍得啊,我是要吃活人的肉,喝活人的血,我才能饱呢!你能舍得你的肉,舍得你的血吗?’
6 h# F3 ?5 W% ]! r; N
8 N" T% y- n1 r3 B+ Y
; r6 ?0 A/ o" L: r2 E7 _. x+ l8 G) h1 }8 K2 _2 G9 C9 O/ R0 K
释迦牟尼佛一想:‘我朝闻道,夕死可也;我听见这个法了,我就死也值得了。如果那两句偈颂我没听见,这永远我都放不下的。’于是乎说:‘好!你先告诉我,我就把我这个身体给你吃。’$ }" I1 s2 c9 l& u7 U, l8 V

4 m1 t6 t0 ]9 b1 ~/ A' s7 \& V9 H. U7 g; Z
0 |( N; W' H- ]/ D

9 n7 A* B( S- o. u夜叉鬼说:‘好呀!’于是乎就说最后两句,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说‘诸行无常’,这世间一切一切的都是无常的;‘是生灭法’,这生了又灭,灭了又生,这是生灭法。‘生灭灭已’,生完了又灭,灭完了又生,把这个生灭都没有了。这时候,‘寂灭为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能得到这个不生不灭的,那才是真正快乐呢,那才是永远的呢!说完这两句偈颂,就要吃这个老修行。7 K8 a9 g+ z: O5 _2 A

7 X5 T! {' O' x
# u* _0 E( C) a+ m2 _" D, V9 H2 h* u6 i
老修行说:‘你慢一慢,等一等,你先不要吃。’
, g0 L  \3 \' Z7 p. ]0 T) K  T$ n

/ k8 c  n6 z) D. o& {% ~- `% a& t# @" n0 S3 _
‘啊?怎么样子,你不算了?你想反覆呀,那是不行的!’" ^. O& f- ?' |( D- S4 H
& L6 G) x& ~! r  V4 v
! u6 \! A9 M6 E

( Q5 o0 N" \' s% s/ r) V8 T0 s- S6 w$ }这个老修行说:‘我不是反覆,你等我用把刀,把这四句偈颂刻到树上,永远在世间存在,那么人人一看见,就会发菩提心,就成道了。’
) y4 r5 B4 [9 {0 D( c  |. }9 X) d0 n0 j4 b) {/ Y

4 o. `+ ~# l4 P  I1 @! u
$ f, w; N" n" P1 r5 H, Q" B这个罗刹鬼说:‘啊!你这个意思也都可以的,我就许可你刻啦!’
* w& o& h: |% B5 Y, B+ k1 t4 u9 q$ j, @6 E8 o# m

2 C9 f5 O, ~; U+ ^3 q% l5 v7 x5 W2 w% A' \  J
于是乎,他就刻字,把这个树皮用刀割去了,把这个字都刻到树上。他一边刻,那个罗刹鬼就在那儿吵说:‘哎呀!你快点啊,我肚子饿得不得了了,受不了了,你不要这么拖延我的时间了,我这就来饿死啦!’这个老修行,也就赶快刻字,就把这首偈颂刻到树上了。刻到树上后,罗刹鬼说:‘我现在和你不客气了,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了。’) K, J* b! l0 B2 M- V; @; a

( f% D+ M% [# q- q9 {
$ w. E. [+ [2 b/ s6 L9 p. O! Q
# G* Y/ h- s& q他说:‘你再等一等!’3 `& q# n; z: J6 ~4 t

; v  v1 a; X! C) ^+ F8 p
6 s+ U- g. J* }! J2 P" n& d
8 L( T$ Z& o% z/ K0 x& }‘啊!还要等一等,你说刻到树上了,那我已经许可你;你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了,你还有什么事情?’
' w) H/ U' v" E4 P- j0 `# @: X) _& @" b# _: J
' F0 j# L- z( G7 M% ^' f  v; e
# B4 J% X, v4 n5 o2 B- a  _
那老修行说:‘我想,刻到树上,虽然是有字了,可是风吹雨打,时间一久,这个字就都没有了,不会存在的。我现在这儿有打石头的器具,我要把这一首偈颂刻到石头上,它永远都存在的。你还饿多一阵不要紧,我把它刻到石头上,你无论如何要给我这个时间。’
0 E! N6 ]! M' j0 i4 W# g) g$ `6 h, S# \% ^# h+ ^

2 D# ^4 x( y% b# T* K; }* [* ~2 I% a4 t& U+ z( x6 }8 T8 L: n
罗刹鬼一听,说:‘都好啊!好啦!那我就满你的愿了,你刻吧!’那么他又把这一首偈颂刻到石头上。0 M6 o9 P$ e6 L
5 b( u7 n! }- y, g
: f% P1 G1 c' f

" y* I/ D- J5 p刻到石头上后,这回罗刹鬼说:‘好啦!那我现在可以吃你了。’$ C% X( v0 q# q1 _
$ ?$ O8 P* _" @( z! U) p. |! @* \$ i

; R. O, N; B9 \/ ]- d
6 m' T$ ?: y4 L$ L" y% c# |5 b  V# b  c释迦牟尼佛说:‘好啊!你现在可以吃我了。’那么眼睛一闭,等著这个罗刹鬼来吃他了。  W% h+ ]$ i+ }

0 P9 y7 ^. _# x4 @+ i" V. \   D; I( b- t% b/ h

. \! M! t. c2 k% U可是空中那儿说话了,说:‘善哉!善哉!你真是一个有大牺牲、为法忘躯的一个老修行,你将来是一定成佛的。’他睁开眼睛一看,这个罗刹鬼不在了,那么空中有一个净居天人在那个地方。
  U6 y; a5 v5 R+ J7 e7 E
$ T/ Y0 H/ `+ i$ Q8 u. X, k " `1 @( M; s& J& [8 f: h3 o0 }
8 ?, w5 Y! w- Y8 v% e6 n- _. ?
所以嘛,这叫为半句偈而舍生命,舍生命都不怕了。我们学佛的人,能不能有这样的殷重心,这样的诚心,这样的至诚恳切心,能不能这样子?能不能为半句偈,或者为某一部经,我们能把这个生命舍出来?6 Q  I; Q: f+ b/ J5 l
6 J. X) K2 L  A8 {. P
$ T# X- @$ R0 w
6 P% ?: ^5 l# V8 }: y* a; O. O
虽然是这样子,现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愿意修行的人,我们万佛城现在鼓励人人都读诵《楞严经》,能学得背诵《楞严经》。现在《楞严经》,有的人读得两卷了,有的人快读三卷了,那么还没有人完全能背得出。可是在弥陀诞以前一个月,有一个人就发愿要闭关一个月,她要发愿把《地藏经》背出来,把《梵网经》也背出来。在当时我也答应她这样地做,教一个人专来伺候她,来给她预备水,预备饭,来帮助她,成就她的愿力。那么这个人,果然就在一个月期间,把《地藏经》也能背得出了,把《梵网经》也能背得出了,这是万佛城头一个能把这两部经背出来的。可是这个人,你们要问她姓什么?叫什么?老大贵姓啊?老二叫什么名字啊?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呢?我不能替旁人来卖广告,这个是万佛城修行的一份子,万佛城差不离的修行人,都有这种志愿的,所以你不要单单知道某一个人是这样子,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
! E1 c* F0 [5 K
) n# {: Y9 P) J4 \ 5 _7 l3 Z1 w: w$ r

9 e& s2 x, K+ o1 k( T最近在你们洛杉矶,也去了一位居士叫何果林——何耀林,他是一个针灸医生。他到了万佛城,这回也是闭关,闭了十天,还是八天关,他把《金刚经》能背得出来了。为什么我说这何果林——何耀林的名字呢?因为他是一个做针灸的医生,我替他卖卖广告,也不收广告费,这没有关系的。
% t+ u& U* ^$ x2 M. [) e* t5 z' i& D- I, Y
6 D! H' U( R0 Z9 d* e, |
. Q$ x6 {1 U8 u5 a, \" ?
‘道是可修性’,‘灭是可证性’,可证得的这种寂灭之乐,那么谁可以证得呢?谁是真修道的人,谁就可以证得。所以知苦,知道苦了,就断集,断这个烦恼了;慕灭,羡慕这个寂灭之乐,所以就要修道,这叫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a8 z; y  s" d: k/ ]  ]8 _- _) G
# E8 q- \7 _8 @+ D
7 |! e0 O" @, g5 O2 J

: j. Q$ ^! e3 _- @2 {$ w! @7 ]) U. Z第一就是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是灭,可证性。’本来应该说是苦、集、道、灭,那么因为中国人呢,大约也是读著为著顺口,就说苦、集、灭、道,那么这是第一转。
+ _& T  A) h, z2 w; a# z
8 {2 ^: ^/ Y7 N9 u ( a% ]& N2 _+ r1 v5 a5 `8 r

* S) l% z7 W. R% h第二转,他说:‘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说我已经知道这苦了!我知道这苦,我再就不愿意受这苦了;不复更知,我不愿意再知道这个苦的事情了。‘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说这个集我已经断了,我再也没有可断的了,我没有烦恼了。‘此是道,我已修。’我已经修好了这个菩提道,成佛了。‘此是灭,我已证。’说苦、集、灭、道这种法,我已经知道了,已经完全把他们都认识了,这是第二转。( J6 J7 Y+ C6 D7 T! ~2 ]5 s

8 i! w' ?  I# C' U$ u; }; { 7 D' q8 s4 z7 S

0 T# T: n2 B$ I那么第三转就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这三转四谛法轮说完了之后,那个阿若憍陈如尊者,即刻就证得阿罗汉果。我们现在也听到这个了,谁证阿罗汉果,我不知道。
+ O. S: g9 w" \* n8 ~+ V2 j+ |% I
6 E+ L! y8 ?. `7 M1 C' r 3 v/ B$ n5 `$ O: A! T  \
3 _) k( ^! {& _( c8 |  v
回向偈:
8 J" X$ K0 M' L7 g  T
' f2 z& [; @7 \* j5 ~$ O. s6 D
. I6 I& v8 l4 g$ X# B5 i
+ Z3 ^( g8 H" l) a: h1 Z. S. l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2 T+ z. d% k+ w7 s$ I* ^0 ?; p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 d" T4 Q6 }& v1 K% A8 X8 {9 m# d; _( }7 `4 m* H% A! h( o! Q! Z0 c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 b3 i% O9 M2 A: {) [; X6 r" X. @( _: W2 P( S5 Q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k* \; w: Q  r  p0 u8 J( C) B5 D  P0 R: ~5 m
. {3 @/ @- {. s1 W1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7-2 15:16 , Processed in 0.0844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