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2 2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他的声音太大,惊醒了同病房的十几个病人,兄告诉他小声点,以免影响人家安眠,他点头说好,但声音并没有变小,由于家人念佛声小,他突然说:‘你们怎么不念佛助我往西方极乐国!’接着又对兄和妻说:‘我先去了!’兄问去哪里,他说:‘去极乐国,我先去等你们!’兄说:‘我奉送。’他说:‘好!’以后又大声念佛,妻子哀痛地说:‘你去了留下五个年幼的子女怎么办?’他就大声回答说:‘你怕什么?有妈妈和大兄在。’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更大,更急,念得整个病床都震动,医生想要打强心剂时,他说:‘不要耽误我,我要去西方极乐国!’拒绝了。妻子又哭诉:‘你要保佑孩子啊!’他回答说:‘我到极乐国当然会保佑孩子!’并说:‘简单,一律用素菜。’从早晨二时到四时四十分,不停地大声念佛,到最后一个佛字终于断了气。请问这种情形是否往生了极乐?6 ?& ~& k* _& V/ N
: W) n" {1 [ }1 _) A
看见金光即是阿弥陀佛的佛光,自动念佛不停就是正念分明,嘱咐眷属助念,可见求生恳切,拒绝打强心剂,更是正知正见,遗嘱丧事简单用素,足证心不颠倒。这些现象都很难得,一定往生无疑了。当时也有极大障碍,幸而度过。就是妻子不懂净宗,临终哭叫干扰,又说许多儿女俗情,这是大忌大错,几乎害了大事。如果不是世贤愿力深厚,就会被眷属扯回,万幸!万幸!0 i# h) a9 y/ v7 o9 x, k* ^, G3 F6 D) ]
1 o5 j0 k/ P, l( l# o1 f6 B
504.佛经说临终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钟世贤居士念了近三千多句计二时四十分才往生?0 B& a! M7 H `8 l) D
' o; b/ G3 j- ?3 W4 n9 k
十念往生指最后一刻,落气时最后一刻能一心不乱,一念也能往生。
3 D. O7 M+ q2 N/ W" w' u) l9 N
0 R4 X8 V% c8 M2 A! W* ]7 ~505.只注重早晚十念,能否往生?
# O! U1 y7 ~* J0 g1 x& S
, j4 C9 f; D% Y+ i9 t% V十念法是对极忙的人来说的,坚持早晚十念,其他时间也要养成心中有佛的习惯。如果能够挤出时间,还是多念为好,临终才有充分把握。3 J8 E5 c; i1 _$ G$ ~5 C! S% j* Z
0 `$ x. K4 }" x" U
506.佛说西方极乐,是不是也是善巧方便?
* S+ j& q q; ]/ K2 w9 b0 q
2 i: P3 d( a( a' c9 r% P既是真实,又是方便。, c& V0 H4 X1 e# I6 S- Y
7 x" q4 \/ C7 E
507.我在大陆信佛时,兄弟姊妹等等都归依印光大师,现在到台湾有没有必要再归依另一位法师?" m% T+ N9 g& z' M3 Q# Q
3 k2 M q" p# ~$ V [, l" G! l
归依三宝,不同于世间拜师,世间拜甲为师,就是甲的弟子,拜乙为师就是乙的弟子,因此,拜甲与乙无关,拜乙与甲无关。佛教归依,是归依三世十方的平等意义。简单来说,无论归依任何比丘为师,就是十方三世僧众都为我师了,如果你要亲近某位比丘,尽礼结缘,也未尝不可。
3 |. n' O6 g6 R, y6 g
2 ]( w8 J# {: y4 n b508.带领大家做早晚功课,可不可以用唱片或录音带代替人唱?* Y: \# [5 w5 j/ D& w1 b* k0 b1 @ d
4 d5 D3 E- i. M! U
不很适宜。作课是修德的一种,唱片、音带是他物发声,声音佛事不是发自我心和自己的性德,修力自少。带领人做功课,不止声音,还有威仪,大家知道是机器,就会降低尊重之心。录音只适宜助念,因临终时不知道声音是人是器,无分别心,就能生效。录音与极乐世界鸟树演法也不同,那里的众生早知有相五尘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故好像是佛在身边。4 _8 x; j! \& ]# F: j
% Q( r/ x& f' h& r$ K, ^! n509.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对吗?/ k) s/ _; n- W( K9 L/ E
' q! m' U6 }) i: k" j' E3 `
这仅仅是念法的一种,大声自然有利益,但其他方法也各有优点。( G/ U+ R6 y3 a: v
0 B4 p( R9 F1 F) t
510.念佛念到一片空寂,连佛号也提不起来了,是什么境界?( Y# e/ i& P5 K) r
6 E) M4 w6 o1 S/ t5 E
无作无愿,是至上境界,提不起来,是失念的烦恼。
6 E( M7 A1 Z, a" L% T7 f1 M3 I5 D
+ w5 q q8 q z. A" j b$ q# u511.归依三宝就是正式佛弟子了,假如在偏僻处,只有信仰念佛而无归依,将来往生有障碍没有?9 [- F) \' C1 N9 R Q
5 |+ U1 w9 C; W2 T# \0 `8 C' f, N
归依自有其功德力量,如果地方偏僻而无法师,只要是出自真心,书信请求归依也可以。如果不诚心,当面归依,也是形式,要重心而不重形式啊!往生西方,全在念佛功夫,临终是否有障碍,全在是否招魔,魔就是自己造的惑业,所以念佛的人,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啊!归依三宝,遵守三宝的教训,善莫大焉!如果归依而不遵其教,仅仅种种善根罢了。8 l, t% b- V+ q' e: s- Q0 d
% U) @7 l( ~: Z: t, f
512.念佛的人在西方都孕育了一朵莲花,念佛增多则莲花长大,念佛减小则莲花变小。我现在工作忙,连规定的数目都不能念完,只好一面工作一面默念来补充,将来往生有障碍吗?! I1 K- _* c4 z8 E' O4 z1 B9 Y9 q! d
& }3 y7 u, X1 `
如果因为事忙,不能作完定课,但能在心中默念,这是内不断,不得自责为退转,莲花仍然在滋长。如果担心临终生障碍,必须依赖平时修养。只要做到‘饶他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并且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作俗事,过去就了,使心中有佛无他,临终一定没有障碍。
' v! l2 ?2 a: P7 g; k f+ C$ n" o% a$ v3 \+ u% ^
513.定数念完佛后,再接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地藏王菩萨,如此是否符合净修方法?* l- |* D' X' f4 H1 \! j
0 `1 ?/ {; h, r/ [7 Q; z课目为古德所订,不宜更改。敬信地藏菩萨,也是应当,因为世尊已去,弥勒未来,地藏受世尊之嘱救度我土众生。但最好在定课作完后,专念地藏圣号数声,不耽误时间,两全齐美。* [& H4 i+ l. Q9 C, d* b
2 G/ `/ w( o& B2 V2 P4 A2 F j514.常听说往生者预先知道去的日子,敬请解释。
+ ?, w/ l0 m7 x4 X: ] 2 [, w x; P9 F+ o
功夫成熟,惑断心开,自然开发神通,可以知道自己往生的日子。修行人直心无伪,便是道器。直心就是心正,无伪就是意诚。圣贤之书说:‘至诚之道,可以先知。’又何况修到一心不乱的净宗呢?
+ f. f- u, v4 O7 h. v4 \* [ 1 ^* u9 U7 P. Y( `1 @
515.怎么对待梦中瑞相?$ ]* ^5 W" M3 O/ d, R5 A. K
8 u4 ?/ F" C' l/ Q3 X; z- S5 ^梦见三宝都是瑞相,但不要对人夸耀,一有执着,就会着魔。5 S# C9 T& ?1 n
c6 m1 w8 \, }( X
516.佛说七天念佛到一心不乱即能往生,如果这时没有命终,能往生吗?9 I: v0 x8 ] E. w0 b) {
& G: m' ?# g0 R" ~$ B
经上说临命终时,佛才来接引,并不是一心不乱,立即往生。: O4 X- m: n4 @# B& J
! {& Z4 l; l: d# O2 E+ {. O
517.念佛需要韵调吗?; ?8 P4 e* a* \" N% U1 h( X% s' R
, Z% j; m$ P. [) \" H$ y7 Q自己念佛不必研究用什么韵调,只要匀称就行。如果随众念佛,只有随顺维那之调,自己不得单独乱板。怎么才能做到一心,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我的念法,一向不出声,属于金刚念。
" S+ x, E+ Z$ C$ S
; q% ~$ d! E6 M, l& u. g! U518.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 _; s* v& E3 E# q
+ G# } B3 u4 i5 y: ~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人,还是请在家人,一定要以有经验为标准,因为七中有许多事务,都要如法,不注意就会出现过失。, N: v/ I2 J/ x: l% ~0 D5 n8 R
& c5 c ~5 a) C. e519.真正打佛七,是否要请一位已得一心不乱的大德来主持?. G. @8 l! O) O6 B$ l
% z' Q7 M. Y6 S能请到当然很好,但要请到真正的大德却是非常困难的。不得已只好请其次的,只要专修净土,深解仪规的人就行了。
! z5 }" n: R& p; e
3 x! e6 s% W* r1 N& ^- S& h520.能预知时至而往生,是否都已做到一心不乱了呢?- m7 b) e! b1 F
0 I7 b6 x# R2 z9 ~3 q4 z不一定,一心不乱是净念定功,预知时至是诚敬所感,曾见外教所修,也有预知时至的事。
r# S9 j. |3 G# H $ B6 d m4 h6 b6 }
521.念佛三昧是否一心不乱? 5 ~! _7 F# w& q: @4 p- T+ u
6 M9 Q- k& M1 K# T4 r. E( Z
可以这样解释。" n- P, ?, B* W N% S% O p+ L" h
) L( ~* }- G- N7 a
522.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