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26 1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要记住‘一门深入’。因为一门才容易得定,二门就差一点,三门、四门得定的机会愈来愈渺茫。只要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定。定心没有分别,没有界限,所以广大无边。佛心、菩萨心就是没有分别执著,所以心和尽虚空遍法界相应。我们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著,所以心量很小,不能容忍。我们很不容易觉察自己的过失,别人的过失很容易看出来。自己的看不出来,原因在什么地方?处处六根往外面跑,不晓得往内,总觉得别人的不是,没有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回光返照,这个人就是觉悟的人。6 O. S1 e! W1 y! c
3 ?$ R9 S5 y; @* `
, |1 |1 E7 g7 K, n4 K) i( X& T- x+ j5 F
别人不能接受我,不能容纳我,好像人家都瞧不起我,贡高我慢。殊不知回光一返照,原来自己跟他没有两样,但是并不觉得自己没有把别人看在眼里,反而说人家没把我看在眼里。诸位要冷静去想想,你就会知道。所以会修行的人,像《华严经》的末会(末会是证,行之后就是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怎么样学习?拿六尘境界当一面镜子照自己,所以他一生圆满成功。看别人想自己,看外面境界想自己,回光返照,照自己!他没有别的本事,本事就在此。) @, M; V" I# I$ d3 Y0 c
) n) I a$ M% l4 a4 x7 W
6 q, `, h% h! A8 I# V
" d9 \& B9 ]. R; V: M1 X
我们的心往外跑,不知道回来。一部《楞严经》教我们修行的秘诀,就是回头。所以,佛门一般寺院的山门,背后常常写著「回头是岸’。几个人肯回头?那一句话的用意很深!在那里回头?念念回头。眼从色尘回头,耳从声尘回头,鼻从香尘回头,舌从味尘回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知道回头,不可以随尘流转,那就麻烦,就是凡夫。
5 M- T0 B, T; b4 I& _ k8 U! Z9 ]' T; E8 q) V" J& f
- z! A' l8 h1 a' ^8 n. z& C4 a7 v8 U) n) D/ [
圣人没有别的能力,就是知道回头,念念回头。这一回头,楞严二十五圆通虽然末后特别强调‘观世音菩萨返闻闻自性’,你仔细看看,那一位菩萨不是用这个原理原则,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样。返闻寻根,要转过来!转过来,心就清净,转过来就得定。- t0 p9 q& d, k
8 m0 \# k3 k% f, O5 _, A : p, R6 Q8 `' F2 J
; J- P8 s1 a" \& o# J信心清净,庄严佛土。回向偈里‘庄严佛净土’,用什么庄严?香花不能庄严,幢幡不能庄严,那都是假的。清净心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如是!所以经上讲的,我们能信得过。不是普通条件去的,一念清净,一念净信,只要这一念就行了。要在什么时候?在往生的时候,那一念非常可贵,就好像我们开保险柜对号码锁一样,一下对中了就打开,那是相应。在临命终那一刹那,一下相应,就得往生。
9 F/ v2 ~: H: O& a# R- U4 A
7 _) R, h) s5 n
V" ?/ i: b; Z1 `9 q/ T- @$ n5 \4 x3 E$ ?" x
因为在临命终那一念,我们没有把握会不会相应,会不会清净,所以平时要训练。平时念佛就是训练,训练到平时也清净,这个人就有把握。一生训练没有修到心定,没有修到清净,那就真的要看缘分。临命终时,头脑很清楚,有同修道友帮你助念。助念是提醒你,所以助念的功德利益最大。关键的时候提醒他,他一下觉悟过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一念相应,他就往生。
, g% B$ E) m: [0 n) G6 t; v% s' h- {0 G0 n% ?
; i% A$ y O' J% i5 c3 u* K$ R$ J2 T
人在临命终时,最好家亲眷属都隔离,不要让他看见。看见了,亲情难舍。一念舍不得,那个亲人我还没看见,就难了。心不清净,就不能往生,念一辈子佛也不能往生,因为临终那一念不清净。这是关键的时候。8 z: Y+ C: c5 F8 [# k; P# y
# b- v+ P* H. T: V* u! ]+ `2 b& J
& Z( ~. R$ N! u, a( A
) d- X: @) m- t2 E3 W- u; ^* c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可以相信。从理上来推想不是虚妄的,但是它的清净纯度,我们无法想像。: W2 K- V$ Q) j
4 n c' e# a6 ?* R) t " u9 y" p' S, D, b4 O. a
: x+ `; v! w8 [* C“光莹如镜”,这一句是形容它清净的纯度,清净像一面镜子一样。这是讲依报,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山河大地。一切万物放光,光明“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这个光明照得太远。这一句我们也能相信。在今天科学的领域之中,太阳的光很强,但它确实是有距离的。太阳系里面,从海王星、冥王星看到的太阳,只像一颗比较亮的星星一样,因为距离太远了。极乐世界一切万物的光明,都能遍照十方世界。说老实话,科学家不信,因为找不到证据,特别是在物理学上找不到。没有依据,大概是赞叹的吧!科学家当然找不到,因为它不是物质,在物理上找不到。它是什么?心性的光明,这是科学家没有办法探测到的本性光明。本性是遍法界的,性德之光当然也是遍法界的。
% ^- {1 t& F: H2 Q2 ]0 P9 o, f# w5 |3 ]5 D
0 N+ k% s4 f1 z8 k
2 X, Y7 D# c E9 h2 \" m0 n4 V怎么晓得西方世界是性德之光?佛在大经上跟我们说过,‘依报随著正报转’。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正报,心地清净。清净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他居住的环境,也是性德变现。这个理论,我们在大乘经里常常读到,是有理论、事实作根据的,所以光明遍照法界。
! X2 c- }) f/ q9 @4 x3 w
3 |+ K6 `" h% s$ E& Q
7 f# R! b. r7 x+ _4 C/ G# M
. y; o/ U7 [: \. r法界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不但照,还‘彻照’。彻照是没有障碍。太阳光虽然照,是普照,不是彻照。我们盖房子,在房子里就照不到了,所以不是彻照。这是指依报光明之德用,也就是自性的德用。
. U. E7 A$ r5 c* e- C
3 k' @4 {6 P9 f8 @- I4 g - H9 c# g( d" U( J0 g
; J, Y* @" F% q# t$ V4 c
“诸佛世界,众生睹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的所有众生,只要见到佛光,就“生希有心”。‘希有心’简单的说就是‘道心’。如果说得更具体一点,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生起向往之心、羡慕之心。换句话说,启发他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佛用光明来接引。0 ~% b, n# W4 W4 |8 ^3 s( \; K
% ~ L, ]3 [/ T5 r5 ~9 l
( Q! A! U, ?$ }/ D. m4 v- w* a |& T9 p
西方世界的光明不可思议,经上常常读的‘光中化佛无数亿’,佛又说法。这些说法者是不是极乐世界的‘光中化佛’?当然是的。依中现正,正中现依,是事事无碍的境界。像前面讲的行树,在《观无量寿佛经》讲得很详细。宝树放光,光中现佛刹,刹中又现佛菩萨,佛菩萨说法,佛说法,菩萨围绕,是光中所现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不是这光中所现的?世尊给我们说的这些经典,是不是光中所现的?不可以说不是,因为理上讲完全能符合,所以诸佛的光明,有缘的人就见到。5 r7 o) `. j+ [. U1 U
& p( @' R* d+ N+ F
) W' H4 F( X( L
) Q! |2 H# F! Q: i6 O# F! V# n缘深的人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的确是光中化佛。不但在中国历代有人见到,我们在传记里看到,像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就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历代念佛人,在家、出家,见到这个瑞相的很多。今人也有不少见到的,有人见到阿弥陀佛,有人见到宝树莲花,都是同修来告诉我,绝对不是妄语。见到之后信心增长,这是善根。我们没见到,并不是佛光没有彻照我们的身心。佛光的确彻照,可惜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所以心不清净。心清净就见到,感应道交。见到了怎么样?你也不要喜欢,一喜欢就著魔了,要‘见如不见,若无其事’。知道这是事实,增长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