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4 1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诸兄,如事兄”也是如此,我们的孝悌之心养成之后,就是无分别的、平等地对待社会一切大众,正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对待自己家里老人那颗心来对待社会上的一切老人,让他们都能够过上愉快安定的生活,对待社会上的小孩都是用对待自己家小孩的那颗心,这就是爱心,所以爱心的原点就在于孝心,孝悌养成以后,他就能够广泛地仁爱社会大众。真正成圣成贤之道也是爱心的成就,所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能够对父母尽孝,在家里行孝悌之道的,他也能够对社会大众、对百姓有一种仁爱之心,再进而言之,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对一切的众生他都会爱,无所不爱,这就是佛法里讲的慈悲一切,我们看到孟子说的:“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就是圣贤人,圣贤人的存心就是孝悌,孝悌做到圆满,这就成圣成贤了,也如同佛法里讲的,成佛成菩萨了。 3 [ j3 s, x# H: o; y# ~% L
! S& U# J* h4 E/ m+ k% n5 v8 e' ^ 第三章 谨
( [$ Q/ y2 W! j! X. ~: s4 J) T0 s
, p( X, r3 C, Z9 F+ m) P 这一章总共有二十四则,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衣食住行,生活的小事。圣人就是从日常生活中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中庸》里提倡的诚和明,印祖把圣贤之道归纳为这两个字。一个人的真诚心,一个人的明,就是觉悟心,都要从这些日常小事中来养成。我们看这一章讲的衣食住行,穿衣要“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饮食要“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居住包括“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等等。行为就讲得更多了,“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这些都是生活的点滴,让我们来一条一条看,如何在这些生活点滴中来养我们的诚敬之心。 ' }- ?7 ~" r# F2 w0 ~+ `
+ B( U) Z* q) a0 h1 S1 A 这些小事古人都是从小开始教起,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都没有学过,所以现在我们来补课,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要知道学最基础的,它就是通圆满的大德。就是《华严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德之人圆满了大智慧,他表现出来的就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把《弟子规》上讲的全部都落实而已。 g: p& }- v2 }6 a. E2 W
9 a/ u6 y3 o+ a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2 C4 H' @& C0 ]1 W2 y% C
2 [' T% e: ~/ N: b' ?5 ^* j 这是讲一个人的作息要有规律,还要勤奋。我们知道人的光阴有限,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假如浪费时间,把大好的青春错过了,该有的品德、学问都没有学到,没有成就。那么真的就是“老大徒伤悲”了。为人子,要懂得抓住机会来孝顺父母。父母比我们年长几十年,他终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哪一天离开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有一天的光阴,就要竭尽全力来侍奉父母一天,这样就不会给将来留下遗憾。 2 A; {' d( ~' F0 G$ L) p/ \
, S5 Y h) {/ Z! I9 B 为人子,早上起床,也应该比父母要早,最好起来做早餐,让父母起来之后就可以用。晚上睡觉也比父母睡得迟,听候于父母,父母有需要,我们也能够满足。 6 Z- [# g6 A9 C4 T0 `5 \* {! ~+ _
, m9 Q: U' o3 o0 |' Q; F0 ] U
求学的人更是要早起,晚上也不能睡得太早,应该尽一切的能力,抓住所有的时间来进德修业。当然这里主要是讲勤奋,所以说“老易至,惜此时”。提醒我们在青春的时候,要加紧用功。 3 ]$ Y' X4 C# r/ D* H/ u
6 N) q% k# p. O, L7 m2 g, a4 V 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了,更应该珍惜这千载难逢、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努力用功来成就道业。因为人的生命很短暂,佛在世的时候,跟子弟们就讨论过。佛问弟子,你们说说,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呢?有一个弟子就说了:“人的生命在一昼夜之间。”佛听了摇头,看来不太对。有一个弟子又说了:“人的寿命在一饭食之间,”饭食之间很短暂,吃一顿饭的工夫可能生命就失去了。结果佛听了还是不赞成。最后有一个弟子就说了:“人的寿命在呼吸之间!”这时候佛才点头。所以说,一口气上不来,这人的生命就结束了,那就到了来世,来世还能不能遇到佛法呢?真是太难太难了。所以真的要懂得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进德修业。
, R1 j3 ?! A' V# [9 m, e; j . q1 Y* q; {7 X' B6 A' U9 S
这里讲的是勉励我们勤奋,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条解释偏了,看到第一条“朝起早,夜眠迟”。不能够“朝起早”,但是他能够晚上睡得很晚,然后他就说“夜眠迟”。看香港有很多人,作息都非常晚,晚上一两点睡觉的人很多,甚至两三点,三四点才睡觉,那不是《弟子规》所讲的“夜眠迟”。古时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是入夜了,晚上九、十点钟睡觉,这也就可以称得上是“夜眠迟”了,所以不能睡得太晚。睡得太晚的话,对身体不好,特别是孩子,如果睡得太晚,熬夜了,对身体亏损是很大的。 7 ~( z5 y9 N- h0 _. x
- c, B, p) [5 |# P+ f. b 晚上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九到十一点钟之间睡觉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在恢复,在排毒的时间,你这时候就安静下来,人在睡眠状态下排毒是最好的。根据医学的报告,晚上十一点前睡觉这是最有利健康的。因为这时候我们的五脏开始排毒了,胆囊是在晚上十一点钟到凌晨一点钟排毒,我们称这个时间叫子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排毒,三点到五点是肺排毒,假如这个时候我们不休息的话,身体里的毒就排不掉,毒素积在身体里,对身体就是很大的亏损。所以熬夜的人,我们看他的脸色,都是面黄肌瘦,一脸的灰色,是因为他的夜生活太多,作息不正常。一个人如果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早,早起早睡,这个人就有朝气,脸色就非常好,正所谓跟天同步。晚上如果不睡觉,早上又不起床,那就是夜猫子,我们看看他脸上就没有阳气,全都是阴气了。这样的坏习惯对身体没有利,对修行也不利。对一个家庭也是不利的,因为一个起早的家庭,这个家庭是有朝气的。古人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你能够早睡就能够早起,早起了之后,很多事情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就能把它规划好。清朝的曾国藩,他给自己的子弟写的信函中,就特别勉励子弟早起。所以这是一种良好的家风。 8 O, v; L7 w0 O) w
6 v3 C' u( F$ G7 V! d3 R1 f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5 _1 \- f. X, A) p. P9 a2 X5 i4 G % U: j" T& T/ _4 y2 b7 }
这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当早上起床了,必定是先洗脸、刷牙、漱口,上完洗手间也必定要洗手,这就是卫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健康就非常有益。身体健康了,就能够更好地侍奉父母,更好地工作,为社会做贡献。
3 _% q( w ^" N6 f+ C% Q
( }( ?2 F& M0 g, ^9 P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