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6 2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坌。获清净法:得到一种清净的妙法,没有那么多尘土了。) z; q7 ^: {5 T, B6 C3 R# S" {. C2 I
/ T) q0 v" R" A
- k5 r F, Q9 d- q
9 S5 {* W1 d6 {( u0 X1 w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 |; P1 @2 L8 ]
$ \& |9 F- `6 P" D* a5 M 2 T3 V7 b8 q# @* q2 @; E. ~ M
% n7 C9 D. t, T# J4 s5 O
见路无尘:见到路上很干净的,好像在美国,路上都很干净的,是柏油路,马路也都很宽,那么见路无尘。这也要发愿,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常行大悲心。什么叫大悲心?大悲心就是看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所以我有这么几句话,对这个大悲心是很好、很恰当的。怎么说?6 Y; _9 [$ f5 q# _) l6 h, M
: q0 X# j; \* X
7 v F- n1 w/ |( r7 D s% p6 d
. E C2 c; u* y4 b# f真认自己错 莫论他人非& Z; P) _+ K! z2 b% P
1 ?8 s" u8 O# @
他非即我非 同体名大悲7 V p$ Z1 z: L8 M. t% E
0 A. s, w/ s D; O/ S
4 D( O& x4 z+ r3 t0 L4 p3 ^; P$ m, J& L- B# D
‘真认自己错’,无论什么事情,不要去怪人,要承认自己的不对,自己的错误。不要文过,不要护过,不要掩饰自己的过错,所谓‘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你有过,若能改,《左传》提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能改过,这就是个善。孔子说:‘过则勿惮改。’你有过错,不要怕改过;你怕改过,那就是要文过、饰过了。这饰过,就掩饰自己的过错,不承认自己的过错。所以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我们人往往不谈话则已,一谈起话来,就是说人的不对,说某某如何、某某如何。就是看不见自己,所谓‘乌鸦落到猪身上,看见猪黑,看不见自己黑。’一天到晚说人家的不对,自己一点不对都没有,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这一句话证明,圣人才能无过;贤人能寡过,能寡少过;君子能改过,君子就会改过的;小人就护过,小人保护著他这个过错。有过能改,这是最好的,所以莫论他人非,不要尽看人家的不对,也不要尽洗人家的衣服。
, v c g# J7 w8 U
. I" x7 `$ |2 A$ j3 R( w B, d, B0 E# v& F
; I; y( i; J. T( w8 |% U4 p
‘他非即我非’,你能这样想:‘啊!旁人不对,就是我的不对。’就是有人骂我,我也很高兴的;有人说我不对,我也很高兴的。为什么?就因为我觉得他非即我非,旁人的不对就是我的不对,不要和旁人分开。说:‘这个吃亏吃得太大了。’吃一点亏怕什么?这个世界为什么坏的?就因为不肯吃亏;你也不肯吃亏,他也不肯吃亏,都想占便宜。所以说你若能看成‘他非即我非’,旁人的不对就是我的不对。这就是‘同体名大悲’,一切众生与我同体,一切众生与我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常行大悲’,常常地行大悲心,其心润泽:这个心就很有智慧,很光明的。所谓‘富润屋,德润身’,你若富,就把房子造得很好、很美丽;你若有德行,身体就有一种光泽,有一种光辉,所以其心润泽。
1 H z* d: ?( r' ]/ X% ~- `1 t2 B1 a! G5 B( u8 e
7 A4 M( _* m* [
4 l& X% ^9 P( D9 u7 Q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
) W5 _% W8 F) L. {; U; v: R) _- _
# g' q+ _: R5 D! M* _# y 3 }6 k% t A2 S5 X7 ]* i+ m) U
" M: W7 s+ n7 x3 M. B
若见险道:险,就是危险的道路。什么是危险的道路?就是在六道轮回里头,都是危险的道路。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饿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人,都是很危险的。‘得人身者,如掌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人身难得,所以说在六道轮回里是很危险的。在这时候也要发愿,当愿众生,住正法界:住于正法,离诸罪难:离开一切的罪业和障难。. W( R. U4 A* }% C" L' a
! @3 d5 P2 W% e# c4 Z
% I7 P, L5 P) c" x
5 g+ }2 |, N+ i: Z8 DF2、有十九愿所睹事境# X* S; Z/ d( Q, N1 I
) a" Y- }8 i2 Z3 ]8 n0 d( U! [7 \ * Y) ]1 q V' E& W0 ?; w) ]9 R' ?
/ m" a5 P' k5 D' `$ F! `- `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4 K- u0 E1 M1 h3 p; w; l3 u. q
. f2 h. M9 O- d* A- \5 W8 N 6 x4 a0 T# h- u) l3 U# \1 e
; u+ d' M! N; f# b% \0 p6 I
若见众会:若见大家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也要发愿,所以说当愿众生,说甚深法:说甚深的微妙法。一切和合:令一切都和合,没有争,大家在一起都不争。! [( D' b, G3 x# ~# J, W
. _6 U5 S7 F; M - ?* k" i' }; r6 Y
( ]# B, q$ `2 k' ~/ v3 d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3 q3 I7 d5 N2 e, g: E' H( {+ e
3 S9 y# o8 k) ]# w! H- A& U% P 9 I+ u7 T( v/ t. H
- q4 `3 q. W8 x若见大柱:这个大柱,有的经上是翻译成大树,那么柱和树,意思都是一样的。当愿众生:也发愿愿一切众生,离我诤心:离开我慢、诤论的心。无有忿恨:心里没有一种忿恨。
1 p# O0 ~2 E) F6 O0 ]. c2 I- \/ M/ d: U3 R2 z0 Y$ ~% ~
) h( c+ k! ~8 a1 y; W$ T! e- s. p2 @
% D% E' H. x% B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 [' ~/ B% n9 V4 a
* o g1 E" P+ F# N7 E 7 P2 S/ W! a* z: [. [7 T* d$ g. R
0 f' v/ q, _" Y0 h若见丛林:丛林就是大树林。在中国,出家人住的地方都叫丛林。为什么叫丛林?每一个出家人好像一棵树,大家住在一起,所以叫丛林。因为树可以利益众生,所以见到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一切诸天和一切世间人,所应敬礼:都应该恭敬礼拜。4 D- M( P3 K" l( p
8 X7 g! y& J* g p# }& |' W, K
8 d+ k( C; Z7 B0 c0 k5 b6 _
. U5 u {& ~' i( s& s N- Q6 i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0 }: F2 e4 M8 \' j6 Y% {
8 H0 q* e. @3 e7 q7 { l2 h& J0 O $ a. b2 |4 E5 K T
! `7 m% k& d, `2 K2 I7 d- |若见高山:如果见到有高山的地方,又发愿了,所以说当愿众生,善根超出:善根超出一切的人,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什么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呢?善根。无能至顶:到没有能到的最上那个地方。
4 R/ G. H# S4 O2 k( U6 J% n1 X. Q3 o2 M7 Z/ ~2 n D
8 | `, n! O* a9 b$ @2 a( R
) f4 k0 j. S$ F' W% X见棘刺树 当愿众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 S! Z0 v* H0 N1 x6 |! q2 _% \) V8 _ M7 i8 @1 X9 X0 r8 R! [ t) s
- x( J0 e4 M6 p( ?9 I0 D
; g" K. q7 {3 ]* [4 y
见棘刺树:棘刺就是荆刺,生刺的那种树。见到这种有刺的荆刺树时,也应该发愿。发什么愿?就说当愿众生,疾得翦除:很快地要剪除去什么?三毒之刺:三毒就是贪毒、嗔毒、痴毒,这三种犹如毒箭一样,所以应该把它剪除去。剪除还要快一点地剪除,不要慢了;你若慢了,恐怕就没有力量剪了,所以要疾得剪除三毒之刺。
$ e* k- j9 ]( w3 @$ N/ f
6 r/ [8 Z! P3 ?" C8 K/ ^
* A Z' r, Z3 b: Q1 K, u7 x' z1 { F2 v$ B! {! @
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
, k4 E0 C$ B, @8 W- D+ W% E0 a1 T9 o# }) g& ~
$ L2 R' X" J8 I& ?7 Y- ?1 }$ ?
) I1 U6 ]+ y( L7 h3 ?+ `% w. X# m6 f8 s% t; u% S7 E9 ~0 w
见树叶茂:见著树的枝叶很茂盛时,也要发一种愿。发什么愿?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这树的叶子茂密,也就要修定,修解脱。而为荫映:荫映,就是在上边覆盖著。# A; p/ f6 K& o- a1 A# U% Z! w
1 @9 H5 t. r; v* I8 h
+ _- t" A7 d) G- p4 Z! ]9 w8 c3 Q7 \4 s
若见华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华开敷
; l" f9 G. A* y
" e% U: {. h7 I/ d% F9 b
( m) c. }) j3 R
& E% I5 {: P+ w若见华开:假设你若见著有某一种的花开时,这时也应该对境发愿对著这种境界不要打妄想,要发一种愿。愿意怎么样?当愿众生,神通等法:愿一切众生所得到的神通妙用,不可思议这种的法,如华开敷:好像花开敷那么茂盛,那么美丽。
# x4 Z/ B6 |3 j9 k# \9 o. a1 ?- @5 B, K. G9 K
: ]* V; m1 C: `* ^% T/ @2 v8 O! n: i9 r
若见树华 当愿众生 众相如华 具三十二 V/ \9 ]0 C3 ?' |% r( ?
7 a. }/ @# U. e; I
$ L \, D9 B/ U( t9 U2 P
6 y ^" p9 U& r) z- S" ?若见树华:假设见著一切树木开种种的花,在开花的时候,也要发愿,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愿意一切众生好像花,具有三十二相。
5 M0 I3 Z/ G0 r! {+ d4 i+ e
- b8 z9 J# k+ i 4 C/ ?" w7 }( b' U7 x
! v" l, N, U3 u
若见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证菩提道
1 E0 J$ r- t9 s$ X
! [! }1 p$ e, @; k
3 ]* s/ H2 S4 N4 h# Z* Q, g* Q9 @# I6 |3 B4 Y
若见果实:就是见著一切的水果树,或者苹果,或者橘子,或者木瓜;总而言之,一切的果实。你见到一切果实的树木,又发愿,所以说当愿众生,获最胜法:得到最殊胜、最不可思议的这种法。证菩提道:证得涅槃觉道。
3 S0 t+ m) y/ x3 h# ]8 q/ _) C, T8 U- K" D) E. g. o% k
( x- p1 D# w/ _4 b, |5 E% k/ V5 Z
! H. A2 `, _9 x i$ ~" j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
2 ?, c5 v% J, W7 G5 y* g, V5 u E; i- ^4 u9 M0 e- v/ B5 s
6 w7 I' `5 a3 K; h+ T! j% g$ }- v
1 a2 m$ R. W+ Y$ Z若见大河:假设见著大河的话,或者好像见到恒河这大河,当愿众生:这又要发愿了,愿一切众生,得预法流:预就是参预。参预这法流,法流就是入圣人法性流,所以说入佛智海:得到佛的智慧海,入到佛的智慧海里边。你得预法流,就入佛智慧海了。 g" P- ?' E3 g+ H- G& }1 W3 z9 [. Y
& U$ T9 h- D. ^" A 5 `( v5 J( C2 p
. A& k; z1 f: C9 L0 D: e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
! E0 y8 }$ b! a9 g4 d+ K. P; j
% A+ S c7 K/ a/ [/ q
8 E% k7 r4 ~3 S* M: C
" A; J. ?& F3 L! C若见陂泽:陂泽,就是有水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