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29 0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他“心无挂碍”了。
; }) S: e, ^% P+ W0 q, f8 g7 P
: ?7 q2 X+ L2 s( d0 E依据般若彼岸齐。他依照这个深般若,登到彼岸。“彼岸齐”,就是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了。
# g' D q3 B3 A2 s& }# w
3 U% d! y6 \( d0 [心无挂碍离报障。你这个心没有挂碍,就离开你这个报障了。什么叫报障呢?我们这个身体就叫报障。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因为有所挂碍。你若无挂碍了,也就是苦乐一如,也无苦、也无乐;也就生死一如,也没有生、也没有死,生也就是死、死也就是生,生死都无动于衷了。苦乐一如也就是顺逆一如,在顺的境界是这样子,逆的境界也是这样子。总而言之,没有什么可以把他的心给摇动的。为什么不能摇动他的心呢?因为他无挂碍了。有所挂才有所碍,无所挂就无所碍。! p1 a( M- V/ h# M& P8 ]1 [2 ?! D
( I) ^/ ^. Q- a- \1 ], w/ Y) a; u
这“挂”是怎么样呢?就是吊上,在这儿挂著。“碍”,就是有所障碍。你若无所挂,根本就没有一个挂,又怎么会有个碍呢?你能无挂就无碍,所以说“无所挂碍”。无挂碍,也就是了生死了,这时候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二乘人在他没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就告诉他:“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他就慌上来了,就要跑了,说:“我从来没听见这个法,怎么‘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个我不相信!”二乘人不相信这种道理,所以现在说的是菩萨。
! B! N- M8 ~% N$ ~& r3 N. J2 m" X) }9 F9 \
菩萨悟得“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只要你能回头转身,能以一回头就是了;就是你一转、一转身也就是了。为什么我们不明白菩提?就因为我们背觉合尘,你再能背尘就合觉了。心无挂碍这个时候对一切生死、苦乐、顺逆的境界都无动于衷,这就无挂碍。这个时候就离报障了,这个身体的障碍就会离开了。我们为什么离不开这个身体?因为我们把身体看得很重。所有的人求名、求利,日夜奔波忙碌,为的什么?就为了这个身体。想法子给这个身体做个好好的奴隶,做个好好的马牛,不愿意对不起这个身体。可是这个身体对你毫不客气,为什么呢?你对它再好,啊!好像那个波斯匿王在孩孺的时候,肤腠也润泽,气血也充满;等到老的时候,就“发白面皱,逮将不久”了,发也白了、面也生了水波浪了。面上的皱纹就好像大海的波浪似的,在这脸上一层一层的走。“逮将不久”,很快就会死了。这都是因为有挂碍,挂著这个身体就有报障。你若无挂碍了,不执著这个业报的身,就是无我了,无我就没有报障了,所以才说“心无挂碍离报障”。. d1 ^- @! A* {" k, v- t# W) k
5 l6 [) _# H( } |! ^( K6 q, b4 e
性具真空泯言思。你这个自性,你这个佛性,具足真空实相这个道理,但是你若达到自性的真如本体,那就没有什么话可讲了,也没有思想可思了,这叫“泯言思”。9 q* k' a4 j8 D5 b) e
0 Q/ W) L% }, A% O
寄语来贤求诸己。“寄语”,我有一句话要告诉将来的贤人、将来的修道人。怎么样呢?“求诸己”,你若想要无所得、无挂碍,就要求诸己,不是向外驰求,不是到外边去找这个道理。“无修、无证、无所得”这个道理,是要你自己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才能得到的。
% v. W; I4 p" H, r
3 i2 Q* h, b! v( q* ]头上安头最愚痴。如果你向外去找,到外边去找这个道,那你就是一个最愚痴的人。就好像在这个头上又安一个头,这是不是最愚痴呢?这是最愚痴一等人。不要头上安头再向外驰求,要回光返照,回头转身。回头,就回过头来;转身,你就把身转过来,就得到了。你若转不过身来,那你就得不到。
; T8 ?$ u7 t! \9 ]) J- I6 z' x' R, x- Y4 v- |) t5 D/ V: h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8 m+ o* H, l) W8 K& B: k$ m" i% I
, v0 X4 X& z4 @, R, k) @0 B8 b* z无挂碍名真放下 再无恐怖业障除 远离颠倒生相破 梦想粗细沙惑如
+ O1 G& ~, x1 t/ F) y" y
( E6 n0 K" v! \2 z& a/ n% p/ k三障消融圆三德 六根互用证六通 会此妙理亲受用 知者易悟昧难途
4 L. A7 G; M! h9 H. f, H3 D$ i
2 C0 V8 Z6 |' u! J a' `0 d% g“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是说你若是无所挂碍,就没有恐怖,就不怕了。没有恐怖,就能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颠倒、梦想都没有了。没有恐怖就破除你的业障,没有颠倒梦想就破除你的烦恼障。4 u4 M1 e' P& ~& Y% k
0 B+ V. K0 @" o7 X
这个“无挂碍”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好像说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我的父亲、母亲,不错这是孝道,虽然是孝道但这也是挂碍。或者说我什么都不想了,我就想著我的儿子和女儿,这是一种慈悲心,虽然是慈悲心也是一种挂碍,这是好的挂碍。又或者说我有个朋友,很久没有见面了,我朝思暮想,早晨也想、晚间也想,虽然这么想,但是就见不著面,这也是挂碍。总而言之,你放不下的就是挂碍,你能放下就是无挂碍了,所以说“无挂碍名真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
+ G& E2 I6 i, _8 o6 t$ O, H, ~! p4 x( f) M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起我在中国的时候,在苏州灵岩山遇到一个真正放下的和尚。我在去年暑假的时候讲过一次,不过有很多人没有听过,所以再讲一次。这个和尚是参禅的,一天到晚参禅打坐,他的名字叫大休。这个大休禅师,他专门参禅打坐,以后他真放下了。怎么放下呢?我告诉你,他写了一幅对联,他说:“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无大,也没有大;无小,也没有小;无内外,也没有内、也没有外,你说这是个什么?“自休自了自安排”,我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安排什么事情呢?很奇怪的,他在那个石壁上凿出个窟窿来,这窟窿正能坐下一个人。他又用石头做了一块石门,这个石门又用铁凿上,可以开、可以关的。他就自己坐进那石壁里,把石头门关上,就圆寂了、入涅槃了,就了了!你说这多简单。
' D! [2 |% ]) d. B
! u |; b# _- j' `9 X$ `+ F2 o' R无挂碍名真放下。什么都不执著了。" F$ @* L- m0 g. G% K
; A T9 ?7 E2 d0 {$ ?& ^6 B再无恐怖业障除。为什么恐怖?就因为有业障;你没有恐怖,业障也没有了。5 N9 ]/ B( Z9 I/ M2 }. ^" l! a
1 c2 U- z8 U" S8 H1 q
远离颠倒生相破。我们众生就是颠倒;若能离开颠倒,就是生相无明也破了。1 u, a+ E4 B* ]
U z4 f2 |) U7 P! |- H" w
梦想粗细沙惑如。你若没有颠倒,就没有梦想了;没有梦想,也就没有粗惑、细惑,也没有尘沙惑了,都是合真如的妙理了。) S$ N6 t- J) ?+ ^
" r, @' I. j U9 e2 o
三障消融圆三德。这时候你的业障、报障、烦恼障都消融了。“圆三德”,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这三德也圆满了、圆融了。" m" B% b0 u9 P% a
1 w% M# e7 }6 \+ ~3 L
六根互用证六通。你能以六根互用,每一根有六根的这个妙用,这你就能得到六通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有每一根的妙用,但是现在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妙用。“证六通”,你这时候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都会证得了。
$ o. J8 t9 @; A* b. R% n2 O4 ?0 D: k) E" m: U4 z3 x7 L+ W7 ~
会此妙理亲受用。你明白这种微妙的道理,你自己就会得到真正的受用。; s9 ]0 Z% w5 _6 F
. M+ V+ ~" U$ A2 O- j
知者易悟昧难途。你明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