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26 1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这怎么得了!再高的科技也不会带来幸福。个人、家庭、社会都没有幸福可言。现在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利害’。这太可怕!今天有利,互相利用。明天无利可图,就是冤家,就是敌对。这是什么社会?实在讲,连畜生道都不如!老虎、狮子吃饱了,小动物在它面前走,它理都不理会!它没得吃才抓一个来吃。我们人吃饱,穿暖了,没事还要制造动乱,这怎么得了!所以连豺狼虎豹都不如,这是真的,原因就是心身备受染污。
2 b* N7 \$ J* a4 E, C* w" J
5 f% \; [7 U# i h3 |# ?
3 ]" A1 [3 q2 v& `* ~# x; d n+ h) X* d# R+ }9 u/ g, b
从前教育不让你染污,不准你胡思乱想,绝对远离一切邪知邪见。言论出版由国家管理,你要是说邪法,违背伦理道德,你的言论是犯法的,国家会判刑的,最重的是死刑。写出的文字也要国家审查,决定不能违背人伦道德,不能有邪知邪见,染污一般人的心性。国家政府有责任来监督,保护国民的身心清净。所以,我不喜欢民主,民主,实是自由过分。. p/ i4 `1 F* Q3 f. B
- C+ V0 G3 I% V
% j( c0 N6 _4 W2 `) O8 _ N+ Q1 B1 b0 o. {+ V" z4 h
现在邪知邪见到处都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不得了!今天我们头脑里,阿赖耶识八识田中,染污的毒素不知道有多少种,真的是洗都洗不干净。这是一切罪孽、一切动乱、一切苦报的根源。人生真正的幸福是身心清净。对于诸佛菩萨圣贤人的教诲,我们要学,因为他们的心清净,言清净,思想清净,见解清净,文章也清净。我们读他们的书,净化自己的心理,净化身心。对圣教不怀疑,绝对不夹杂其他的知见。3 h6 f, e% K- h8 Y
! ~- N) s6 S+ H0 h/ g
0 d% O. m! D: j: c" `! Y% O
. @. n; I) ~" ^7 p- O* D% I我要求诸位学一本经,才真正能达到清净,我们思想见解上的染污,逐渐逐渐把它洗掉。佛经也是如此,你要学十部八部就不清净。因为佛的经典是对各种不同的人说的,都不一样,我们只能在一切经里选一两种,一门深入,这样才对。经典的目的就是恢复我们的清净心,心地清净,世出世间一切法,自然就通达。为什么会通达?因为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恢复自性的本能,就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才艺,无量的德能。佛法没有别的,恢复自己本能而已。$ @- W+ X$ Z" p* K4 C
6 W) e, M- M$ m3 o- w
" w% s3 X0 c4 ]2 P/ y) w% ?9 _" V, o
本能从那里恢复起?从清净心恢复起。一切唯心造,心是主,先要恢复它。这部经的经题好,我们所求的‘无量’,寿命是无量的一种。无量的智慧、才艺、德能、福报、财富,样样都无量。一切无量之中寿命第一,如果没有寿命,那些无量谁享受?还不是落空。所以,一切无量里,寿命是最重要的。有‘无量寿’才能享受一切的无量,这是我们所求的。‘庄严’是美好到极处,没有丝毫缺陷。从那里求?‘清净’里求,‘平等’里求,‘觉’里求,从‘清净平等觉’里求。清净平等觉就是自己的本心,真心本性。你的心性原来是清净的,原来是平等的,原来是觉而不迷的。佛这样教导我们,这才是清净信。所以,一门深入才能得清净信。
7 |6 o% ^6 O# a% a
& s- r% f5 t1 o! \5 m" p % [% t5 b1 A1 [9 V) V
% T, N0 l# \: t6 m3 K) F
善导大师说过,有阿弥陀佛本愿力故,‘本愿力’就是此地经文上所讲的,是弥陀的本愿力。所以,女人称佛名号,临命终时一定化为男子。男身变成女身,在六道轮回里很容易,女身再想转变成男身就不容易。可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时候就转成男人,弥陀接引,受菩萨身,随佛往生。& O& ^$ a# R- x4 z. U
8 ]) g- n% D0 Y5 V1 k1 L 6 b0 \+ p6 }2 u3 z ]% m0 H5 m l
1 n) C V1 {* M% J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这是第二十四‘莲华化生愿’。清净受生,没有生苦。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是胎生,胎生之苦,苦不堪言。我们每个人都受过了,但很健忘,都忘得干干净净。佛在经典里形容,神识去投胎是跟父母前世有缘,所以他才找到。
+ V. N1 w- U. j$ Y, a3 n" E. l' H D
" J9 @8 M; {, S. n, x* u
7 l G5 n0 `- D3 _‘缘’很复杂,约归四大类:
) Y6 |8 a" O$ V
6 t" a, _" @3 T+ i# J1 W {8 e7 b* O/ B$ K+ @/ }; [8 h
4 U& k9 R- M# r# [# _+ A# L- T( f- C第一、报恩。儿女是来报恩的,天性就很好,孝子贤孙,对父母照顾得很周到、很孝顺。
: U4 N; {# V% R3 ~# ]
0 I$ P' u/ Z, ^# U( `
2 E) P/ P* ^# p# m% m4 ?$ j) t- j5 U+ M1 E" f1 ]8 ^7 n
第二、过去世的冤家对头,他来报怨的。这个小孩长大之后会搞得家破人亡。/ A7 j$ X' I' W+ R0 g
Q. g3 i+ z! I8 Z& _8 S( @7 s
2 Q7 c; g$ o q u; M! O9 d0 i8 y* g' v: R8 Z
第三、来讨债的,有债务上的纠纷。如果父母欠他的少,大概三岁、五岁就死了;债讨完,他就走了。如果欠得多的,可能到十几岁、二十岁大学毕业,博士学位刚刚拿到,他就走了。这么多年的培养,债还清了,他走了。这类的儿女大都是很可爱的,也很听话,父母很喜欢,他讨完就走了。
1 E8 z6 j& s. k8 ?) v8 V0 G+ E2 {9 M8 O% Z
) L6 a: z L4 B6 \- o4 s+ g9 E% s+ P# Y+ D& d* S' s @7 V J
第四、还债的,他前世欠父母的。这种人对父母没有恭敬心,但是对父母的物质生活他会照顾到,每个月会送生活费用给你。他对父母欠得多,物质生活,他供养得很周到,很丰足。如果欠得少的,每个月日子过得去就算了,不会给你多的。纵然他发大财,他大富,每个月给父母的还是有限,因为他欠得少。所以,缘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 ~7 \5 v! B u& R% A0 T9 L) h
5 X# V4 Y; y+ i6 E5 o7 d' Z1 ~* T' H
, P! ~/ l3 z, n: R2 O
' w( f/ d( n# _2 l3 i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子、兄弟、亲戚朋友,都是这个关系。亲戚朋友的缘分比较淡一点,能成为一家人是深的缘分、也很复杂。此事阿弥陀佛看得清楚。西方极乐世界不用胎生,莲华化生,这才没有家亲眷属感情的负担。这种构想设计非常巧妙,把世俗的情爱、爱欲,都用这个方法化解。西方才是一个清净的世界,我们在经上看的九品莲华,无不清净。古德告诉我们,‘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体’是莲花,莲花是七宝。这个‘秘密’是讲深密,理与事都很深,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这是‘莲华化生愿’。; _+ ~8 F! ]" @
1 n: p8 k& Z5 o! K/ b( u1 P , q: f% z" f8 W5 F% D
, L2 I% p2 b3 M$ R0 w, C T“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一句总结前面三愿,也都圆满成就。
4 Z c$ `0 [1 P2 W
' p$ [. x- p5 x ^( ] 7 H3 y, |. M3 M! S. o! W8 [7 a3 h
' \2 a% K' a- W1 f$ O【经】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 e8 \" L. ~+ ?3 _- R: A
% a k( v. f5 _7 I O/ y/ Q# V/ l: C! e$ A6 ?- L
# w7 V4 Z* n' n: P
这一段文是第二十五愿‘天人礼敬愿’。' V2 j- u2 A0 z. _
0 f3 i( \: U, {& N( X ' {8 a# L: d, \; ?
T- ]6 J. q _; S. u7 I! A$ H
【经】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1 c3 J$ Q. c) t) S5 p7 L" u* R( H5 z5 c. W$ F
3 t2 t" R( i" w9 d5 z1 A9 w. I: M* a' m$ c
这是第二十六‘闻名得福愿’。, @2 Q2 @8 `2 B
: _# G$ u1 V) u u2 o
4 l6 ^* D: j& Z# z. d( L8 f0 }
【经】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0 ~0 `. m3 m( d2 Z! D
) |8 H9 y- U! k/ h `
}, T5 W3 g( W$ s; C8 ]7 y& D0 q8 `9 b
这一句是第二十七‘修殊胜行愿’。这一段经文共有三愿,也是说闻名功德,但是比不上前面殊胜。前面闻名皆往生极乐世界,此之闻名,还没打算生极乐世界,没有求生净土的意念。换句话说,他不想往生。不想往生的念佛人,得这些果报。由此可知,闻名一定要发大心。大心就是菩提心,求生佛国,不退成佛,这是无上菩提心。这一段经文所说一类闻名的人,修学净宗没有发往生的大心,或者虽发大心,他不是专修。听说禅不错,去参几天禅,打个禅七;学密也不错,去念几天咒,这就不行,这是杂修。虽然对净土不怀疑,但是修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