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信佛、法、僧三宝,制造圣物和向圣物献供,可积聚广大无边的功德,为自己和量等虚空的众生积聚开悟的因。
3 K) ?1 z! d+ q4 h ! `4 I ^( h5 R) Y. F# J
生活中能否事事如意,一般视乎功德是否足够。同样,修某些法能否有成就(例如那洛六法),获得解脱和开悟的究竟安乐(特别是开悟的究竟安乐),亦要看功德是否充裕。一个人成就有多大,关乎他积聚了多少功德。由此可见,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人所积聚的功德有多少。要证得菩提心、空性正见、密法成就,或者道次第的基本义理,必须很有福份。换言之,你先前必须已积集很多功德,才能取得成就。为此,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广种成就之因。
1 p# [7 G% a$ v$ b ( S/ \. b. C% k* r1 O: K
文殊菩萨问佛:“此刻你是众生唯一献供的对象。你入灭后,众生应怎样做呢?众生无缘见佛后,怎样才可积集功德?请你为我们开示。” ' @$ O% v6 y! q m7 {# ]8 c" \. U' ]
佛陀答道:“我的四众第子,现在向我献供,以及在未来向我的塑像诚恳献供,功德和果报都毫无二致。”
4 H" l0 ]1 |2 j) H+ A6 j
8 Q7 j3 B; o+ `2 Y' U5 W普光寺以弘扬正法,续佛慧命,安僧渡众,只显如来渡生本怀为宗旨。诸项法务得龙天护佑,佛菩萨加被,善信护持,多所成就。又为护恩大众,面向社会十方施主发起千佛(三世佛)供奉。
% p6 P# C. N. N3 y3 ~$ C
# c( v/ i# E U2 K, K祈望十方大德、善信檀越、仁人之士能随缘乐助,共襄盛举。兴一方佛法,净十方人心。 ) C% X+ N- d5 o& |
8 G( e" r! A$ G6 Z K: X)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