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E+ L: J: ?# ~7 h- I) p! X 【金光明經鬼神品第十三 】
, l L/ ^0 x# s5 z7 L& F( {% y : h% X- s; o2 J7 c; L- M
佛告功德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以不可思議妙供養具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及欲得知三世諸佛甚深行處。是人應當必定至心。隨有是經流布之處。若城邑村落舍宅空處。正念不亂。至心聽是微妙經典。
! |2 t) b( W9 y; x; u/ ~佛对功德天神说,如有人准备以各种物品、用具供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以证悟得知三世诸佛深禅次定三昧境界,必须以坚定的真诚心,以正忆念的无惑无邪心,相随法师至释解本经的道场,听闻信受本经微妙义理。
' ?# e7 O3 w$ \# H正念不乱,为念根于正法记忆不忘,念力破一切疑惑邪曲,念觉能持戒依法修行,念心寂定而无间杂。相随法师,为本经流通分布虽广,但本经境界难入、义理难解;本经义理又涉及国王、国本,不可轻解,不能妄说;故须相随法师听闻,知法义、明法理,拥护依正法治理国家的国王,赞叹止恶扬善利乐人天的德政,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广行忠孝善事,让佛教为全人类带来吉祥如意、幸福快乐!
! B) C! l7 Y P; ]4 j, b . `, B; r& S- e5 @2 d! t% Q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6 L) O% S' a; |7 }# u/ U 若欲供養 一切諸佛 欲知三世 諸佛行處 應當往彼 城邑聚落
+ g" R4 |% h4 w" H$ g# b# | 有是經處 至心聽受 是妙經典 不可思議 功德大海 無量無邊 , H' K0 k5 d' c0 @# P; P
能令一切 眾生解脫 度無量苦 諸有大海 是經甚深 初中後善
0 Q: d' q9 ~& C 不可得說 譬喻為比 假使恒沙 大地微塵 大海諸水 一切諸山 . B; D4 q1 E" X0 I: R& k, n6 S. ?
如是等物 不得為喻 若入是經 即入法性 如深法性 安住其中 ( R/ w. {" [/ {( ~3 T7 s
即於是典 金光明中 而得見我 釋迦牟尼 不可思議 阿僧祇劫 5 z3 s( p2 g B5 z
生天人中 常受快樂 以能信解 聽是經故 如是無量 不可思議
; ]' q7 ^4 h8 T 功德福聚 悉已得之 隨所至處 若百由旬 滿中盛火 應從中過 0 m, K( A8 `5 y$ t0 y5 c
若至聚落 阿蘭若處 到法會所 至心聽受 聽是經故 惡夢蠱道 ( d3 d1 z! ]3 j4 S7 l# p# l
五星諸宿 變異災禍 一切惡事 消滅無餘 於說法處 蓮華座上
9 ~! ?. l, z1 s: C2 c- _ 說是經典 書寫讀誦 是說法者 若下法座 爾時大眾 猶見坐處
6 o$ M: [3 O9 U' W( q8 V! O% A0 H 这时,佛为详细说明法义,又说偈语:如有人准备供养诸佛,以证悟得知三世诸佛深禅次定三昧境界,应至释解本经的道场,以真诚心,听闻信受本经微妙义理。本经微妙义理,如大海水,具足无量无边功德,能救度众生出离一切苦难的相有大海。本经微妙义理,从初、中、后具足至善,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述,用各种比喻无法表示,如用恒河沙数、大地微尘、江湖海水、一切诸山等物作比喻,其数可尽知而不能尽知本经寓义。如有人能深入本经境界,等于深入诸佛法性;如有人能深解本经义理,等于安住诸佛甚深法性三昧中;并于本经金光明中,得见我释迦牟尼;并在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时期内,行菩萨道于天人中,示现苦乐法而常受法喜禅悦;以能听闻、信受、释解本经的缘故,获得如此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福报聚集于一身,并生生世世相随不失。如有人能闻知释解本经的道场,就是在一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火相隔,也应有决心从火中走过,来至村落或空闲处的法会;以真诚心听闻信受本经的缘故,使恶梦、毒虫、天灾、人祸等一切恶事销灭。如有人能在道场的莲花座上,释解本经义理,或书写读诵本经经文,当下法座后,大众仍见坐于法座上。
% V. _# Q" V. k1 s0 y; r9 X相有大海,一切所见皆为相,一切所思皆为有;见思二惑如大海,深难测底,广无边际。相有大海,为生死苦海,一切众生因一念无明误入;在迷恋相有的迷魂阵中,戏论游乐不肯出离;憎爱因缘与业习因果,相缠自缚,轮回不息。
+ t; G8 s6 T' N( w , z3 j" N& A0 Y9 L
故有說者 或佛世尊 或見佛像 菩薩色像 普賢菩薩 文殊師利 2 y( {+ o' {3 A& V+ q- Y9 P7 n
彌勒大士 及諸形像 見如是等 種種事已 尋複滅盡 如前無異
2 k3 o' ~: ?1 S$ \8 ?3 n 成就如是 諸功德已 而為諸佛 之所讚歎 威德相貌 無量無邊 ; X1 Q8 d% u" _7 E" Y) x+ ~$ {9 N
有大名稱 能卻怨家 他方盜賊 能令退散 勇捍多力 能破強敵
. _) T. {' O$ _4 p$ p 惡夢惱心 無量惡業 如是惡事 皆悉寂滅 若入軍陣 常能勝他 ; x1 Q; S7 P* `& u j; \
名聞流布 遍閻浮提 亦能摧伏 一切怨敵 遠離諸惡 修習諸善
+ g4 N4 G, R' D' u1 M 入陣得勝 心常歡喜 大梵天王 三十三天 護世四王 金剛密跡 ( F2 _+ A( Y7 V& k; x2 V: r
鬼神諸王 散脂大將 禪那英鬼 及緊那羅 阿耨達龍 裟渴羅王
& O2 R8 r0 G/ Y) W4 S$ f# d 阿修羅王 迦樓羅王 大辯天神 及功德天 如是上首 諸天神等 4 m, L7 q! K- m3 f
常當供養 是聽法者 生不思議 法塔之想 眾生見者 恭敬歡喜 # v: G2 h! C( E3 m9 d
諸天王等 亦各思惟 而相謂言 令是眾生 無量威德 皆悉成就 4 {/ t; _; Q# J7 r+ D
若能來至 是法會所 如是之人 成上善根 若有聽是 甚深經典
% Z3 m- s7 L& O0 h! Z c 故嚴出往 法會之處 心生不可 思議正信 供養恭敬 無上法塔 # l, z# S; I3 V. e4 c% d9 I
如是大悲 利益眾生 即是無量 深法寶器 能入甚深 無上法性
- Q) [; F! d& a( w% R- |! e 佛接着说,如有人以释解本经义理的缘故,常于定中得见我释迦牟尼真身或见佛像,得见普贤、文殊、弥勒等大菩萨真身或见菩萨形像。得见境界反复出现,先见与后见境界中没有变化,心获无量法益。成就如此功德后,还常为诸佛赞叹,相貌庄严有大威德、有大名望,能使身边有怨仇的人和远方的盗贼自行退散,勇悍具大势力能攻破强军敌阵,无量恶业恶事引发的恶梦恼心都将寂灭,入军阵中常胜威名传遍全世界;还能摧毁降伏一切怨敌心理防线而改恶从善,入军阵中获得胜利而心常欢喜。如有人以听闻本经义理的缘故,常于冥冥中获得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护世四天王、金刚密迹、鬼神诸王、散脂大将、幽冥疬鬼、紧那罗、阿耨达龙、裟渴罗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大辩天神、功德天神等天神供养;并对能听闻信受本经的人,心生敬仰如见法王宝塔之想,使见闻的人恭敬欢喜。天王等众还各自思维及相互颂说,护佑听闻信受本经义理的人,所修无量威德都能成就;如有人能来法会听闻本经义理,护佑成就大善根;如有人能正信受持本经义理,供养恭敬如至高无上的法王宝塔。听闻信受本经的人,一定能以大悲心,利益无量众生,成为深载大法的宝器,能入诸佛甚深法性境界,知法性本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 A6 T4 E" B5 x5 l9 o
于定中得见诸佛、菩萨真身色像或形像,对有大善根、大善行、大因缘的修行人,是完全可以证悟觉知,不容置疑;但对未能真修实证的人,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妄想。 ) c- d: u6 ?9 T$ \( C+ N6 T
若入军阵,常能胜他;为读诵本经的军人,一定知为保家卫国而战斗,常得天人与鬼神于冥冥中护佑,既能战胜敌人,又遇难不死。又为听闻信受本经义理的军人,一定知为正义止恶而战斗,常得天王与鬼神大将于冥冥中护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名远扬,降伏怨敌。护佑军人平安吉祥,唯有本经义理;其它经论,尚未得见。故古往今来,有很多僧人,依本经义理,拥护正义之师,救护危难军人,支援军队护国,超度阵亡英烈等,枚不胜举。有人误认为,信仰佛教就不能富国强兵,任由国内外强盗怨敌抢掠侵扰等,都是不明佛教法理,不知依正法治国大义,盲目妄论。信仰佛教的军队,依本经义理,必是正义之军、文明之师、威武之旅、强胜之兵,必是和平的使者、国家的基石、幸福的卫士、人民的子弟;不为非法而战、不为凌弱而战、不为争霸而战、不为怨恨而战。用兵虽为诡道,如水无常势,战略复杂,战术多变;但依本经义理,正义之师自有天王与鬼神大将于冥冥中护佑,诡道中有正道,无常中有规律,复杂中有明了,多变中有恒常;因上可起因,缘上可落缘;因缘的起处,即因缘落处。
8 |$ Z% S R$ G6 v q
0 Y% u0 g" q" F8 @8 B2 ]由以淨心 聽是經典 如是之人 悉已供養 過去無量 百千諸佛
' C9 `) g F+ P: A/ ]2 @6 Q! n 以是善根 無量因緣 應當聽受 是金光明 如是眾生 常為無量
]& v3 i$ [2 f5 w) p) x2 t 諸天神王 之所愛護 大辯功德 護世四王 無量鬼神 及諸力士
+ J0 N/ H2 ~; e/ C& ` 晝夜精進 擁護四方 令無災禍 永離諸苦 釋提桓因 及日月天
8 E( M" D: {8 B0 F& d: \5 ` 閻摩羅王 風水諸神 違馱天神 及毗紐天 大辯天神 及自在天
, t9 c! `: o" L9 t 火神等神 大力勇猛 常護世間 晝夜不離 大力鬼王 那羅延等 ! q. z. z3 ?4 [, ^- p; F; _; z
摩醯首羅 二十八部 諸鬼神等 散脂為首 百千鬼神 神足大力 8 H; L& s7 a6 k4 Z5 T4 }
擁護是等 令不怖畏 金剛密跡 大鬼神王 及其眷屬 五百徒黨 9 h* a2 ~5 G+ P ]5 L6 [% @
一切皆是 大菩薩等 亦悉擁護 聽是經者 摩尼跋陀 大鬼神王
- f' w# B8 o- R1 @. ?' v 富那跋陀 及金毗羅 阿羅婆帝 賓頭盧伽 黃頭大神 一一諸神 6 F# t( {7 H# _( V% J
各有五百 眷屬鬼神 亦常擁護 聽是經者 質多斯那 阿修羅王
+ W0 P( ?8 D; q/ C" a 及乾闥婆 那羅羅闍 祁那娑婆 摩尼乾陀 及尼揵陀 主雨大神
/ Z Z( _2 b4 m! {' s% L 大飲食神 摩訶伽吒 金色發神 半祁鬼神 及半攴羅 車缽羅婆 $ b8 r, _0 ~: o) W3 a% d
有大威德 婆那利神 曇摩跋羅 摩竭婆羅 針發鬼神 繡利蜜多
1 @# P# g: m" Z) g. Z& A 勤那翅奢 摩訶婆那 及軍陀遮 劍摩舍帝 複有大神 奢羅蜜帝 + B! ]3 _* Q5 x( g* S
醯摩跋陀 薩多琦梨 多醯波醯 阿伽跋羅 支羅摩伽 央掘摩羅 3 p4 G" ~/ k; u: t/ C
如是等神 皆有無量 神足大力 常勤擁護 聽受如是 微妙經者
1 K* J3 Y7 X5 K% i, K/ |( q6 X 阿耨達龍 娑伽羅王 目真鄰王 伊羅缽王 難陀龍王 跋難陀王 + N! O" [( ~9 N+ {- q
有如是等 百千龍王 以大神力 常來擁護 聽是經者 晝夜不離 : L& h- }9 l5 M% M
波利羅睺 阿修羅王 毗摩質多 及以[竺-二+戊]脂 睒摩利子 波訶梨子 & U' K. G3 E; x6 W: g
佉羅鶱陀 及以揵陀 是等皆是 阿修羅王 有大神力 常來擁護 # J4 `/ |* Q N9 z* j1 h" }
聽是經者 晝夜不離 訶利帝南 鬼子母等 及五百神 常來擁護 : B8 Y7 U1 ^3 N6 F6 \5 s
聽是經者 若睡若寤 旃陀旃陀 利大鬼神 女等鳩羅 鳩羅檀提 . x) N; R6 \. c, ?/ [; x: \
啖人精氣 如是等神 皆有大力 常勤擁護 十方世界 受持經者
4 M" `; }3 |' l* Z1 S' T, K 大辯天等 無量天女 功德天等 各與眷屬 地神堅牢 種植園林
; q2 o& O2 Q3 I/ m/ f 果實大神 如是諸神 心生歡喜 悉來擁護 愛樂親近 是經典者 / ^3 o$ e8 _0 w( ~
佛接着说,能以清净心听闻本经义理的人,于过去世中已供养无量诸佛。以此善根因缘,应听闻信受本经义理。能信受本经义理的人,常为无量天王与鬼神王爱护,常为大辩天神、功德天神、护世四王、鬼神大将、金刚力士昼夜精进的拥戴,护佑四方平安而无天灾人祸,永离身心苦恼。常为忉利天主、日月天子、阎罗王、风神、水神、火神、违驮天神、毗纽天神、大辩天神、自在天神的昼夜护佑,保佑人身平安。常为大力鬼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二十八宿、散脂大将等神足大力鬼神的拥护,保佑不生怖畏。常为大菩萨化现的金刚密迹、大鬼神王及五百眷属徒众的拥护,保佑不生烦恼。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摩尼跋陀、大鬼神王、富那跋陀、金毗罗、阿罗婆帝、宾头卢伽、黄头大神及各自五百眷属鬼神的拥护。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质多斯那、阿修罗王、乾闼婆、那罗罗阇、祁那娑婆、摩尼乾陀、尼揵陀、主雨大神、大饮食神、摩诃伽吒、金色发神、半祁鬼神、半支罗、车钵罗婆、婆那利神、昙摩跋罗、摩竭婆罗、针发鬼神、绣利蜜多、勤那翅奢、摩诃婆那、军陀遮、剑摩舍帝、奢罗蜜帝、醯摩跋陀、萨多琦梨、多醯波醯、阿伽跋罗、支罗摩伽、央掘摩罗的拥护。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阿耨达龙王、娑伽罗王、目真邻王、伊罗钵王、难陀龙王、跋难陀王等百千龙王的拥护。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波利罗睺、毗摩质多、审其善恶、睒摩利子、波诃梨子、佉罗鶱陀、揵陀等阿修罗王的拥护。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诃利帝南、鬼子母及五百鬼神的拥护。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睡若寤、旃陀旃陀、利大鬼神、鸠罗女(雌天鸟王)、鸠罗檀提(雄天鸟王)、啖人精气鬼的拥护。能听闻本经义理的人,常为大辩天神、功德天神、坚牢地神、无量天女等眷属的拥护,亲近爱乐,使其心生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