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供养品第十三】
9 N0 U7 l# S* j& K
1 s, W) G! Q Y$ J# U这时,忉利天主玉帝向佛请法说,我虽然在佛与文殊师利菩萨这里听闻百千卷经,还是第一次听闻到这么不可思议的神通自在的决定实相的经典。如我理解,如果有缘众生能听闻到此经佛法,信解、受持、读诵,不用怀疑一定是得闻佛说法发菩提心之人;如佛说修行此经的人,一定是行菩萨道的人。这样的人,已经关闭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善门,为诸佛所护念。这样的人在内心已降伏外道经论,摧灭魔怨,持戒修行佛道,身心安稳处即是道场,在履行和实践佛所行愿。如果有这样的人所在的地方,我就带领眷属前去供养并为其服务。此经在的地方或讲解此经的地方,我将带领眷属前去听受此法、受信此法并护佑道场。 * @7 \8 N! O6 i8 D; m" _9 D% W0 Q
( N, U0 c/ v. D9 V/ u
佛说,你这么说佛为你贺喜,此经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说,能成就佛道,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有受持、读诵、供养此经的人,等于供养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果有人一劫供养十方诸佛,佛入般涅槃后又一劫起七宝塔供养十方佛的全身舍利,以这样百千亿劫说不尽的福德,不能与听闻、信解、受持、读诵、修行此经的人所得福德相比。因为,诸佛证得菩提皆如此经之法而成就,佛的功德不可限量。所以,有此因缘而得福不可量。
1 V3 E( Z6 k# F" \- L/ n
2 z( s3 q- {; x+ b* ], R佛说,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上,为最第一。什么是法供养呢!如过去有大庄严劫,药王佛住世。当时有一位四天王宝盖,与其眷属五劫供养药王佛。又告诉他的一千王子又五劫供养药王佛。千子中有一名月盖王子想,还有什么样的供养能超过现在的供养呢!空中有一天人说,法供养可以胜过诸所供养。怎么样为法供养,你可去药王佛道场请教。月盖王子立即就到药王佛那里请法。 0 C+ T8 J7 ~: l. j" S
4 F' D$ u! {% m/ h Q& r
药王佛说,法为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世间一切众生难信难受持又微妙难以见闻到,清净无染又不是众生能思维到的深经法藏。 8 Z, N4 T/ R4 |5 m$ Y" ~
% o* A3 W7 y6 i" C这样的法藏为诸菩萨所行持,与菩萨心秘密相印,直至佛道而不退转。这样的法藏,能成就修行六度,让受持的人既善解法义,又顺行能证得菩提,为众经之上。这样的法藏,能让受持修行的人,性我真身证入大慈大悲的菩萨地,离诸魔事邪见,又能随顺世间因缘法而不染著世间,无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心无起作而度众生又能让得度的众生坐道场说法,让诸天龙神等赞叹,得成佛道。这样的法藏,为诸菩萨所行之道,并依此法藏实相之义,明明白白、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将佛说无常、苦、空、无我的灭除众生烦恼的清净之法,讲说给众生。这样的法藏,为菩萨所用救度一切毁戒众生,救度诸魔眷属,救度一切外道,救度一切贪欲著乐的受苦众生。依这样法藏修行的人,为十方诸佛赞叹,离生死苦,示现常乐我净的大涅槃乐。如果有人能听闻、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并为大众分明法理义趣、又有愿力守护这样的法藏,为法供养。在此法供养的基础上,又对其它经典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法,远离诸邪见,禅行定观三昧,诸法空相,得无生法忍,实知实见诸法无我又无众生,现在的我与众生只是假名的我与众生;对因缘果报的因是果、果又是因的因果律不争论、不怀疑,不以人见、我见、众生见为标准;而依于义不依语为标准,义为佛法深义,语为禅机言词;依于智不依识为标准,智为佛的智慧,识为人的思维;依于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经为佛说经典,不了义经为外道经论,了义为智慧了义,不了义为法不了义;依于法不依人为标准,法为常态的三宝一体相、是常住佛法僧,人为无常相、是有毒之身;在世间要随顺世间法又要恒顺众生,是示现身入世间,皈依示现有为的佛法僧,而性我真身已出世间,不入世间诸法,不皈依世间有为,于生死无明已毕竟解脱;在世间的无量众生,又因业力循环于因果律中,十二因缘法无有尽相,不舍有缘众生又示现诸相。能做到这样的人,为最上法供养。法供养和最上法供养都是一个体系,都是自己有修有证为受持的基础上弘法,弘佛说正法,弘大乘佛法而不舍小乘;而不单是依文解义或东寻西找名人几句禅语加起来就是弘法、就是法供养。难得人身一回,难闻佛法一次,千万别误在几句口头禅上,枉死在花架子上。法供养和最上法供养在世间是苦行,是苦乐法,是无功德!此经属于十方三世诸佛所说深经法藏,玉皇大帝能护持此经,信受此经,已成就法供养功德。所以,佛为之贺喜! 4 ^2 C8 J" r7 Z( J% w6 ]
佛说,月盖王子从药王佛那里听闻法供养后,解宝衣供养佛,出家修行善法,精勤菩萨道,弘扬正法,守护正法,化度无量众生得阿罗汉和辟支佛果或发菩提心生于人天。当时的四天王宝盖即现在世的宝炎佛是,王之千子即贤劫千佛是,月盖王子我释迦牟尼是。贤劫千佛从拘留孙佛开始,至最后楼至佛,即韦陀菩萨是。
4 D0 e. b4 }. { P& o9 R5 ]! H
6 I& s3 Y/ _% ~8 O【嘱累品第十四】 x/ _0 p; o8 R) }0 V
9 \2 J$ t. T0 O, Q. Q佛说,弥勒菩萨,在今天的法会上,佛要将无量劫诸佛所说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道之法,全部嘱托交付于你。如此经这样的大乘经典,在此世界末法时代,你要以神力广泛宣说让其流传世间。因为,在末法时代有发菩提的人、天人、龙、神、乾闼婆、罗刹等,要生于世间,喜欢大乘佛法。如果听闻不到此经和其它大乘经典,失去得善行利益的机会,空来人间一回。所以,一定要以神力让此经等大乘经典住世。发菩提心来此世间的人,听闻此经后一定会欢喜信受,发珍贵的稀有心去顶戴奉行、解说此经,让众生也得到善行利益。 ) x2 b* f8 t+ @2 W
" U( `, ?. Y [& o- l* ~
佛说,弥勒菩萨你要知道,在末法时代行于世间的菩萨有二种相。一是喜欢经文中有禅机的语句或用文字装饰自己,弘法只求轰动效应。二是对佛经深义不畏惧,精勤正法修行,证悟到佛法实相,重视度人的效果。第一种人为新发意菩萨来此世间相,第二种人为久行菩萨道的菩萨来此世间相。来此世间的新发意菩萨,有的由于入胎之谜,忘记前世因缘;于末法时代,难修行证悟,又不能忆起前世愿力,虽有机缘听闻到此经,但有两种情况。一是听闻此经或大乘经典后,会吃惊世间有这样的佛法吗!是不是神话呀!怀疑世间能有菩萨住世吗!能有按佛说经典修行之人吗!不能随顺信受此经或法师讲法之义,旁敲侧击,毁谤不信。二是对护持、解说此经的人,不能亲近、恭敬、供养,而是专心挑语句的过失或挑人的过失。这样来此世间的新发意菩萨,既自伤菩提,又不能调伏自心;虽来此世间,只是了业,旧业未了又添新业。来此世间的新发意菩萨,还有二种情况。一是自己不信此经和大乘经典,自伤菩提后,还轻慢世间发菩提心的人或知而不教世间的新发意菩萨。二是根据自我喜欢意趣,对此经和大乘经典,用取舍相和分别心去信受,有的说到行不到,有的表面信而心不信。心与法为二,不能心法合一。
4 L8 Y+ s* b# K( ?4 q# d+ P3 `0 P
6 p. D6 j& p9 b$ G# J! w* |弥勒菩萨说,此经新奇妙义我是第一次听闻。如果在末法时代有人受持、读诵、解说此经,要知道就是我弥勒神力建立的道场。我要全面奉持诸佛所说诸法,让此经等大乘经典住世,让求大乘的人亲手请到此经等佛法宝藏。
. l6 |0 N% C7 @
! |) O" e" b6 f佛说,弥勒菩萨你有这样的愿心,佛也会帮助你,也为你贺喜! $ A8 T1 q% s+ O& |
' s( [6 @% ^5 y& r0 A% l一切菩萨都发愿于十方世界广说此经,四天王表示要护持此经。 & V5 K6 J4 b8 f) I# v4 o% ]
4 P& g# g8 j, Q' }) T( \6 }阿难向佛请法说,此经为何名?
5 t& l# p5 x& f& p! v; m / f+ f3 D- `2 ?0 s
佛说,经名为《维摩诘所说经》,也可称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
. ~6 y& G* A6 s- [7 `8 m d2 { 2 [: b1 h0 P, ^ K8 A
佛说此经后,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l; W0 c) _: L; q! P
3 v3 F% M4 D; J! I# u; X
感谢诸位请法!感谢诸位拥护道场!
6 K% _# v3 i' Z6 ?( p+ P 3 O8 l1 _) U% C: q, \3 ?
% F f& c8 G$ s3 N% J1 T回 向
5 c6 O, F5 a4 _$ p* @* e0 d3 ^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 v' x. Q+ g. [5 l) ?
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圆成,同证佛境。
# P, n. q7 q% S7 D9 [5 U; Q4 k ( u, X) s) H1 K2 h" c: \
2 ` @: Y4 l$ i3 C1 X5 k讲于佛历二五四九年八月 . [3 N2 k/ q+ q6 q* z) Y
公历二零零六年九月 : t! u; l+ C0 {2 ^
释果娇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