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爽

白话楞伽经与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
/ s& J& u0 p; L( k  Z$ V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
+ ^& h3 r& r) u* [. e) `# Y2 v( b  g........! q& Z# }6 l9 Q$ o
* v; x3 e& o& C4 u
    【楞伽经译文现证品第四】:大慧,第一义中言思路绝,既无十地对治,亦无次第相续,唯自觉智所证相应,此则名为寂灭。
- ]8 _6 V- o# Y( _
& i6 k# X8 c1 D3 E" C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 C# ^6 j& N! L% N: r. f) U
5 n, {4 {0 T8 E, v. a; V& l* u3 e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五卷   宣化上人著述# ^$ h7 s3 d0 W% |2 E2 @3 u" k1 `' Y9 Z

: I: n* F* P# l; R2 M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8 X$ I& [% n9 @) T! ^3 w3 }8 F! ~8 V: e. P0 H) ?) P! h
  解结要由次第来解开。但最初怎会结缚在一起呢?是因依真起妄。妄有六结,六结即五阴,由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因一念无明,晦昧为空,便和有生灭之妄相互相结合,而成阿赖耶识,即第八识。第八识本来叫含藏识,即如来藏,因受无明薰染,变成阿赖耶识。故由识阴先起而有行阴,即第七识,末那识又叫传达识,专传达六识之意思到八识处。然后有想阴,即第六识,再有受阴,即前五识;再有色阴,即内之根身,外之世界。前四阴比较微细,每阴有一结,色阴比较粗,故有二结。解结要从内向外,亦即从粗至细,次第解开;六结解尽,五阴消灭,五浊亦就澄清。因推究根本,是由六根和五阴混合在一起而生出五浊,便有种种烦恼障碍。现在要解结,便不要向外驰求,跟著识阴到处乱跑。因我人最初受生是由识阴。由识阴和五阴结成生死缚,便不得解脱。现在先由识阴解除,一根解脱,其他五根也就清除。9 E2 H7 d' t4 U% v$ Y- a+ j& N* a
$ ~0 A! t. l, ~$ _
  修道入手法门,也要从六根门头来修;眼不随色转,耳不随声转,鼻不随香转,舌不随味转,身不随触转,意不随法转,把六根门头境界,旋转过来,收拾身心,反求诸己。再选择最圆满之根来修。眼根、鼻根和身根不圆满,耳根、舌根和意根最圆满。佛暗示耳根最圆满,但没有言明,要阿自己选择,若证得一根圆通,余五根之结亦解,便能入圣人之法性流,逆凡夫之生死流,就能成正等正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 03:31 , Processed in 0.0713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