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0 18: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绵延这麽久!所以待会大家走路都会有风。
+ q. g2 Z5 t# E. g, u8 P' ]2 `8 o2 b$ ^1 M) @
我们读懂了这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那一天,我们听宋会长上台那一段话,眼泪都掉下来。宋会长讲到,我们都是在享师父上人的福报,这是大实话!其实我们都在享释迦牟尼佛的福报,我们也在享孔子、老子的福报。我们读懂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祖宗感恩戴德,感恩心起来了,责任心起来了。而当我们又思考到我们是别人的子孙,我们也将是子孙的祖宗。所以我们的子孙能不能受我们的余庆?我们整个佛门後来的四众弟子,能不能因为我们的榜样而得到余庆?这个时候责任心、有後的观念就提起来,一言一行都谨慎,一言一行都不敢随便。而这一分责任鞭策我们不放纵自己的习气。
/ ]' C, Y4 |4 T! p$ h7 L. ?
- y$ \' n j1 l8 ~2 m, M 这些圣哲人,舜王的榜样给我们很大的提醒,所以我们效法舜王「不见父母过,不见兄弟过」,举一要反三。看目前的局势,反三可能来不及了,我们就给它彻底一点,「举一反一切」,一是我们的心地,是我们不见人的过,是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恭敬心。一切就是用这样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面对所有的事物。其实用这个一即一切的心,那就像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广修供养」,那是平等的礼敬,平等的供养。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纯是一颗利众的心。《华严经》师父在讲解的过程,常常会说到「信为道元功德母」。而透过我们跟大众接触,我们觉得确实「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意念坚定不移。这个怀疑就拿掉了,贪、瞋、痴、慢、疑。这个「疑」也是很厉害,会障碍我们的真诚,障碍我们的平等心。
% z& Y$ @, g* Q( l: R) q9 t# F+ ?+ F4 H" m3 u
当我们跟海南省监狱的这些领导干警,他们给我们讲了一个事例说到,当他们在工作的过程,有听到同业叙述到,当初唐山大地震,有个监狱被震倒了。里面一百多个服刑人员,没有一个人逃走,所有的服刑人员都拼了命的在瓦砾堆里面用他的双手在救人。所有的人整个手都是沾满着鲜血,他挖得整个手都破掉了。在那样的情境当中,他假如离开,良心不安!我们能不能演出真实德行让所有的人见到了,马上善根就起来。所以不是众生不回头,是我们能不能做出真情真意的行为出来来感动他们。
0 f, B2 w6 v* N4 O7 g# L; c7 B" z2 t/ k8 ]9 j8 u& h: }
上一节课有跟大家分享到,我们到医院里面去看那些刚刚出生的孩子,当然第一眼是看自己的孩子。而当我们看完孩子一定会不由自主的被旁边天真的脸庞给吸引,会多看这些孩子几眼。因为我们从他们的脸庞都看到本善。有没有人去看了以後,对着旁边的人说:「我跟你说,那一个以後是杀人犯,那一个以後会放火烧车。」我相信没有这样子的人。而当我们把一个刚出生孩子的天真脸庞跟这个杀人犯的脸碰在一起,我们能相信是同一个人吗?当我们看到他之後是这样的行为,我们很不忍心!因为这个孩子,父子有亲的天性,很可能因为一次一次家庭对他的伤害,他可能需要爱的时候,父母是用暴力对他,把他的善心整个都给障碍住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跟父母对立的时候,我们不怪这个孩子,我们替他不忍心。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当一个人犯大错了,是他在家庭,他在学校,以至於他在社会,没有得到真爱的关怀!他才会走成那个样子。这些结果应该是引起我们高度的反思!尤其我们走在教育的行业,没有一件社会现象离开教育的!根本的问题都在教育。要真正解决,也是要靠爱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当我们奠基在对「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奠基在「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任何怀疑了。) R' \- ^8 L# h( p3 p+ {0 \0 D) X
2 A1 z- E1 a, L0 o 那我们再来解圣贤的存心。早上提到曾子说到孔夫子他的道德学问一以贯之,是忠恕之道,其实在《论语》当中最强调的是仁爱心。而仁字的表现,不离忠恕二字。忠是尽心尽力,对自己要求要尽心尽力,恕是对他人要宽恕、要包容;进一步,这个恕字是如其心,叫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我们在《中庸》当中有读到一句话,夫子讲我在判案的时候,因为夫子曾经做过司法官,大司寇。他说我判案的时候,都是依法去判,跟一般的法官也没有两样;但是我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判这个刑的,我是「必也使无讼乎」。(我是看这个黑板都没写过,因为我们要随喜这个黑板的功德)这句话我们有没有读懂夫子的心。这个「必」就是他终其一生都要为家庭社会从此没有冲突、没有争讼,不会告上法院去而努力,必就是绝对不会中断。夫子做到!一生周游列国教学,不疲不厌,从来没有放弃过,当时候的人说道:「孔老夫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那个不可为的意思是世间的人看觉得困难重重,可是夫子却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就像《弟子规》说的「勿畏难」。就是因为夫子的坚持,我们炎黄子孙才能学到五千年宝贵的智慧。为什麽孔夫子是至圣先师,因为没有夫子的坚持、夫子的德行,我们的文化很可能在两千多年前断了,所以後世读书人对夫子非常的敬佩。
6 G' V8 E) k2 |1 t5 n
6 a- ?& e) _& v4 O" \% q+ Y- ? 有一段赞叹的话,「先孔子而圣者」,在孔子以前的圣贤人;「非孔子无以明」,假如没有孔夫子把他们的德行宣讲出来,很可能我们现在连祖宗都不认识,他们的德行我们都不了解。「後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有在孔子之後留名青史的圣哲人,假如没有孔子的承传、孔子的风范,他们很可能没有好榜样学习,就不可能成圣成贤。所以夫子的坚持太重要了。往後几千年读书人,虽然面临很多的危难跟挑战,但是他一想到孔夫子,他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股精神,我们生为夫子学生要拳拳服膺在心中。因为我们当下的情况比春秋战国时代不知道要乱多少倍。这个时候文化也是岌岌可危,臣弑君、子杀父,现在这样的事情愈来愈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效法夫子承先启後。+ L$ \ h$ ]$ \" ^
" [& j0 }* y) T: v$ j
「必也使无讼乎」,这个必就是忠心为人,为民族;无讼,就是设身处地的恕道!这句话里面就是忠恕二字。因为夫子感受到,当一个人犯罪了,他堕落,他痛苦,而他的父母同样痛苦。他关的是有形的牢狱,而他的父母、爱护他的长辈关的是无形的牢狱。他可能三年就出来了,请问他的父母长辈要关多久?当他的孩子不能回头,他们两老可能要关一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