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会帮助我们,成全我们,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想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想用什么身份去帮助众生就用什么身份。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再入这个娑婆世界,会不会退转?阿弥陀佛本愿里说,决定不退转。你若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菩萨也有退转,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这一愿主要是给我们说明这一点的。
+ Y8 E3 F$ {' n5 S( ?* ]
1 o& R8 q# d: ~, ~* e5 x: Z/ L - p! }$ {) ?8 C& X+ I

0 R, I4 `: u& \0 A: H# N, y这些菩萨教化众生,有个特色。一、‘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他对大乘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能生起信心。二、‘修菩提行’。菩提行是觉悟,念念觉而不迷。三、‘行普贤道’,普贤道就是修净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些菩萨们或是说法帮助众生,或是听法作影响众,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 D2 X. v8 k& z+ o! n  D4 g& B/ w* i* i/ Y" ^! {3 l' v

3 @1 M$ `" b% s+ a3 d  X2 T+ G# m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4 F8 P8 n) L2 v* c) E2 x0 G  ~/ s  P; @2 q

) \. w3 o; X8 j% b ; w* _0 L" P6 p: q3 [: e: f
  X3 B6 k4 i, q( ~4 E& v/ s
这一段有两愿:‘衣食自至’,‘应念受供’。人生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来造业,来受业报。从前造的业,现在来受报;受报的时候再来造业,来世受报,比这一世还要苦。忙忙碌碌,空过一生。你说这多么冤枉啊!所以一定要觉悟。忙碌最大的理由就是衣食住行。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阿弥陀佛替我们解决了。阿弥陀佛从前游历、参访、考察、观光时,看到许多世界的众生为了衣食一天到晚在忙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衣食住行从此不要操心了。想吃什么来什么,吃完了,不要了,就没有了,不要去洗碗洗碟子,收拾等等,统统不要。想要,天上就飞来了;不要,就飞走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啊。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了。不要去买料子,不要去裁缝。这么好的地方,你要不要去呢?还有人喜欢珠宝,带在身上珠光宝气。西方极乐世界,一动念头,珠光宝气都在身上了。而且那个宝才叫真正的宝。我们这个世界的金银珠宝在西方极乐世界没人要。你看黄金,大家认为不得了啦,西方极乐世界黄金是铺马路的,谁拿铺马路的东西戴在身上,那多难为情啊!宝石、翡翠、玛瑙等等,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建筑材料。那里街道、宫殿都是七宝造的,游泳池都是七宝的(他们叫七宝莲池)。因为我们这里太稀有,所以大家认为是宝物,非常珍贵。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一文不值。这个我们要觉悟。喜欢珠宝,忧虑衣食住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解决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要为这个操心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呀!我们晓得了这个好处,就要认真、努力地去念佛,这绝对不是阿弥陀佛在那里诱惑我们。《金刚经》上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跟事实一样,不增不减)、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如果不相信,过失在我们,佛没有过失。相信的人就有福了。这是‘衣食自至愿’的意思。
1 \" @5 k8 e0 l  {" T, R0 a- `
$ e2 c$ k& f( C  ~: J
  R/ m8 l  v5 ]: X+ `9 q" t1 C6 Z# Q5 n! d  S3 X/ `
‘供佛之愿。’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应当亲近他,学习他。那就应送一点供养。用什么东西供养呢?你想供给佛的礼物随心所欲。想用什么供养,这个供具已经在手上了,呈献给佛。这个供具随念变化所得。十方诸佛接不接受呢?接受。我们有这个信念供佛,佛应念接受。我们现在在佛像前供养,他接不接受我们不晓得。说实在话,我们的心不清净,佛就不接受。比如说我们今天以香、花、水果来供佛,希望佛保佑我发财,你说佛接受不接受?这个条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了。为什么呢?接受你供养,要保佑你发财,佛不愿保佑你发财,所以也不接受你的供养。所以供佛要用清净心,不能有任何条件。附有条件的供养,佛是不接受的。你供养神,神会跟你讲条件的。但佛菩萨、阿罗汉不会跟你谈条件,就连真正修行的出家人,也不会接受你有条件的供养。因为有条件,心就不清净,这是不如法。如法的供养,是无条件的。
5 l" M- g/ z/ i* P  A, l" k0 y
7 ]+ W8 W$ a5 ~: B' G ; n" q- Z  ~. ~7 H8 @
" n  a- G+ ?5 D+ V+ W6 l" u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f* t4 {0 S/ h3 l  u6 `8 B
* T1 l; R5 Q. R

3 u/ [0 l- g" M/ h% A# [- Y8 V/ G* Y; h* z; Y2 ^
前面数段都是说的往生的人的情况,现在说他的物质环境。‘严净光丽’,严是庄严,净是清净,光是光明,丽是华丽。这四个字就把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给我们形容出来了。‘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这几句话把它的美好表达到了极处。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得到,也没法子说得出来,‘穷微极妙’啊!最后一句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明了,等觉菩萨如果不是佛力加持,他也没有办法搞清楚,何况以下的呢?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他的神通道行虽然跟佛差不多了,但是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还是搞不清楚,可见其物质环境之美好。2 Y; P! v. S8 x# R/ b, N

( G5 Z! f+ T& I8 d; @+ j
, S1 `/ m; H0 Z; a; w
7 S$ J) Y5 _  h6 s0 ~0 V) K/ d‘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4 m, [1 E: P, z8 A
$ I1 Z( M( V" L& g/ \; l

5 g7 C- j8 \: H# W5 X0 s1 I5 s  v' G2 e
这一愿很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对树木花草,不论古今中外,都有偏好。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大概十方往生众生都喜欢这些东西,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就特别美好,树也非常高大。不但好,而且都是宝树;不但是宝树,而且这些树还会说法。这些树就像现在的电视一样,我们的电视还有复杂的机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树木有光有影,光影中显现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我们今天在此地一会,西方极乐世界的宝树里都现出来了,就像人们坐在那里看电视一样。我们这个场面他们看得很清楚,连我们心里动什么念头他们都知道。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想看看你从前住的娑婆世界──地球、台湾、高雄、家庭眷属,现在是什么样子,在那些树上都看到了。不但清清楚楚,而且每天都可跟家人见面,知道家人什么状况。家里人真想发愿脱离轮回,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马上就来了,帮助家人修学这样殊胜的法门。这真是不可思议。
- p' N8 s4 d; ?5 D, n0 [- W' d9 ^' _9 J; A9 `# q
& E. I% i0 s2 ]

" l! u/ b. U+ Z" |" ^  P: f‘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5 n; R. q' _( z; f7 O/ \$ D% t6 \8 m8 ~* R1 ]

; F; {" f% C" {' G2 U/ D+ z( i8 t6 `( k* m! O1 d) I# _1 u
这一愿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用现代的话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太空当中一颗星球,但是这颗星球非常非常之大。距我们这个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向西方,再过十万亿个这样的大星系,有一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化区。我们今天的科学工具大概只能观察到一两百个银河系而已。十万亿个银河系的那一边,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观察得到。我在外国对一些外国人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科学已经登峰造极,发展到最圆满的地步了,阿弥陀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科学家。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念之间就从十万亿佛国度之外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就是用光速,仅从银河系这一边到那一边就要二十多万年,用光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晓得要多少万万年。你想想看,人家的科技发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是望尘莫及啊!所以说,学科技的人不能不向阿弥陀佛学习,不能不拜他为师,不能不念佛,不能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大,遍照十方刹土。虽然我们现在见不到,但是‘阿弥陀佛’的音声,这句佛号我们听到了,阿弥陀佛的经典我们看到了。经典所在之处,佛号所闻之处,即西方极乐世界光明所照之处。只要我们心地清净,障碍就能解除,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必然感应道交。所以,我们今天见不到是我们本身有障碍,而不是佛的光明没有照到。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这句佛号,给我们讲的这部经,就是引导我们排除自己的障碍、与无量寿佛的光明自然感应道交的法宝。& Z" q7 @4 z: [# ~6 r
: {1 Z' u. J9 X
) g/ }3 T# K6 x+ s5 W8 l! X. g6 F

$ B  \" d* F  u0 l8 x6 c‘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 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A* I: r3 g! Z5 n" s$ U! x( k6 h1 ~) Q  x: d- K) X' d

- o8 I8 n1 i6 Z- h& o1 H- d( D: m9 |
前面我们只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都是珍宝做成的,连树木花草都是珍宝做成的。岂不知西方极乐世界的宝物居然能放香味,而且香气普熏十方法界。在我的想像当中,我们同修中可能就有不少人,特别是初学佛的人,闻到过这种异香。当你在念经或念佛当中,心地处于很安静的时候,忽然闻到一阵香味,这阵香绝不是花香,也不是我们烧的香,而是一种很奇妙的香,时间长短不一定。这种香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在念佛诵经的时候,有天人从此经过,看到你在用功拜佛,他会合掌恭敬称赞。天人身上有香气,被我们闻到了。另一种,是心地清净,得清净心真正与西方极乐世界感应道交,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光没有见到,香先闻到了。所以,一个念佛人,你居住的地方,常常有异香。特别是不学佛的人到你家里来,会感觉到你家里有一种奇妙的异香。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瑞相。这个香不是我们求来的,不能祈求。有求的念头,心就不清净了。老老实实念佛,自自然然感应道交,许多人都有这个感觉,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发出的宝香遍满法界。我们闻不到是我们的鼻根发生了故障;听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音乐声,是我们的耳根发生了故障;见不到佛光是眼睛的故障。六根都有故障,所以跟他不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所以应该好好地修行。+ }# T+ W7 Q: U$ O  w
1 o# e5 r6 R1 C7 U& z+ v

) _4 E/ O7 j/ K3 P+ k7 K4 p
) p% y. {" N' S4 w为了健康长寿,我们的身要动,身不动就是死人了,死了就不动了。活人要动,活动啊!身要动,心不要动,心要静。心不但要静,而且心要虚,心里一无所有。这样的人决定长寿,决定不生病。要想一生不生病,不胡思乱想就不生病了。想的越多,病就越多;不想了,病就没有了。有病痛的人,从今天起,你就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了,念上三个月,不要去看医生,病就好了。佛法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宝香能够增长我们的信心,使我们认识、理解,更认真地去修菩萨行,更认真、更努力地念佛,求生净土。6 I1 v! l! _) S3 b, t. p( ~3 s+ V
# _4 z8 U6 G) Y: P$ g

4 E$ H, D) x! g( D4 O6 x, }; D7 K& V6 c! X
以上是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状况、环境之美好。末两段讲的是阿弥陀佛帮助十方世界的菩萨众。这是特别的大愿,跟前面讲的不一样。
, y6 D5 K! e8 ~! u: c" m
# @' V" P9 P. E
1 d' |! i+ |4 q+ O
0 C" l3 P6 {, X# _+ p2 N+ K‘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S  |6 f5 E9 n! d9 h$ k0 M+ ?( V. c! H) ^1 p* y

! X( s2 M  D) w2 K9 A4 G# q! y: X0 k3 s8 K1 i' o) p
这一段有两愿,都是特别照顾他方世界的菩萨们。要知道,十方世界的菩萨想听到这个法门,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缘分,这个福报,也是听不到的。菩萨比我们聪明啊!听到这个法门之后,他的成就也比我们殊胜。菩萨的悲愿深广,为了普渡众生,宁愿自己不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要替阿弥陀佛作接引工作,劝勉一切大众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精神非常伟大,值得我们赞叹、佩服。对这些菩萨,阿弥陀佛神力特别加持他们,使他们的神通、智慧、道力一天天增长。听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或是听到《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他就能得到清净、解脱。他的烦恼断掉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缚住他们了。他所证的三昧,三昧就是得的定,这个定叫普等三昧,普是普通,等是平等。换句话说,他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用心是清净、平等、普遍的,这叫普等三昧。‘诸深总持’,‘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是这两字的普通含义,在本经里,‘诸深总持’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得到这个法门之后,永远不会失掉,不但自己修,而且劝勉一切同修都修学这个法门,一直到成佛。这是‘普等三昧愿。’下面‘定中供佛’,这是菩萨大愿,对于一切诸佛没有不尊敬、不羡慕、不学习的。我们羡慕诸佛,学习诸佛,先要供养诸佛。对上叫供养,对平辈叫结缘。刚才讲过,要广结法缘,将来才能广渡众生。因此他在‘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天天去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他不执著能供养的自己,也不执著我供养的诸佛如来,再不执著供养具,三轮体空,叫做定中供养。这样供养,他还能保持三轮体空,保持身心清净,‘不失定义’。因为有很多菩萨一供养佛,佛对他一摸顶授记赞叹,他起欢喜心,定就没有了。或者佛不赞叹他,他心里就懊恼了,心里想我供养佛,佛好像没一点表情,心里一难过,定也就没有了。一起念头,定就没有了。供养诸佛‘不失定意’,这一点很重要。
' d# S, V+ T7 T. ?% P6 a. Z) P& s
( _0 ^* Y; `, C, D3 m
8 E) [1 x1 F4 `# T4 z9 X# ~9 a( Q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
# n2 f' F. P5 a: Y$ N# B6 ~- x# ~5 G
$ |1 `* X3 c/ z( d3 _

% S4 p5 T' q7 [1 _都是讲的他方世界菩萨闻阿弥陀佛名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无量寿经》所得的功德利益。‘证离生法,获陀罗尼’,离生是永远脱离三界生死。他虽然到三界里来教化众生,他那个死是自在的,不是业报,是来应化的。这是得阿弥陀佛神力加持,永脱轮回生死。陀罗尼是总持法门,也就是说,一切佛法,善巧方便,没有不通达的。这才能自在教化一切众生。‘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平等住就是平等心,就是平等觉。我们这部经题就是清净平等觉,他真正得到了。
8 j* B/ F# J6 g( D
# U* H+ c! x* Y- D  j7 L . p, T1 ~$ {; `' t6 U. p' ?4 Z

. U/ L; E1 K" z& U‘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1 o: K0 {5 W, s& X2 q$ R7 m, v! n
) |! m- d$ w! b

2 N8 H% d" K& T& ~) i
! m. F% H+ b1 u7 `这一愿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就是‘一二三忍’。‘一二三忍’,古德有很多说法。世尊在这本经里给我们讲:第一种,音响忍;第二种柔顺忍;第三种,无生法忍。前面两种忍没说出一个标准,但无生法忍是毫无问题的一个标准存在。无生法忍什么人证得呢?《仁王经》上告诉我们,无生法忍有三品:下品是七地菩萨,中品是八地菩萨,上品是九地菩萨。这就是把十方一般菩萨,听到阿弥陀佛名号,接受这个法门,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菩萨的地位,一下子提高到七地、八地、九地,这个不可思议。如果凭他自己的功力修学,那得二至三个三大阿僧祇劫。两个三大阿僧祇劫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是第三个三大阿僧祇劫修的。他不必要,只要听到这个法门,念阿弥陀佛,就把地位升到这么高了,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难信之法。- X1 Y8 J% x( l3 @- m. J% J5 c
* Y. @4 \' q/ Q9 r

: U: g6 q: R# ~% a3 h6 J& M: U7 P9 D" j4 O. j& `8 c
‘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这个现证就是不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就证得三不退,就是圆证三不退。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讲习中提醒诸位同修的。如果真正念佛,老实念佛,念到心地清净,清净到相当程度,我们没有往生,现在也是圆证三不退,这是真的。菩萨不必说了,我们一般人都可以作到,就看你功底深浅了。
( l1 ]1 @: Q: Z
) D- e& \% X: w9 g $ f; p5 [3 R+ K# l9 u
+ K6 r5 I/ d/ y7 Z) s
这一章的经文,我就讲到此地。8 Y' C' q4 B; X

; w5 y, w$ a( c
+ g& ~; E+ N9 U6 b6 a- J& \1 z* ]2 B5 e9 w% x, o5 Y6 [
听说有不少同修要发心皈依。希望同修们千万要记住,你能够明白三皈依的大意,就等于我在此地给你传授三皈依啦。但是我们学了净土法门之后,这个皈依又不一样了。我们皈依佛,皈依那一位佛呢?皈依阿弥陀佛;皈依法,法是经典,我们皈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皈依僧,就是本经所讲的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圣贤僧,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法名在第140页第1行,我把经文念给大家听听:‘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这里讲的‘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有我在内,也有你们在内,可见这部经是佛对我们说的,不是对别人说的。从前没有发心,今天才发心;从前不念佛,今天才开始念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就是‘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这是佛给我们授记,我们将来都会往生,决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都在西方极乐世界作候补佛,到那里去成佛呢?‘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将来哪个世界跟你有缘,你就到哪个地方成佛了。成佛的时候,‘同名妙音如来’,现在授法名就统统是妙音居士、妙音菩萨,将来成佛叫妙音如来。你看这个缘多么殊胜啊!所以,从今以后,我跟大家讲三皈依,除了一般三皈依之外,特别教给大家,我们皈依佛是阿弥陀佛,皈依法是一部《无量寿经》,皈依僧是皈依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我们的法名,佛已经给我们起好了──妙音。所以,我给大家的皈依证上印的法名,统统是妙音。皈依的仪式非常简单:在佛面前把誓词念三遍,拜三拜,这个仪式就圆满了。如果我不在,你依照誓词在佛菩萨面前念三遍,告诉我,我把皈依证寄给你,我给你作证明,你是三宝弟子,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你是妙音居士,将来是妙音如来。谢谢各位。我们今天到此圆满,谢谢诸位。
) d. q5 n1 m! }4 X$ c2 J
! @$ R6 v7 f. G5 @' i8 @( y, Q! z 8 a4 N2 P7 K3 a/ k8 I8 \, V

7 O! W% V0 U/ I9 w4 S# q9 C9 {现在回向。跟我念:8 }  H6 ^6 R* \3 x2 K9 H6 [" V0 P/ _
& V- l1 U$ Q  y( l3 q$ P8 C

0 t& p* i- ?  e$ I9 _
  [" Z8 \8 L4 T) J; y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S  X2 o/ J6 S* U) _6 |) I

% \, G( q1 l% s) V' L% ^) t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g2 m# G6 W* G+ m

: k8 l" h$ _5 L6 V* u  \$ O8 s+ g&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 Q5 f) ~: T$ B. R7 c
0 I3 }: R: Z* ], n. p  w% g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4 G5 G2 f& [; c. G4 i' r0 T. s2 a
; S( ?9 [* ^) P5 ]

; d5 R4 `* g+ D$ |
9 W& j" ^0 [8 z+ n; n* U* h【注:此文根据录音磁带整理,未经法师审阅,仅供同修参考】7 ^3 k; v% A2 o: K3 y2 y9 E

/ ]" b$ o9 V, R4 a5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 03:29 , Processed in 0.07817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