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26 1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修两个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修到三贤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祇劫只能修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八、九、十地三个位次,是第三个阿僧祇劫才修满。所以,阶位愈往上就愈难修。
5 B0 U- {9 j& b; _3 D' l5 T
w' ^5 e/ {% d% Z
; L9 C4 S* r/ s, X0 h$ A; \7 ]- \7 ? \- S- q
往生西方,就等于超越修满两个阿僧祇劫,进入第三个阿僧祇劫,这个品位可真高,所以念佛法门才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赞叹。没有比这个更快的,更稳当的,更容易的,也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一生圆满成佛。; A; |; h- r, \. n
$ Z, o6 m- [) }4 |
* c( \! e/ k8 J' {* x) j% m v: o
/ y4 i2 F8 }2 {
蕅益大师赞叹,称之为‘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勋是功勋,持名的功德不可思议),‘弥陀之大愿’。这三个力量,使你一下就超到七地。这三个条件,只有第一个是自己的,自己真诚的本性。是用真心来发愿持名,不是妄心,是至诚心,所以超越得这么高、这么快。念佛绝对不是儿戏,要用真心。真心就是一心—清净心,平等心。不能用妄心,所以念佛人不能虚妄分别,不可以搞是非人我,更不能搞贪嗔痴慢,那是不能往生的。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出这样殊胜成就的三个原因。另外两个原因是属于佛的: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弥陀本愿不可思议。7 Z/ h) ]& t) F2 S
- y# q* G9 }% {7 L( l 0 w7 _* x4 g1 y* V: D3 T+ A. d
* H; m0 K' e% f" Y3 k
弥陀的本愿就是这一愿。他发此大愿,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愿文并没有说上上品才作阿惟越致菩萨,中下品没有分,不是这样的。既然没有这些字样,则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萨。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佛用平等法来度一切不平等的众生,一切众生以平等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平等成佛。实在讲,这桩事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没有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世界第一殊胜。
1 ]% H5 Z* z0 }- m3 y
- |4 Q6 v- X4 ^5 Y; ~0 F5 \% l - F# }- E! [! `8 Q7 T
' W3 f7 h$ T: T9 W% R' w" Q
【经】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 Z4 n* i" I) L8 Y
1 G* F V; u* Q" n 2 m9 f& B9 r; J" [
, X. h, K T; K这一段在整个愿文里承先启后,可以看作是第十二愿到第二十愿的总结,特别增强我们的信愿。“十方众生”,自然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闻我名号”是信解,“系念我国”是愿行。
- a) p9 h8 s( l
, J/ E5 r# _' `$ r# Z7 d
3 `* C# l6 F$ H4 J' W. U1 |+ {, R! p- e% a& j% ]+ F& a$ |- g
我们在前面曾经跟各位谈过,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对于名号功德知道的人不多。要怎样才知道名号功德?这一本《大乘无量寿经》就是名号功德的注解,你把这一部经彻底明了了,才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对于持名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才真正有信心,所以信是从解来的。如果没有解就信,这是迷信。因为对于事理完全不知道,就相信,但是迷信里也附带条件—佛不妄语。我相信佛的人格,佛说话我相信,这样的信是有条件,还不算迷。
) h4 K" q% F' D# a6 _( M/ o( g% U h- D# p8 r, J: o
( ]$ l0 f/ f7 V% I [0 M: T. o% f4 @. V7 \4 e
虽然理事不知道,我相信佛的人格,佛教我们不妄语,他一定不欺骗我们,这样的信是‘正信’。正信是信佛,但是理事还没清楚。理事搞清楚之后,即是‘真信’,比正信还要进一步,真的相信。如果在行持里真正体验到这个境界,那是真正的真信,是证明了佛所说的。由此可知,三福里‘读诵大乘’多么重要,不能轻视。
' }& t0 x+ }+ ?( e
) k. W2 L2 S. k. d2 W
" W* H9 W0 k; {; [+ w. u3 ^7 s
! m$ X2 S( ?" o0 A U4 [" s我念这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何必还要读经,何必还要听讲?如果不听经,不听讲,你学老太婆、老阿公那种方式,死心塌地念到底,那是正信,没有问题,能成就。如果做不到,你还有怀疑,还有业障,还会被外面境界动摇,换句话说,非读诵大乘不可。- p+ _" {- d# B1 Y% z$ e$ ?$ b
) b4 V( ?6 X8 s! i6 o 5 y9 g" J. P, s w5 z: G7 a/ @( `
, M5 c4 S8 v. h不需要读诵大乘的,佛法里讲,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上上根人不需要,因为他们闻佛说法,就大澈大悟,一点问题都没有。一种是下愚,他不想理解,佛说的他相信,绝对不怀疑,他不需要听道理,他不要麻烦,简简单单一句弥陀念到底就好。这两种人决定成就。难在既非上根又非下愚,这种人难办,所以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都是为这种人。上智跟下愚好度,几句话就解决了,他们就成就了。佛讲千经万论都是为中根人说的,这就说明读诵大乘非常重要,你才真正体会到名号功德。唯有理事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死心塌地发愿念佛,这才是‘系念我国’。现代人讲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把真相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很难相信,很难接受。* N( e* f! k( f
6 z+ `# w- m2 ^9 k
4 Y5 X! A% {/ E7 ~! Y E$ g+ d) N+ F! i% G* a& ~4 l0 N" P. q
我自己本人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我算是很幸运,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我搞了三十多年才搞清楚,真不容易。还有许多人搞一生都没有把事实搞清楚,换句话说,对念佛半信半疑,这一生就很可惜。4 F- M5 s$ t; R1 R
1 ^8 ]( f# n$ U; e! L
5 h, S% w, ?* l' i# ^3 ~
1 P# t7 X) a1 q; |' L“发菩提心,坚固不退”,一心一意求生净土,除求生净土之外,决定没有第二念,这才是坚固不退。“植众德本”,德本是什么?就是一心念佛。一心念佛是万德之本。种植是比喻,就是前面所讲的昼夜不断。‘一心念我,昼夜不断’,就是植众德本。“至心回向”,这是真心,真诚之心,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6 H# i8 Z S9 b8 E1 z7 p1 b+ p( f5 X: \! F- i) G$ B
5 w, x$ ^. M6 t/ ]3 i7 \9 u8 m, N6 ]' I8 s1 ?
“欲生极乐,无不遂者”,没有一个不满愿,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万修万人去。要用这样的心态来修行,才是万修万人去,这要搞清楚。如果不是用这样的心态念佛,就不能去。你可不能怪佛,佛在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能把他的意思曲解了。
1 h; x5 X+ e+ D, S" Q. G# i$ l2 r) _& }/ n# \1 w6 Z* v" c. e3 E
! e, E' [* R! L& {9 {
7 k7 O1 I3 {6 n; p因此,大家在一起共修,一定要明了,我们要成就自己,要成就大众,这就是无量功德。决定不可存一个念头,破坏自己,又破坏别人,你存这样的心,决定堕阿鼻地狱。这是个念佛道场,净宗道场,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你是到这儿来成佛的,还是到这儿来准备堕地狱的,先要搞清楚。
. b7 B' Q4 @ u- N- D' i, c+ R# O8 T2 z7 i
2 C# y- y7 A3 }- E
1 [5 m+ p& R" N' A
同修多了,龙蛇混杂。真修的人多,福报大,只有少数害群之马,多数还不会受大伤害。如果真修的人少,问题就严重。这种脆弱的道场,一定会被扰乱,被破坏,罪过就无量无边!所以我跟道场同修们说,我们道场很小,有时候有人想到我们这里来挂单住几天,住两三天还可以,如果是住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万万不可。原因在那里?他在外面带了这些习气,时间久了,我们这边信心不坚固的同修会受他影响;信心坚定的同修,不会受他影响。这绝对不是不慈悲,是要保护大众的清净心。6 J" z0 _ Q% O% j
" y! @9 n, \3 R4 B8 C
: j( h/ B% P2 m
6 j: s) C+ Y4 l* s W* D! J2 ?古时候的道场,每一处都有他的学风、道风,就是专修专学。如果你跟他们不是志同道合,决定不能入他们的道场,入他们道场是破坏道场。譬如,这里是念佛道场,你是学禅的、学密的,你要进来,在这里劝人学禅,又劝人学密,这就不得了。
+ U8 h8 F& ~/ B7 A( C% V1 q! j2 W! b' q% v& L) V( h
! s) N1 G* J7 I5 f) l$ [2 `9 Q# R# w; M3 ^; V
我们图书馆在前些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