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3: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它背下来,天天背至少三遍到五遍,而且要让他、劝他终身受持。为什么用因果、用感应能够劝发他的良心?底下说:5 ] r* f7 N. Z6 \
4 S' Y0 L6 G: D! ?) M, F# E
【人即不畏王法。】( e% r" r/ a. o5 _( L
* [, h9 M. F* e+ C 法律,现在人不看在眼里了,他能够找到法律漏洞,他通过人情就能做出枉法的事情。但
* B+ |, B, B6 r. b
$ c! U- N. F9 K/ e! V 【未有不畏鬼神者。】
) u! r- K- W4 }9 r$ `- c: |1 J) Y3 n6 b& R
. q( q0 I( [, ]/ l 他会敬畏鬼神。现在很多人不相信有鬼神,不相信有这些因果,实际上他虽然口里很硬,说不相信,他真见了鬼神也会害怕。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见闻,譬如说高速公路上那个地方老出车祸,死了人之后那地方老出车祸,大家谈起来都觉得毛毛的。即使是他口再硬,说不会有鬼神的,他开车开到那个地方,心里都有点发怵,真是自己遇上车祸,他也就相信了,那里有冤魂未散。所以这些例子有很多,而天地鬼神确实存在,我们这个世界是人鬼杂居,不能说你看不到就否定他的存在。人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很小,这可见光光波有多大?没多大,从紫光到红光,就这么点范围。紫外光你看不到,红外光也看不到,看不到的比看得到的要多出不知多少倍。你怎么能说「我看不到的就没有」?鬼神是另外一个维次空间的,甚至他可能就在你这个空间里头,他不在你可见光范围之内而已。我们也看到太多的例子,是用照相机、用摄影机无意中就把鬼神给拍下来了,网络上有很多这些案例,不信你自己在网上搜寻一下就可以看到了。我还看到一个片子,日本拍的,他们拿的那个手提式的摄影机,在火车站那照,就是可能自己玩,几个学生。火车入站了,结果有一人跳到轨道里头自杀,那火车就在他身上碾过去了。正好被他把整个全景拍下来了,拍了之后回放一看,竟然看到有一个鬼物、鬼影,在那个人没跳下轨道之前就出现了,这是佛法里讲的找替身的。像这些事情很多,车祸了也找替身,一个地方水淹死的也找替身。还有一些经常发现的,高楼大厦里头都有监视器,竟然会无意中晚上发现里头有人走,本来是没有人,那人还能穿墙而过,不用开门的,第二天打开来看,觉得很奇怪。鬼神确实有,人能有对鬼神的敬畏,他自然就不敢放肆。
# Z9 w' I! t2 q. P* m, N8 v h0 R) n% r. {+ Z1 q; J4 T. U; O
【王法或可以势力机巧而脱。鬼神定不以富贵幽隐而遗也。】" [9 N3 Z1 X) | A1 q" T0 E
8 `( s8 o* t" H! N. _ 『王法』就是国家法律。你可以用『势力』,你有权有势,可以买通法官给你错判,你可以脱身;或者『机巧』,你请很有名的律师,给你巧心力辩,把你的这个案子辩赢,你能脱身。人间法律你能逃脱,可是鬼神你欺骗不了他。『定』,一定,『不以富贵幽隐而遗也』,不是说你有富贵他就会放你走,给你做个人情,鬼神可不会谄媚巴结人,他没必要,你这个富贵对他没有用。「幽隐」是讲鬼神是幽冥界,他隐匿的,看不见他,可是他却看到人,天地都有神明在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华严经》上也是讲到,人一出生就有两个神明跟着他,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一辈子就跟着他,记录他的善行、恶行。到人死了以后,阎罗王就按照这个善恶来判决,判他该上哪一道去轮回。下文说:
6 Y/ c# q, O2 T; I9 [5 h4 M% Q- C3 f/ s/ M& i
【故有序此篇者云。】# G* v& M% Y0 l) O P% c
; x9 y- v+ J Q% x3 }$ _
为这一篇《感应篇》作序的古人有这样的话,说:
' [/ s6 b. y4 B+ w6 b( t, G2 [5 O6 n& t+ [* ^5 J. m. r' N' ?
【善者闻之益劝。不俟奖赏之加。恶者睹之自危。踰于刑罚之及。】) c; R0 R! }' z8 C
& F; P2 i& \- F$ Z c 行善的人、善人学了这篇《感应篇》,『闻之』,知道这个感应的道理,『益劝』,益是更加,劝是勉励,更勉励行善,就是更努力的去行善,善有善报。你行善,鬼神就敬重你;你精而求之,你甚至能见性、能成佛。『不俟』,俟是等待,就不待『奖赏之加』,没有人给你奖赏你也会干,你不是为了别人加赏、加奖给你,你才去行善;也不要人去表彰你,你知道自己为自己负责任。『恶者』,恶人,『睹之』,干了坏事,看了这篇《感应篇》就会『自危』,知道自己造过的恶业将来必有恶报,就生起恐惧心了。这个『踰于』,踰就是超过,超过『刑罚之及』,比阳间、人世间用刑罚加之那个效果更好。* ^8 a6 N* Z9 d" q0 J
8 |- e& ?* i/ ~ 【可见此篇。不但扶翼圣经。亦且补助王化也。】
! Y9 i( {5 U; z2 S+ H' H4 ^: f: ]4 Z y, L" w4 _! {" m; P; y
可见得这篇《感应篇》虽然短短一千二百多字,可是它作用大了,不但能够辅佐圣贤教育,『圣经』是圣贤的经典,『扶翼』就是做它的辅助。所以学佛的人都必须要读这篇文章,而且天天要做为日课,这是师父上人常常反复强调,要扎好三个根。这三个根其中一个就是《感应篇》,我们真正在《感应篇》上去落实,你对于佛经、佛陀的教诲才能真正明白,所以它是「扶翼圣经」。在净土来讲,这是净土的助行,净宗修行讲究正助双修,正行就是信愿持名,助行是断恶修善,用《感应篇》是最好的,这是对我们自己修行而言。『亦且补助王化』,这是对于社会、对国家而言,可以帮助社会人心净化。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感应篇》是最好的文章,个个都学《感应篇》,这世道人心马上就能够转过来。下面一段:, d* k( W1 g5 y' r- ?+ ?
9 {! e1 I" c/ M2 {, @! s# j
【人谓此篇。出自道藏。遂疑与儒相背。此总是未曾精研儒书。】
; U( u$ h, q/ z) P2 l/ s" N* E" o; c, I& Q/ Y
这是批驳有些人的误会。有人说这篇文出自于《道藏》,是道家的经典,学儒的人就不肯学了,这是属于门户之见。学佛的人也不可以有这个门户之见,只要是好的善书,我们都可以认真的学,做为我们修身的一个宝典。尤其是《感应篇》,印光大师是极力提倡,修身的第一要诀,这是最好的教材。如果你思想未通,就会疑,「这个道、道家是不是跟儒相背离了?儒就该学四书五经,怎么又去学道藏的经典?」这『总是未曾精研儒书』,你没有真正学透,就不通,学透了就能贯通。底下举几个例子,都是讲儒经里头的例子。# e5 I( F6 X2 b
4 u& J/ [+ Q8 |/ @; p' Z 【易曰。】
9 h/ \, F! s8 j9 I* A+ N+ n0 n$ c5 I- K
这是《易经》上说,《易经》是孔子批注八卦、六十四卦的文字。0 q7 C7 U0 M. Y% ^5 y$ j8 c4 R# ?
5 f3 k7 `: l/ m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3 W9 U5 }% z8 g$ d5 y) R
2 |7 \* ?# E$ a, B6 q" n) { 这是孔子讲的话,这个话我们都很熟。行善积德的家庭『有余庆』,庆就是福报,有余福。这个余福就说明它不是光对自己而言,光对自己应该讲本庆,对根本来讲是自己得到的福报。讲余庆就是本之外的,本身以外的叫余庆,余庆就福荫子孙。余庆都很好,你这个本身的福报就更好。本身的福报在哪享?下一辈子享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