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18 15: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不要一心一意想要对方好而造成「束缚」,重要的是协助和开放的爱。& J' t$ P2 c" V+ C9 i; I7 @9 z1 I$ w
八、不要说:「我为你付出那麽多……」因为它仅感觉自己是恩人;要让对方说:「你是我的恩人。」才是本意。
& k7 e) L+ }- `- g 九、寻找家人的优点加以赞美,这寻宝的游戏,可使你的家变成乐园。
( N8 m2 R; J- V 十、尊敬祖先、尊敬父母、尊敬丈夫、尊敬孩子,则家中的每一位成员便会因为受尊敬而得到成长。(《白鸽子月刊》第三十四期第二页至第四页)
7 b8 t2 H; @% }, W+ ^- F/ W
; L: Q4 ]+ ~* s$ W/ c 夫有志向,妻子柔顺8 N) q0 Q( z/ Z" g, g4 D
4 z, s4 o* V# d5 q8 j) m+ W 鲍宣是汉朝时渤海这地方的人。
5 D% E7 W; q4 E0 w9 w% C: q 他娶了桓家的小姐,名叫少君。因为鲍宣曾经跟少君的父亲学习读书,她父亲认为鲍宣特别吃苦耐劳,而且清高,所以才把女儿嫁给他,而且送他很多贵重的礼物。
' l/ E1 r" v' j( u8 S8 u 鲍宣不太高兴,告诉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装饰打扮,可是我家境贫穷,不敢收下这麽贵重的礼物!」* I$ B- m# H% Y! Y/ [' C9 G4 Y
妻子回答:「家父因为你修德而且守信,所以叫我嫁你,我既然已经嫁你,便应听从你的话!」+ f7 m! r5 ~0 x. n. h' W8 g0 N
鲍宣说:「你能够这麽做,不愧是我理想的好妻子!」6 m$ A, x" t( T9 I2 r/ O5 A
桓少君把所有华丽的服饰全部退回娘家,改穿上短布衣,与鲍宣一齐驾著鹿车回到乡里。拜完婆婆,婚礼结束後,她便提著瓮出去汲水。她将一般妇道人家的事情做得很好,乡里的人各个称赞不已。: [$ f5 a9 u9 j, C( M% G0 d
(评)我曾经见到骄傲淫佚的富家女,动则嘲笑丈夫家境贫穷。虽然她已嫁了穷丈夫,但仍然过著华丽奢侈的生活,处处想与人争胜。对於孝敬公婆、和睦妯娌的事,完全不闻不问。她没有想到:假如陪嫁来的财物全部花光以後,应该怎麽办呢?
7 I s) w/ @( E 娶到富家女的先生刚开始虽然好像沾光不少,可是一举一动受人限制,不敢吭声,好像寄人篱下,不能推辞。
" o% A7 U1 |# ~& P, s+ {! V 像桓少君那麽谦虚柔顺,鲍宣那种志节,实在不多见啊!(《德育古监》第二十九页)。
, t' l, m" @" {, I9 n
* w [7 W* |% J% q 人贵在心,守信有福& w- X+ V" [( A
( }, f: L; _# v) c 明朝时候,钱灼的妻子是林应麒的女儿。她在没有嫁去的时候,丈夫就生了一种身体弯曲,不得伸直的怪毛病,所以钱灼的父亲,写信给林应麒,请他把女儿许配给别人。林应麒有点不忍。
b, y! `2 Q' R/ ^2 ^ w 过了十年以後,钱灼的毛病,仍旧和以前一样,一点也没有好。钱灼的父亲又写信给林应麒,重提过去十年前的说法,再请林应麒把女儿许配给别人。
1 O" ] `- }( z1 C8 Q 林应麒把这封信给女儿看。女儿说:「这是我的命运如此!」) I2 P0 y# @2 j' c
旁边另外有个人插嘴道:「你还没有嫁过去,就是另嫁到别家,也没什麽不可以!」
( `) J2 n$ K3 L! b+ L0 ]. z9 w 林应麒的女儿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心,我心里已经许给他了!」' R6 A6 R2 k2 r3 j+ i2 @; Y8 D9 Y1 I) O
林应麟听了这一句话,非常赞成她的志愿,便办了嫁妆和钱灼结婚。结婚不久,钱灼的毛病也就痊愈了。(《古八德全书》第二百九十三页)
1 W. z$ m4 ]. t W
% v4 ~' X+ U7 K }% n z 错失良缘,终身遗憾
# Y3 D" v2 n8 ~& d3 G) v6 r
% _4 I% P! j( q/ t 明朝时,南昌有三户人家,职业各不相同。李某人经营木材,段某人为人针灸,刘某人为人算命。0 Q; H! p4 d [, y! ~% l, n6 u
明世宗嘉靖年间(西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发生饥荒。他们这三户人家都搬到湖省的金沙洲,比邻而住,情感非常好。0 r" C/ g) b) A2 t* ]$ j" f
李某人有位侄子,叫做李乔。他跟叔叔生活在一起,很会写文章。* s( _" ?+ ?0 {2 }3 a; Y' k
刘某人看了李乔,知道他将来会辉煌腾达。於是便权做媒人,礼聘段家的女儿为妻。
: X+ _! ~1 F( i5 W 明穆宋隆庆四年(西元一五七○年),李乔即将应试,想迎娶未婚妻返回家乡。段太太却忽然变卦,她说:「李乔去赴考,并不一定中榜,不一定大富大贵,我为什麽要让心爱的女儿嫁那麽远呢?」4 P8 |: g1 G. s) k
於是,段家便以另一位女子代嫁,而李乔与姓刘的媒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k" F4 W2 [+ V
李乔回到家乡後,连续考了几次试,都金榜题名,而且当上成都的太守。) ]' t+ j. ?7 y0 g/ N6 q
有一天,李乔路过湖省时,还馈赠非常丰富的礼物给段家。
6 D4 \+ E8 e, q2 u% f' C, t+ T 段家女嫁给萧家後,每天做一些粗贱的工作,而且家境越来越贫穷。她私下羡慕那位假冒自己的女子过著显贵的生活,竟然忧郁悲愤而死。(《德育古监》第三○页)% Z0 ^' T# x% W7 ]; w; f
8 N/ r3 h f7 L% ]- d 女子贵德,而不在色" |6 u9 g7 S4 C& u
" O' t) Q8 p$ r0 `* s% C
三国时代,魏国有一位姓许名允的人。他的妻子阮氏,德性很贤良,可是相貌很丑陋。
7 w+ u# D! p4 O5 t/ o 阮氏嫁到许家的时候,许允见了,大吃一惊,婚礼举行完毕以後,他觉得妻子的容貌太丑陋,就有不肯进房的意思。阮氏就差了一个丫环去偷看他们。" L* p, ]: ^4 [0 P5 U7 u
丫环回来,告诉阮氏:「有位客人正在和姑爷说话!」. }+ L0 R" r& v: f0 P/ l3 T( w* ?
阮氏说:「这位客人一定就是桓范,他来是为了要劝许允进房!」
2 ~" J5 p0 g( v6 e; u4 q 过了不久,许允果然走进房来,停了一会儿,就立即起身预备出去,阮氏把他留住了。# N1 u9 @( D& x5 B6 [8 C
许允问阮氏说:「做妇人家要有四德,现在你有几种呢?」
9 W9 G$ E/ i% f8 w 阮氏答道:「新妇所缺少的,只是四德里面的一种妇容吧!可是我晓得读书人当有百行,你又有几种呢?」) p# H: z/ ^- `8 d0 f! C
许允说:「我样样都齐备!」
+ f9 R8 y- `7 o5 H 阮氏说:「百行里面以德行为第一样,现在你是好色不好德,怎麽可以说样样都齐备呢?」! \' b0 A, W# \: R- o; [% i
许允听了阮氏的话,心里非常惭愧。於是就留在房里不去。) ]' Z' \" q* s' l" I/ y, {( `- ]# X
久而久之,他俩夫妻也就很相亲爱,很相敬重了。; Z2 B# A1 ^* b" L
女子贵德不贵色,因此无盐女才会被齐宣王所看重,齐国也因此而大安兴盛。然而,好色不好德的人比比皆是,听到阮氏的话,能不惭愧吗?假如不会惭愧,那表示男的不如许允,女的不及阮氏。只重视外色的人,更应感到惭愧!(译自《古八德全书》第四七五页)
% X, U$ G- D% _ 莎士比亚说:「只重视女子外表的男士,最没有想像力!」
8 L# [2 _% i* E5 R, a4 w7 N. b' {# t) l) r9 i# k3 x
爱念己妻,岂因外色2 {9 ?7 w, n- \9 G
+ d# `9 z- t! @
刘廷式年轻时便与邻家女子订婚。
& K5 @: u" g1 q) i 不久,他进入太学,经过了五年才考取进士。等到他回到家乡时,他的未婚妻不但双目失明了,而且家运又衰竭不振。
* o w0 n+ I1 [ m* X+ i 刘廷式选择吉日良辰要举行婚礼,女方推辞说:「我们家的小姐已经变成废人了,那里配得上你呢?」
% _: D7 X5 E- F. T6 T! d 刘廷式竟然娶了那位盲女,而且生了两个儿子。等到刘廷式到高密去当官时,盲女因病逝世,刘延式哭得很伤心。
8 B7 i8 U) t U6 Q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