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8: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种恶因就结恶果。你发愿,只是在那儿造这个善的业和恶的业。这个愿就是一种主动的力;由这主动的力量,才能有事实的成就。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发这种的愿;这种善的愿,成就一种善的业,而结善的一种果。
# Y4 M; f3 g4 Y+ F' J- ^
2 k2 s1 n$ R$ _0 ?( O9 b9 J9 L 7 k# {% Q1 M- i: s' ]8 A+ }

8 a) n% ]- U3 }, k1 D! O% ?$ n6 O! d怎么说叫善愿呢?他每一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的一切众生做著想。佛没有发愿说:我若成佛了,我在那怎么样享福,怎么样享快乐,而把其他的众生都忘了;佛不是这样。佛得到最大的快乐,而自己不愿意独享,愿意分给所有一切众生。佛发愿成就这种的善业,生生世世是行菩萨道,要自利利他,自觉又觉他,自度又度他,发这种大菩提愿。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他不为自己做著想,只是要利益众生。这是菩萨所发的善愿,成就这种善的业,而结了这个善果,善果就是佛果。成佛了,并不是唯我独尊,高高在上;佛成佛之后,只是他的智慧超过众生,反迷归觉了,没有一切的颠倒妄想。/ n1 ]4 A/ N. y& T

  T4 m5 S4 ^* u  F 8 A& ^( W# Q) Z0 K5 u7 [' T
. {2 l4 G! a9 N8 B( [
我们众生一举一动,都是在造业,可是尽造一些个恶业,而不是造善业。就偶尔有一念的善念,也不会超过那个恶念那么重,所以善恶夹杂;要是用这个电脑来计算计算,还是恶业多过善业。因为这样子,一生就不如一生,每一生就遇著一些个颠沛流离、不如意的事情。为什么这样呢?就因为造的业不清净了,没有做好;没有像佛尽发这个善愿,修这个善业,将来结善果。我们众生就是在这儿善少恶多,所以一生就不如一生,那么就堕落了。我们也想发善愿,可是因为自私心在那儿作怪,总是不愿去利益人,而要利益自己。偶尔有一些个人想要利益人,也是在那儿沽名钓誉,希望得到一个好的名,令人相信自己,这都是在那儿造这个善恶的夹杂业。所以恶业这边重了,善业就轻了,那么结果就是结这个恶果了。佛因为他发善愿,修善业,所以成就善的果;我们众生想发善愿,可是一做就糊涂了,就颠倒了,自私心就跑出来了,就变成善恶夹杂了。所以做人也有一点快乐,又有一点痛苦,可是痛苦多于快乐。1 C8 Z* x7 z  J5 N( j1 i

; b- ]2 T; I6 S, s. T  p6 ~- m; f : i2 V1 z: h% I( Y
) N7 f3 Q$ t/ A2 y6 [3 }
那么我们人的这个快乐,也并不是真正快乐;真正快乐,是自性里边的常乐我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呢!我们这个所乐的也不常,我们这个我也不常,我们这个乐也是不常,我们这个净也都不常,所以没有真正‘常乐我净’这一种清净的快乐,那不是真正快乐。并不是说去跳跳舞这是快乐,喝喝酒这是快乐了,或者看看戏这是快乐了,其实这怎么样啊?这正是在那儿背觉合尘,在那儿颠倒。
+ h: i1 t: b6 O! Z1 m  N2 W  c4 M4 o0 N2 U+ H1 l5 g9 ^
! U; a1 m. Y& i' c

  L/ _2 ^8 h: q& O3 T# [8 Q说:‘法师你这么样讲,那世界都没有快乐了?’你细想一想:什么是真快乐?世间的快乐都是苦的因,拿这个衣食住来讲,人人都欢喜穿好衣服,你穿上一件好衣服,很值钱的、很名贵的,其实怎么样啊?就像戴上枷锁了一样,行也不自然,站那儿也不自然,坐那儿也不自然,卧那儿也不自然,行、住、坐、卧,都是好像披枷戴锁似的,不自然了。为什么呢?就因为要保护自己这个衣服嘛,因为这个衣服是名贵的。啊!你想一想,凭一个万物之灵的人,为这个衣服来做奴隶!这是衣。
5 F3 G$ a, n1 o# ~' [! g1 A0 T6 e. f( R, Y& K" E0 ?$ [
) S) w$ l# z5 }& m; ?+ r

8 Q8 e0 @. f: {4 q$ d! ]: S吃的呢?说吃点好东西,吃得再好的东西,吃到肚子里头也都变了;吐出来,你教他再吃了,谁也不愿意吃了。) Y/ [0 v( v% x2 V4 j, ^

5 O; O& q" y6 C- D
. B. D: U" O# ~. u& L; f  i
- c; w+ f. a/ T2 m: [/ q住,就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只是三餐。’为什么要那么紧张,为这个衣食住忙忙碌碌,一天到晚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忽然间无常到来了,死了,说:‘我的事情还没办完呢!还没忙完呢!阎罗王你缓一缓期,我慢慢去可不可以?’那无常鬼摇摇头,说:‘办不到!我没有办法教你多活一秒钟。’所以就死了。你看!这究竟有什么意思?就因为认不清楚,所以为这个虚妄的名、虚妄的利,令自己的心里头时时都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打击,这是我们人和佛不同的地方。$ c/ k  I9 {' D- T3 c6 H

# v: ^0 T" L) V   Z2 X* w6 |, f& S

0 y! m4 I4 z- G; e: b; {( [那么佛呢?他把一切都看清楚了,所以他看破了,也放下,所以就得到自在。在他刚刚看破的时候,他就要发愿,他说这个愿要利益众生,要行菩萨道。所以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就发了大愿,这‘第六大愿’,他就说‘愿我来世’:说我发愿,等我来生的时候。有的人不信有来生,人如果没有来生,那你就杀人放火,什么也不需要相信,都可以的;就因为有个来生,还有个尾巴,还有个后果,所以你不可以不守规矩,不可以什么事情都做,就因为有来生。6 V" W& w& D9 d; i$ r
  Z7 C% M' @" s5 G

* C. L% O" M7 r+ \& |, w* P! \
, F5 l9 |3 N& w- ?说:‘我怎么不知道有来生呢?’嘿!你不知道有来生?等你睡著了,你知道不知道醒著时候的事情呀?你睡著了,你把醒著时候的事情都忘了,所以你今生把前生的事情也都不记得了,那么佛才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前世你是什么因果,你今生所遭受的,就是你前生所种的因,今生结的果。‘要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你今生所造的业就结来生的果,这是一定的。
$ G7 U- o5 ~2 ]2 d* C2 I
4 a. k9 Q/ d4 U5 Y9 M! z 1 p! o7 m* n+ s$ _* [" y
( b* k2 N8 X2 c; V, h2 T
所以佛知道这个道理,那么他就发愿了,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若诸有情’:所有的一切众生。那么所有的众生,就是凡有血气的都叫众生。‘其身下劣’:这个众生多数是指著人而说的,其身下劣,就是这个人生得其貌不扬,很丑怪的、很难看的。鼻子和眼睛长到一起,耳朵和嘴巴又合伙了,所以啊!你看看那个嘴巴长到耳朵那地方去,那个鼻子长到眼睛上面去,这叫个什么?说:‘我没有看见这种人。’那你没有看见这种人,你也不要想要试一试。总而言之,丑陋不堪就是了,一个人长得像狗样子、像个猫的样子、像个老鼠的样子、像个黑熊的样子、像个马的样子、鹿的样子……啊!这很多很多的,很难看的。这叫其身下劣,下劣就是又穷嘛,又不值钱这样子。
; @5 v9 Z% w6 S1 [1 D7 G8 `6 K3 g4 g4 K+ c

* a* ?' c" K3 u' P, |5 R
  F0 K3 Z* `1 F* b, C8 c不单这样子,而且‘诸根不具’:或者有一个眼睛,或者有半剌眼睛;或者有一个耳朵,另一个耳朵就没有了;或者只有一个鼻孔;或者有半剌嘴,你看这诸根不具。或者手也不做手的工作了;脚嘛,也不做脚的工作了。眼、耳、鼻、舌、身、意,都互相不合作了,互相罢工了,这叫诸根不具。互相罢工了,你看著我,我又看著你,大家在那儿不做工,这就诸根不具了。虽然有这个眼、耳、鼻、舌、身、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8: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于没有一样的,那么就是有,也是很难看的,这是诸根不具。
+ I  J$ w  ]* ~; D0 z, `6 }% y* O% m9 T8 ]& B9 U& Y! m& o* X% w, S, g
, S: |# j& E4 Z: c+ t! X
3 D3 z4 {7 y% f( }/ x# R
那么下边呢,就怕你不懂得这个‘其身下劣,诸根不具’,所以就说‘丑陋’:很难看的,又丑陋嘛,又‘顽愚’:顽就是很冥顽不灵,你和他说什么,他也不懂。愚,很愚痴的,你教他两个二是个四,他说:‘什么?一、二是三嘛,怎么变成四了?’就这样子,所以就是很愚痴的。
7 X+ h+ X) x9 C& z6 l3 F' ]. I; X" T9 @  k6 f) H

$ R- z; l2 R& E( t' Y6 e' Q8 r* u( {: U3 ]" e$ T
‘盲聋喑哑’:盲,就是没有眼睛了;聋:没耳朵听不见。有眼睛也看不见,有耳朵也听不见,这叫盲、聋。喑,这个声音发不出来,说话像蚊子叫似的,在那个喉咙里头,人几几乎就听不见。哑,就是不单听不见,而且根本就是哑吧了。这盲聋喑哑,哎!你看这多苦!为什么他受这个果报?就因为在因地的时候,人家给他讲佛法,他有所怀疑,不听。那么因为他对面不认识佛,所以就盲了;有人讲法,他不听了,所以就聋了;教他来研究佛法,他也不研究,就喑了,再甚至于就哑吧了,受这种果报。! [5 t% l2 |  O9 u# c! L7 c. W

$ u% L( q# V6 ?7 h3 b, a
! q* D. P1 j- {1 t
( i: r+ U' |4 `; u2 e# Z8 Y: h‘挛躄背偻’:挛,就是痀挛了,手也伸不开,手指头也转在那儿,伸不开拳,总是拳著的,这叫挛。躄,就是麻痹,不能有作用了。背偻,就是罗锅子,广东话叫驼背,就像那骆驼似的那个样子,所以叫驼背,这是背偻。
: ~  I3 N& l1 W3 u: B% z+ h4 G' ^
( H0 m( ]3 `/ i& I' S

0 b; e  Q  I' V! X& @+ S+ @‘白癞颠狂’:或者生一些个白癣,面上白一块,红一块的,好像开花了似的,在这个面上,这是白癞,有种种这种不好看的样子。那么又颠狂,颠狂就是那个小孩子,有的是那种虐待狂,有的自己咬自己,自己要吃自己的手指头,自己都啃吃自己的肉,那么糟蹋自己、作贱自己。这都是在因地的时候,谤毁《楞严经》,谤毁大乘经,谤毁佛法,所以受这种果报——白癞颠狂,发颠、发狂这个样子,及‘种种病苦’:前面所说种种病苦。- P0 _$ z3 z# ^+ h: V

; j, t! K& J! b! I7 R
& }, x5 @! q9 ^
( Z8 X' n: T! l' f4 _6 T  c‘闻我名已’:若听见我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的,就一听这个名字之后,‘一切皆得端正’:所有都得到端正了,这一些丑陋也不丑了,也不难看了。‘黠慧’:也聪明了,也有智慧了。‘诸根完具’:这时候,眼、耳、鼻、舌、身、意也都完具了,六根通利了。: n1 Y  M! f+ E+ E

* V2 [! z8 P! \/ b1 w, m
% }( Q, B! [' I2 d; |% P
3 u6 {0 c* Z& E‘无诸疾苦’:所有的疾病、痛苦都除了,也不用吃药,也不用看医生,你看妙不妙?只听一听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所有的疾病、痛苦都能解除了。你看这个佛啊!他对人类这种的利益是多大!他一举一动都是为众生做著想,没有想要害众生的地方,没有想要令众生受什么果报。他都是发愿令众生得到一切的遂心满愿,都得到他真正的快乐,这是佛的意思。# x5 n9 G( C- e1 \; T- P3 n% O

( a+ P9 E; x: J  x+ q; P ; d/ a1 K# C/ v+ y, U& o; o
3 i# h! R5 i; S  C) B/ t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N6 u: R( N5 T1 {0 y1 H+ I
. d  F# m2 q) |. p+ R
' r. }/ H" j2 E& \; ]- N
5 h/ d' G4 m& ^5 ?; L
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有很多来听经的人还不认识这一位佛是谁,我现在不妨给你们讲多一点。药师琉璃光如来就是个大医王,医生之王。他这个医生之王,不需要用药去治人的病,只要有众生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他的病痛就解除了,就没有了,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就是个大医王。
, `/ p5 A( [2 P" k2 e$ t: c
5 f; w6 W5 e5 y' L9 A) \' t & Z2 d! C- T2 n9 `; C( g) `1 o1 o
0 v( B0 F  N/ j* H. T
一般的医生都讲望、闻、问、切。望就是看一看;闻就是听一听;问就是用言语来详细问一问,你的病情是什么样子?或者你是头痛啊?是脚痛啊?是牙痛啊?是眼睛痛啊?是鼻子痛?或者其他什么病?问一问;切就是切脉,就是给听听脉。这叫望、闻、问、切。
# r4 E: Q# o2 e- P0 v1 a4 O% J5 _1 k+ e. u* {
- Y0 i8 t' }* S0 V9 \" o4 |
' F. t% u" p  h2 c# }7 g9 q$ w2 O
又有神、圣、功、巧。神就是不可思议;圣就不是像神那么样子不可思议了,还可思议一点;功就是要下点功夫才能知道;巧就是很巧妙地就知道了。望而知之,这叫神;闻而知之,这叫圣;问而知之,谓之功;切咏而知之,谓之巧。  f8 |- k! E- @% }: n( X! J( }

/ ^& j$ }: y0 M9 n0 ^
( q% K4 o7 O0 }# f9 W( B
; f+ J; p' d7 n! B7 ~* p8 I* l普通的医生要用这四种的方法、八种的理论,来知道这个病情。可是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些个工具他都不用了,他也不需要望,也不需要闻,也不需要问,也不需要切。你就一称他的名号,这病就好了,所以这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利益众生特别的地方。
; E3 V; z4 k' Y0 B! Y2 N5 O9 C( L6 x# E1 R5 B  J

( s7 y% ?3 U4 s9 Y, p2 o7 m/ X. m6 x5 U7 K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神力呢?因为他在因地发过愿,所以他这十二个大愿里头,‘第七大愿’就说了,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我得到成佛的时候,‘若诸有情’:说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众病逼切’:所有的疾病来逼迫熬煎,令他痛苦得不得了。这时候,‘无救无归’:也没有人可以救他、可以来帮助他。无归,也没有一个归宿,也没有寄托。这个有病是最痛苦了,‘无医无药’:也没医生给他看,也没有什么药品给他治病。‘无亲无家’:他又没有亲戚,也没有家眷。‘贫穷多苦’:为什么他这样子呢?就因为他贫穷多苦。
% @* a8 ~) d; M7 v8 c3 w7 N4 ^! q4 _* S4 V! L+ q
2 S/ Z- [* @8 }; B/ ~9 A  ?
1 z* ~& V/ d% B( n
‘我之名号’:药师琉璃光如来说,我这个名号,‘一经其耳’:那么这个有病的人,他若能听见,只要听见我的名,听见‘消灾延寿药师佛’这个名号,一历耳根,‘众病悉除’:所有的疾病都没有了,所有疾病都解除了。啊!你看看,也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也不用照X光(爱克斯光),也不用镭射,什么都不用;也不用电,也不用火,不用艾子灸,也不用针灸,什么都没有。你看!众病悉除,病没有了。
; f/ R! {' u1 U; k% u  i$ H1 L
* D( j; Z: v  ~- _' I ' `9 l; f" f  K8 C1 R, g: {
; m+ O4 {# t6 z
‘身心安乐’:这做医生的听见这个经文,很不高兴的,说:‘这把我的生意都给抢去了!’不要紧,你还有你的顾客,不会他都抢去的。那么众病悉除了,身心都得到安乐了。‘家属资具’:家庭的用具和这个眷属,‘悉皆丰足’:都圆满无缺。) d. E; s" E: o7 l

  t; B8 b  l7 u2 \ + u, x& O/ m5 W9 P- I
& b! @. O3 x& ]: q* i, U+ x+ G
‘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最后乃至于能证得这无上菩提的道果,无上菩提就是成佛。所以我们佛教的理论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佛不是单独说:‘只可以我成佛,你不可以成佛。’因为他是平等的,他和人人都一样。他只是比我们人有智慧,佛是一个大智慧者,所以他不说糊涂话。我们学佛,也就是学的不颠倒、不糊涂,不再去做一些个损人利己的事情,不再去做一些个妨碍社会的事情。就是要老老实实,好好地循规蹈矩,做一个好人,然后才能成一个有智慧的佛。如果你要是不守规矩,那绝对不会有智慧的。因为有智慧的人才会守规矩,没有智慧的人,你教他守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一定反对的。
# F- H( f( W5 @$ S( p2 [6 J5 B! q  W! B
% K% Q. ?" G! q, y
( s5 i' _/ a0 m
( v' D% D4 N; {. N! S3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X' A  ~4 c+ b0 a" P9 L
3 p6 I3 p" X2 ?; Q( e5 c& t; K
8 m' c6 o" x3 {1 A

( j, N3 b3 ~. w  h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在没成佛之前,又发过一种愿,这种愿是转女成男的愿。为什么要转女成男呢?并不是说女人不好,不愿意做女人而做男人。那么现在在这个国家,有一些个妇女解放的人,就来反对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嘛!是大男人主义,在这个极乐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这是他们反对的。其实不是这样子,阿弥陀佛他根本就没有一个男女相。他见到男人,也不知道他是个男人,见到女人,也不知道他是个女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生这种的分别心,没有这种分别相。
5 k6 U1 e/ [' p# O
- }/ i. ]+ X3 v  t# \: P* d
3 V- K7 ?0 y5 ~
) l4 n: \9 i0 R/ i) y: [那么为什么极乐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呢?就因为女人的身体,有的时候不清净,有的时候很多的病痛来逼恼。病一来的时候,也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因为这个嘛,人才不愿意成为女人身,也就是不愿意有这一些个百恶。为什么叫百恶呢?就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恐怕不只百恶,那么或者一百一、一百二、一百三,也不一定!或者有九十、八十也不一定。总起来这个数说是百恶,就表示这个女人身,有很多麻烦的问题,有很多不干净的时候。那么在这不干净的时候,做什么事情也不太方便,所以这叫百恶。因为这个,修行的人有的时候,就觉得女身有很多麻烦、很多问题,所以愿意就转女成男,就是没有那么多的病痛,没有那么多不方便的时候。
& R; J: [: u  X+ T
  i) n) D$ r9 C9 z
% f' p% w$ ^: e( [( \" \2 \# F9 Q9 `/ G
好像女人,这个月数若来的时候,就心情也不太好,有的人又这个经前痛,或者经后痛。在这个月数没来之前,就痛得不得了;或者月数完了之后,又痛得不得了;或者月数就不停止地那么来;或者嘛又总也没有,这都是一种疾病的现象。有这种疾病的现象了,那么就很多事情也都不能做,因为这个嘛,女人身是不方便,所以愿意转女成男,是这个道理。0 |8 l2 I( @8 y% n0 p# a; l- e
! F6 s# J; K$ D. t

& g7 D% V4 D. l% c' B! _0 z3 D/ H7 v6 q4 b2 N8 i! j
尤其男女这个欲念,也有的时候很重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奇奇怪怪的事情都发生了,很多的问题也都发生了,妖魔鬼怪都出世了!所以藉著男女这个问题,也在这儿弄麻烦,尤其是这个同性恋!
2 K/ j7 m1 o& T6 @" z) P
; }/ J0 P0 ?% |( L 3 d7 F% h. e( s- j7 T/ p. k

9 D) R$ @9 S0 n7 u$ R‘第八大愿’:药师如来的第八种大愿,他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愿我来世的时候,若证得这个佛果。‘若有女人’:假如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为女人的百恶所逼恼,‘极生厌离’:很要离开这女人身,‘愿舍女身’:愿意把这个女身舍弃了,‘闻我名已’:听见我这药师如来的名号之后,‘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就是像男人一样了。‘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到最后证得无上佛果。这是第八个愿,转女成男愿。
- V: ]- h' B5 k5 G
3 _. F( K9 j! I! R
5 L2 P" Q8 M  D0 x* ]6 |
( n* `8 C1 O' o& a% N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 R! t, E! I; B7 W$ _1 D# d# r4 s/ G5 ?* p

' F4 Y$ `; N/ [" z& F1 Z: `4 A" g. @# ^- J1 c/ a/ ^
‘第九大愿’:药师如来在因地所发的第九个大愿,是破魔罗网,脱离外道这个恶见的稠林。所以他就说,我第九个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令所有的一切众生,‘出魔罥网’:我们现在做人的时候,和魔王是很接近的,和佛是很远的。我们若愿意做魔王,随时都可以做;若愿意成佛,就要破除种种的恶见稠林,没有邪知邪见,常修正知正见,才能出魔这个罗网,所以说出魔罥网。( D+ L" p+ h% A
/ m' v4 v" U3 B# J

+ ?1 O; t( P9 d: v- f# b+ g7 V9 L3 i7 p' a
这个罥是一种很柔软、又很不容易断的这种东西,也就好像现在有这一种的拉缆,虽然很细的,但是它力量很大,不容易断。这个譬如魔那种网,就有这种不容易断的东西来织成的。那么织成的这个网,把我们每一个人,卷入到这个网里头,就不容易出来,就做魔王的眷属,做阿修罗的眷属。: P$ u$ s0 W' V/ K0 T
9 O# `' ?: ?) m6 S3 x
. m" q. q9 X/ k5 x: b
- S. b& X4 p) X$ ~" @2 R% N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常常有脾气,常常发大无明火,这都是在这个魔的罥网里头。我们人去打鱼,把鱼打到网里,我们就很高兴:‘哦!可得到一条大鱼,可以吃。’魔把我们人,卷到他那个网里,他也很高兴的,他说:‘我又得到一个人来受用了!’也就好像我们人打到鱼那么欢喜。出魔罥网,怎么样出去这个魔的罥网呢?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要没有脾气、不发火,没有无明火,没有脾气,那就是出魔的罥网了。魔他就是用这种邪术,来控制著我们人的知见,令我们不起正知正见,尽生这邪知邪见,所以呀,这是很不容易摆脱魔的罗网的。那么现在藉著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愿力,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出魔的罥网,就跑出去了!. w" g4 S$ H7 _; t. u
/ d# i( A6 ~# j  v' |2 s# P

% K  @4 q8 U. J2 a" c. i7 ^4 D/ C
. w7 p6 }) m% F" _9 L  @  U2 `  q' g& L$ f3 ]' a
‘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这个外道也是天魔外道,外道都是以天魔为眷属。外道他总想控制人,不给人自由,用种种的邪术,来控制著人。甚至于他教你发毒咒、发恶誓,你不能违背他这个道,你不能背叛他这个道;你若背叛他这个道,就要怎么样子啊?五雷轰顶,得到一切的灾难;令你就怕了,也不敢违背他,明明知道他不对,也不敢违背他,这就叫缠缚。就好像用绳子把你捆住了,用那种丝把你缠住了,你想摆脱,是摆脱不开的。( z, D4 {9 C  ~* B

6 f5 W8 p: ]$ d1 H5 D8 a2 N$ ~ 1 i/ `& Q0 N. n4 \9 \5 t8 u

( K+ m8 A5 @/ m! c( _‘若堕种种恶见稠林’:堕,就是堕落到那里边去了;种种恶见,这包括种种的邪知邪见;稠林,就好像树林子那么很稠密的。很多这种邪知邪见的邪法,来控制著你,令你一点自由也没有。4 E  t7 ]1 e# v/ m1 G+ c2 o
$ b- }2 V9 W) M# _
6 P$ h# P. M4 l$ v" b6 S  t

- j  k# l" E) a8 o所以在佛教里,不控制人,以前我对于斌曾经讲过,我那时候告诉所有的佛教徒,我说:‘你们信佛,若觉得佛教很古老了,不愿意在佛教这个小范围里头来转了,想要找一个新鲜的宗教、时髦的宗教,你们现在是机会了!你可以随便改变你们的信仰,因为佛教不是监狱,佛教不能把人来管得严严的,控制得紧紧的,不这样子。随便你愿意选择你所欢喜的、信仰的宗教,可以随便。’然后我就问,我说:‘于枢机、你敢不敢讲这话?’他晃头,说他不敢讲。
! A& R" J0 r1 v! ^* }/ r* O: @
! \1 y; V" A# m$ D. D2 Z) P # m7 p0 c# N4 b2 W
8 Q% k) ?. z; f8 \0 o
那么为什么他不敢讲呢?就因为他们那里头,就是要控制人,你不能摆脱他;你一摆脱啊,那这就犯了弥天大罪了!这是恶见稠林,就是见不得光,邪知邪见,不值得研究,不能摆出来,公开来讨论,这都叫‘恶见稠林’。
6 ~( \; F6 _2 P5 N* S; n, C; j% K% g1 E( j: Y( g  s( d: r9 q% e

! Y0 l/ T1 R- s: M3 D* r) T4 U3 a- P& O. E) |9 B
那么遇著这一种邪知邪见的人,‘皆当引摄’:引摄,就好像用吸铁石吸那个铁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8: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他‘置于正见’:给他说明了正知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慢慢地令他修习这一切诸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行菩萨道。‘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很快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佛果。
0 N. E5 k" G, D) ^9 N/ H/ z- Y$ b5 Z  ]
/ h4 P4 n# f4 }6 }- x

, ~8 m# Z! R. p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 @9 j+ X* ~% V5 _! n6 E8 U& D. y& x( x  S3 G! ~( T

* F7 e0 [4 q$ E9 h! M# b! Q. H9 L6 \- K/ L: N" Q
这一段经文,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其中的第十愿。这一个愿力,他发愿解除一切众生的王法难苦。所以他的愿文才说‘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愿我来世得到菩提的时候,‘若诸有情’:这个诸有情,就是所有一切的众生。‘王法所加’:或者你没有做犯法的事情,被人诬告;或者被人挟嫌来冤枉;或者你自己在无心的时候,所造的犯法的罪,不是故意去造的。王法所加,王法加到你的身上了,把你抓去,惩罚你,放到监狱里了,所以它说‘缚录鞭挞’:缚,就是把你绑上了,用这个手铐子,或者脚镣子,把你绑上了。录,就录取你的口供,给你存一个记录,说明白你是犯过法的人。鞭,用那个鞭子来,鞭挞,来打你这个身体,或者用板子打,就是惩罚你。+ h% N1 n1 o" m: g1 g$ [/ n2 l9 k

# F# P. i" Q) L+ K9 r
# J9 B$ e, s5 F( W1 e  j6 }
1 s* b$ ?" G5 _‘系闭牢狱’:系,就三件都戴上了,脖锁子、手捧子、脚镣子都戴上了,为什么戴上呢?就怕你跑。因为怕你逃跑了,所以教你不自由,把你绑住,还放到监狱里头,关闭起来,内外不通消息,这是系闭牢狱。‘或当刑戮’:或者被处罚死刑,那么要去杀头,斩首示众,这叫或当刑戮;戮就是杀了。受这个刑戮,就是把头给斩下了,或者用枪毙,或者坐电椅,总而言之,是不能活著了,要死了。9 ^) h! ]& |: A/ u% t. w

) Q8 l/ l! z1 V. H, c ( _0 @7 W1 M/ z& B# ~
& n& z( b0 B" Q3 a; k9 f2 I
‘及余无量灾难凌辱’:及,当个‘到’字讲。乃至于,其余种种犯罪的行为,种种的惩罚。无量灾难,至于其余的,或者天灾、人祸、种种的意外。凌,就是被人家来欺凌。辱,就是污辱、羞辱,令你没有面子,这种凌辱。‘悲愁煎逼’:又悲哀忧愁,就好像在那个火锅里头那么煎,来逼迫,那么样子,很难受的。‘身心受苦’:身也受苦了,心也受苦了,身心都得不到自在了。+ N, j+ l2 @1 f$ F; ]0 g1 z

$ h4 O& q4 x* }
9 W9 o% U1 p" I$ Y
; j  U& I, K+ c  z' i1 i那么这时候,‘若闻我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发愿说,在这个困苦艰难、危险万状的时候,他若能听见我这佛的名号,‘以我福德’:以我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德,和‘威神力故’:和这个大威神的力量,‘皆得解脱’:这一切前边所说的种种灾难,都能解决问题,没有问题了。‘一切忧苦’:那么一切忧苦也都没有了,就离苦得乐了。
8 F6 S2 K: p! w% K0 H5 b, L4 U3 S' k. n5 u

+ x% r) t: L' c; w/ u' V1 _' R1 C: Y& ~+ w( k0 ^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U3 S$ {1 T/ W, J- u
$ N6 O, y9 e8 D: p6 s( y
$ G6 D5 Z0 @- L( v* B
) `* I/ l' b* c' U( W7 u$ Q& |1 B
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还没有开悟,没有证果,而他发大菩提心,发大愿力。这愿力有十二条大愿,现在这个文当第十一条。这一条‘第十一大愿’他说,‘愿我来世’:等到我来世,‘得菩提时’:就是成佛的时候。‘若诸有情’:假设这个世间上所有一切的众生、一切的有情。有血有气的众生,都叫有情。那么这一切众生,‘饥渴所恼’:他们或者没有饭吃,或者没有水喝,或者有饭他们也不能吃,或者有水他们也不能喝。
( T) L1 D) k9 i5 A& [0 _+ G* S2 T" N6 I! S: f9 E
7 D; }- ~' R/ x9 G0 a( X, Y1 x6 o
8 |3 E4 k; B4 \. Z) o
‘为求食故’:他为著想满足他的食欲,想要找饭吃,想要找水喝,所以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因为他自己饿得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他就发狂了。于是乎,就不择手段去,或者抢、或者偷、或者杀人,夺取人的财物,饱足自己的饥渴。所以造诸恶业,就不择手段造出种种的恶业。那怎么办呢?
1 Q# O: l- i! q% x! M7 X9 K& k6 L; s4 ~- b  K/ {8 V- M) F* h
4 m: L+ W9 o7 D% k3 t

: ?3 K( o3 [' R# F* M2 _‘得闻我名’:他如果能听到我这个成佛的名号,‘专念受持’:他专心致志的、专一其心而诵念我的名号,受之于身,行之于心,持之于心,受持我这个名号。‘我当先以上妙饮食’:我在这时候,就化出来种种的上妙饮食,最好吃的这个东西,‘饱足其身’:令他的身体得到饱暖,没有痛苦了。‘后以法味’:然后我再给他讲说佛法,给他吃这无上佛法的妙味,‘毕竟安乐’:毕竟他得到安乐了,‘而建立之’:而成就这种的功德,满足他所求的饮食。
$ _  U+ m* V" A. b
7 Y, U" E) Q  t! g7 p3 h; d) U . c  @) s/ `0 e! k# @9 \
5 m' A: s: y5 d* q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得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 p# l' n+ Z* m3 J1 h. r; S2 ~
: s: ^# G# d/ ^6 e' \, h
# S( g6 ~5 h& h7 a0 L* b8 k9 a- D  ]  L, `2 S0 h$ j
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也经过这种贫穷困苦,所以他就发愿,愿意解除一切众生的贫穷困苦。所以他在‘第十二大愿’就说,‘愿我来世’:我发愿等到我来生,‘得菩提时’:我成佛的那时候,‘若诸有情’:所以世间一切有情,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哪一种民族,都包括在内。
7 g& P3 U4 q# S" g. M% ]' ]1 k
" H4 H1 ?4 l) Y! a' y , Q# Q6 |8 o2 S, |( @
8 r! k( `9 R- D% W: h+ t
‘贫无衣服’:贫穷没有衣服穿,当然也就没有饭吃了。前边那是没有饭吃,还没到没有衣服穿的时候,现在连衣服也没有了。既没有饭吃,又没有衣服穿,所以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有蚊虫,又有这种其他咬人的虫蚁之类。寒热,天冷的时候,没有衣服御寒;天热的时候,没有衣服来遮暑。‘昼夜逼恼’:白天晚间都是这样地煎逼苦恼,不能解决这个没有衣服穿的问题。/ ^" o  _  R- d# V7 w1 j

9 F8 z, _  L  X  \( V9 ]
' \2 e. _1 e% l( V, C$ Y
' W" q& X( y) J0 K" G‘得闻我名’:那么他若能听见我这个佛的名号的话,‘专念受持’:主要是在这一句,要‘专念受持’;不是光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你也不受持、不专念。专就是专一其心,念就是念念不忘,受是受之于心,持是持之于身,也就是念兹在兹的,朝于斯、夕于斯,常常专一其心来用功,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
1 O8 d& S5 J) w+ {. \9 P6 j- z0 M  E$ h. l4 g6 h, O

! [4 c$ g& `3 H/ H
6 M! t9 J) y  C- c. [+ I3 n- b‘如其所好’:那么如其所好,就是遂心满愿,遂心如意了,你想什么就得到什么。‘即得种种’:就得到种种的,‘上妙衣服’:最好的衣服。‘亦得一切’:不单得到上妙衣服,也得到一切‘宝庄严具’:用七宝所造成的这种种的玩具,你所欢喜的都得到了。那么这种东西是什么呢?就譬如‘华鬘涂香’:华鬘,就是用花做的一个环——花环,是用来庄严的。这种花环是用七宝所造成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来庄严的。涂香,就是最名贵的一种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8: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它来供养佛。‘鼓乐’:或者种种的音乐,‘众伎’:种种的技能。‘随心所玩’:心里所欢喜要玩的这种陈列品,或者一切的玩具,‘皆令满足’:求什么得到什么,遂心满愿,不会求不到的。
0 Q3 i. f0 E: `3 q; ~  |6 [. b
: c4 g5 \9 n. m+ x0 i" P( f* m 1 r% ~: J- p8 o' H
- `$ [1 X# X: p) _' _, d. P4 L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 s! X; i: x# D2 N1 z4 s0 f4 O' d/ a0 F" W* N, @0 g/ y, Y

; h) C7 _+ E3 \" q  U* O  E' Y7 \
0 S) d4 R) K" o4 ~- R  d& u$ @释迦牟尼佛叫一声说‘曼殊室利’:这曼殊室利翻译成中文,叫妙吉祥,也就是文殊师利。那么这一位菩萨,他是智慧最大的,他所住居的道场,是在中国山西五台山。五台山上终年积雪,那个地方非常地冷,大约是文殊师利菩萨他欢喜冷的地方,也欢喜修道的人在冷的地方修行,所以他选择这个五台山做为他的道场。中国五台山,在这《华严经》上,也读到过。
' M  s- C. c# ^' }0 s' V# t8 P" [
! U. ^  ^4 |  X  ^
' {. L$ f+ C; t  {
5 a2 p6 D6 P6 `9 D" v那么现在这《药师经》,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这种大的愿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必须要具足大智慧,然后才能了解药师如来的愿力和他这种智慧。那么释迦牟尼佛,就直呼其名,说:‘文殊师利!’- b" R2 z$ t- q% R
, b+ z1 B. ^$ P" S" O" ]
8 j7 D+ l6 q6 i& I

3 i! X6 ~- q; F! g% c‘是为彼世尊’:彼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世尊就是佛的十号之一。那么他的名号呢?就叫‘药师琉璃光如来’:这是这位佛的名号。‘应正等觉’:应正等觉也是佛的十号之一。‘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这位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所发的这十二种微妙上愿,虽然是不多,可是一切众生的问题,都包括在内了。无论你是苦、乐、智、愚,都包括在这个愿力里边,皆得度脱,所以这叫上愿。上是没有比这个再更重要的,所以是很重要的大愿。2 g# j' I/ K/ g# h
3 E" t5 n/ Z3 A! m2 I
7 C) ?! s7 V" [6 a! S  x! F  {# r' ^

  y) }  U9 {2 w2 r$ i3 t( v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 / ~( U: }" u. c2 ]
4 |, m8 r% u: p

, m( L: N$ ^' M3 o5 h
8 S" X" ]" X  q9 D% ~- T‘复次,曼殊室利’: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文殊师利,说:文殊师利啊!我再给你往详细来说一遍。‘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说是这位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在没成佛之前,‘行菩萨道时’: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正在修道的期间,‘所发大愿’:他所发的这种大愿,‘及彼佛土’:和东方这个琉璃世界,‘功德庄严’: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功德和他这个国土的庄严,‘我若一劫’:我假设用一劫的时间来讲说,‘若一劫余’:或者再比一个大劫还多,那么长的时间,‘说不能尽’:我没有法子把它说完了。9 x9 O( j4 ], N  V

% C1 z" i8 I: z/ w' U1 d
. X% X: C; v5 s! |" V
1 Y  }6 L, o( F2 z9 J0 r! ]! m- `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s( k2 T% J% _: r4 o

, T8 m" o8 _% B7 I, ]' c! N   F* L% g! g  r5 D# \9 L
: {# d: K9 g: G4 [
一般人念这个‘差别’都念差彳丫cha(插音)别,这个字不读差彳丫cha(插音),应该读差 ㄘc(疵音)。差别嘛,也就是当分别讲。( @' P# R# k; T

8 _( _  ]& l$ F8 @  t8 c9 K3 c8 g 9 N+ W1 j- c) c$ N* V% l, j) ^
1 o& I: M9 D5 F7 U$ l
‘然彼佛土’:然,就是说一说前边那个意思。前边药师琉璃光如来发的十二大愿,他国土那么样庄严妙好,可是这个佛土,‘一向清净’:从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的,犹如琉璃那么光明透彻的。‘无有女人’:在琉璃世界那儿也没有女人,现在这个women’s liberation(妇女解放)——提倡女权的,就反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她说:‘那儿没有女人!那么他是不是看不起女人啊?是不是男女不平等啊?是不是重男轻女呢?’
7 Y) l" T. E# E2 E1 C
. `# E7 v; v; a5 h3 w; `
* l+ s( d9 j0 C; `& ]; D# k3 Z8 O" w' x, I
这完全不是的,因为娑婆世界是叫五浊恶世。这五浊恶世,就是我们人住这个时候,是一个不清净的,这叫劫浊。我们眼睛所看见的不清净,这叫见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烦恼多得不得了,这叫烦恼浊。我们众生都是情欲所生的;由情欲所生,就有男有女,这叫众生浊。
) C( n- z- {  c. x, U+ P3 |
. F; {6 G6 u3 c. u& P
9 f. u: {9 w. N' m& V. `$ h" x; w% M/ ]7 x# d) ^
不但人类是这样子,一切有血有气的,都是由色欲而生、色欲而死;就算那个细菌,也是在那个微细处,它有这一种欲,才生出来这种的东西。那么有欲,就是很不清净的,所以这叫众生浊。2 n  j/ M: H5 m5 X' d2 Y5 Q

2 q. S3 k* u' [. C) [3 J$ k1 d+ \4 [ # R3 w2 i  V7 K, G

: u( E1 k2 H+ ~0 }" K) S命浊,我们每一类的生命,每一类的众生,他生来就在这个很不干净的地方生出来。好像天上,都没有尘土;西方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也没有尘土;东方琉璃世界是琉璃为地,也没有尘土,没有染污。只有我们娑婆世界,才有这么多麻烦,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鼻子所闻的,舌头所尝的,身所接触的,心里所想像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叫五浊恶世。; ^9 ?1 Y. |  _2 j: f, E

. k2 z0 Z/ L- x# Z; k
1 q5 y5 f0 w4 U+ H4 v8 p' ?% S$ L( K8 Q' P# f- l9 X
那么极乐世界的人都没有欲,他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化生的。这个琉璃世界呢?这都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愿力所化成的世界,所以也没有女人。这并不是说男女不平等、重男轻女,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们人,生为女身应该知道,这个娑婆世界是万苦交煎的,是万恶充满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爱惜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留恋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没有女人。' Z3 C1 d0 l8 h( x
5 d% |3 ^- q6 O

6 G7 |2 ^2 |+ t- _8 N. U: c4 N( A% }0 n* U# }
‘亦无恶趣’:那么这个琉璃世界也没有三恶道,没有地狱道,没有饿鬼道,没有畜生道,亦无恶趣。‘及苦音声’:不但恶趣没有,这痛苦的音声也没有。没有这种听了令人心里都哭起来,这种悲哀痛苦的声音,没有的!: F- [- p3 N( ~) F) E  V

0 a- k. |8 g- k8 P% A 8 A# c1 q: {4 `& L% v( x) Y8 a! _- v
( I+ P/ g( ?8 Z' i
‘琉璃为地’:这个东方琉璃世界,怎么叫琉璃世界呢?就因为它是琉璃为地。‘金绳界道’:用这个金子做成的绳来做栏杆,把这道路和不是道路的地方分开,这是金绳界道。‘城阙宫阁’:城是所有的城池,阙就是城上边有那个垛口,或者门楼子;宫阁,这宫殿上边,又有两重的楼房,这叫阁。‘轩窗罗网’:这轩,就是一间房一间房的;窗,那个窗明几净,这都是很干净的;罗网,有这一种七重行树,七重罗网,‘皆七宝成’:都是用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来庄严所成的。
6 T- A4 Y  c( ^7 g1 b
0 `, U  B& p1 G: D6 W% m+ o
/ b5 W! c' t( G' G# m/ m
4 N5 Z8 D. }" r8 ~: U; C5 K‘亦如西方极乐世界’:也好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子,‘功德庄严’:他的功德和庄严,‘等无差别’:一点分别都没有,是一样的,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国土是一样的。琉璃世界和极乐世界的庄严、功德,都是一样的,所以‘东阿,西弥陀’,东方是阿佛,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阿佛他是管著金刚部,在〈楞严咒〉里,阿佛是属于金刚部。那么阿弥陀佛呢?他是莲花部,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
0 N5 [2 g8 }/ R& S5 }7 p
* S" f* G& }5 w 6 Z/ m& b& @2 J

: e" L4 N$ F, F* L( e所以我们万佛圣城早晨就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这是为著所有万佛圣城的护法来回向,令他们消灾延寿。中午呢?就念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佛法是释迦牟尼佛传给我们的,我们应该报佛恩,所以在中午我们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晚间就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我们最后的目的,是要生在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它是没有三恶道苦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那个地方无忧无愁,无烦无恼。比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天很多的麻烦,很多烦恼,很多这种令你心里不平安的事情发生,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没有这些个问题发生。
7 U; w3 a6 l& I7 d1 h+ X+ f, I2 N/ ?$ L
0 B7 J9 M0 [: f  L0 g$ ?5 Q

2 t( r  z( d1 @我提出来万佛圣城这三个时候念佛不同,因为万佛圣城是新开辟的道场,和中国大陆的道场完全不同的,和香港、台湾、新加坡、越南,和所有的地方都不同的;在其他的地方,都跟著中国的佛教,这么早晨也是念阿弥陀佛,晚间也是念阿弥陀佛,中午还是念阿弥陀佛,它是这样的。所以现在外边的出家人,到了万佛圣城,觉得万佛圣城所行所为都是不对的,不懂规矩。; e- `# ~7 {% h5 e0 |, F# F
& l) ^$ W. C$ a* v1 Y) o

, ~% Z2 |1 L/ H6 G. y
9 w2 h* z) [( c& o7 ]2 z那么万佛圣城呢?不能说自己的对,可是我们一早起,应该效法消灾延寿药师佛这个愿力,令每一个人都有一股生气。这个生气,不是生脾气那个气,就是生生不息的有一股朝气,像那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都是朝气的表现。就是表示我们这一早起,我们这个生命的火正烧得很旺的,那么一切一切都是如意吉祥的。那么中午我们应该感谢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说一切佛法,一切经典;所以中午,万佛圣城就念释迦牟尼佛。晚间归向极乐世界,我们最后的归宿,要生在极乐世界去,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所以晚间念阿弥陀佛。这是万佛圣城的课程,和其他道场完全不相同的地方。  c5 i& h% s5 k; H

$ ]& I! B, S. P4 D
/ W2 E! K% ?- G/ |- [( I3 R
, T7 T7 e9 _8 N+ b. {那么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懂得这个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都以为其他的地方,都是像万佛圣城这样子,不是的。所以我们万佛圣城所行所作是别具一格的,是别开生面的,在中国的佛教里边你看不见的。好像我们万佛圣城和金轮圣寺、金山圣寺,要是正式讲经的时候,都有人请法;这在其他的道场里边,你也看不见的,是没有的。那么因为你们也都没有见过太多佛教的这种仪式,也不知道这对不对,所以我今天才特别详细来告诉你们。
6 L5 }6 Q" r+ p" _2 |9 h$ l( t: g5 g; v

/ [2 j: v' e& p2 T$ l" f( t! g$ r6 g0 L$ p, ?
有没有人对我方才所讲的这个经典,有什么意见啊?或者觉得我讲的什么地方不圆满,你若是有什么看法,可以到这上边来告诉我;我们研究佛法一定要令大家心服口服,心里没有一点疑惑才可以。你们各位对于这个经文上所说的道理,有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都可以说一说。
* I8 V! B4 \# y& G5 W' u9 n1 k5 ?7 a& Q
5 z/ v; r; n6 Q3 B+ J3 V- ]- ~( P

% R( X9 Z( t4 P5 e! N9 |; r真正没有妄想了,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真正没有欲念了,那就是教化众生了。
. D) L) k  a# ~! \! A( L! A0 b; L9 ?! [, c
) L3 s! @& Y0 m; r+ [7 }
' m+ q4 W, W0 l- q) x. T( g2 _2 u
谁教你打妄想?谁教你有欲念?如果没人教,根本就是个空的、虚妄的;如果有人教,是谁教?那么是你自己教的?是旁人教的?是你自己教的,为什么打妄想的时候,刚一开始打,你都不知道?什么道理?
6 U% V% }% q* D! M- ]5 |. K/ T& ~

; m' Y" [7 V2 n! X' ]! W" t# d0 M# a
你没有妄想,就是净土,这多方便,多痛快,多快!只是把妄想收拾干净了,那就是极乐世界了。你没有妄想,那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那就是快乐,就是极乐世界,不要各处乱跑!( d; X) ~+ f& X; ]: y8 p3 j( m

' @1 c. {$ l4 V8 u
, I9 a' G: s& D/ L/ b9 Y5 V9 b3 E" s- V# n, R. y
净土法门也说得很清楚的,不过我们人都不注意,它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就生出来净土;生出净土,就是教你自己自性现出光明来,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一定要到外边找,到外边找去呢,那是为著一般普通的人说的,你若真想要修行,想要研究佛法,你要明白这个极乐和娑婆不离当念,就是当下这一念,就是极乐!就是娑婆!你染污心生出来就是娑婆,你清净心现前,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不必头上安头,一定执著我教化众生,或者一定执著我生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念佛是不妨念,那么生不生?也不要管它,我们只是诚心来修行就好了。那就是说:你没有烦恼,就是极乐世界,这是很现成的!你有烦恼,就是娑婆世界,就是苦不可言的一个世界,就是在这儿嘛!
6 n! f6 D7 _8 h& U
" _! v$ O8 c8 G' w2 v 6 d+ V  c$ g5 s: e* ~3 u7 Z
0 l  W( d7 m8 l: _3 Q4 v5 d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E$ v$ M, m* l# b% S! H, z
  m% u; H: w2 I( c

' V) q6 ]& Y6 \5 C' U
. b4 Z, ]: u4 {8 G' j, _‘于其国中’:释迦牟尼佛说,药师琉璃光如来和阿弥陀如来,琉璃世界和这个极乐世界,没有什么分别彼此。那么现在又说,在这个琉璃世界的国土里边,‘有二菩萨摩诃萨’:有两位菩萨,是菩萨中的上首大菩萨。这两位菩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一位菩萨的名号就叫日光遍照菩萨,另一位菩萨呢?就叫月光遍照菩萨。‘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在这个琉璃世界所有的菩萨之中,这两位菩萨是做为上首的。上首,也就是菩萨中的领袖。这两位菩萨是帮助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这个琉璃世界来教化众生。那么这两位菩萨是在这个琉璃世界无量无数那么多的大菩萨里边,他们是上首。‘次补佛处’:等到药师琉璃光如来退佛位之后,就是日光遍照菩萨递补佛位;日光菩萨再退佛位的时候,就是月光遍照菩萨来递补这个佛位,所以说次补佛处。
9 `! ?2 B& ?: @2 q) q& ^. w7 [5 ?
- x, L3 n) S$ p8 t6 u* R8 ~6 z # n% N2 |6 p" V& V0 n
1 U2 u% S( ^5 U- H
‘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这两位菩萨成佛之后,他还是依照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发的愿力,所有一切的功德庄严,而自庄严;也就是顺著药师琉璃光如来教化众生的方法,而去教化一切众生。他们能受持、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和他这种修行的方法,来支持这个正法的宝藏。
: c) N6 x& P4 {" ?6 `2 q( T4 z2 G+ O6 l6 y' E3 ^# V$ J

6 C2 F2 U6 d1 m( H* B9 o  w7 C8 b% ]8 p, W! I5 G) G! T- O/ j' `; `
‘是故曼殊室利’:因为这个,所以曼殊室利,‘诸有信心’:无论是谁,所有有信心的众生,‘善男子、善女人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一切的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大家都应该发愿要生到琉璃世界去,见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9: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于偷东西;这是最造罪业的一个行为了。假如你不告诉他,他造了罪业,你都也有份的,所以无论亲戚朋友,要明白告诉他这个因果循环的道理,不要昧因果,不要错因果。$ P5 P3 A: G( T( }- d  j" u
. ~! g$ ^8 {/ t

. M6 h% M1 {' r" z/ W( h
( \3 I1 K( l/ V. W你看佛经上,都是教人布施,不是教人尽布施给自己,自己不要布施给旁人。我们学佛的人,要倒过来;倒过来,就是要利益其他人,这才是够上一个学佛的人。不然的时候,在佛教里头,做一个德中之贼,尽破坏佛教;甚至于各处去拉护法,想办法攀缘,这都是造罪业的地方。在旁的地方我见不著,我就算想要帮他,他也听不见我对他讲这个话;你们各位,听见我对你们说这种的话,你们切记切记啊!要赶快觉悟,赶快回光返照、猛醒,快点觉悟过来。有过错的,就赶快把它改了;没有,那更要勉励,更要好好地做一个佛教徒,不要做一个似是而非的,在佛教里头尽混水摸鱼,在那儿想找种种的利益,甚至于在佛教里做生意,这更是将来一定会堕地狱的。以前有个人,在金轮圣寺就卖珠宝,到这儿来卖首饰,这将来的果报都是不得了的!所以各位一定要很小心的!不然堕落的时候,我也没有办法救你的。
% v( |  l, I; q0 g$ H8 C4 S6 Q7 G4 A
  g* z+ E  I/ G 0 G$ r+ {+ ]/ O7 }/ h

4 C. S2 h& ]8 g0 D' j  H4 V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R. J  J* T: o: I7 R* F0 F8 x' Y& L. E- C# F" c
& O2 ^$ G- ^9 s0 M6 I' O! f! v) `* j

3 _3 k3 [1 y- V) P7 n! w‘复次,曼殊室利’: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恐怕我们众生还不听教诲,不注意药师琉璃光如来这种的大威神力,听见这种妙法,犹如风过耳一样,所以就又详细为我们末法众生来说这个法。说‘若诸有情’:就是所有的一切众生,‘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说虽然学习佛法,也研究经典;可是‘而破尸罗’:尸罗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戒律。这个戒律就是止恶防非的;可是他不止恶防非,就肆无忌惮了,不守戒律的轨则,所以说而破尸罗,就是破戒了。  e6 D  [# ^) g+ a/ ?

/ r% b' G' `0 U) ?" Z2 K 4 B7 ^* L- P6 Q- q, l$ y! ?+ M1 l

# A8 w+ Z0 V4 r% T: |) O" l4 V- `‘有虽不破尸罗’:有的人虽然没有破戒,‘而破轨则’:可是他破了轨则了,轨则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这种法律,一种规矩。‘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有的虽然也没有犯戒,也没有不守轨则,‘然毁正见’:可是啊!毁正见。他没有正知正见,总有一股邪知邪见,所见的都是古古怪怪的,那么邪里邪气的,没有正知正见!
- i8 ]$ T- k; w/ u0 x& f1 j3 M- c# |6 ]3 y* L

1 z7 G3 N) W) ~4 g2 Q7 h( e' M
- V. ]0 U. f* j6 l‘有虽不毁正见’:有的众生,虽然没有毁坏了他的正知正见,可是他‘而弃多闻’:他并不去很殷勤地学习佛法,而懒惰;弃多闻,就是放弃学习佛法的这个时间,放弃学习佛法的这个机会,一切经典所说的般若智慧,他都放弃不学了,这叫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他对于佛所说的这个经典的道理,这个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这种至正不偏的、真实不虚的经典,他不愿意去了解,不愿意去明白它。‘不能解了’:不懂经义,对经义当做仇敌一样的。
1 v( v( v+ F, ?& B/ Q: S/ j6 r. a* F# r' v/ m0 Y

# ?% L4 q9 v5 g, X/ H* N! j2 }6 {% T  h4 O1 S) F0 Z8 e0 W
‘有虽多闻,而增上慢’:有的人,虽然也没有破尸罗,也没有破轨则,也没有破正见,也没有弃多闻;他虽然多闻,看了很多经典,学了很多佛法,可是就生了贡高我慢的心了。就觉得自己是真了不起了,真是旁人不如自己了,就生这一种骄傲、贡高我慢的心,这叫增上慢,增加他自己这个傲慢的思想,那么贡高我慢。+ N' j( q( m. M! s

7 w2 S5 d" q: P. T$ H
3 R# F: G. W( `2 A  a: C0 D
, m+ h: a3 A0 O) j* \5 |‘由增上慢’:因为有增上慢这种的思想,‘覆蔽心故’:把这个真正智慧都遮盖住了。‘自是非他’:自是,对自己就说自己怎么对;非他,就说他人怎么样不对,怎么样不对。‘嫌谤正法’:对于人家提倡正法的地方,他就毁谤,说他们那是不对了,吃一餐也不对,这个坐单也不对,持银钱戒也不对;说末法的时候,不应该有修行的人。你看这真是啊!不知道他学什么佛法!
* L  h5 j$ E5 Y& D/ P  M. n
: ?: ~: S8 V4 d" r, Y- v% j2 L7 H
/ B, ], E6 G; `4 v9 B) S$ m# `* ?* f, t
‘为魔伴党’:学什么佛法呢?这一类的人哪!这就是做魔王的眷属,做魔王的党派,做魔王的朋友。‘如是愚人’:像这种愚痴无知的人,‘自行邪见’:自己尽做这些个邪知邪见的事情,行为也不正当。‘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复令无量无边那么多的众生,无数那么多的有情,‘堕大险坑’:掉在这很危险、很难以出来的那么一个危险的坑里头。‘此诸有情’:这一类的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他们应该堕落到地狱,或者畜生,或者饿鬼里边去,‘流转无穷’:在那里边受苦啊!是没有穷尽、没有了的时候。
; ]: @3 X( v8 V1 a+ i7 i, [, E5 ?5 v8 W5 r5 D0 S
  l7 d  d. F2 Q2 A. b' N  |

9 H" J8 j7 ?( v7 s8 |7 z‘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这一类十恶不赦的,这十恶五逆,造了无间罪业的众生,他假设能闻见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一位佛的名号的话,‘便舍恶行’:他就能把这个恶——邪知邪见这种行为改了,‘修诸善法’:他就修一切善法,‘不堕恶趣’:不会再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四恶趣里边了。
# o4 j! y* d6 W" W' ?9 U- I% y7 v9 |6 y& ?+ X0 S

8 x* I$ H$ y& b( R9 W+ z8 K4 h' h/ ?6 ~4 ~: ?; R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假设再有这一类的众生,不能即刻就舍弃了这种种的恶行,‘修行善法’:修行这个戒律、多闻、正知正见,修习这个轨则,守规矩。不能修这种法,‘堕恶趣者’:那么他堕这个地狱、饿鬼、畜生里边去了。
, p- x$ {" t; g/ y" a9 }+ H# W5 L, W8 V8 t8 T6 F5 z9 q

) u$ b4 T, z! r$ A% u0 z6 n+ r1 h
‘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以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在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这种大威神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现到这个人的面前,令他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从彼命终’:从这到这个人死的时候,‘还生人趣’:就会托生去做人去了。‘得正见精进’:得那个正知正见了,也能勇猛精进了,也能‘善调意乐’:能以调和自己这个意乐,没有脾气,永远都是欢欢喜喜快乐的。
; _" a* P# D* b& \  g2 `$ E; N
7 D+ W7 V8 f3 b0 Z& X $ r( k, v! {2 Y; o

8 O: n; A  B0 m% T$ Y% e% w: a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那个自私、自利、争、贪、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9: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个堕落的原因。所以他也不争,也不贪,也不求,也不自私,也不自利了,这叫善调意乐。‘便能舍家’:他能看破,能放下了,把家庭也都舍了,‘趣于非家’:就出家修道去了。
: ^9 V9 W) r* ]8 B( y  w9 ?4 b( Q- h$ q0 |6 h- s# `

' u2 i- y) v; P* ]8 {9 @" R7 ^/ @+ Y$ l% N
‘如来法中’: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法里边,‘受持学处’:受持学习佛法,‘无有毁犯’:永远不再犯这个戒了,不犯这个轨则了,不犯这个正见了,也不弃多闻了,也没有贡高我慢了。所以‘正见多闻’:这个人就正见也现前,又多闻,他也不懒惰了,总是要学习佛法。‘解甚深义’:他明白经典最深妙的那种道理,‘离增上慢’:离开贡高我慢、增上慢这种的行为。
; k8 @$ d9 [0 H* ]/ M3 D0 N) B8 p
, Y$ N9 K; Z, Z
7 _5 B& R$ b$ }# S( }7 T. Y
‘不谤正法’:他也不毁谤正法了,‘不为魔伴’:也不做魔王的眷属了,不做魔王的党派了。‘渐次修行’:那么一点一点,他就修行了,这修行什么呢?‘诸菩萨行’:诸菩萨所修行的行门,‘速得圆满’:速得圆满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圆满菩提。0 ~" }/ h/ ~- G! S( ^0 v5 }' t" _

  p/ W6 c$ ^/ P9 ], b* E# v& m& z. g0 P
5 ~* E1 U, U+ e8 l- p8 t
' b) X( }' v& Z0 c8 D6 z: ?1 k  K1 t6 m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愁苦恼。' j$ c6 @' _6 T

- S$ e5 U4 a  X! v6 ]2 H. I+ } 6 P# q8 Z' r2 e' L) K( _1 Y' ~

. m& h4 ?* B# j# o+ C‘复次,曼殊室利’:释迦牟尼佛又不怕烦琐,叫一声文殊师利菩萨,说是:文殊师利,‘若诸有情’:世间上所有的一切众生。‘悭贪嫉妒’:这个悭,就是不舍,很啬吝,做守财奴,给儿孙做马做牛。贪,就是贪而无厌,什么也不怕多,是越多越好,甚至于垃圾,他也贪一大堆,他说好制造能源。这个嫉妒,是一种恶心所,这种恶它是在里边藏著,在意念里头,生一种嫉妒的意念。要是行之于身呢?把它发挥到外边呢?这于事实上就妨碍了——妨碍人的利益、妒忌旁人才能、妒忌旁人的聪明、妒忌旁人有福报、妒忌旁人生活愉快、妒忌旁人一切事情都顺利,生了种种的妒忌心,都发之于口,形之于身,这是外表的妒忌了。' T, D* @) Q7 d' {# d1 C5 A$ U

/ v8 S8 Y4 d5 c, [7 m( n - t5 n' ^( y2 k6 \' S9 S3 {

; f, {0 r5 [. n! p# z: S# g4 x" _( r‘自赞毁他’:这在菩萨戒也说得很清楚,无论对什么事都是说自己好,他人一定是不对的,这叫自赞毁他。你真若好的话,你何必又自赞呢?其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会认识你的这好处,不需要自己赞叹自己,说:‘你知道我吗?我是个大菩萨;你知道我吗?我是一个开悟的人;你知道我吗?我有大神通!’这么自我介绍,自我宣传,自我赞叹自己;那么旁人呢?旁人都是不对的,没有一个人对的,甚至于老天爷也不公平,老地母也不慈悲,谁都不对,佛也是不好的!你看这么样自赞毁他,旁人都是不对,只有自己都是对的。这样的人啊,告诉你!就‘当堕三恶趣中’:这样的人就应该堕落地狱,堕落饿鬼,堕落畜生,堕落三恶道里边去。
! v* e  X3 r" s: u) ]  x0 C* A" m1 ^2 ?* T" r6 u/ _# l3 T
# x0 [! g& h) e) j' j& f. u7 s

+ @9 e4 ~* b7 l; F, X" U7 J‘无量千岁’:在这三恶道里边,经过不知多少劫,多少千万那么多的年岁,‘受诸剧苦’:在这个三恶道里,尽因为自赞毁他,悭贪妒忌,结果自己什么也没有了,一点德行、福报都没有了,都弄得光光的,所以就受一切的剧苦。这个剧,就是最厉害的、最大的那种苦,最受不了的那种苦,集聚很多的苦在一起。
" K% e8 \4 W' k( P% {3 O
+ M1 I$ q9 @* z9 b& Y; X- l. d
4 l+ `) ]9 I8 I* @  ^" R
" B& l5 d' ^$ m  Q‘受剧苦已’:受这个最大的痛苦之后,‘从彼命终’:从这他就死了,‘来生人间’:等到来生生到人间了,‘作牛马驼驴’:那么因为他在三恶道、在地狱里受苦无量劫,然后托生到人世,他也不是就即刻做人,就做什么呢?就做牛去、做马去,做骆驼去,做驴去。‘恒被鞭挞’:常常地被主人用鞭子来抽打。‘饥渴逼恼’:既然要做工嘛,又没有东西吃,这是饥;渴,也没水喝;逼恼,这个逼迫得常常不快乐;‘又常负重’:那么这个驴、马、牛,也常常在背上驮著很重的东西,‘随路而行’:顺著这个路往前去走。
0 S8 {0 X4 _9 ?" Q* |
$ s" X- @/ r8 `4 ^- j
. _% @! i9 j* C/ F1 f/ u7 y# E
& Q5 _4 N1 x2 ^! C5 z; L8 R  w‘或得为人’:那么或者他这个罪业快要满了,就去做人去了,可是做人怎么样啊?‘生居下贱’:生到那个最贫困的家庭里头去,生到那个吃也没有,穿也没有,房子也没有,什么都是没有,就是穷得再没有那么穷了,所以生居下贱;‘作人奴婢’:或者给人做奴仆,做这个奴才、婢女,‘受他驱役’:要听著旁人来支配,教你去做什么,‘恒不自在’:时时刻刻都得不到自在。
+ Z# Z& S# L% p3 l- b4 Z! @2 a! R6 o2 Z/ H5 R$ f& N& _
8 O' h7 @1 a; I. ^

1 x) u- d  i8 _/ @2 c8 ~‘若昔人中’:假设这一类的众生,他在往昔做人的时候,‘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他偶尔在一个机会里边,听见过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由此善因’:就藉著这种善的因、善的种子,‘今复忆念’:今生就能想起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了,‘至心归依’:那么用这个至诚恳切心,来归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以佛神力’:以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大威神力,这个大愿的神力,‘众苦解脱’:这一切的苦恼就都得到解脱了,就都没有了,消灭了。
5 d! N9 g$ u+ x) o* f; j2 t/ a! n3 F
* [# u# I  P; S8 f
* |+ f6 b  W9 V  ]3 o2 K5 V; g
‘诸根聪利’:六根都聪利,就是眼睛看东西也看得非常清楚;耳朵听声音也听得非常清楚;鼻子嗅香味也分别得很清楚;那么舌尝好味和不好味、可口不可口,也是非常地明白这个味,有这种的智慧;那么身也很灵敏的,身觉触,这个觉的智慧也有;意缘法,意里边这个智慧也是时时现前,记忆力非常之好的。诸根聪利,又聪明,又来得很快的!
  c# E3 q- o9 h" L1 E; v( P/ U8 L# j! R& G8 u# S
5 V' V, h3 P5 p( }0 @  s; `8 I
* ^& C4 y" E" b4 @; \
‘智慧多闻’:又有智慧,又懂得很多的道理,博闻强记,‘恒求胜法’:他总是往前求进步,不会得少为足,不会说:‘喔!我已经够了,我自己休息休息了!’不会的。这个有善根遇著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众生,他不会懒惰的。‘常遇善友’:时时都遇著善友、善知识来帮助自己。‘永断魔罥’:永远把这个魔王的眷属都脱离了,不被这个魔的罥网所捆缚。  p$ Z  U5 e5 B. D) [  R

+ l: r2 c2 |  n8 { * b$ Y, [8 I, d; v; h

* d5 y# P& [3 P4 R( k那么‘破无明壳’:最要紧的,我们学佛法的人要破无明壳。这无明就是像那个鸡蛋的壳子似的,把你隔得,你在那个壳子里边,外边什么也不知道!那么混混沌沌地就在这个无明壳子里,也不知不觉,就在那打起这个妄想了,你想做一个什么坏事,它自然而然地就想这种坏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9: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是无明壳。这个无明壳就像那个鸡蛋似的,在里头混混沌沌的,不清楚。
) B6 m( G2 m! S7 G& l2 i
. K( w# y1 E- x& z 0 f2 I7 D7 Z2 k% `# Y! ]: p
/ l, K3 v% h$ n3 I1 E
‘竭烦恼河’:竭就是干了,把那个烦恼河都干了,‘解脱一切生老病死’:解脱一切生老病死苦的问题,和这个生老病死都脱离关系了。‘忧愁苦恼’:和一切忧悲苦恼、忧愁烦恼也都脱离关系了,所以常常是常乐我净,在这个涅槃四德里边住著。
% E+ T( M; E' Y
4 H3 p4 S  b8 B, B
% `8 T) `3 ^, r$ X+ r) N3 M' e" x# l$ o( _/ P
※                     ※                     ※" S# i, b2 K3 r
7 q" p+ y0 R8 x' T! m: i

) J) W- x* A$ H# s, y) Y7 g" T2 q
那根本的脾气不是从吃东西来,也不是从天来的、地来的,也不是从什么气候来的,就是从自己这个无明来的。这个无明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自私在后边那儿作怪,所有的烦恼,都因为自私在后边那儿支持著,所以就有很多脾气、很多烦恼。就是怕自己吃了亏才发脾气,怕对我有所损害,所以才要发脾气、要争。如果你不争了、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什么脾气都会没有了。) D  B; C4 q" W0 x' S5 n
1 x6 ?  R- t9 n, q: x* n! B
7 u1 E' [- d' G

) W6 w$ P, ^/ Y1 W) r* Y$ q' Y观音菩萨因为他慈悲大,你谁称他的名号,他就解决你痛苦的问题,他和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都特别有缘。所以想和观音菩萨结结缘嘛,就多念他的名号,自然这光就合了。那么地藏菩萨呢,他愿力大,他不忍看每一个众生在那儿受苦,因为他有这一种的愿力,我们藉著他这个愿力,称扬他的名号,他也就用他这个大威神力,来接我们早成佛果。观音菩萨的大慈悲,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自己登一个广告在佛经上来宣传自己呢?不是的!这是佛真语、实语、如语、不妄语,亲口所赞叹的,所以我们才知道,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这种大慈悲和大愿力。
/ s7 a" C8 k. h, b0 H5 f1 j4 e; F  j# {, x$ e' @4 H* p/ u
+ z, g4 J9 |; O- F3 P4 Q6 T

9 }/ C% J- K8 q2 Y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魇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陵。互为饶益。4 L* U& Y/ o, ?9 U

+ o3 j0 I% U  E! a
7 n6 g2 R5 _5 O/ W/ v% k2 p$ R" Z* u# j5 G4 y
这一段经文说的是以正胜邪,以真息妄,所以说‘复次,曼殊室利’:释迦牟尼佛说:文殊师利,我再给你说一次,更详细一点。‘若诸有情’:假设世上所有一切的有情众生,‘好喜乖离’:乖,就是违背一切的真理;离,也就是违背真理,就是不合理的事情。就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白作黑,以黑作白,无理取闹,强词夺理,这都叫乖离。因为他拿不是当理讲,强词夺理,以这种势力来压迫没有势力的人。
" C+ p# G1 J9 M& r/ l: v8 g" W! s( H, v/ p& h
1 O( f0 n# K3 u; Y
6 b0 y$ p9 u; G4 ~& i4 g% @
‘更相斗讼’:斗讼,就是到法院那儿去打官司。法院本来是一个最公平的地方,结果他到那个地方强词夺理——没有理,他也讲出个理由来;应该犯法的,就变成不犯了,变成合法了。所以这样子就颠倒是非,泯灭真理,把真理泯灭了,没有了,这叫更相斗讼。斗就是在这个法院输了,他又上高等法院再去上诉;高等法院又输了,又到最高法院去上诉。上诉究竟输了、赢了,这都在两可之间;可是他就要这样去斗去,斗到死他也不罢休,这叫更相斗讼。
! l0 `, n9 S6 j' a8 J+ ?* w
; ]$ {' F( e6 X: g/ \. M) L , t1 {5 F4 o0 S) K: G+ K+ r

. ^8 g% j! u. K- I. J3 I) d‘恼乱自他’:他令自己不安乐,也令其他人不安乐。‘以身语意,造作增长’:以自己这个身来造杀、盗、淫;以这个意念来犯贪、嗔、痴;以这个口就犯恶口、妄言、绮语、两舌这四恶。十恶都犯了,身杀、盗、淫他也犯了,意贪、嗔、痴也犯了,口里绮语、妄言、恶口、两舌都犯了,这叫造作增长。那么本来是很小的一件事,他弄得很大的,以这个身语意就造作增长‘种种恶业’:不是一种,这包括世界上所有种种的事情,他都来造恶业。
0 X2 q- u3 Q! U, ~$ g- u: M4 a) K! Q
. K0 z- X( v# `9 R4 ]
; s" r# B. f& x9 R1 {- ?. g. _
‘展转’:就是互相这么邮递,你传给我,我传给你;你又传给我,我又传给你,这么互相辗转流动,这也就是个轮回。‘常为不饶益事’:饶就是饶恕,益就是利益。对于人有什么事情犯过,应该饶恕,他不饶恕;对人有利益,他不去利益人,专门想著利益自己,不利益其他人,是这样的。
4 x' F/ I2 P2 G  [& m
4 ^. R  B( P( g   S  P8 T- a* [% E  C
4 \# Q5 R) n9 ~
‘互相谋害’:又互相你害我,我害你。你害我,没害了,我害你又害不到,这互相谋害不已,没有完的时候。没有完的时候怎么样呢?就想办法求诸鬼神,所以就‘告召山林,树冢等神’:去拜拜山神、拜拜土地、拜拜猫神、拜拜狗神,各处去,什么都要拜了!甚至于拜拜那个大便神啊!拜拜那个小便神啊!哦!这个神可就多了,因为他邋邋遢遢的,所以也就拜这些个邋遢神;到那个地方去祷告。祷告什么呢?就说:‘你这个树神哪!显显灵啊!教某人快点死啦!我真讨厌他,你快显灵啦!你若显灵啊!我就杀一个小鸡子给你吃啊!我藏一只老鼠供养你啊!’就这些个牛鬼蛇神,他都去拜,蛤蟆、老鼠的神他都拜。他拜拜为什么呢?就因为想要把其他的人害死,教这个神来给他做个帮凶,来帮著他害人,所以这就叫告召山林,树冢等神。3 k. s+ f# V7 P
( d$ O& \. d5 P0 }9 G
5 J, m7 l( G. R9 `  G
+ j% Y1 W  r1 p' v4 }, J" c' e
那个冢,就是一个坟墓,那个坟墓里头的孤魂野鬼,他也去祷告,说:‘你呀!保佑著我呀!你不要保佑他呀!他真是个……,哎!你要保佑著我,若教他死了,我就送一只鸡来给你吃。’这个邪神想:‘哦!我本来不想帮你,你这一只鸡,喔!这个鸡这么香,这么好吃,好了!’所以啊,不好的事情也要干一趟了。于是乎,就把他这个神通、鬼通、魔通都用出了,就教你头痛,教你嘴痛,教你汗毛梢上痛,头发也痛,喔!痛得你受不了了,然后就死了。就这么厉害!这叫树冢等神。
5 e3 b- |# I* t1 w9 K. y, V1 k# p- I- Q; @- x
0 \$ X; }1 q* ^6 d' J
; s7 g6 e# K" T2 K! j2 X$ @
那树上有的时候,有那个树神以大树为鬼神村,小树不是,那要有几百年的老树。说:‘那个树成精了!’不是那个树成精,因为有一个精灵附到那个树上,以树为它的家,为它的房舍,为它的地盘。所以你到那儿一求那个树,喔!就很灵感的!你一求那个树,说:‘你保护著我中条马票啊!我给你造个庙啊!’这个妖怪一听,这好啊!我何乐而不为呢?就教你中了头奖,结果就错因果了。那么就都是这一类的,大同小异都是这样子的,来求这些个神。
# T, g" j* e! u; \9 x1 o; ?; U% u: M, _. Q

: O1 k9 I0 G: ?! P4 `3 b( \9 x$ Z2 u
! H. }" j+ g. K! w% a0 p  Y‘杀诸众生,取其血肉’:于是乎他来这祷告,又一想:‘咦!这个打老鼠都得要有只饵啊!我教这个神帮著我把他害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要等著灵感了,我再送鸡来,送鸭来!我打上契,我去求的时候,就先要给行点贿赂,先要杀只鸡,拿一条鱼,打半斤烧酒来供养供养这个树神。’那么这个住到大树的牛鬼蛇神,看著有酒了,哦!赶快就喝。一喝醉酒了,什么也不怕了,就去杀人放火,什么都干出了,就是降灾到对方了。你看!所以难怪世间上有贪官污吏,这个牛鬼蛇神也是这么贪便宜,贪人供养。
  W6 N- P: l& A) Z/ F0 k
) D& J; A0 R+ M" M5 E " }* w) @  M) P

( @  t* X3 a; P- [‘祭祀药叉’:来祭祀,就是杀这个畜生,用这个血、肉来供养这个药叉。药叉又叫夜叉,又叫飞行鬼,又叫疾速鬼,又叫要命鬼,又叫守财鬼,这个鬼的名字多了。‘罗刹婆等’:罗刹也是鬼的名字,他能吃人,能以想干什么,他都有这么大的本事,所以这个罗刹也很厉害的。, M1 ~7 p( Z/ q6 I" J  b

" _6 d# w+ y$ B7 X; U) T# I. Y! o
) d8 S- n0 F, ?5 [* O; E( U  I3 {
‘书怨人名,作其形像’:就是把他这个敌人,也不一定是他的敌人,就是他所不高兴的这个人,把他名字给写上,生日八字都给写上,又造一个他的假形象,‘以恶咒术,而咒诅之’:用最恶的这个杀人的咒术,就给他念咒,咒他说:‘你快点死,快点死,明天就死,不等到后天!’ 就这么用这个咒。什么叫咒呢?咒就是真言,就是你的心里真了,他有灵感了,这就叫咒术。: }8 ^6 `# g- {: m$ F+ b
1 ?% D% y4 }9 ]. E% Z- _5 K
; S7 F0 [: q+ n' h0 b! T
* w- h* l3 t# \3 l# i5 I4 }: h& s
那么因为牛鬼蛇神这一些个邋遢神、邋遢鬼,一贪你这个供养,有酒喝了,他们就兴风作浪,就去到那儿显灵去了。所以你们各位啊!不要以为学密宗有什么灵感,这就是不得了了!你没有睁开天眼,你不知道他那儿都是一些个污浊邋遢的神,又喝酒,又吃肉,那很不守规矩的!你到那儿,啊!可撞鬼了!所以这个就用种种的恶咒术而咒诅之。
# k) x$ C$ E( Y  U" C, }
) R( h% q2 F0 ]6 Q3 |1 R6 e" x
! b/ @( Z5 y! h9 Z3 r; \6 n+ I# u6 \
‘魇魅蛊道’:魇魅就是有那个鸠槃茶鬼,他咒诅这个鸠槃茶鬼,你晚上一睡觉的时候,觉得有个东西,就把你压住了,想说话也说不出来,想动弹也动弹不来,想叫也叫不出来,就在这个时候,这就叫做魇魅。把你弄得,喔!越著急越不会动弹,越想跑越跑不了!这个时候这就叫魇魅鬼在那儿作怪,就是那个鸠槃茶鬼。* s+ k7 O" U3 p% q

6 w; ]9 w9 o2 p9 Q7 U8 | ; \/ U7 ~  O6 d# B1 l3 G

$ J% C3 H+ h& b) M什么叫鸠槃茶鬼呢?就是那个喔瓮形鬼。什么叫瓮形鬼呢?就像一个冬瓜似的,又叫冬瓜鬼。所以你们若不知道什么叫鸠槃茶鬼,你就想一想那个大冬瓜;又叫瓮形鬼,那种鬼又像一个大缸似的。所以你睡著了,那种鬼魇到你身上,就不会动弹了,有的时候都会给魇魅死,这是很厉害的。. E1 G8 n# i. n: C

4 Z: |7 A9 p& [+ M2 ? . j- u2 v! A" {' T! v
( ]- F7 N3 m% i! a$ V+ _- |0 b' f
蛊道,就是落降头,广东人都知道有落降头;又叫放蛊,就是放出一种蛊毒。这种蛊毒,你中了,就要受他的控制,受他的操纵;你不听他的话,他就给你一个魇障带,教你发作这蛊毒,你就受不了,所以这叫蛊道。蛊道,就是一种毒之类的。: q& D9 B' ?% X: G1 t

( ]5 L8 g0 V: [9 F$ R : k9 y- s8 G; Y7 X

5 B! K) `+ U/ ^‘咒起尸鬼’:真有这种的邪术,在中国云南、广西呀,听说就有这个咒起尸鬼。一念这个咒,本来是个死人,就可以站起来,就可以走路。可是要晚间走路,白天就要休息,因为他见不得光,晚上就灵,白天就不灵了,一见到太阳他就不行了,所以这叫咒起尸鬼。' Y/ E3 G6 i9 x/ X1 g0 l

$ L* M4 d; G/ s, u3 c; I# R% Q - @5 F" H& Y! a% j) {8 v
9 j0 K- w5 `" b& u. R
‘令断彼命’:使令这个起尸鬼去到那儿,教这个人死,教这个人受他来控制,所以这叫令断彼命,教起尸鬼把他的命给夺去了;‘及坏其身’:或者令他身上啊,肚子里生一肚子虫,医生也治不好;或者眼睛里头,就长出来很多石头,也看不见东西,你看奇怪不奇怪?所以就破坏他的身体。8 w7 W- l) s" r# Z( g: X

* ^: s* N, H. X$ H0 d 0 \! A5 [8 \* }1 y; W6 l$ v& z
, w( ^7 t7 u. u% d. z
‘是诸有情’:这一类的有情,被人家来暗害、来谋害的这种众生,‘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若能听见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这个前边所说的,无论是魇魅、蛊毒,或者是争讼、缠讼,或者是用种种的方法来暗害,或者他告召山林,树冢鬼神等等,都没有功效了,都没有用了,都不能有灵感了;只要能听见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他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的灾障就化为尘了,什么祸害也都没有了,所以不能害。
" f. q/ U: A/ F
9 B: t4 Q! W9 S4 H# p2 s, g5 J 0 t( J) ~, v, t- T! V, Z
4 n; n. N5 r4 n! ^/ i7 a: ?
‘一切展转皆起慈心’:所有那一些个用蛊毒,或者是咒术的,都会生出一种慈悲心了,‘利益安乐’:也能得到利益了,也能得到安乐了。‘无损恼意’:就是那一些个恶鬼、牛鬼蛇神,那一些个旁门左道、妖魔鬼怪,也都把烦恼自然就没有了,蠲除他们的烦恼了,‘及嫌恨心’:和这个嫌疑、恨怨的心都没有了。‘各各欢悦’:每一个那恶的,也都改恶向善了,都欢喜了。& Y- P3 _8 l0 T0 v

4 F( U. f6 e: x% {: u2 c: h' x/ ~
. B4 x8 s2 ]8 `$ _; |
7 o) ]( `9 C4 }* `) _% g1 `6 n‘于自所受’:被人家放蛊,或者魇魅,这一切一切的邪法,自己所要受的这个魔法,都不需要受了。‘生于喜足’:这一些个邪鬼啊、邋遢神啊,也都各生满足了,也都没有贪心了,不会害人了。‘不相侵陵’:也不那么互相侵淩,就是你害我,我害你。‘互为饶益’:就是互相原谅,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利益,能以大家都和平共处了。
- y& y0 `  R" w
/ e/ n! g, [7 W' R , @2 r% i3 a3 O- W# u
1 \) Q; K' O8 I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6 t" y$ C6 X: \, O' B
5 n$ k; b1 K$ E- s# }0 z# X! n
+ a3 ?6 A0 H8 t9 \4 i* @
+ C# z- N9 r& ~
(本经因录音带部分缺漏,以下至‘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为上人弟子补讲。)
7 k# H& X# u$ f$ ?
' @3 H' ^; o5 ?+ ^. G' Y 2 j5 z5 a8 F2 r$ h
  L2 Y2 t& d! z/ M
‘复次,曼殊室利’:这时候,佛又叫了一声,曼殊室利,‘若有四众’:假设有这个佛门的四众弟子,或是‘苾刍’:就是出家受过具足戒的男众,或是‘苾刍尼’:就是出家受过具足戒的女众,或者‘邬波索迦’: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居士,或者‘邬波斯迦’: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和其余那些清净而有信心的善男和善女人等。
! ]8 X' t* r/ J/ `' W# b1 G6 @# i) K, }' [5 ]
5 c% }: w$ q8 B
9 ~: Y- s0 _! M8 d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前边所讲的这一切人,如果能受持八分斋戒,就是八关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或者经过一年,或者就是三个月。这三个月说的是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又叫长斋月,说是四大天王在这三个月里边,正好出巡到南瞻部洲。所以在这三个月里边能够持斋修福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6 13:02 , Processed in 0.09357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