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6: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讲的上尸彭踞、中尸彭踬、下尸彭蹻,她们就喜欢讲是非、讲人的过恶,但她讲不出来。任尔,这个尔是「妳们」的意思,随妳们讲,妳们也不敢讲。因为就没有把柄给她。这是儒家君子,修行到这个境界,就真的天地鬼神都相保。
. _: H& L% j1 J4 @, S8 D
. A" `1 R: q j+ y# M3 O. x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一课就讲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 x8 @) q) i& N1 S* t2 J) P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二十二集) 2013/2/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22
- z+ E. B& z" X$ F3 `8 M) o1 b" s
) ?( c; }* R3 g6 G c% u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八十三页第二行:. @* ]' e, Y' ?! ?8 F5 O4 O
/ N# p$ A8 ^% i$ P 【三尸者。即人身中之魂魄也。】
% p( ?# U' ?/ `, F' L. ` G. C: B, Q" a, J% { \
这是讲到经文:
6 ~. c) C/ K; {$ V- u* [: g
/ j/ _6 d. a; O- ~( H8 [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 V, ]/ U+ C+ y1 r
+ q# l: z( D3 f' p \ e 『三尸神』,是人身中的魂魄,魂魄在道家里面讲就是神灵。人有三魂七魄,这里先介绍三魂。- Z; v, D) W' x1 S5 t$ F& \8 }" O
[8 m6 c3 ]6 K: y" r8 i' H, M 【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常人呼念其名。则魂安身宁。】* ~: R6 N0 u: ~# b- Y
( ^1 T* v; b9 ^# Q7 x4 a8 P
这都是道家给我们说明的,人身上的三魂的名字,一个叫爽灵,一个叫胎光,一个叫幽精,只要你呼他的名字,这个魂就能够安在身中。 \: c. H* Q: ^8 p
: |# \9 h& y3 d* q* N( k
【又道德经注云。】
+ Y+ m- ^, u5 {' n( S& |2 \' _8 B+ P8 m1 K5 e9 |$ e* I
这是《道德经》的批注。3 G9 Z. B% s! o
& |3 E; R: T" T/ ]6 a, d 【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口鼻之所以呼吸者。呼为阳伸。吸为阴屈也。】
0 p+ n$ y1 L& G* u; }: o/ f7 O! N; x
魂就是一个人「气」的元神,『气之神』,神有清的、有浊的。一个人如果是心里比较清净,他的元神、气就比较清;一个人内心比较污染,他的气也就污浊。口鼻能够呼吸的,叫气。呼出来叫『阳伸』,阴阳,阳就是舒展;吸进去叫『阴屈』,这个阴是把它屈起来了。这是魂。
4 I- ~" W: J7 J3 g0 x, y0 b5 F8 k# ?5 _$ V* ~
【魄者。精之神。】! @4 C/ N. M2 Q/ r# `' _- Q
3 L* ^6 Y) h' l: M
魂是气之神,魄是『精之神』,合起来就是精气神。. c3 C& S/ e9 q7 `# }: q4 y N
, ?$ x- ^- D+ G. R, L9 R: P
【有虚有实。】: Z* z+ q% j3 x g. x3 _5 ~9 @
0 C' {( H( A/ @
就是有虚实,精有虚的精、有实的精。
3 B. ]. R. j, n# A" s% B
& u5 {& E, r$ C, V3 m% U 【耳目之所以视听者。视为阳明。听为阴灵也。】
7 c& g$ d, s, E5 X& Q0 @* \2 s; M) r0 }# }2 V# Z1 L9 v, }' P
魄是作用在耳目上,耳能听、目能视,能视就是能看,是『阳明』的作用,能听是『阴灵』的作用,这都是道家讲究的。
O# f, D) a& [, K8 v
+ e) B; [- i4 A f: e' P 【阳神日魂。阴神月魄。】
! c# u7 a+ J5 W: W$ l( m" I. q+ P' K
『阳神』称为『日魂』,『阴神』称为是『月魄』。" H4 h) d2 s( X0 d
% ]/ ~: u+ w" h8 @. [7 G 【故至人以魂运魄。众人以魄摄魂。】
% B" T2 y$ ~; V- i) ^
6 |, X8 `* I: \ 『至人』就是指圣人,圣人已经超凡脱俗了,他是『以魂运魄』,就是日魂运转阴魄,也就是阳神运转阴神。一个人正气十足,就是阳气壮,所以是「魂运魄」。『众人』就是指凡夫、一般普通人,是『以魄摄魂』,魄是阴的,魂是阳的,他是阴魄摄取阳魂,是反过来的。& }+ {" r P8 ?; Z1 F
( X( n' T! u2 C8 O
【魂昼寓目。魄夜藏肝。】, u. v( l+ \0 ^8 n
7 E/ Q& N; `* U7 G. a1 p 『魂』在白天寄居在眼目里头,所以眼睛往外看,魂就被牵动,如果眼睛看到那些令人诱惑的颜色、形象,魂就会动荡起来了。所以有个说法,说那些好色之徒,看到美色魂都丢了,丢了魂似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魂寄居在眼睛里。『魄夜藏肝』,魄是在晚上藏在肝里头。当然眼睛和肝是相通的,肝开窍于目,那么魂和魄也是相连的,一个属阳,一个属阴,阳在外,阴藏内。' [) l" z2 f# u/ U& l* o
' [( L' u6 t# r; [0 o
【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不嗅而魄在肺。四者无漏。则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谓之和合四家。】- z6 L2 _) b- r( G' o) Y; X G& M
& z3 M9 Z4 g ~1 {( v/ @9 c( y4 J8 p
这种说法就跟中医连在一起了。《黄帝内经》,儒道学者都会学习,其实《黄帝内经》不光是医书,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这里讲阴阳五行跟五脏六腑、五官相对应,是非常有道理的,人体是一个和合的统一体,各个部位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这里讲,我们的眼睛如果能够闭起来,不向外看,魂就会在肝而不散,所以养目就是养肝,也就是定魂。所以你看看,当我们很劳累的时候,把眼睛闭起来,那就是养肝气,把我们的眼根收摄,也就把我们的魂定下来,心也就定了。换句话说,如果眼睛总往外看,被外色所牵引,魂在动,肝气也就外泄了。『耳不听』,精就在肾,就得到了固藏。肾开窍于耳,如果耳朵能够收摄起来,就养我们的精,精是在肾。反过来,如果我们的耳朵在听外面的这些靡靡之音,丝竹乱耳,也就会导致精被搅动,肾气也就不得以稳固,所以养肾要能够收我们的耳根。念佛的人闭目,用十念法,认真专心听自己念佛,往内听,不往外听,不要听外面的声音,听自己自性的佛号,像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这就是养我们的肾气,固我们的精,护我们的耳。肾气足,一个人精神头就好,头脑就能够灵活,因为肾开窍于脑。
1 h1 Q* m& ~ z8 K6 {& {1 W# _( S
下面讲,『舌不动而神在心』,舌头一动,神也就会跳动,心也就跟着动。养生最重要是养心,心最重要是要平稳,不能够随便乱动。怎么做?舌头别乱动,少说话,慎言,那就养神、就养心。『鼻不嗅而魄在肺』。刚才讲的,舌对应心,心神要稳、要平,讲话多了,人会容易得心方面的病,譬如说血液循环系统这些方面的病。鼻,鼻根往外去攀缘味尘、香尘,魄也就会浮动起来,肺就容易招致毛病,肺开窍于鼻。所以鼻根收回来了,魄在肺而不宣。『四者无漏』,也就是眼耳鼻舌不往外跑,我们的肝肾心肺自然就不受损,我们的精、神、魂、魄就能得到平稳,这是养生妙法。『四者无漏,则精水、神火』,精属水,五行中属水;神,五行中属火;『魂木』,魂属木;魄属金。对应五脏,精是由肾来主管的,肾属水;神由心主管,心属火;魂是肝主管,属木;魄由肺主管,属金。『皆聚于意土之中』,意是属脾,脾胃的脾,脾是土来主管的,脾属土。所以五行对应五脏,又分别对应精、神、魂、魄、意。这五行、五脏都能够和合,人身体当然就健康。下面我们再看:
1 }, x9 i/ x. ~; N
9 K1 h4 e4 j) u1 i* ? 【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大不动。使金木水火土。俱会于中宫。谓之攒簇五行。】
# J9 |' U) u$ e" |- s
9 v& b- C" _# R7 y8 M& q' f }( b, x: M 道家讲养生的学问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这里教我们眼光要含而不漏,眼、目光不要往外奔驰,神就会跟着外走,这是奔驰了;含进来的时候,神就收摄了。所以一个人清净,很少看电视,很少看歌舞这些东西,神就足。『耳韵』,韵就是它感应的能力,要凝聚,聚而不散。鼻的呼吸要去调,调得均匀。舌的气,我们的舌头要『缄』,缄是收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