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3|回复: 0

上次来的周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2 14: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0 ]& H5 b

9 f6 K4 Z1 e; U: `3 x. I我们认识不久,彼此都不了解,我不知他为何要皈依,他也不知皈依有什么好处。信仰宗教,比选择职业还重要,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如果是随声附和,那是盲从,谈不上是信仰。
$ W2 ?, F0 m3 s( a2 T
) e1 }5 [1 q1 e& o4 f以前我认识一个人,因为品德很差,不愿招呼他,但和尚很难做,不管什么人来,总想结点法缘。有一天他说:‘法师!我很敬佩你这种吃苦的精神,所以我和邻居说,这位师父很好,你们可以去拜拜。’我听了以后,心里很难过。为什么?他说的是实事,并没有不妥当的地方。要知道坏人说我好,比好人说我坏更糟,你想想,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去宣传佛教,能说不是帮倒忙?以鲜大王的酱油来说,若是画个骨瘦如材的人像作商标,你看所收到的是什么效果?. D7 w0 F7 w9 S' D
+ W+ H( ~9 k! r- o" N
有的人认为皈依的越多越好,我以为要质量并重才对。因为他们活动范围大,影响力强,万一言行不检,会使别人迁怒佛教,这样‘龟玉毁于椟中’,你说是谁的过错?我们弘法利生,在理论上固然要做到怨亲平等,在事实上应注意远避讥嫌。法华经安乐行品说:‘不亲近栴陀罗(屠夫)......诸恶律仪’,根据这个道理,我就采取弹性任用,因为我没有护教的能力,凡事尽可能做到不要给佛教添麻烦,这是我的用心,‘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那就算了。
& X; d$ l6 p%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6 05:04 , Processed in 0.0851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