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I9 a$ y$ ]" q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0
* g7 E' Z& A5 ~9 K大愿法师讲解
n+ i" a9 \! E: P三、恶口——粗恶语4 ?, Q' l& c, ~1 [1 i9 v) y) J2 O
第三类就是恶口。这也是凡夫容易犯的,就是说很粗鲁的话,粗恶的话。这个恶口的业也有好几种,细分来说:3 w# h( ~: E8 z; ]
a、恨铁不成钢式的恶口。比方说父母亲看到儿女学习成绩不好,也很调皮,不求上进,就很生气,当着儿女的面说:“哎呀,你这个逆子,我真是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下你这个死冤家,死对头。”这样子地来骂这个小孩子。
( g+ m6 \/ I c7 [) F如果是大事也骂,小事也骂,小孩子慢慢地他就缺乏自信,就给小孩子内心深处,这个心灵里面就留下一个阴影,留下一个伤痕。以后他面对大众的时候都没有什么自信心,都总是担心人家责备他,这样子就很糟糕。所以教育子女的方法,一定要记得佛陀的开示:给人关心,给人关怀,给人希望,以关心代替批评,以希望,以期望来代替指责。这样子就是比较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
+ O% V' L" V% ^ z禅宗里面有一位仙崖禅师就用这个方法。这个禅师带了一百多个徒弟,有几个徒弟很调皮,晚上就翻墙出去,到外面去玩,玩到深更半夜又再翻墙回来,到房里睡觉,然后睡得很晚,所以早上又不起来上殿,不做早课。
; |1 D0 C: z d0 g [仙崖禅师有次在巡寮,在围墙边发现一个凳子,那个围墙很高,要踩一个凳子才能翻出去,仙崖禅师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也没有批评这个徒弟。2 ~9 J- M7 }" z, d* E
第二天晚上他又去看,又放了一个凳子在那里面,然后他把那个凳子就悄悄地拿走了。仙崖禅师就站在那里面,一直等到半夜的时候,露水已经很重了,那个徒弟外面也是玩够了,就翻墙。一进来想踩这个凳子,又没有月亮,天很黑,看不清楚,按照自己的一个习惯性,这个脚就探下来,想踩在凳子上,他觉得这个凳子不对,软绵绵的。其实他踩在他师父的肩膀上。然后一跳下来就发现是他的师父,哎呀,吓死掉了。
. a- l$ t5 i# u( R* c# ^' [* e仙崖禅师也没有骂他,也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指责他,就只是说了一句话:“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了,赶快回去,回到寮房去加一件衣服。”然后就走了。这个弟子就很惭愧,以后就不敢再出去了,整个寺院100多个学生也都不敢再乱来,不敢再出去了。当然这个是对那些根基比较好的,比较有惭愧心的人。5 V% ~( F' f1 k, O
b、无心为恶而造的恶口。这一类也是比较容易犯的,比方说给人家去取外号,有些什么“矮冬瓜”,“母夜叉”,“小猴子”,乃至于说什么“罗锅”,这一些其实都是无心为恶造的恶口业。
( k8 m/ c4 T2 z2 e& g. |c、生气的时候所犯的恶口。气起来什么话都骂得出来,这个就很糟糕,造恶业,好像泼妇骂街一样的。所以利刃伤皮肉,恶言伤人心,一把刀只能伤害人的皮肉,说恶言伤害人的心。皮肉伤易愈,心伤记一生,所以一定不要恶口伤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九夏寒,所以不要犯恶口。
) ~& k% _, v: q& E( m8 @( wd、造谣惑众,丑化他人式的恶口。比方说《大智度论》上面说了一个故事,《圣众因缘集》上面也说到了。提婆达多有个弟子叫做俱伽离,俱伽离就是喜欢挑那些圣者的过失。- {) @! a0 J3 O' J$ e
有一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他们到外面教化众生,已经很晚了,就看到路边有一个陶师的茅草棚,做陶器的一个陶师,那个茅草棚子很大,他们两个想到里面去住一夜,就进去了。+ z% Y, [& d6 w2 w" ]- d
因为天很黑的缘故,他们两个就不知道,最早先有一个妇女在里面已经先住下来了。因为阿罗汉要知道的话,要入禅定才能知道,平时没有入禅定跟我们一样,也是不太知道,所以他们两位大阿罗汉也就一直不知道,然后一早起来又走了。
) ` t; L, l& e6 O5 q走的时候,俱伽离就看到了。看到了以后,俱伽离又在旁边观察,等一下晚一点又看到那个女人从茅棚里面钻出来了,他就到处诽谤:“你看看,这个舍利弗和目犍连,说是说他们是大阿罗汉了,其实还与那些女人有不净行。”这样子说,到处诽谤。
Q" | v* B$ q' }佛陀就告诫俱伽离说:“你不要到处乱说,他们是已经成就圣果的大阿罗汉,是很清净的。”俱伽离还是不听,然后死入大莲花地狱。) @, ^* p$ P& [. W# P6 {/ c& p
所以佛陀就感叹地说: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如果你很生气的时候,你要骂人,要想一想,你这个舌头就好像一把锋利的斧头一样。一把斧头要杀害你,你还只是失去此生此世的性命,如果是你的口造恶业,你可能是比这个更厉害,会伤害众生。并且来说,如果造的恶业很重,还要堕到三恶道中间去。) Z' V' t% v; n( ~- O7 x
这一类是我们说恶口。
& I) o( n7 `1 V# B0 W/ S; g四、绮语9 Y' Q0 k5 ]# l% g" K- R' P4 S" J7 ~
我们看妄言、两舌、恶口,第四就是绮语。绮语就是花言巧语,说笑,搭讪,言不及义,说一些无聊的废话;或者是说一些蛊惑人心,让人家心动的一些轻佻的话;或者是一些戏弄的话;这些都是不太好的,犯绮语。, [* f* x3 w7 F* V. s
现在人的心都很浮躁,所以也喜欢看这些东西。我看那些什么电视剧,有一些出家人都经常会开电视去看,有什么好看呢?放一些什么《戏说乾隆》、《大话西游》,全部都是犯绮语,乱说一气,把乾隆皇帝编得一踏糊涂,乱七八糟,又不是根据历史来,所以犯这些绮语业。
9 S( e! [0 ?2 @- V7 ]! k
1 J; F: L- t8 O) D! H% O! F$ r4 A3 y妄语的根源
- |+ V' r0 C7 I# g所以我们要知道妄语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子去造妄语呢?根源是六个方面——
1 V" T& Y" H$ l" ?$ S( p. v1、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贪求这个。
8 Z+ I l! S- `- V) t c2、为了亲族和朋友的利益,帮助他们故意去吹捧。# q; y3 d2 @7 F2 S
3、为了使怨敌受害,故意来造恶口,故意来两舌,使自己的仇人受到伤害,受到大家的攻击,故意来造谣生事。$ u4 y X% n$ e
4、为了使自己避免受到惩罚,做了错事还不知悔改,还想逃避。3 p' b. X, l: o1 Y% `' P# d7 A; w& f, j
5、为了讨好某一些人。
1 i* ]6 V" S1 `- d" E6、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
6 S9 D2 V- ]3 s7 m* ]4 ]& Y" v这个结果都是使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友得到利益,然后让别人受到损害,或者让别人生起大烦恼,这样子地造妄语业。
4 p* e- G( x5 o但是我们也要知道,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老老小小,成年人、男人、女人,什么人都有可能去造一些大大小小的妄语。但是也不要怕,你只要好好地受持如来所说的戒法,以后不造妄语就可以了。
) W/ S- o3 q* d7 Z # U& ]# Z, o" e2 y* v ^, V5 B) k
方便妄语与本戒时空适应性$ |0 y7 E& ]# G) C9 Y1 u& h2 C# s$ |
还有一些情况下面,主要是看你的动机,你不是想伤害人,你动机是帮助他,确实也帮助到了,这样子是属于方便妄语。以方便妄语,如果你以菩提心来摄持是没有什么过失。; H9 }% w7 x; y) A# j N# q
佛陀是五语者,我们经上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为佛弟子就要能够向佛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