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d( g: q1 t# {1 ?8 B- j m; {$ U
+ k# e F' w5 b8 K+ ~' H p1 K
摘自《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1 e8 T- r* I/ m( [ 你能念大悲咒,就单单念“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一句,不要说多,这就是成就法,无论你想什么,希望什么,你所求如意,所愿遂心,你求什么都会成功的。譬如没有儿子的,想求儿子,那你念“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就可以了,就会得儿子了。没有朋友的,你想找一个好朋友,那你就念“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也会得到好朋友。但是你要诚心,不是念一天、两天的,最低限度你要先念三年,懂吗?你若能全念更好,不能全念,就念“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一句,也是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 z1 u0 B4 Z
好像在北方,有一种外道叫理门。这个理门,不念旁的,就是念这一句。最高的领袖,他坐在那地方受人的礼拜,人人都向他叩头顶礼,他的心里就专念什么呢?就念“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一句。这就是法,这就是理门的灵应法。有人像他装模作样的,坐在那法座上,正中间坐的叫“领正”,旁边的叫“帮正”,三个人坐在那地方,就像放焰口似的。这个就是理门。若有人去“在理”,他传什么呢?就传一个密法。他这个密法,叫你伸出手来,就这么样“观、世、音、菩、萨”几个字。在理完了,这就算是篆上了,篆上了以后,就不要出口念,要念在心里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出口。这个法,“父子不过,妻子不传”——父亲和儿子也不能说的,就夫妇也不能讲的。得到这五个字了,就叫“五字真言”。然后就再告诉你,在理不这么念,要“闭口藏舌”,把口闭上,舌头藏起来,“舌尖顶上颚”,“气托心念”,在心里念,“意根法现”,这讲得好妙,好神秘的。4 y) A0 m# s6 Y: q5 K, u
在北方有一个“戒烟酒会”,是怎样呢?主要是不喝酒、不抽烟,就叫“在理公所”。在中国近一百多年以来,公所是很盛行的道,他所仗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一句。做法师的,坐在正座的座里,就念“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么一句。因为在以前,这些门径我都走过,所以我都知道。
' O' @/ R; c8 K! B2 c8 C 这一句也就是降伏法,它能降伏天魔,制诸外道。一切的天魔外道,听见这一句咒,都亡命而逃。所以就这一句咒,它是降伏法,但是它可不是“钩召法”。钩召法,就是一念这个咒,就把妖魔鬼怪捉来。所以“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一句咒,就有不可思议的功能。要是往多了讲,那是无穷无尽的。9 S5 h' ^& ^8 m7 C5 M3 p8 B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两个字是皈命敬投,“喝啰怛那”,是三宝的“宝”字,“哆啰夜”,是“三”字,“耶”,是个“礼”字。这合起来,意思就是说,用我们的身心性命,都皈依给十方三世无尽无尽的三宝,我们向三宝来叩头顶礼。! o1 K T1 Q( D; N& j6 G. K
什么叫无尽呢?过去诸佛没有穷尽,现在诸佛没有穷尽,未来的诸佛也没有穷尽,这叫无尽无尽的三宝。- L) K8 N& n ~4 [
7 N( E- j- {7 V2 L* l, w4 p (2)南无阿唎耶, {' q* B+ ]! a
身口意轮大总持 万朵莲华正开时
8 o1 s( |/ I4 K- P$ O1 c! i& S 白青红紫光遍照 有缘佛子赴圣席" `8 i m% t. N }7 z2 n+ ?0 |4 D/ D1 w
南无阿唎耶:皈依敬投礼敬圣者。
5 n3 g/ ?* j) J' n: f/ h: ]! r “南无”还是和前边一样的意思,就是“皈命敬投”,恭恭敬敬地来跟着佛、菩萨学。* h+ }: Y( z( ]9 o9 W
“阿唎耶”,“阿唎”,翻译为“圣者”,又有一个意思,就是“远离一切恶不善法”,恶的不善法。所谓“恶不善法”,就是种种的诸恶都要远离。“耶”,还是个“礼”字。礼敬圣者,这是“阿唎耶”的意思。; e1 q2 [; f6 a6 a" J" C% l1 S3 K
. l0 e% a4 E: W
(3)婆卢羯帝 烁钵啰耶+ W! H8 i4 a+ z* R
持钵观音救世间 应病与药润三千/ {, B. h2 f1 f! Q" O
拜礼虔诚护感召 一切所求满心愿. q; z5 O0 k t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观自在菩萨。. h2 {; V: @' }
“婆卢羯帝”:翻译过来叫什么呢?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观”。有人又翻译成“光”,就是光明遍照。又有一个翻译法叫“所观察”,所观察的这种境界。: v/ @4 E6 i$ z* g. ]
“烁钵啰耶”:是“自在”的意思。这合起来是“观自在”,也就是观自在菩萨。
6 C* a4 D3 C; I" e5 y 2 Y. A+ l1 l: |; t( O2 o
(4)菩提萨埵婆耶7 q3 ~0 s5 r6 E6 t3 P& d3 ?
觉诸有情种圣因 道证无为契真心0 R- }+ n( g) m" N! Z& b @
自他兼利功成就 同入般若解脱门4 p+ D, c, R( W3 S7 y5 i4 i3 ]4 C
菩提萨埵婆耶:叩头顶礼自觉自度的菩萨。5 \, I) }$ e( c( t7 v
“菩提”,我们大家都知道菩提就是觉悟的觉,梵语叫“菩提”,此云“觉”,觉悟。
# L! Y: w# y/ |0 I5 W4 x7 U9 ^ “萨埵”,也就是个“度”,度众生那个度。“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菩提萨埵婆耶,就是自觉自度,自己觉悟了,自己度自己的众生。
5 D8 S7 e( E( k. l) p$ r) W/ i “婆耶”,是顶礼的意思,耶,就是叩头顶礼。叩头顶礼谁呢?叩头顶礼自觉自度的菩萨。
- {+ P: a3 }. R" c/ t; z" o/ L这一句,说是“不空羂索菩萨带着天兵”。你一诵这一句咒,不空羂索菩萨带着天兵天将,合起来保护着你。* r9 f' X) v, x: h
( Y* M' k- U, @- g, C# M$ i
(5)摩诃萨埵婆耶; U/ Q; T3 N o& F
绢索妙用不思议 菩萨持此度群迷- H+ ]9 y& D% u5 @0 |: q1 ]! o1 o( A
诵咒作观三摩地 即身成佛未足奇
% N' P& _# T" j2 M+ R1 E0 b 摩诃萨埵婆耶:叩头顶礼发大菩提心、勇猛精进的菩萨。; Y) T, e0 Q8 @. }, k0 P- B, e
“摩诃”,是“大”的意思,又是“多”的意思,又是“胜”的意思。摩诃是说,发大菩提心的人,很多发大菩提心的人,都得到成就、胜利了。所以摩诃有这三个意思。* h, ~6 o# o- J# T1 o' D" x
“萨埵”,这个萨埵和前面那个“萨埵”,不是一样的讲法。前面那个“萨埵”,是个“度”,这个“萨埵”,是 “勇猛者”。勇猛者,勇就是有勇气的勇,也就是说这是个精进者,修行很用功精进的众生。+ u$ I7 K$ h+ O4 K3 U5 b* h& m
“婆耶”:就是“向他顶礼”,我向那位发大菩提心、勇猛精进的菩萨来叩头顶礼。
0 e$ }/ ~1 U _3 z, h这是前面这一段咒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菩萨,是能自己觉悟了,自己度自己的众生,而又能觉悟他人,度其他一切的众生。% Y: ?# a1 [3 [$ I* M! Q" @
0 c+ v+ T& s5 y( C# z$ d (6)摩诃迦卢尼迦耶
* I( h5 M, `+ P 马鸣大士化娑婆 拔苦与乐愈沉痾
0 U% l0 j8 E* u* f: s 起死回生施甘露 跋折罗手荡妖魔& I" l: e& v R/ C; }( O# Y
摩诃迦卢尼迦耶:顶礼大悲心陀罗尼神咒。
7 t3 S+ q7 `; {8 P( O“摩诃”,还是具足“大、多、胜”三个意思。“迦卢”是悲;“尼迦”是心,合起来就是“大悲心”。“耶”,还是顶礼。说我们要顶礼大悲心陀罗尼神咒。; h' z" u3 R, b& \2 ~0 x
/ o- ]* I. C; y- X) T) g8 g# z" R (7)唵! l# F8 U( _8 B" b
无始无终无古今 虚空法界一口吞2 Q2 |0 Q! g1 i2 k
自性寂然非内外 如是如是如是因
: F2 x! a- J8 Q' f9 M3 v 这个“唵”字,翻译过来叫“本母”,本就是根本,母就是母亲。这个本母,也就是个“咒母”;咒母,也就是个“佛母”,也就是“众生的心母”。因为众生的心,具足本母的这种智慧。以这种咒的力量,能生出来十种的法门,这十种的法门:, C$ E/ i" k e, M3 Q3 F
第一种就是“字”,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这是一个法门。3 v9 U4 m$ ]$ C& m/ E2 R
第二种是“句”,就是经典或者咒,一句一句的,这也是一个法门。
) l; q! M( V" f% i: r 第三种是“观”,观看,你用观察来修行。“观”也就是禅波罗蜜门。
" U$ z4 ?" E0 _$ R0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