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妙音新闻网怀旧站文章集锦》
# P) y! ?9 \: v7 v- w5 B; l
2 ]# _, \: K/ |2 B! y●[净公上人]一支烟比杀十人的罪过都大吗?+ V3 r! A* _: C, |& j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6291.html
; d5 y0 ], S T1 E9 e; u" @) D
% Q8 V; X3 C) a b$ r- \( d一支烟比杀十人的罪过都大吗?
/ g# |$ @- \' N& H8 I% C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八)! h! s2 Y8 z- Y8 L
# K& x* F4 p; _* a8 b0 Z! J
问:就是一本佛书说烟酒的罪过很大,认为吸一支烟的罪过,比杀十个人的罪胜过九倍。书名是《烟酒杀生过》,作者是班玛乐夏嘉措,翻译者是索达吉堪布,这种说法对吗?
1 `# g2 Y# H3 m; \0 d1 z0 Q 答:世尊在灭度之前,知道往后佛法里面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说法,到底哪是真,哪是假,我们无法辨别。佛陀在世可以向他老人家请教,他不在世就请教无人了。佛很慈悲,了解末法现前这个状况,所以他教给我们叫“四依法”,这是非常非常重要。四依法里面头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法是佛的经典,这种说法经典里头没有听说过。当然佛的经典,我们也没有完全看过,这是重要的事,太重要了,如果有这么重要的事情,祖师大德应该常常讲。所以,从来没有听人讲过,大概经典上没有。你们要是耐烦的话,到《大藏经》去查,看有没有这个说法,我相信没有这种说法。
) P: [2 A6 ] ^7 p' L 吸一支烟比杀十个人的罪还重,这我们在情理上讲也很难接受。但是烟,你看在戒律里面没有,戒律里头有戒酒,没有戒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出家人抽烟。你怎么抽烟?我不犯戒,戒上没有,他还有推辞。但是佛有三聚净戒,虽然佛没有说,戒律上没有说,抽烟不是好事情,对自己身体不利,这是应当要戒除。佛虽然没有说,我们也不应该吸烟。 * k* O, P7 C+ ~& B; r4 J @
至于酒,酒的开缘就很多,我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几岁。初学佛也常常到道场去做义工,道场有时候事情忙,我们去帮忙。老和尚对我们很慈悲,很喜欢我们这些年轻人,常常邀着我们在一起吃饭,陪他吃饭。陪他吃饭,我就常常看到他旁边有一杯酒,我们也不敢问,可是心里头总是有疑惑。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我就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说这个有开缘。戒,你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酒的开缘最多。酒本身没有过失,喝酒没有过失,所以酒叫遮戒。遮是什么?防御,酒醉乱性,怕这个。李老师当年给我们讲《礼记》,《礼记》的批注人是郑康成(郑玄),汉朝时候的。郑玄的酒量很大,曾经离开老师的时候,老师带着同学到十里长亭给他送行,每个人敬他三杯酒。他喝了三百杯,不醉,三百杯酒喝下来,小小礼节都不失。所以李老师讲,如果我们人人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没有了,戒就不必定了。
! m* {3 c$ L p; a' \& \ `. C% Y 你就想想看,这个说法你要说是劝善,可以,但是说到这么重的罪过,这没人相信,所以这个说法是有问题。但是烟酒最好是远离,在中国,中国人讲求烹调,我们做菜的时候,有很多菜里头用酒来调味,这个可以。总而言之,就是你这个吃法不会醉,就没事。怕的是你喝醉,酒醉了之后犯杀盗淫妄,杀盗淫妄是性罪,本身就有罪。多半酒后乱性,它是防御,所以酒是一种预防,本身没罪,这个一定要知道。另外一种就是生病的时候,中药,中药里面有很多用酒做药引,这个可以。所以它的开缘很多。
6 |8 u/ {" @1 `# ~/ T
5 z+ H0 C% n3 b I. \) M4 c4 ]7 x$ S3 V- L6 Z
. i" l' Z0 s# F a; n% C'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