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无量寿经广释]无量寿经 第三课》+ h3 t! {' K* a
% b4 |1 M" f9 z& P& L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8 U3 j# q" d- G0 s8 [- D; u8 b尔时尊者阿难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Q+ i3 e# b7 d5 s9 G! U3 Y
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 ]9 g' v; G; x( h4 E
佛陀在世时披法衣的方式和现在一样,也是披在左肩、露出右肩。现在有些人说法衣应该披在右肩上,这恐怕是不合理的。不过有些人洗照片时把底片放反了,结果法衣真的成了披在右肩。这里说阿难尊者右膝着地,现在拜见高僧大德一般都是双膝着地,也有些人是左膝着地,不知道这是谁的传统。
& k. i; F8 i8 p6 A. v8 R6 N, x白言:大德世尊,身色诸根悉皆清净,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凝照光晖,从昔已来初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 m/ R4 L0 J
阿难说:大德世尊,您的身色和诸根都极其清净,身体发出金色的光,犹如融化的瞻部金[4]一样,又像明镜一样光辉照耀,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庄严的身相。今天瞻仰如此庄严的身相,我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和稀有心。
7 c; X) z3 a* r4 p7 ]# N: C见到金光闪闪的佛像或者庄严的唐卡时,如果能生起信心,就会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大宝积经·如来不思议性品》云:“诸佛不思议,佛光不思议,信者及获福,亦尔难思议。”大意为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佛光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有人对佛陀和佛光有信心,那么所获的福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我觉得这个教证很好,大家应该牢记。% p, U! s7 [* E! ?
不管看见什么样的佛像,我总是觉得自己很有福报。大家也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即使你有点愚笨,不能理解佛陀的甚深教义,但是能拥有佛像,内心生起信心,以其为对境进行供养,这也有很大的福德。有些人对我说:“这辈子我造了那么多业,虽然现在已经皈依佛门,但是什么法都没有学到,感觉自己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还不如早点死了好。”其实并非如此,只要你有信心,乃至对佛像生起一刹那信心,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当然,在法会现场的阿难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能亲见如来的尊颜,确实很有福报。
# n8 I6 l3 b- ?. i& Z$ p1 s6 o+ h当时阿难看到如来的身相极其庄严,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身相,他觉得今天世尊一定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所以便向佛陀发问。 k! f8 y; |4 \0 S" r$ f
世尊今者入大寂定行,如来行皆悉圆满,善能建立大丈夫行,思惟去来现在诸佛,世尊何故住斯念耶?2 K! Y+ P* D/ ?0 y# }& r4 J$ d0 t
是不是世尊今天入于禅定波罗蜜多?是不是您圆满行持如来的行为?是不是您在众生面前善妙建立大丈夫行?是不是您在思维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的不可思议境界?世尊为何住于这样的境界?
! P' q4 T5 P5 g' r" ^* p人们平时也会讲:“上师,今天您这么高兴,是不是要给我们讲一个特别殊胜的窍诀?”“是不是要给我们作个不同以往的开示?”当时阿难尊者也这样问佛陀:……您是不是入于不可思议的境界?当然,佛陀本来恒时安住于这样的境界,但为了创造宣说佛法的缘起,所以阿难故意提出这个问题。
* H) \, o& n0 Q! p' [+ `9 J尔时佛告阿难:汝今云何能知此义?为有诸天来告汝耶?为以见我及自知耶?' ]7 Q& N9 g# }) X8 k
这时佛陀告诉阿难:你今天怎么能知道这个意义?是天人告诉你呢?还是你见到我的身相后以自己的智慧知道呢?! f/ y) }/ s' [, Z9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见如来光瑞希有,故发斯念,非因天等。4 L; A3 B3 A2 j/ @& o/ \+ i. p6 m( S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我见到如来诸根清净、光芒照耀等稀有瑞相,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心念,并不是帝释、梵天等天人告诉我的。
; ?. ]$ u+ T( u回向偈:) V+ d5 S9 Y* _& C% h- k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 I( q. X" O% T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 A7 F8 {0 K+ n& m- m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 Q7 j, Y$ ~ N% q# x y4 I, N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 ^; O, H' ?% B' D$ r/ l1 h" T0 q$ ^9 ]# ]5 O
. _. v3 @% a3 M
3 y3 W' p7 L4 l% w- V[1] 一地菩萨一刹那可以前往一百个佛刹,二地、三地乃至十地的菩萨可以一刹那前往更多佛刹。 6 G9 _, `" A! ]1 G5 t2 S9 f
[2] 在康僧铠译本中为:“化现其身,犹如电光。” ( i; e D3 c' }6 d3 z2 t& S
[3] 因陀罗网就是帝释网。帝释天王有一种宝珠串成的网,这种网上的每一颗宝珠能映现其它所有的宝珠,佛教常用它比喻一多相融、重重无尽之义。此处以因陀罗网比喻无畏的智慧之网。# c) j$ N& w0 p1 M7 n+ p
[4] 瞻部金:即阎浮檀金,又称染部捺陀金、瞻部捺陀金、剡浮那他金、阎浮那陀金、胜金。于香醉山与雪山之间,有流经阎浮树林之河流,从此河流采出之金即称阎浮檀金。此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为金中之最高贵者。! l0 B6 p' a1 s5 q, J
6 K9 U: m2 h+ R+ F1 j I
6 n- D0 f9 C* {* v0 _ m" ~5 ~) z8 h2 y: a9 i6 N0 n
: p$ A! N5 v# w3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