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一集》
. T8 d* ^4 n1 [, Y8 V# `& b' G/ c8 `2 y5 q j; u. _9 f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N, K$ Y4 e8 |* j: z 「《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物是一切众生,能帮助一切众生生善,这就是殊胜福田。「以能令众生出生善根,故名为胜福田,因从善根复可生长无量诸福之果与善因也。」这些话都是真话,只有我们自己,像刚才所说的,我们就五门功课,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非常简单。二十多年前我们在美国提出,洛杉矶印海法师看到了非常赞叹,他说你这个东西很好记,就是五条,简单明了。太多太杂了记不住,变成形式会落空。不能杂,不能乱,要求实效。但是实效一定要从儒释道三个根做起,后面才一帆风顺。如果前面这三个根要是做不到,你要把它看轻了,这五个变成口号,为什么?你决定做不到。根要扎稳!《弟子规》认为是教小孩的,人都轻视它。学者、专家、博士、教授,几个人看得起《弟子规》?几个人重视《弟子规》?就赞叹《弟子规》?没有。所以他不是菩萨,他救不了众生,他救不了社会。如果真正明白了,从《弟子规》上得到好处,这个人能救社会、能救国家、能救世界,他就是大福田,世间福田。 ; m' l: `* Y! ~5 } y
我们看到,中国大陆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论坛,你听听他们的报告,甚至於很多人学习《弟子规》他们的心得分享,真正改过自新,那是福田,真的不是假的。由此可知,认知太重要,你不认识它,你怎么能成就它?回头来看,现在对佛法认知的人少,中国古代一百五十年以前,最盛的时代应该是在嘉庆以前,中国社会对於儒释道的尊重到了极处,所以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人民幸福,礼义之邦,传统文化的盛世,这历史上有记载。现代衰了,衰到低谷,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它,对它都打成很多问号了,这现象非常可怕。产生的果报是什么?灾难,社会动乱,地球灾变,这些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生在这个时期,算是非常非常幸运,遇到真善知识。通过多年学习逐渐逐渐明白了,不容易!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懂得了、相信了,肯定它了,现在缺乏的就是认真落实。我们如果认真落实,就变成此地所说的最胜福田。我们要不要?福德、智慧,福德、智慧圆满就成佛。菩萨具足最胜福田,但是还没有圆满。成佛就圆满,圆满就成佛。
8 s }, M6 p/ m2 F' h! b 念老在此地提醒我们,他说「至於『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两句,应与下文『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作一气读」。好,这个四句做一口气读下来,「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特别提醒我们,好!「其义自见」,不需要解释,意思你就明白了。『殊胜吉祥』,就是文殊菩萨的圣号。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是梵语音译过来的,这里面的意思就是殊胜吉祥,所以文殊也称为妙吉祥。底下讲,「文殊即文殊师利。文殊可译为胜、妙、第一。师利可译为德、吉祥。」文殊师利是梵语音译,他是七佛之师,曾经七尊佛都是他的学生。他有没有成佛?他成佛了,他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是以菩萨身分出现,这都古佛再来的。
& L/ V, T# I( B& b) A6 c 「《大日经》称文殊为妙吉祥。文殊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师,故殊胜吉祥。今极乐诸菩萨,具文殊大士之智德,了了见自性,故为最胜福田,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完全翻成中国意思,普是普遍,心量多大!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皆是圣贤,这叫普贤。文殊表根本智,普贤表后得智,文殊主智,普贤主行,也就是文殊的智要普贤的行完全把它表现出来、落实,叫普贤。普贤菩萨放光!那文殊的智是什么,不就是普贤十愿吗?「礼敬诸佛」,文殊智的光芒,「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这是七愿,后面三个是回向。十愿,前面七条是愿,都是文殊菩萨的后得智,文殊菩萨是根本智,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三个回向,是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这是菩萨所修的。目的在哪里?目的就是求无上菩提,目的就是求利益众生,所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末后「普皆回向」,那是回向实际,就是回归自性。我们才真正能做到,所谓欢喜去做。十愿用什么方法落实?就是前面讲的六和、三学、六度,用这个方法来落实。用心,三福是存心。在事相上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要守住六和敬。 ; L R' `% c9 c O0 U6 n5 T
六和敬我说得很多,不要求别人跟我和,要求我跟他和,这就对了。要求别人跟我和,你这一辈子做不到;要求我跟他和,随时可以做到。这到底什么原因?我们不就吃亏了吗?不是上当了吗?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吃亏是福」。什么人怕吃亏?俗人怕吃亏。什么人不怕吃亏?觉悟的人不怕吃亏。提出吃亏是福,是真的是假的?是真的。不与人争是善、是德,处处能让。别人喜欢说话,我听,恭恭敬敬的听,你说累了不就不说了吗?我是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抗战胜利我在南京第一中学读初中三年级,年纪小,好高鹜远,傲慢习气很重,喜欢挖苦人,缺德。我班上有个同学,真的是忍辱功夫很好,我偏偏就瞧不起他,当面也挖苦他,背后也批评他。可是这个同学他见我面,那是很乖,什么话都听,不管怎么批评他,从来不回话。他在背后呢?我听别人告诉我,他都赞叹我,没有说我一句不好的。一年,我跟他道歉了,我就向他学习,我这一点忍辱功夫跟他学的。这个同学姓白,白振寰,现在不晓得在不在了?没有联系,这么多年。我很感恩他,他是用身来教我,感化我,我在他那个地方学会忍辱,他把我小时候这些毛病习气改过来了,被他的真诚感动。人确实都是好人,我们看的常常看错,有这么多好人提醒我们,让我们觉悟醒过来,怎能不感恩?所以布施是福田,供养是福田,忍辱也是福田,细心想想诸佛菩萨所教,哪一样不是福田?要细心去体会,细心去观察,认真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8 P& K5 u* A5 w2 d6 |5 s
% `6 d4 n8 p- C& V. Q: Z1 X
/ A! s* O5 `" @- Q, u
- K5 V4 v \' b
( T; d, ?7 |/ u"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