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6|回复: 0

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5 16: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 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产生,分成两种:

" k' N( t7 J* J) k. Q4 X3 m, ~

  第一个,唯识所现:

. Y1 s. j6 m# A" e

  《楞严经》叫作循业发现,比方说一盆水,人道有善业,看到的是水;鬼道众生看到是火,天人看到是琉璃地。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心识是善业,你看到的生命是美好的;你的心识有罪业,你看到的外境都是痛苦的。

2 Q7 C# u O Q% k& r& r+ p

  好比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吃同样的饭菜、住同样的房子,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活得很痛苦,这怎么解释呢? 这跟你内心的善恶业有关系。 所以唯识所现的部分,我们无法作主。

( c7 O: B* l1 F

  其次,唯识所住:

- ^' ]4 s; B4 d7 ^1 ?% o$ b/ M8 _ a2 f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产生感受跟想像,第一念不能怪你,佛陀制戒是从第二念。 因为第一念是过去的等流习性,从这个地方制戒,强人所难。 但是妄想产生的时候,你没有回光返照,还继续的、相续的安住在这个地方,这就是唯识所住,就治罪了。

' b, k% A. U" M2 [

  我们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你说我修到没有妄想,那你可能连妄想在哪里都没有发觉。

$ e) D5 V4 E& j6 g; e7 F

  我们只能做到--不随妄转。连等觉菩萨都还有点微细的妄想,只有佛不打妄想,我们是带业修行,怎么会没有妄想呢?

, Y) t2 q! o1 V; Y& ?& x1 v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 C& ]" B8 i% d/ }

 

- \! g5 e }4 U z \3 f7 `

本文转载者佛教网原文地址:http://www.liaotuo.org/list-3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4 02:29 , Processed in 0.0866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