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 o, b; x6 G: Q) e f* D+ [' O
生活上,刚刚脱贫,但还没达到有产阶级,没有很大的支付能力,但又向往美好生活,很好面子,表现出了小资情调。他(她)们可能喜欢喝某种特别的咖啡,或许说话时喜欢夹杂着英文,或者钟情于某个牌子的服装等等。他(她)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不屑与大众流行为伍,穿梭于都市之中却用冷眼观世间,喜欢追求一种有品位而不落俗套的浪漫。
" m/ ^: A7 A7 t 学佛的人当中,也有“小资”一族。这些学佛的小资一族,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 ^; s( O9 u- ^9 N 1、并不主张正式皈依三宝,但是喜欢翻看一些佛法书籍。 ; e$ T& O; D8 V I- n& n1 o
2、生活无忧,身体无病,有点钱又有点闲,学佛多半只是一种调剂生活的点缀。
9 Y7 C# w8 T( ]1 H4 g$ ?& W 3、对出世间没多大的兴趣,追求“安详”“自在”“快乐”。
# F# T1 G; t6 H3 t/ S 4、没有发菩提心,一人吃饱天下无饥饿,学佛仅局限于自斟自饮/自娱自乐的受用享受之中。
. a9 E$ {- k! J2 p/ \ 5、有时表现为热衷于环保、放生等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但在生活中对待工作却并不积极努力。
% o* I4 I/ x; g8 B 6、不喜欢受戒律约束,不受戒,更不会精进地努力修行,佛法得少知足浅尝即止。
$ V$ S( }* ^( F$ m! C 7、喜欢喝“宗教鸡尾酒”,即把所有的宗教都大杂烩在一起“无分别”。
' \0 V7 M3 H% c9 [( M 8、既要跃升于俗众之上,又与真正的修行人划清界限,站在修行人的边缘和角落里。
2 V' K6 @3 C" |' I* j 9、不喜读经论,只喜欢禅,喜欢读一些关于心灵感悟一类的书籍。 & @! Z9 g6 T0 _: f' w
10、他(她)们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但却在众人面前装扮成看破一切得智者,戴着面具生活。在孤独的心境中自恋与独赏。
* O5 E7 L. D3 s0 H: k 尽管,小资学佛者对佛法或者生活也有一些感悟,平时也有一些“利益众生”的行为,甚至也有一些看破放下自在的切身感受,但她们错误地以为这些就是佛法。 ' \7 V; Y; X* _
小资学佛者,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他们拿佛法当作调味品甚至是“止痛剂”,以此来屏蔽掉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和不快、品味生活、享受人生快乐的时光。一旦遇到大病、重大打击,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春有百花秋有月”诗句也没了诗意,“色既是空”此时也不再空,“安详”和“自在”变成了怨愤、火气、沮丧。 1 l" F4 ~' o1 C
佛法在世间的方便运用无穷,但其内在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这是区别佛法与世间法、佛法与外道的标准,也是鉴别是否只是小资学佛的试金石。 ) M4 O' U. @5 L# V$ V& J
哪个佛菩萨是在“小资”中就成就的?高僧大德无不是经过一番实实在在的修行磨砺之后,才跳出三界修行圆满的。
/ J) w1 |1 |6 E, U; D 真正的学佛者,是堂堂正正地走进佛门,皈依三宝,塌塌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安详/自在是自然的境界,不是刻意装点出来的,是真实的、坚固的,是能经受住境界考验的。
! T9 q5 R& b: o# X4 {1 U 花开花落,日出日落,品茶赏月,搬柴运水,吃喝拉撒,都可以让人开悟,也都可以体现出佛法的道理,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等于世间法就是佛法。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种种现实压力导致内心深处都渴望找到可以避风的港湾停靠,但是小资学佛经受不起任何考验,更甭说“八风不动”了。 # X( h" g, X, Q( T ~0 E( t6 B+ c
小资学佛一族,实际上还没有走上真正的学佛修行之路,他(她)们徘徊在佛法的边缘门口,只算得上是佛学爱好者而已。要么不学,要学就认真地学。“小资”一万劫,也出不了轮回;而真正迈进门槛/踏实修行几年,或许就可以脱胎换骨截断生死流了。
, C8 L9 q& {( x9 _7 @2 n" T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7 ~3 R- ?4 A& @, m本文转载者佛教网原文地址:http://www.liaotuo.org/list-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