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9 C, o" C& A( O1 \& M1 ^
常起惭愧之心
" f! [2 f1 r2 m" C3 J, S# A+ s
2 k* H( J' _* `& Z
& i7 c% z9 H, K4 x9 K. C# B( u9 t印光大师,道德梵行令人称颂,他自号为“常惭愧僧”,说明大师他对“常惭愧”之念,何等重视,何等看重!我们凡夫俗子,偏偏就是少一分惭愧之心,少一分惭愧之念啊! / w8 \) A9 v6 C2 G/ s! S
学佛人,最重要是要常起惭愧之心,常常反照自己,检讨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修行不断进步。也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切切实实得到提高。 - ?/ T+ p& c s2 p" A. _; Z% B
修行学佛,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难就难在佛的教导总是教诲别人,而不是用佛的教导自己修行: 9 H) G3 I7 ~- g* O& C! _3 }- T
昨天,我下班之回家前,顺手把单位最好的那一对乒乓球拍放在别人很难找不到的抽柜里,却把那一对平宜且质量次的球拍留在球桌上。我总认为,好的球拍乱放在桌子上会被人偷走的,所以一直以来,那一对最好的球拍都是我独自收放,不轻易让人使用。殊不知,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贪心!因为贪恋好的球拍,就独自收藏不让别人分享,这岂是一个修行人所为?自己应该惭愧才对啊!
# f& i4 y" C! C( S+ B- h8 d) Y上个星期天,女儿放假在家,整天总是上电脑,劝她下来休息一下就是不听,我一气之下,就强行把电脑关了,而且还怒气冲冲把她骂了一通,直骂得她气得躲藏在阳台上要哭了!妻子说我不懂教育小孩,我还振振有词,自认为这是严厉管教小孩!殊不知,自己已起嗔心,口出恶语了。这岂是学佛人的行为?自己应该惭愧才对啊!
% O. n; M7 t7 q+ v3 `上两个星期,有一名初学佛人与我交流佛法,在QQ上连续聊了一天多。看到又有一名同修加入学佛行列,我内心充满法喜,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狠不得把自己对佛法的认识和感悟统统都告诉给别人。后来,这位新认识的佛友,突然不上QQ了,弄得自己好几天怅然若失,似乎自己满腹经纶,不吐不快!其实,这只是自己好为人师,轻浮卖弄之愚痴而已!这种心态简直是恬不知耻,自己应该惭愧才对啊!
* W. I/ |6 q0 l. R8 ?如果,没有惭愧之心,自己又如何能反省以上日常种种贪嗔痴呢?连自己何时生起这些三毒都不能觉察,就更谈不上“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了!
8 P3 ^- X% j9 h( B9 E: r) ~蕅益大师曾说过:“夫慈悲惭愧,同称善心。……有惭愧者,方有慈悲,无慈悲者,即无惭愧。”由此可知,大师把惭愧之心与慈悲之心等同起来,可见惭愧之心对学佛人是何等重要?学佛人不能常起惭愧之心,决不计是不能增长功德的!
$ I O. z% o, J+ c" n佛曰:“惭耻之服,无上庄严。”我们学佛人要常起惭愧之心啊!
9 K( _4 I# M! d8 S' X& {" z6 \7 ^
3 r6 Q8 W# f; B6 e" ]3 s) Y9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