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07|回复: 0

如何对治自己的淫欲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4 0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对治自己的淫欲心?

# O* W( M: H( r* `% ?4 d7 W; a


第一,断除淫欲心需要不吃五辛,《楞严经》中佛说: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因此,想要减少淫欲的心,就应该断除不吃所有的葱类,所有的蒜类,所有韭菜类,兴渠类、薤类。(关于五辛,另有专文介绍见后),不吃这些菜,就可以迅速减轻淫欲。这是其一。

2 ?: J- Y; r; F V


第二,断除淫欲心需要过午不食或者减少食量,《佛说处处经中》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所以,饱暖思淫欲,这个原理不仅仅中国古人认同,释迦牟尼佛也认为是这样,因此,想要减少淫欲的心,就需要减少饮食,能够遵循佛教过午不食,那是最好的,减少饮食就会减少淫欲,大家尝试几次,就会有明显的感受。

! |) N4 D9 |, u9 n } r! S


第三,断除淫欲心需要戒酒,《分别善恶业报经》说饮酒三十六失,第二十三条就是淫欲炽盛,所以要想减少淫欲心,就必须戒酒,酒是会促使人神经兴奋,也会刺激人的淫欲心,因此,要想减少淫欲心,应当先戒酒。

; ~2 K8 @8 w: O; S


第四,念经咒佛号求三宝加持减少淫欲:《普门品》说,若多淫欲者,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开淫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若能称诵大悲咒,淫****灭邪心除还有很多的经咒佛菩萨名号,都具有消除淫欲的功效,大家要多多在佛经中找方法,这里再特别介绍文殊菩萨的“灭淫欲咒”更是非常对治,这些法门对治淫欲都非常好。

9 X( ^# E# p$ \


第五,就是不净观,这个在佛经中说的也很多,比如《中阿含经》卷第二十《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卷二十四《因品大因经》第二,以及《大念住经》等经典中,均详细有解说,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 `4 h+ W; i7 q5 h3 F3 A


第六,需要不看可能引发人欲念的色情读物影视作品网站等等,从缘上减少淫欲生起的念头。

& X, l- m) S p# Y1 l, r, Z4 o

以上是在佛经中有明确依据的断除或者消除淫欲的一些方法,提供大家参考。

% ?6 {+ [& k6 Y7 D1 R



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慧律法师开示

" H4 s# i- e8 F- k# T& A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8 G1 |+ R1 @! Z& q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

s+ ~1 M: Z$ J2 E: G" T/ }. I

             常常听到别人说‘××人很坏、很差劲!’等的评论。如果,我们没有与当事人相处过,也并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听一听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再二度宣传,因为,人往往透过主观来评断人、事、物,难免与事实是有所差距的。

3 x* K! }7 k8 s

            而一般学佛的人,常会犯的一种毛病,那就是到一个道场参访,如果看到不好的现象,常喜欢妄加批评,而忘了自己是为了修行以及听闻佛法,才来亲近道场。

3 ?. q# Z" y; |# i6 S

           所以,高雄文殊讲堂的四大根本戒规就是: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打妄语。全部跟我们的这张嘴有关。

" L, z: L& @- i0 W' f

          说话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将说话视为一种‘享受’,不想负责任,最后很可能因为话太多而伤害了自己。

. P8 x# I. U! e2 E, Z/ Y' B: l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人告诉我:‘××人不好!’

% r3 e( d. @7 V4 B1 V' w! K, M: j

           我只是随便听听,如果真的听进去了,又依据他的话加以二次诽谤,那不就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吗?

9 a. `2 e+ k: B3 U C

           所以,我常劝这些讲别人的人:‘修行人不该谈论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说人是非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辩解道:‘他真的就是这样!不是我在说他的是非。’

0 U# c" ?) L a: A, q9 x' N9 p" k3 H0 O1 t

       ‘薄薄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

1 |5 `, z7 O. g' I1 {2 V

          谈论是非,只会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碍解脱之道,谈是非时,内心呈现的是纷扰的情况、不安的状态。而且,‘说人者人恒说之’,若不谨言慎行,可以预见的,这个人将永难挣脱是非的困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8 18:47 , Processed in 0.0772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