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g' O9 I; f. x# b8 Q* ?* k
——益西彭措堪布开示:功名随心转
" h8 C3 J3 o; |) H9 \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回到具体的现象上来,像功名、富贵、寿命,都是有为法,都是身心刹那性的显现。以功名来说,功名是以因缘造作的有为法,刹那生灭,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功名,而且它随着不同因缘会产生增减变化。怎样变呢?就是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 B3 D9 z& r$ ^ 古代有个叫丁湜的人,相士看他能大魁天下(就是会做状元),后来再遇相士时,相士大惊说:“你做了什么事,功名已经夺去了。”
u3 S) \6 l. U) D( D% M* z: r
丁湜想起曾经用方法拉人来赌钱,赢了六百万,就告诉相士实情。相士说:“你造这个恶业,把功名都削掉了。”
5 e; t# ^6 S X
丁湜很后悔,急忙还掉所赢的钱来作赎罪,结果勉强落到了榜尾。
: C0 {& @2 S2 I8 T% e2 V
从这个公案,我们知道,功名是有为法,它是可以创造也可以削减的。为什么是有为法?因为它是福德因缘的产物。创造相应的因缘,才会得到;没有因缘,单单空想也不会产生;前面有因缘,后来造了恶业,也会立即变化。功名是刹那灭的法,它没有常住、没有实质,就看你积聚什么因缘。丁湜造了恶业,状元功名完全消尽。
1 l y$ z/ T; L) v) L
《寿康宝鉴》上讲有个李登十八岁考上解元(省级考试第一名),后来到五十岁都一直没考取,他就到一位法师那里去请问原因。
6 E2 L/ Z4 m x9 ~. b# W5 D( s 法师代他祈祷文昌帝君(帝君专管人间的科举功名),帝君叫官吏检查善恶记录薄,上面写着,在李登降生时,天帝赐给玉印,他18岁中解元,19岁中状元,52岁做宰相。因为他考中解元后,想调戏邻居的女儿,事情没有得手,他又诬告邻居,把他关起来,他因此而录取推迟十年,功名降低到二甲。
) R/ C W4 B$ \8 k) }1 G 后来又因为侵占哥哥的屋基,打官司,又推迟十年,功名降为三甲。再后来,在长安旅店奸淫了良家妇女,又推迟十年。现在又强暴邻居的女儿,做了很多恶事还不知悔改,他的福禄已经消尽了,死期就快到来。
3 R0 |6 B; N1 m) J8 m1 ]& Z
法师把情况转告他,李登在惭愧、悔恨的心态中死去。
! B; k* H; [+ {. R5 o$ X: n
李登的一生,就是一步步堕落下去的。随着他不断造恶,他的功名也不断削减,最后完全消尽。
2 D- T: }& f+ Q/ H2 N. ]
其实,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是刹那灭的现象,刹那刹那都在发生变化,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造作行动,在福德上时时有加减乘除,如果在恶心恶行上造多了,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大的变相就会显现。所以人是会变的,上半生是大官的命,下半生会成乞丐;或者上半生是出家人,下半生会成在家人,都是无常的表现。
( f3 w+ v& f% l 河南潘解元跟两个朋友到省里参加乡试。旅店有个相士,偷偷告诉那两个朋友说:“潘君会有大难,你们赶快避开他。”
( G1 {& `& s4 f+ N' v 两个朋友对潘说房屋太小住不下,然后每人送给他二金,让他另外去找房子住。他就借住到一个小店里。
) N0 Z" a1 v- w! q, k
到晚上,他走到河边,看见一个妇女要跳河自杀,就问她是什么原因。她说:“我丈夫买棉花织布,积了很多匹。丈夫出门之后,我卖了得到四金,没想到是假银子。丈夫回来一定会责难我,所以我才寻死。”
; i, q+ |. A" ~; R7 v7 n3 @
潘君急忙从袖子里拿出四金钱送给她,回到旅店,因为没有住宿的钱,店主骂着把他赶出来,他只好借宿在一所寺庙里。
1 {1 k+ L) ?8 ?. h4 I 寺庙有个僧人在当天晚上梦到很多神打鼓、吹号降下来。有一个神说:“录取名单已经定了,原定的解元最近做了损德的事,他已经被除名,还没有人代替。”
另一位神说:“这寺庙里的潘生可以。”
1 x& b e. O# G8 Y% V" p" H9 u
又有神说:“他的命相该遭受横死,怎么可以作解元?”
5 K/ {; ]9 p: i/ v9 n6 s2 } 那位神就用两手摸了摸潘的面容说:“你看看,这不是中解元的相吗?”
1 ]" K5 \4 z" P, u0 u: B" D7 l 僧人心里记住了这个梦,很好地款待潘君。考试结束了,潘君到两位朋友那里表示感谢。相士一看他,大惊说:“你作了什么阴德,变成这种非凡的相,现在你超出众人,是第一名了。”到发榜时,果然如此。
@; I1 A; j8 I R# k' _ 公案里,潘君本来没有功名,后该遭受横死。这是一种过去业力所造成的结果,但我们不能看死了,虽然没有新的因缘和合时,会按原来的结果显现,但是有很强的善业,就可以转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是刹那性的有为法,加上新的因素,不可能不变化。
8 k- S* h# X2 b/ v* C
懂得一切有为法都只是缘起生的刹那法之后,对于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心里也会明确,只要在世间,现世或者来世的显现,都只是一刹那缘起的现象,一刹那一刹那相续下去,就叫做身心相续。我们要想自己好,确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行善积德念佛、改过自新,这是唯一的路,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
* h" g# f0 d/ |) O9 {
$ R! q6 T* K6 a! [' ? Y k
2 D- Q# a! Q3 ]8 h7 \. t行善之人,天地悯之一一救人延寿
9 U; u; t0 ]7 R
译自《坐花志果》下卷三
2 D. E( M9 L1 A3 T9 a
救人延寿
同舟推解恰深情 想见翁非作孽身
阴卒泄机遭贬谪 笑他受累却非轻
, m& w6 z$ Y! A1 [+ v9 c
休宁县汪老先生,年底出外收帐,返程途中,乘船在风雪中行驶,见到岸上有一个人打手势,想搭船。船主不愿意,老先生却怜悯他,同意了。他上船时,已经冻饿交加,几乎不能动了。老先生把自已披的旧皮衣给他裹上,又拿火酒给他喝,过了一会儿,才能说话。起身向老先生行了叩头礼以致谢意。问他从哪来到哪去,他说:“我不是人,是城隍司下的勾魂使。”问他去勾什么人,他拿出一本名册,共三十三名,老先生的名字列在第一。老先生大吃一惊,双膝跪地,向他哀求,这人说:“这是奉东岳大帝之命,即使城隍司也救不了。我怎么有胆量玩法。”老先生哀求不已,他说:“没办法。这样吧,念让船救我冻馁之恩,就把你放在最后,可以暂缓几天。先生马上回去料理好后事。新正初三,我在大庙门口左侧等候先生。”老先生致了谢。
* ^0 n; f6 [. C" t不一会船过一个村庄,这人告别上了岸。老先生让船主把船停在那里,静静地观察,只见那人迳直进了一家,隔了一会儿又出来了,就听到这家传来了哭声。老先生心想他说的话是真的,就让船家快点行船。到家刚上岸,遇见一对夫妇,相持而哭,一问,说是岁末要把妻子卖了偿还欠债,没有人要买,两人准备一同自尽。老先生心想自己已是活不了几天的人,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就把收帐所得的钱,统统给了他们。到家已是除夕之夜。第二天大年初一,他把亲戚邻里请来开了个会,凡是借他家钱而无力偿还的,债券当众焚烧;卖田产给他家而价未给足的,愿赎就赎回;不赎的,加价偿值。他说这样做,是“不要拖累后人”。然后又召集家人,安排了后事。最后对大家说:“今天要和各位永别了。大家应该尽情一欢!”就设置酒席,请大家就座,慢啜畅谈了一整天,天黑方才散去。
3 d+ J6 j% w: R/ h/ s7 I到了初三那一天,他亲自前往城隍庙报到。果然在大门左侧遇到了以前的勾魂使,见他脸色凄惨,对老先生说:“先生拖累我了。我因为一念不忍。变更了先后次序。昨天城隍以先生救活夫妇性命和焚毁债券二事上表,申奏东岳大帝。东岳说此人已死,怎么会有这种大义之举动,下令城隍追查。由于我泄漏机密无视法纪,把我流贬到云南。给先生增寿一纪,子孙加封禄籍。希望你以后更加尽力为善。十二年以后,再与先生在这里相见。”说完就不见了。老先生回到家里,竟然没有任何病痛。
; G1 t* t3 o. G' ^不久,两个儿子前后入了官学,家业也日益富起来。十二年后的元旦,又梦见以前的使卒,他告诉老先生说:“天帝因为先生增寿以后,戒杀放生,努力行善,已经授你去某县当城隍。今天阳寿告终,即当去上任。再过三天我就带坐骑和仆从前来接你。”醒后,先生把子孙召集到卧榻前,很从容地嘱咐了后事。到时,沐浴过后穿戴正齐,端然而坐等待着,忽然隐隐约约听到鼓乐之声,老先生说:“接我的人来了!”面含微笑,悠然而逝。
4 i8 B1 m: P; n" \3 W2 A
坐花主人说:“这件事,我故乡和亲族中,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只能活几天的人,因为行善而增寿,上天的报施,真是深厚!若说脱离鬼道而得冥官,衣冠严整,鼓乐来迎;再看十二年前冒风雪,乘扁舟,几乎死在路上,两者较比,一舒一惨,真是天壤之别!然而,人又有何所惧而不肯作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