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5 y" m/ Y1 Z! g
僧人上门替死去的金龙鱼超度。(图:光明日报)
! B6 V; E* A7 K, j% }
光明日报.2009.03.09
图片http://www.folou.com/thread-124701-1-4.html
% Y) P) u! I: F$ k7 P+ U& \
(新加坡)金龙鱼托梦,求女主人替它超度。
_7 x3 N/ U# `1 A8 O
裕廊西一名李姓阿嫂,连续两晚梦见陌生男子入梦,在梦里再三叮咛,要她在家里的金龙鱼死去之后,找僧人来替它超度。
4 x5 S! i C" k' G
阿嫂开始时对这怪梦境不以为然,毕竟客厅鱼缸里的名贵金龙鱼看起来好好的,没想到上周六一早起身,养了足足6年多的金龙鱼,鱼身竟已呈V形,动也不动“浮尸”水面。
% p/ ^. @- k/ u7 ^
爱鱼突然死去,阿嫂伤心之余,不禁想起几天前的一场怪梦。她相信梦中的男子,就是金龙鱼的化身。
- M" O5 m- Z, u$ p4 h+ u据瞭解,饲养6年多的金龙鱼,身长约60公分,在李女士一家的细心照料下,金龙鱼全身散发着闪亮如珍珠的漂亮色泽,非常讨喜。
- r: x' k, u% x/ C5 A4 E5 ?
阿嫂于是拨电要求殡葬业者郑海船帮忙,找来僧人上门替死去的金龙鱼超度。
2 Q6 ^( s5 c7 V& E) i2 n7 x, Q; [" f' z当成家里一份子
3 ^: t. U% G: D李女士事后表示,这条金龙鱼是其儿子6年多前,花了400多元(约马币1000令吉)买来的,她还为它取名“龙龙金金”。
8 ~9 I+ Y4 y1 s# g8 K这些年来,李女士和家人早把它当成家里的一份子。据她说,这条金龙鱼很有灵性,肯让家人轻抚鱼背,还懂得利用嘴尖,跟着主人的手指来回游动。
' I g" @/ b! F
“我和儿子谈过怪梦,我们都觉得陌生男子是金龙鱼的化身,因为它已经预知自己时日不多,所以要我找人替它超度。”
: B5 ]" p0 _' {8 ]! p
向来健康的金龙鱼,如今在怪梦出现后说走就走,是否是时间上的巧合,李女士也说不上。
! Q3 g( F% i" n: t8 U
殡葬业者:首次为鱼超度
, ]* w# V. D/ {' s7 T
从事殡葬业者的郑海船表示,他过去曾在别人的要求下,协助他人打理狗的后事,可是,为鱼儿超度,却还是第一次。
: N, ?* y; o% F5 b; J6 l- e6 J
“李女士电话打来时,只是要求我帮忙找僧人进行超度,我一口答应她,后来详谈时才知道死去的原来是一只金龙鱼。”
( T5 I5 }3 Q7 D
由于已经答应了李女士,郑海船不想食言,想想一条鱼也是一条生命,他于是按照李女士的意愿,找僧人上门为金龙鱼超度。
5 b1 ^8 `+ t( W$ \; g- R
据瞭解,僧人周六(3月7日)中午时分上门,前后为死去的金龙鱼念了大约1个钟头的经。僧人过后把死鱼捞出鱼缸放在桌上时,李女士还当场落泪,只见她口中念念有词,把手伸进塑料袋触碰金龙鱼,作“最后的告别”。
9 ?3 _$ z% c E p; l' L
郑海船说,超度仪式结束后,他已按照李女士的意愿,在一间洋房的后花园埋葬了金龙鱼。
; A e" I" S. V: V( ^7 F
! b. w6 I, O6 B$ M0 y1 }1 X
不加忏悔的罪业会疯长
+ O( ~8 z) j8 Q/ | F) h( Y
因 微 果 著 (微小的业因也会引发巨大的业果)
6 P; i9 L O2 M9 U) F; S——摘选自益西彭措堪布《因果明镜论》
% Z9 [7 U. `& ?" R% D
佛陀时代,迦维罗卫国与舍卫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尼俱类树,高二十里,枝叶散布,方圆覆盖六十里。树结果实常有数千万斛之多,味美香甜,果实成熟自然堕地。一天,佛见比丘在树下拾果,就对阿难说:“天下万物都各自有往昔的因缘,人们修福,就象这树,先是从一棵种子开始,以后逐渐生长,最终的果实却会多得无量。”
7 `1 j' G) `4 m- L
业的规律就是如此:即使是很微小的善业,也能感发极大的乐果;即使是很微小的恶业,也能感发极大的苦果。在自然界中,诸如桃李等的小小果核,能长出无量的桃李果实,与此外因果相比,内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极为明显。
, y0 u+ g1 a2 z% I" F3 u 《贤愚经》中有两则公案:
6 h6 s7 c* c, q3 K- V5 V u
一天清晨,佛与阿难去城中乞食,途中看见一群小孩在做游戏,他们用泥沙堆砌宫殿、房屋,又做成仓库储藏“财宝”、“五谷”。其中有个小孩远远地见佛走来,凝望着佛的庄严相好,小孩内心禁不住欢喜踊跃,即刻跑去拾取自己“粮仓”里的“谷子”,虔诚地用手捧着,想要供养佛陀,但身体矮小的他不能递到佛的钵里,于是就对身旁同伴说:“我踩在你的肩上供养五谷,可以吗?”同伴很欢喜地答应了。于是踩在他的肩上,将土供养给佛。佛俯身接受了小孩的供养,然后对阿难说:“你拿这土去涂我的房屋。”这天乞食完毕,返回祗桓精舍,阿难就将泥土涂在佛陀房子的一面。涂完之后,阿难见佛,佛告诉阿难:“今天这个小孩以欢喜心供养了泥土,这土涂沫了佛房屋的一边。他以此功德,在我涅盘百年之后,当作国王,名阿输迦。另一小孩,当作大臣,他们共同统治南阎浮提一切国土,兴隆三宝、广设供养,他会把舍利分布到整个南阎浮提,且为我造八万四千座塔。”这个小孩后世就转生为印度的一代名王——阿育王。
& M# f9 B/ r7 ?4 ^5 H
另一个公案:
6 g: D6 i: a/ t. M' T2 x
佛世之时,有批商人前往他国经商,他们带了一只狗。行至途中,人马困顿,商人们就地休息。在闲静之时,趁人不备,狗便去偷商人的肉,不幸被众人发觉,遭受一顿猛打,脚被打断,最后被弃于旷野之中。当时舍利弗以天眼看见此狗,挛躃在地,饥饿困笃,奄奄一息。尊者随即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得食之后,立即飞临,慈心哀切地将所得之食喂与狗吃。渐渐地病狗的身体得以恢复,它内心欢喜,变得踊跃异常。这时舍利弗就为它说法,不久狗便命终,转生为人。后来,阿难问佛:这狗往昔造何恶业,导致今生堕落为狗。佛告阿难:过去迦叶佛时,有众比丘聚会一处,其中一年少比丘音声清雅,梵呗唱赞十分善巧,人皆爱听。另一老比丘,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每出声自娱自乐,但此老比丘,实是沙门功德圆满具足的圣者罗汉。当时年少的妙音比丘,见老沙门音声浊钝,自恃傲慢,就呵斥道:“长老出声真象狗吠。”等他骂完,老比丘便喝道:“你认识我吗?”年少比丘回答:“怎么不认识?你不就是迦叶佛时的比丘吗?”上座点醒他:“我已成就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皆具足!”年少比丘一闻此言,顿时心惊毛竖、惶恐自责,随即近前忏悔过失。当时老比丘接受了他的忏悔。因为这一恶口的罪业,年少比丘在此后的五百世中,常受狗身,饱尝痛苦。
% g' |( O& G5 m% ?! n 昔日迦叶佛时,有僧修定,因厌闻沙弥诵经,骂其似蛙声,后来感得五百世为蛙。又色都佛时,有一樵夫,自念贫困,于是积资买一金钱,盖在盛满水的瓶上,持以供佛,后来感得生生世世手握金钱,用之不尽,直到释迦佛时,出家也不须乞食,人称为金钱比丘,后证阿罗汉果。又释迦佛时,有一富人,其家产一象,便溺皆成金,富可敌国,有人问佛,佛说此人在色都佛时,因为敬佛,在佛像上将佛所骑的象,涂以黄金,所以感得此报。
g, W* k2 v3 ]& w 通过这些因果的事实,我们知道果报酬因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等量还报,往往会增至许多倍来酬还。不象播一粒种收获上百斤果实那样的增倍,内心的造因感果更加希奇,一把泥沙的供养所得的是君临天下的轮王之报,一句恶语所感的是五百世堕落狗身的漫长痛苦,所以心的变现能力要远胜过外种生长的能力。《集法句》云:“虽作微小恶,后世感大怖,能有大损害,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后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由此我们应知微细的善恶业,如影随形,将会出生广大的苦乐。因而对于微小的善业也应励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微小的恶业,也应励力断除,勿以恶小而为之。
$ o% P- u8 J/ o! h
未加忏悔对治的罪业会以惊人速度增长!
* @' I2 Y( C a/ O0 v& ]7 _9 j
——摘选自梭巴仁波切 开示
4 F' |& V( c A X0 p$ X2 T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
* n9 H/ V5 v7 x& u: }, `
即使只是杀死了一只小小的虫子,当天晚上如果不修持金刚萨埵之类的净化仪轨,净除该项恶业,……一个小小的恶业会越滚越大,迟早变成像地球一般的大山。临死时,这个业力就非常非常沉重了。
) R8 R0 k Y6 W1 x# X现在说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业,可是我们每天都积聚了许多身语意恶业。每天所造的每一个小恶业,都不断加倍,乃至变得难以想像的沉重。此外,我们每天也造下许多重大的恶业。因此,我们这一生以及无始以来的前世,积聚了许多沉重的恶业。仔细想想这一切业力不断加倍增长,实在是难以想像啊!
2 P7 K% w3 a. k" x$ Q1 U; Y8 I1 ]根本密续中还说,如果每天念诵金刚萨埵百字明二十一遍,可以使恶业不加倍成长。伟大的证道者也说,这是净除本身所积聚的罪恶的方法。若能每天念诵二十八遍金刚萨埵短咒,有不可思议的净障力。不但可以防止当天的恶业倍增,也可以完全净除你在当天、当世,甚至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一切恶业。
! ?* O! H% L! \# u% i2 |( D
这些就是念诵及禅修金刚萨埵不可思议的若干好处。此外,念诵金刚萨埵长咒十万遍,还可以净除破无上密根本戒的重罪。无疑的,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净除破别解脱戒根本戒和菩萨戒。
9 I) W# Y( z0 O8 _6 b: ^
资深的禅修者告诉我们,一般而言,重要的是每天致力于净障禅修,这是达到证悟的方法。有一位噶当派格西曾说,不断的净障和累积功德,心向菩萨道,那么原先以为要一百年才能达到的道次第证悟,只要七年就能达成了。这是在菩提道上有各等成就的禅修者给我们的鼓舞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