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53|回复: 0

青光眼的原因和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9 13: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光眼的原因和防治

0 t6 a# T- M" i


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 2007年09月03日   

[6 T4 X# B" }1 f5 E/ ]& B

 
  一、青光眼的介绍: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一旦患上青光眼,就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不能盲目的认为我一眼患青光眼失明了,还有另一只眼睛。

3 q0 Q4 c/ B+ E/ H! a

  二、病因病理:青光眼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两大类。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般存在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若情绪波动、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失明。继发生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了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的。

, ^. _: _5 ^& P& p

  三、临床症状:青光眼的症状是由于眼压升高、视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如闭角性青光眼发作前常有生气、劳累等诱因,引起眼压急骤升高,出现虹视、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眼充血和流泪等症状。

+ N/ h7 P. _: {6 \5 d& _

  早期轻微的发作,到明亮处引起缩瞳,即可自行缓解。而开角性青光眼的自觉症状一般轻微,有时完全没有症状。眼压升高极为缓慢,即便眼压升高,也无角膜水肿和疼痛,但视力逐渐下降,常常发生视神经的损害。
 
  四、诊断鉴别:1.临床前期:一眼已有典型发作史的另一眼;虽从未发作过,但房角深度≤1/4CK,房角窄度Ⅲ度(Ⅲ),暗室及俯卧试验阳性者,是为临床前期。

3 h7 V0 j* J! X7 t

  2.发作期:在急性发作时,有典型表现者,其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果表现不够典型,检查又不细致,常把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或因剧烈头痛、恶性、呕吐而忽视了眼部检查,以致把青光眼误诊为内科疾病。

! y" P [2 N B# Z9 @4 Y

  五、治疗预防:青光眼治疗的基本措施是药物的应用,它可增加房水的排出量,或者降低眼内房水的产生量。大多数病例通过药物能安全地控制眼压数年。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有许多不同的强度和组合。医生会尝试用最少量的药物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少量的药物产生最少的副作用。药物治疗通常必须每天给药,紧记每天按处方用药,对控制眼压是必要的。大多数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0 {7 X; X& T: e0 q

  六、手术治疗:手术是另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办法,任何手术总有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在开角型青光眼,只有当最大剂量的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者病人不能忍受控制眼压的药物治疗时才考虑手术。但闭角型青光眼主张早期手术。为安全起见,一次一般仅做一只眼睛。

: J1 ?# ]' p" ~" o/ }5 k9 O: h: S

  七、预防保健:

# }$ K: x, p* M- U

  1、工作学习环境不宜过暗;

, g$ G1 G, L+ [

  2、不宜过度用眼;

: t l5 C7 G9 m

  3、不宜从事夜间工作和一些特殊职业;

7 X! z: P; D' V/ g N" d: r4 o$ |

  4、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

( I' O: {6 D7 A/ h6 _% O

  5、避免强度大的运动;

/ N, _, U! a! O6 }0 _( V: A

  6、规律合理的饮食结构(戒除不良饮食习惯);

8 B, i2 r' j6 _% P3 D

  7、饮水要适量 少饮茶和咖啡 戒除烟酒 ;

# I8 Y8 g+ Y3 ^% r

  8、规范合理的用药。

! f; A# T5 \0 g0 `

  中医认为青光眼是由于情志过伤,肝胆火旺,肝肾阴虚等引起脉络失调,神水淤滞所致 和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诱因有关,青光眼患者务必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和积极完成各种医疗工作,这是青光眼患者保持病情稳定的最有效途径。

& |! ^& u$ g, l8 u' g; @5 M* }


自编五视法明目有功效

3 W# S' G5 I, \


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
 
 
    保持慧眼明目,是每位中老年人的希望。作为还没有与老光眼镜结缘的我,在此向诸位介绍我的明目保健秘招。

$ x v" m, q& F4 R# b0 A3 |

  早上起床后,双手掬自来水擦脸洗眼,时间约为5分钟。然后用一块热毛巾敷眼,双眼张开,用鼻孔吸进热气,使之贯通于眼。毛巾凉了,再热再敷,时间约为5分钟。这样冷暖交替,一缩一胀,增强脸部神经血管的弹性,能推迟动脉的硬化。

W# i v4 z' z) M* ?2 y" G. I

  接着,做眼保健操。用手掌按摩面部3分钟,重点放在眼眉部位。再是揿按2分钟,闭目,用中指揿按住内眼角,轻缓揉按;点穴2分钟,用大拇指背第一关节曲骨,沿眼睛周围穴位来回按摩,感到略有酸胀感为宜。

4 c6 @8 U+ f0 q7 ~; T( W6 M$ l

  按摩之后,稍息片刻,进行视觉运动:一是平视远方,由远而近,由近及远;二是由左向右、由右而左,来回转动;三是仰视蓝天,开阔视野,舒展身心;四是俯视脚尖,凝神目注;最后闭目养神,动静相济。这种“五视法”约为10分钟,每天早晨和傍晚各做一次。

; o4 X( i/ C: o7 ` m' w T* l6 p) h


防治近视眼的关键在这儿!

- ?: {) _5 O1 |( G


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

k0 E2 N9 w9 s; \1 B

 
  很多近视眼患者都有这样切身体验,视力减退到1.0-0.8 时并没察觉,但之后视力却急转直下,有的人甚至戴眼镜后视力仍在0.05 以下。

! u. N! D# @3 J1 }/ T1 @3 f1 I

  在今年“爱眼日”本市咨询活动中,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眼科防治中心专家根据大量临床调查提出,视力减退到0.8正是危险的警戒线,如能有效地对在1.0———0.8 的假性近视眼学生进行预防治疗,使他们视力被控制或有所回升,持之以恒就有可能有效降低全市的近视眼发病率。

( R* d% Q. M. p; A9 a3 s3 ~

  视力0.5以下很难恢复

* j1 E2 F8 y8 r$ z$ ~( e# d

  根据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最新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小学生大约60万,中学生大约80万,大学生大约30万,大、中专生20万,总共190万。在小学生中视力不良率为23%,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6%,大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7%,学生总的视力不良人数达104万。视力不良者中90%以上是近视眼,近视眼学生大约为93万。

s/ _* S$ p# O/ k9 b7 \9 \: m

  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眼科医师介绍,近视眼是由1.5———1.0 ———0.8 ———0.5 ———0.5 朝下发展的,许多真性近视眼也是由假性近视眼发展而来,近视眼到了0.5以下就很难恢复了。

; j$ x7 Y4 k: Y( R, e

  假性近视防治效果好

% w" U7 s; E- a/ L) j3 j

  对学校的调查显示,学生视力在1.0——0.8 的学生占多数,这些学生因为视力没有明显下降,黑板上的字都能看见,所以对近视眼的防治不重视。调查中又发现,这部分学生因为没有防治措施,视力下降得很快,有时一个假期就下降到0.5以下。

5 y* G8 Z8 g( e3 ? o

  专家介绍,人的年龄越小,眼的调节力量就越强,到40岁以后调节力显著减弱以致完全丧失(出现老花)。临床发现,青少年视力在1.0-0.8 时屈光状态仍可表现为远视、正视或轻度近视。这时加以积极的防治,对于减少近视眼新发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门诊治疗中,专家发现对视力在1.0——0.8 的学生进行预防治疗效果很好,有的视力能够恢复到1.5。

" Y' D' v0 P: c( M4 d. x' G

  分三档采取防治方法

$ H; g) s5 c& n' }' e

  眼科专家根据中心多年来对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经验,采取分档防治效果好。通过扩瞳检查,视力为1.0左右,屈光轻度近视的为一档;视力0.6———0.9 ,近视度数低于-150 或以近视散光为主大于-100 的为二档;视力0.5以下,屈光度大于-300 的为三档。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对青少年眼保健资料库中的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后分档。一、二档预防治疗的学生在学校就能得到医生的检查和药品,三档以上近视眼学生定期安排到约定医院做详细检查,家长和医生可通过网络讨论治疗方案和反馈信息。应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有序管理,使学生得到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时间跨度为16年,学生可以得到完全的眼保健呵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6 17:18 , Processed in 0.0726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