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62|回复: 0

以“无上供”供养诸佛之利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4: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无上供”供养诸佛之利益

7 r' `6 h# P1 _" v1 b0 z, v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N; M5 _' a" v4 _$ A

  论云: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言有上者,谓世间供,此中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

" F4 Z0 ~. F/ x2 }3 H3 ]

  无上供,即《行愿品》中此颂:“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藏文中前两句有“无上供”一词,文中说:“一切无上供养,我皆以胜解心深信。”)有上供即世间供养,供具为世间人天庄严之物,此处乃是诸菩萨等以神通力所变现的无量微妙供具。

# d2 W+ m7 K b8 I+ {2 Q: H

  论云:颂后二句,于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义者悉应加之。是说敬礼及诸供养所有等起及其境界。

) H8 [: a1 |: Z' M f6 D

  “等起”即思心所,为生起一切之因,其能引生身语二业,并于第二刹那后与彼身语业同存;“境界”即供养等之对境,亦即诸佛如来。

( ~$ f8 O9 Y' _

  凡前不具足此颂中后二句意义之处,皆应加上。此二句是说敬礼与供养的等起与对境。(藏文颂词后两句与汉文稍有出入,是“悉以普贤行愿力,敬礼供养诸如来。”)

% H+ [3 v, j3 D. K0 Z. N9 J1 Q! `

  敬礼、供养以及以下忏悔、随喜等一切观行之等起,唯是自己深切之行愿,即普贤行愿力,此为所有七支供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与灵魂。心中有此伟大行愿力,即可将生命悉皆融入普贤愿海之中。虽唯登地菩萨以上方能发起真正普贤行愿,然对凡夫而言,仍须于普贤行愿励力生起胜解信,并以此胜解信发起勇猛愿心随学普贤菩萨,此乃关要。

4 @: I' \/ o2 i& `

  以下从三方面分析如是供养诸佛之利益:

1 S3 C4 @) U; a- Q5 t

  1、供养微小,受报弘大:

. P) _9 f% G: J* c" X$ Y( h3 a* e

  《悲华经》云:“若以一花,散虚空中,供养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若将一朵花抛向虚空,供养十方诸佛,以此所获福德,乃至毕苦亦不会穷尽。

% Y% T& p6 D; I2 H& c; z

  永明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说:“若有人能于佛法僧,少作微善,如毫发许,所生之处,受报弘大,无有穷尽。”若人能于佛法僧三宝,稍作如丝发般微细之善,则彼无论生于何处,皆会感受广大果报,无罄尽时。

5 m1 B5 J [2 f2 L9 S0 ?$ y7 @

  昔佛世时,有一亿耳阿罗汉,前世曾以一朵花供养佛塔, 以此感果于九十一劫中,连续感受人天妙乐,最后以此福德亲见释迦佛,证罗汉果。由此可知,对三宝稍作供养,果报极大。

! L( c8 q" N& I e3 o [6 q

  又往昔有五百强盗,彼等相中一寺院佛像眉间的宝珠,遂合伙至寺院准备窃取。时大殿内光线昏暗,无法视物,强盗首领遂拔剑挑灯,灯光顿时照亮佛像。以是因缘,此首领后成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故缘起不可思议,无心供养亦能种下解脱胜因。

3 `, g' ` }6 Z, }2 I0 [1 {

  2、供种种物,感种种果:

7 C; o( v; A- J s9 L( [! @! L Y, r& q

  中国近代禅门巨匠来果禅师如是开示:供香则身口不臭,供花则相貌端严,供灯则心眼明彻,供水则恶病全消,供果则富乐尊荣,供珠则身钦洁贵,供衣则福寿绵长。

. y$ j2 M B' R0 e' w# Q( u! [/ P

  以香极香净,故供香将来身口无臭;
  以花色美丽,故供花将来相貌端严;
  以灯具光明,故供灯将来心眼明彻,明了诸法;
  以水性柔和,故供水将来身体调和,尽消恶病;
  以果实圆满,故供果将来富乐尊荣,极为圆满;
  以珠宝贵重,故供珠将来为人敬重,地位尊贵;
  以衣长随身,故供衣将来福寿绵长,受用不尽。

3 c/ ~8 J( z5 d5 J' t/ r

  是故,缘起妙不可言,供养不同物,感受不同果,恰如其分,丝毫不爽。

6 a% Y3 U4 ~; [$ V2 J8 B* t

  3、广修供养,福德无尽:

1 w! k$ K( k6 @# n$ i

  此七支供中之供养支,即普贤十大愿王中的广修供养,因其供养具足四种广大,即供养具、供养境、供养心、供养时广大,故言“广修”。

3 s' W" c2 u7 u' t$ u# K

  供养具广大:以有上供而言,供具为香花灯涂等世间最胜庄严具,且一一皆如妙高聚,故极广大。

0 A, D! n# T. q1 ~

  供养境广大:非一方一时之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故极广大。

( Z4 |; {2 R' I; v- I% U

  供养心广大:其发心为普贤伟大行愿,远胜一般供养之发心,故极广大。

+ ~# c5 W' F i% j

  供养时广大:是尽未来际供养,故极广大。
  是故,此处之供养支即广修供养。微供尚感巨果,况以此大供,必获无量福德。又供一物尚获一份功德,况以意供无量种种供具,必满诸般功德。由此可见,供佛利益殊胜,若能发普贤行愿而供,一次可集无量福德。

/ R# a E; m9 b; I" g8 ]

 

, T/ R1 @9 B+ _% d: B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 x5 n0 O9 l* e9 i3 P

 
作者:佛说    文章来源:摘自《善恭敬经》  

8 W/ A) R/ W( P6 \4 w

  【佛陀】阿难,这些愚痴的人,都是由于以往骂辱老师及和尚的缘故,所以看到它们的人都不喜欢它们。由于以往舌头的罪过,因此它们经常吃屎尿。
-------------------------------------------------------

8 D7 g C0 z) u; V7 X+ c! E* [, S

【白话译文】

. }) J5 k+ N- b( _" B0 i8 s7 b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1 U% H0 T$ {8 u+ s4 @7 L( G1 J


  佛陀告诉阿难说:若是将来有比丘,对老师或和尚,不起恭敬心,论说师僧长短的话,这人绝不会证初果,我说他是凡夫愚痴之人。何以故?阿难,就算老师真的有过错都不应该讲,更何况老师并没有过错呢!

1 q1 i+ k: X% _- }

  阿难,如果有比丘对老师不恭敬的话,有一个特别的小地狱,叫做椎扑的,他们会堕落到此地狱。生到那儿的罪人,只有一个身体却有四个头,全身都起火燃烧,形状好比出大猛炎的火堆。这堆火从不会烧完,总是烧个不停。此地狱中有一种叫钩[此/束]的毒虫,经常嚼食罪人的舌头。

2 G8 {) A; {& d! w5 i( Y, G) r

  这些愚痴的罪人,在椎扑地狱受完报之后,又生到畜生中,或者成野干,或者成狼。人们见到它们时,总是大声叫喊狼来了,或野干来了。阿难,这些愚痴的人,都是由于以往骂辱老师及和尚的缘故,所以看到它们的人都不喜欢它们。由于以往舌头的罪过,因此它们经常吃屎尿。

$ R7 I- t( U( [, g3 v: {

  受完畜生身之后,他们投胎做人,却经常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由于生在边地,因此无法做一切的功德事,而经常行恶,远离善法。虽然他们得生为人,却和一般正常人长得不一样,不像个人样。由于不像父母,因此惹得父母十分憎恶。

- O" m6 `4 s1 j& q0 \+ r

  罪人投胎做人时,经常被人轻视、毁谤、欺负。由于远离佛法,所以天生没有智慧,死了之后,很快就又堕落地狱,因为前世不恭敬布施佛法、济拔苦难的老师之缘故。

: e/ k& i1 f r* I! a

  阿难,如果有人对教授师,对布施自在法的老师,对教修行法的老师,对教真实行的老师,起不恭敬心的话,就会受到这种极重的殃报。阿难,这类愚痴的人,除了受地狱等苦之外,余生还会受到无量无边的痛苦。

- K5 v3 m. F. A8 h6 k

  阿难,把所有只要听闻一四句偈的老师,名字全都写在竹帛上,经过若干劫时间,把所有的和尚和阿阇梨,全都背在背上、挑在肩上,顶在头上走,同时还把一切的音乐歌咏,来供养这些老师,都还不能完全报答师恩,都还不能称为是深敬老师的人,何况能被称为是敬法的人。而必须像我前面所说去做,才能叫做敬师者。

) P. h) X+ N' Z8 @4 s* V9 t

  阿难,不是有无量无边供养的东西,才能供养老师的。

$ d0 e3 p! w7 v

  阿难,未来世很多比丘,读过这部经之后,还对老师及和尚不起恭敬心,这是不修正行的人,经常会说老师和尚的过失。阿难,我说这种愚痴的人,会受很多的痛苦,将来一定会堕落恶道的。

0 H% B3 l! e s; e8 S4 h( \

  阿难,如来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告诉过你们,那些是正道,那些不是正道。也跟你说了,将来世的比丘,造了什么业会生到那里,会得那些果报。因此阿难,我教你们要常起恭敬三宝的心。

$ }/ h$ k( I7 h% I

  阿难,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生起恭敬尊重的心,就会得到无上之法。所谓爱慕尊敬诸佛世尊,敬重佛陀所说之经法,深深爱敬得道的诸贤圣僧,这就是修行正法的次第。

. p% s8 M* p+ l( d

  【原文】(出《善恭敬经》)

7 ?" ?8 a% @! z" |3 a* `

  世尊。若有比丘。于彼师所或和上边。不生敬心道说长短。于将来世。得何等报。

( U* X! b* Z5 b# W& J

  佛告阿难。若将来世有诸比丘。或于师所或和上边。不起恭敬。说于师僧长短之者。彼人则非是须陀洹。亦非凡夫。彼愚痴人应如是治。何以故。阿难。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

0 R) t- H! H! R5 `6 V

  阿难。若有比丘。于其师边不恭敬者。我说别有一小地狱名为椎扑。当堕是中。堕彼处已。一身四头身体俱然。状如火聚出大猛炎。炽然不息然已复然。于彼狱处复有诸虫。名曰钩[此/束]。彼诸毒虫常啖舌根。

) l4 [* T5 Q( |$ P. V; i8 W" E. I' e7 |

  时彼痴人从彼舍身。生畜生中受野兽形。或野干身或受狼身。彼诸人等见者大唤。或唱言狼或唱野干。阿难。彼痴人辈。皆由往昔骂辱于师及与和上。是故见者皆悉不喜。以彼往昔舌根过故。恒食屎尿。

* Q6 W0 U5 _ {+ s) p' H

  舍彼身已。虽生人间常生边地。生边地已。舍于一切功德之事。具足恶法离众善法。虽得人身皮不似人。不能具足人之形色。不似父母。父母憎恶。

" L) F8 \! u& k" y5 f. T0 @: @

  得人身已。常被轻贱诽谤[夌+欠]辱。离佛世尊恒无智慧。从彼死已还速坠堕地狱之中。何以故。以不恭敬施法。济拔难者故。

6 H ^1 b( K7 v0 }8 ]

  阿难。若有人等。于教授师所。施自在师所。教法行师所。教真行师所。起不恭敬。受是重殃。阿难。彼痴人辈。自余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

7 x3 W7 l: h+ y! x+ |

  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况敬法耶。作是敬者。是名敬师。

5 w' X* e& a0 G

  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 Y9 T! h3 |8 G% A- v

  阿难。当来之世。多诸比丘得是经已。于师和上起不敬心无有正行。于师和上恒说于过。阿难。我说彼等愚痴人辈。极受多苦。于当来世。必堕恶道。

$ {! b3 E+ M& H0 {, H

  阿难。我向汝说我向语汝。如来在世于汝等边。已为说讫。此是正道此非正道。于当来世彼诸比丘随行何行。还生是处得是果报。是故阿难。我教汝等常行恭敬。

( w* Q# {2 X/ h% o( a" i7 N

  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生恭敬尊重之心。当得如是胜上之法。所谓爱敬诸佛世尊。敬重经法。深爱敬僧。当入是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5 18:12 , Processed in 0.0775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