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n! H% F# _! @" }6 M8 J- h( E
三、诸魔及鬼神为什么要干扰修行人
5 U/ u! R: z% N2 x$ P. I3 b9 u$ v 有人也许会问,我们修行也没有得罪什么人,无缘无故怎么会有外魔及鬼神等来干扰?这是有原因的,请看楞严经中(卷九)释尊的开示:
8 A" U7 _! Q9 C2 W; q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稳,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惟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0 K! A8 a0 Q5 O( l 这段话大意是说虚空与诸世界都是在你自心之中,当你修行回归本心时,十方虚空皆自销殒,虚空中所有国土及诸魔宫殿都会碎裂,因此,诸天魔及鬼神等都不希望你精修禅定,怕你入本心毁其国土及宫殿等,故都会在你修禅定时来干扰你。有人也许会怀疑,自古到今已有很多人开悟现性,怎么诸魔宫殿很多尚未销殒?且若诸魔宫殿只有在己“明心现性”的人心中销殒,那对魔影响应该不大,他们为何要来干扰修行人?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分析“魔宫销殒”的确实含义。我们都知道有名相的世界是因为众生有“名色”(见十二因缘)才存在,某人的名色中若没有某一个精神世界(如天宫)的名相,则该精神世界对此人而言是不存在的。我们以下面两个情况来说明“魔宫破裂”的真正含义:
- E: n: E0 b3 n M! a' B
(一)若甲的名色中有天宫,则与甲有缘的天众会来住,若甲修行悟入本心,则天宫不存在,此天众就没有住处。
- J5 Q7 c: @' f+ O! M" l p (二)若甲乙丙丁四人的名色中都有天宫,则天宫可看成另此四人所共同护,由于众生轮回六道已有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我们的名色中大都有各道的名相,如天界的宫殿、地狱的各种情境等。当你开悟现性,悟诸法皆自心所现,了知这些名相皆虚妄(因为破尘沙无明之故),则上述的“宫殿”就成为虚妄,“护持”之事就不存在了。也可以说一旦你开悟现性,这些诸魔鬼神就不能再迷惑你,你也就不会成他们的子民去“护持”他们,所以他们当然不希望你修禅定。
* O* A5 _9 [$ v5 v, j
外一种原因也可能导至修行人被魔及鬼神干扰,那就是因果的问题。若修行人过去生在六道中有与众生结怨之事,而其冤亲债主此时恰好机缘成熟,则会来干扰此修行人,藉各种机会讨回所欠的因果债务,他们大多是以破坏修行人的道业为主,例如使修行人肉身或精神生病、使修行人产生怀疑心或使修行人诸事不顺以致不能修行等。
# r- R; {7 B" H# |: y7 s
四、楞严经中所描述的五十种阴魔
G# ^ b" h' C% j/ g/ P* A
1.楞严经第九卷有详细描述禅定中的五十种魔相,在本文中,我们仅把这五十种禅定中妄起的心念与产生的魔相,做如下简要的说明,详细情形请参考紫虚居士所注释的楞严经(将于最近出书):
" X& x( _( ^; n* z6 x( U
1.定中的现象:身体顿觉脱离一切障碍。发生的原因:定中起“本心不是四大所成”之念所致。
' ?9 B% l( \$ n7 X+ s6 t. V 2.定中的现象:身内透彻可拾出蛔虫。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要“探究本心之妙明”所致。
& B4 F5 E D3 I" K1 r! M
3.定中的现象:定中听到虚空中有佛菩萨开示。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探究身内身外诸事。
# g& v6 c6 C O: D' x: h' }
4.定中的现象:定中看见佛国净土,满天金光,处处莲花。甚至见毗卢遮那佛高坐天光台上,周围有千佛围绕的圣境。发生的原因:定中想“显露清澄的皎洁之心”。
* h p1 ~0 x( J$ d7 {) i 5.定中的现象:定中见十方虚空出现各种光明的色彩。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念要抑止妄心使之不动。
" N% D5 v! y* x9 q* G0 y: g
6.定中的现象:在暗室中可看到室内本不存在的种种东西,就如在白昼看到一样清楚。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想要“心光明亮,不为黑暗所乱”。
) k) r- {5 G& ?0 q O/ B 7.定中的现象:四肢没有感觉,甚至以刀割、火烧亦不会痛。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要“妄却身心”,要入“虚有融化”之境。
5 H, v' ^" L( W3 L& |" [
8.定中的现象:很清楚的看到地狱与天宫宝殿,也看到山河大地都变成佛土,虚空皆是佛菩萨。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要“成就清净”。
! C- ^. _: m+ T/ p6 c; y 9.定中的现象:半夜见到远方的街市或自己的亲人,或可听到家人的说话。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念“想要知道远处的景象”。
) S) g/ s' M# y+ T# M9 t1 J2 g 注:以上九种现象都是禅定当中出现的妄相,是暂时的现象,不理会就好,若把它们当成是圣果,那就落入邪见,甚至著魔(被外魔藉机侵入)。
2 m8 @7 G3 y7 H' O* D7 P8 d0 e# C
10.定中的现象:见到自己的善知识身形会做出种种变化,有时现佛身,有时现菩萨身形等等。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想要知涅槃的状况”。后果:若自觉到此事有问题则可以安然渡过障碍,否则由于用心不正,可能遭天魔或魑魅(在山中学人叫声以迷人的山鬼)入侵,因为魔力之故,著魔之人会无师自通的讲经弘法、胡乱开示,修行者及其弟子皆会受魔所困而成为魔子魔民。
7 x5 z/ N* |/ k8 \+ D8 W) C9 ?
11.定中的现象:心中产生很大的悲心,甚至连看蚊虫也觉得它们很可怜以至悲伤落泪。发生的原因:定中妄自起念自责自己没有悲心。后果:不予理会就好,若当成已得大悲心的圣果则可能被“悲魔”乘机侵入,著魔的人见人就哭,日日伤心难过。
( x- R; t4 E* C6 t" L0 K 附注:大悲心是知众生的虚妄苦,而起心要救渡之义,不是执悲境以为实有而心陷悲境中不能自拔。
5 U5 r) L# X! E9 s' g) j
12.定中的现象:心中生起无限勇猛心,认为自己可速成佛果。发生的原因:定中对所证之境界自认为善根胜过他人。后果:对此种勇猛心不予理会就好,否则会有“狂魔”入侵,变成狂慢自大,为魔子魔孙。
: o- ~7 }: g* q9 ^1 s, C3 P
13.定中的现象:打坐陷入“枯定”失去智慧,且时时在此枯定无慧之境界之中,而且不知是枯定尚以为是在精进修行。例如,念佛或持咒不知返闻或不知用心,每日只是很“努力”的顺口念诵。发生的原因:急于有“新证”但却无所得,因急于有新证故会有“精进”。因无所得故会有“枯定”发生。后果:对此种枯定不要当成圣境,否则会被“忆魔”所侵,著魔之人心常悬在一处不得解脱。
. o! C9 c6 P% ]8 T+ `
14.定中的现象:定中忽觉得自己是佛,不用再修行。发生的原因:定力不足,只相信自己的知见,且心中常想诸佛的殊胜状况。后果:对定中所起“自己是佛”的妄心不予理会就好,否则会被“易知足魔”入侵,成为未证谓证之大妄语者。
! k" w0 Z8 V' R7 L
15.定中的现象:心中生大忧愁,日日如坐铁床,想自杀解脱。发生的原因:修行急于求进步,但无所获,于是产生怕苦退却之心,忧愁因此而生。后果:若能自己觉知这种忧愁只是暂时的现象,不予理会就会过去,若不能自觉则会被“常忧愁魔”藉机入侵,著魔之人会想自杀或远离人群。
/ \4 z+ |; f/ R: |" J7 W1 U
16.定中的现象:定中忽生无限欢喜不能停止。发生的原因:这是修定得轻安的成就,由于修行者缺乏智慧观照才有此种不能制止的现象。结果:若自觉此为轻安之境界而非圣境则没有事,若以为得圣果则会被“好喜乐魔”所侵,著魔者到处手足舞踏见人就狂笑。
0 J" c" h* K/ J% A
17.定中的现象:心中无缘无故生起憍慢自大的心。发生的原因:对修行所证境界自满所致。这是缺少智慧的结果。结果:若能自觉,起忏悔心则没有事,若以为已修得圣果则会有“大我慢魔”入侵,著魔者自以为最尊胜,以至会破塔庙毁佛像,死入无间地狱。
! ~5 F: j5 `$ l% H7 |* n" o 18.定中的现象:定中心生无量轻安。发生的原因:由于修定得自在随顺之智慧,故心生轻安无量。结果:若自觉此乃暂得之善境界而不予理会则很好,若执以为是圣果,则会被“好轻清魔”所困,自满自足不再精进,甚至未得谓得而死入阿鼻地狱。
1 b6 M0 O+ D# B1 b, U
19.定中的现象:定中忽自悟一切皆空,皆无所有,无因无果,一切死后就断灭,有如油尽灯灭。发生的原因:修行误入顽空(木头空、断灭空)之故。后果:若能自觉这种现前的“空心”是误入顽空则没有事,若自以为是已悟得“空”的圣果则会有“空魔”入侵,著魔者自认一切皆空无,没有佛、没有因果,更没有什么戒律,故行为放荡,造一切恶业死入地狱。
& p+ F. z; o7 d9 x9 X
20.定中的现象:定中忽生无限爱欲并贪著各种欲望。发生的原因:定中过度贪爱虚明的境界而无慧自持之故。后果:若能自觉已误入贪欲之境而不再陷入,则可安然度过,否则会有“淫欲魔”入侵,著魔之人,广大行淫称为修行,疑误众生,入无间地狱。
7 ~/ r5 M" H2 x9 c2 N0 v Z
21.定中的现象:自称得无上涅槃,常现各种神通,身形可变化为帝释、比丘等,在暗室中身上会放光,使人误以为他是佛菩萨。口中也常预测将有天灾人祸等事。发生的原因:此乃定中贪爱神通之善巧变化,以致被天魔所乘,派遣已成魔的怪鬼(依附物体上成形的鬼)附其身之故,因魔力之故,此修行人会现一些小神通来骗人。
! Q! Y# u! ]1 T- O' Y' A: U2 B
22.定中的现象:自称得无上涅槃,能现神通,使听他说法的人都坐莲花上、身体放光。并常说某处有某佛应化,某人是某菩萨化身等。发生的原因:定中贪求能游历诸国土,因此贪念,被天魔所乘,遣已成魔的魃鬼(遇风成形之女鬼,其行如风,所到之处必干旱)附身之故。
8 y5 z) L+ D/ V8 B0 i 23.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现神通可使听法之人自以为开悟,得天眼、他心、宿命等等各种神通,也会使听法之人不学自会说偈或诵经。发生的原因:定中贪求妙定妙用,因此被天魔所乘,派遣已成魔民的魅鬼(遇畜成形之鬼,如狐狸精)附身所致。
6 ?) E8 X, d' }) X: A2 b7 G 24.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现神通力催伏求法之人,告诉求法者,法身就是自己的肉身,佛国就是现在住的地方,而且常说男女二根即是菩提真处等各种邪说邪语。发生的原因:定中起贪求诸法本源之心,但由于贪法不得本源,以致被天魔所乘,派遣年老成魔的蛊毒鬼及魇鬼(前者是遇虫成形之鬼,后者是遇幽暗成形之鬼)附身之故。
9 {; `( [4 B9 h3 p( @ 25.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可现神通,使听法之人见到他的身体有如百千岁的人,会自然喜欢接近他,愿供养他,服侍他,使其徒众内心觉得他就是他们过去生的师父。他也会常说今生是来渡各位回某净土等。发生的原因:这是定中贪求能有诸佛感应,此贪心被天魔所乘,遣其已成魔民的疠鬼(散发瘟疫的鬼)附身所致。
. H- H* i9 p$ I5 {* u
26.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并现神通使听法之人皆自知其宿业,或弄神通力示知某人之未来,口中并常预测未来之祸福,但皆不准。发生的原因:定中起心贪求安静,此贪之心被天魔所乘,遣已成魔的大力鬼附身之故。
# V: n( t. y2 \% l1 I 27.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说法之时可现神通,于说法的地方出现大宝珠各种奇物宝贝,并可以只吃草药或极少食物,但身体健状如常人,又预言某地有宝物或能人异士,跟去之人皆可见到(实际是魔所幻化)。发生的原因:定中贪求有能力见到过去生自己有什么宝物,此贪念被天魔所利用,遣已成魔民的山川、土地、及诸鬼神附其身之故。
3 k& H7 m( _1 \9 n1 d7 B: P
28.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在说法时示现神通,可用手拿著火光,将火放到信众的头上,且火光长可达数尺,此火既没有热度,也不会烧东西。此人也可以在水上、空中行走或安住,也可以穿壁或进入很小的瓶内,只是怕刀剑之类。发生的原因:定中起贪爱神通变化,被天魔所乘,派遣已成魔民的各种精怪附身所致。
* f' n" y$ [% `2 `- S8 A 29.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于说法时示现神通,身形忽空,人不得见,又自虚空中突然现身而出,也会现出透明的身体,或身有异香等。口中常说死后永灭,没有因果、戒律等事。发生的原因:定中贪爱入灭之心,贪求能深入顽空,贪空之心被天魔所乘,遣已成魔的精怪附身之故。
/ ^2 V w( O( H ~9 k; _- Z 30.定中的现象:自言已得无上涅槃,在说法时示现神通,自称转眼之间可来往万里之遥,在说法的房屋内,可以使徒众努力行走,但就是无法由东壁走到西壁。又常自称他是“元佛”“主佛”,诸佛都由他而出,也可以使其徒众见到有天神化成美女,并说只要与美女行淫皆会长命百岁。发生的原因:定中贪求永远不死,此贪心被天魔所乘附其身之故。并遣魔之眷属藉机害人吸取精气,故有美女行淫之现象。
4 P" M/ G( z8 P" v2 W4 E9 S! U
以上三十种魔相是发生在色受想三阴的境界,以下十种(即三十一至四十)魔相则是发生在行阴(即第七识微细动相)境界,修行者若在禅定中对行阴的性质产生不正确的猜测推理,于是就产生各种外道的邪知邪见,详细请参阅楞严经,这些邪知邪见包括:
5 W! t" h. L+ o" ^ 1.无因论: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无因自生。
. h& \0 `) a: T; t3 ]
2.恒常论:认为地水火风四大及末那识(即第七识)等都是恒常不灭。
/ f- M( R: R' H$ P6 Z 半常半无常论:把人妄计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神我(或灵魂),众生在神我之中变灭生死,这是无常,人的肉身生灭也是无常,故人是半常半无常,由此更推之,宇宙诸法亦都是如此。
9 n* p$ v2 N+ M; P
有边无边论:在时间、生灭、彼我及见闻四事上妄计有边际与无边际。例如以定力观八万劫前无有所见,则称此为无边,而八万劫内有众生存在称为有边。
) y: `! f1 O/ J" q
不死外道之矫乱虚论:对行阴之变化不是清楚了知,故而妄立“变与恒”、“生与灭”、“增与减”、“有与无”等相对立论。对有求法的人来问之时,即以这种又变又不变,又是生又是灭等模拟两可的话来回答。
/ t8 D+ B8 W2 {) L* J3 i
3.死后有相论:认为人死后尚有一个有相的我存在。
3 r5 R6 |4 h; m7 u7 e 4.死后无相论:认为死后一切断灭,什么也没有。这是违背因果之论。
3 ?3 ^: O0 {9 h2 C. t 死后非有非无,不可说论:5.七种断灭论:外道不知众生死后有投生之去处,而妄以为死后断灭。
% `7 [; X9 @6 B7 M5 {/ }, {+ | 五涅槃论:妄计欲界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及四禅天为涅槃之地,不受轮回。
6 `; A7 ~+ `. a% e% e4 b
除了上述四十种魔相之外,尚有对于识阴(即第八识)的各种境界妄自做出一些错误的猜测计度,于是就有以下十种妄知妄见出现,此亦属魔相:以第八识为诸法的能作因,外道“冥谛”之说即如此。以识阴能生一切众生,大自在天即如此说。以识阴为常,诸法皆其所依,自在天即如此说。认为识阴为“知”,且遍一切诸法,连草木金石亦皆有情,外道婆吒霰尼即如此说。认为四大能生一切法(今之唯物论),迦叶波等外道即如此说。灰身灭土,纤尘不立,以永灭(顽空)为所归依之处。无想天、舜若多诸外道即是如此。认为要修行使身体常住不死(但不可能!)就是识阴圆满常住之义。此类似诸阿司陀(长寿仙人之义)外道之说。认为识阴与人的生命相通,因此,只要留住尘劳就可永保此识阴。于是主张纵欲享乐(即尘劳之义),此与吒枳迦逻(天魔之异名,天魔要造欲境以缚众生)即如此。
9 j/ F( z( z, }% ? 认为修行就是把意念由粗变细,由假变真,只要自心认证为真为细即已证圣果。这即是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认为已证到“寂灭”,一切修行都到究竟,这是定性声闻增上慢者所为。
/ w: P% |: w7 q; O4 n2 j
误认为自心寂静(独觉所证)明彻(缘觉所证)就是修行终极境界。这就是不回小乘向大乘的辟支缘觉、独觉的状况,如此永远不得成佛菩提。
& h& n9 v/ s2 L* D- f, _' w, {2 ]
五、魔事分析
! L* q! F' U; [5 C6 L/ i) P, _
对这五十种魔相若加以分析,则可以看出都是于禅定中起妄念所生,这些妄念有正念有邪念,但都不好。还有就是以“有所得心”修行,而不知自性本有非所修得,贪求所得境界常会被魔所乘。修心到了更深境界(如第七识、第八识)时,常会对定中的境界起错误的判断,由此产生各种非佛的邪知邪见,如第三十一种到第五十种魔相即是。这些错误的判断使修行者把行阴或识阴的境界误以为是涅槃,以为是佛果。前三十种魔相经常会引入外魔及鬼神附身或干扰,著魔者常会以居士身或比丘身大谈佛法广招徒众。其特性是“潜行贪欲”及“示现神通”。“潜行贪欲”的意思是表面修行为善或广作佛事,但其内心是隐含各种贪念,这些贪念有的自己知道,有的也许自己未察觉到。“示现神通”也是魔相的一种特性,为取信于徒众及建立自己的威望以便行贪欲之事,诸魔及鬼神常会藉机示现各种神通以欺骗徒众。此外“自言已得无上涅槃”亦为其特点,著魔之人常自言是佛是圣以取信他人。后二十种魔相是知见的问题,属“非佛”层次,主要特性是过份用“推理”的心去判断定中的境界,太过于信自己,不信有佛菩萨,是这些修行人的特质。因此他们常会有憍慢自大的心常会得少为足,会自以为已开悟,自以为已是佛、已是菩萨,这样会害了自己贻误他人。
' v9 A x m9 M! ]0 X 著魔的人最后都会很凄惨,除了自己造作各种恶业,将来会受地狱之果报不说;由楞严经释尊的开示看来,此人及其徒众被诸魔利用到某一时机,也许已没有再利用的价值,魔会离他们而去,留下一堆“垃圾”(即恶毒、不良的心念)并使他们陷入官府的灾难(即被法律制裁)。
1 w0 y7 U; p3 ^; ]
六、如何避免魔相的发生
5 K7 b L4 U+ P% _% h. ~$ H' `0 L 以下是一些心得,请诸位参考指教:
) c* J9 T1 x& t, \- o
一、除四恶业:释尊开示修禅之人若不断淫必入魔道,若不断杀必落神道,若不断偷必落邪道。因此,努力消除杀盗淫妄四恶业是修行首要的工作。
( ~( N$ m3 V# j _+ |
二、要多忏悔消除自己过去生的因果及业障。
; A) W5 e: y& f+ v 三、要以“无所得”的心精进修行。
* x! w4 ^5 {6 X: X* ]; y* B
四、要记得“凡所有相皆虚妄”,对定中所现境界皆不予理会。
. w1 X7 i- h' A3 L: S5 [
五、要“老实念佛”或持咒、观想,不要妄自起其他杂念。
! u( @4 {$ M: ^) a( \, a 六、切记时常反省自己,不要有憍慢或傲慢之心,这一点修行人常犯而不知,最后被魔所困,药师山的人要特别小心。
' M! Z. i( ]4 K+ C0 I 七、不能有贪念,诸如贪名、贪利、贪供养、贪法(要修一切法皆为众生不为自己之私利或为自己得功德)。也不能贪定中善境界或各种感应。
4 y7 l% h: [6 M& l. D+ a 八、要依佛菩萨发广大慈心与悲心,为渡世间众生的苦难而努力修行与渡生。
0 R+ ?( {2 @2 ^
九、遇因果及业障现前,对自己的渡生愿力决不退转,对佛菩萨决不失信心。
7 q$ @" o8 _+ ^ 十、要相信佛菩萨,要做到一心净信则道业必定顺利障碍必可克服,这一点最重要,也是笔者修行的结论。